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军阀天下-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刚才,听到先生的一席话,我大有所悟,先生真是这世间的高人啊。今天有幸相见,能否恳请多赐教一二?”

    陈中看着这位才华横溢的马骢,心中萌发了一个念头,既然,我穿越到了这个历史的平行空间,我将会用我的力量改变这段历史的轨迹,我为什么不把这个神勇的陆军中将收归己用呢?想到这儿,陈中就想和马骢多聊一会。

    于是说:“赐教,倒是不敢,我可以把本人对佛的见解与马兄弟交流一下。

    比如说,我们拜佛所点燃的佛香,香是代表信的意思,释迦摩尼佛祖,曾在大雄宝殿上问跪拜他的善男信女们,你们是先相信佛才见到佛的,还是见到佛后才相信佛的,善男信女们都非常的茫然。马先生你对佛祖提的问题是怎么理解的?”

    马骢先是一愣,然后沉思了一下说:“我想还是先相信佛才见到佛的。”

    陈中继续说:“其实,佛祖用敬香的仪式来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因你的执着信念而改变的,你的信念有多坚定,你的世界就会因此而变的有多精彩。”

    马骢惊愕的有些兴奋,他从来也没有听过,这样解释佛香的。

    陈中说:“马先生看见那佛前的莲花佛灯了吗?那烛芯,告诉我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是一种为天下谋福泽的奉献精神。虽然那莲心是苦涩的,但那淡淡的荷香和他清雅的花瓣,却带给人们高洁的享受。

    正如,我们这个乱世之中的英雄们,舍弃自己的小恩小怨,舍弃了自己的儿女情长,以天下为己任,揭竿而起。这些人正如,这佛灯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即使,心中有万般痛苦,却将他最美的青春年华,在这片绝望的废墟上,绽放出如这莲灯的花瓣一样的淡雅和纯美。

    马先生,像你这样这个时代中军人中的精英,应该将你的所学奉献给天下的福泽。”

    马骢大为吃惊的看着陈中,此人的话语直入心坎,他相信对面这人绝非等闲之辈,看其年纪轻轻,却有如此高远之见解,背景绝非一般。

    于是上前施礼道:“先生何人?如何说出如此气势磅礴的话语,鄙人报考陆军武备学堂,只为投身革命,强我中华!只苦于还在寻求,能够实现我报国之志的栖身之处。”

    陈中淡淡的说:“马先生,能有如此之志向,实属难得。你有这般才华,何愁报国无门呢?”

    “哦?”马骢有种期待的看着陈中道:“难道先生可以为鄙人指一条路?”

    “海南王府,听说过吗?”

    “听说过,海南王府的海南王更是传奇的人物,是吾辈的偶像,是我中华的奇人也!海南王灭了日本的西海舰队,让大英帝国的远东舰队望而却步,废除了《拉萨条约》,惩治了英国侵略者,这些像神话一样的事情,居然在这个暗淡的岁月里真实的发生了!

    海南王的行为大大鼓舞了,吾辈应该为中华之崛起而奋力前行!如果能够追随海南王挥戈天下,驱除列强,那是何等的荣光!”马骢充满了无限崇敬的说。

    陈中看着陶醉在英雄的世界里的马骢说:“如果给你一个机会跟随海南王去驱除列强,征战天下,你愿意吗?”
第一百三十六章 将军问佛
    马骢听完陈中的话,并没有太大的惊喜,若有所思的问:“先生认识海南王?”

    陈中停顿了一下,张雅茹在旁边听到马骢的话,瞟了一眼陈中,捂着嘴偷偷的笑了。

    在张雅茹的眼里,自己的丈夫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伟男子,却在这个细节上也表现的如此细腻,可以看出来,海南王是多么爱才心切,求贤若渴。

    因为,海南的建设,军队的壮大,不是简单的单凭数据累计就可以的,而是需要大量的人才储备。

    没有人才,再多的军队,只能是一群土匪般的乌合之众。再多的枪炮,如果没有人才,也只能是一堆装满炸药的废铜烂铁。

    如果没有一群政治远见和智慧过人的人才聚集在海南,那么海南最终的路,也不会走的太远。

    所以,陈中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点,要想做一番事业,没有一群才华出众的战友一起奋斗,是无法完成如此之宏愿的,充其量又是一个李自成。

    “海南王?哦——熟悉,熟悉。”陈中支吾了一下,说:“马先生若是想认识一下海南王,我可以为先生引荐,像马先生这样的人才,我想,海南王应该是非常欣赏的。”

    “我现在还要再看看,我还要慎重的考虑一下。因为,一个人最初的选择,有可能会影响其一生的。”马骢若有所思的说。

    “马先生,对海南王有看法?”

    “我这样的无名小卒,怎么可能敢对盖世英雄的海南王有看法呢?”马骢急忙解释道:“我只是认为,当然也只是个人认为,海南王抗击外敌,痛击侵略我中华的列强,我是极为的欣赏和膜拜,可是……”

    “可是,怎么啦?”陈中急切的问。

    马骢犹豫了一下,看了看陈中和张雅茹说:“无所谓,我就说与你听吧,这是我个人的见解,就是海南王知道了,我相信他也不会生气,因为,能够做出这几样大事的人,他的肚量不会小的。

    我认为,只是,海南王对待国内的政局处理过于极端,如果,海南王与朝廷对抗,其性质可能就有所改变了。”

    陈中听到马骢的话,忽然意识到,海南王府应该提出一些纲领性的主张了,否则,外面的人会对海南王府存在极大的误解,甚至非议,这样会大大阻碍海南统一大业的实现。

    马骢见陈中听到他的话后有所触动,就说:“先生是不是认为我说的有些偏颇?误解了海南王?”

    “马先生说的也不无道理,这可能是马先生对海南王还是不太了解的缘故吧。那么,先生认为,在国内问题处理上,应该如何?”

    “在我看来,我还是比较尊崇梁启超先生的那种温和变革的说法,通过改革去促使我国的政治改良,用变法去实现富民强国。

    清廷虽然有很多的错误政策,但是,朝野上下,还是有一大批出色的政治家在为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富强在奔走呼号的。如果,一味的采取极端的手段,我想这样大规模的兴兵伐陈,一定会给国家和民族造成极大的伤害。”马骢非常认真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陈中知道,在这个年代,如果让一个从小就接受了清廷的教育的人,立刻改变思想认识,那是极不现实的。

    革命这个新的思想模式,在这个时间里,才刚刚传播进中国。这个时期的大部分人,都还在认为日本的明治维新能够成功,他们也在幻想着我们若效仿日本,也许会再重新崛起。

    却不知,我国已经进入了半殖民地的时期,清廷就像一个奄奄一息、病入膏肓的病人,再猛烈的药,对于她来说,已经是没有任何的意义,也只能是不理智的幻想而已。

    如此,在这儿自欺欺人,不愿觉醒,只能是徒劳的嚎叫,谁也改变不了这个病入膏肓的病人最终必然死去的结局。

    死去是痛苦的,正如四十岁的老鹰,欲火中的凤凰,若不拿出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四十岁的老鹰,就不可能有重飞蓝天的矫健,欲火中的凤凰,也不可能有凤凰涅磐的悲壮!

    只有勇敢的死去,才能够真正的活来。

    可是,怎么和这位马骢说呢,也许这还要一个时间的过程,那就慢慢来吧。

    于是,陈中岔开话题说:“马骢先生,你的想法也不无道理,这也是很多人的想法,不过,这个问题,我们有机会再聊吧。我们还是来谈谈佛。

    马先生你看,佛前供奉的清水,佛祖想告诉我们什么一个思想呢?

    佛祖是告诉我们,我们追求的这个世界,能像这清清的水一样,自由平等,那才是这个世界的大成。

    从个人角度来讲,一个人只有像这清水一样,清净、平等的放空心里原来固有的陈念,你才能看清这个世界的真实一面,你才能找到,那个真正的道理。

    正如,你刚才所说的,关于当前的时局问题,你若放下原来固有的清廷皇族的概念,去从国家民族和民生的角度去想,你才能真正的看到一个真实的答案。”

    马骢听到陈中的话,眼前一亮,似乎有所顿悟,然后点点头问:“再敢问先生一句,我佛慈悲,从不崇尚杀戮,这个问题,对于一个军人怎样去理解呢?”

    “问的好!马骢先生,我佛慈悲,不愿杀生。这是世上所有善良人的心愿,可是,这个世界总会有黑天和白昼。

    这是我们阻止不了的。正如,我们中华民族自古秉承善良的传统,但是,列强的屠刀在我们的头上挥舞,那么,我们就可以用一句慈悲为怀,去阻止了这场杀戮了吗?不可能!

    因为,这些强盗的逻辑只有抢夺和侵略。我们拿起武器去杀掉这些强盗,从佛祖的角度说,就是给善良的人放生!如果,我们任这些强盗滥杀无辜,那么,我们就是对恶人的纵容,是对佛祖的大不敬!这当然也是,佛祖所不愿看到的。”
第一百三十七章 佛法无边
    “杀掉强盗就是给善良的人放生。好精彩绝伦的解读!我真是太佩服先生的高妙见解了!”马骢听到陈中对于佛法的解读,惊奇眼前这位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年轻人,怎么会有这么高的见解。

    从马骢的角度看来,虽然眼前的年轻人,年龄只有二十岁左右,但是,从此人的眼睛中却似乎能够感觉到,这位年轻人阅历非凡,而且,在这人的身上似乎总能感觉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气度,这位究竟是何方高人?

    马骢心里产生了很多的疑惑,不过,从此人的言谈举止来看,在英武和睿智的眉宇间,总能感受到一种正气与和善。想问问此人底细,却又感觉不太礼貌。

    于是,马骢便想与之多交流一会,听听此人的高明见解,也好拓宽自己对于时局的更多了解和判断。

    马骢说:“在先生看来,所有的现实都可以在佛法当中找到答案喽?难道真如佛曰——佛法无边?”

    “马先生,难道忘记了这寺庙的名称?”

    “当然不会了,此寺庙不是叫圆通寺吗?”

    “进门有两幅对联:【观以无心何来何去何自在,音非法相是空是色是圆通。圆满十方现千手眼而济渡,通达三世具大慈悲以舟航。】这个世界是一个圆通的世界,只是,你是否放弃心中固有的陈念,让你的世界通达起来,不要太执着于一个早已经成为障碍的点上。否则你就会固步自封,永远无法迈出那崭新的一步!

    因此,佛法无边,就是告诉我们不要给自己设置限制,否则,你会在自己画的圈圈里无法自拔。就比如你之前所说的,你很倾向于梁启超先生所倡导的温和性改良来救国,可是,这些改良的方法,改革的良策,却要在清廷那帮腐朽的太后王爷们那里得到批准,然后,再经过各个已经腐朽到骨头里官僚手中商讨后,才能执行。

    暂且不说,能不能批准,就是批准了,又有谁能知道还能执行下去了呢?这只不过是那些精力旺盛的学者文人们,一个自说自话的游戏罢了。到头来,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片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是改变不了什么。

    我浅显的认为,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一个执政的团体亦是如此。清廷的失败,败在其性格上,对外软弱,对内强悍,崇洋媚外,却不珍惜自己的子民和祖宗的基业,这种奴才式的性格是任何的改良之策也无法改变的。

    所以,要想改变我中华的破败现状,就要像四大天王中的南方增长天王一样,手持慧剑斩断过去,勇敢的迎接未来。

    都说,佛法无边,这是一个千真万确的真理。只是,多数人不愿意,在这无边的佛法里真正的去运用这个真理,而宁愿像鸵鸟一样,将头深深地埋在自己的肚子里,不敢去正视残酷却很美的现实。”

    马骢几乎是听呆了,这么犀利的言辞,虽然有些棱角,但是说的的确事实,但是,马骢还是隐隐觉得自己无法说服自己,难道只有用最极端的手段才能救国救民吗?

    可是,再想想这些新派的变法者们,却都在清廷的淫威之下,早早的就夭折了,真如这位年轻人所说,所有的变革到头来只不过是一场可悲可笑的闹剧罢了。满目疮痍的山河,依旧还在风雨飘摇中战栗发抖。

    陈中看着马骢因此而沉默,他知道,这个马骢一定是在做激烈的思想斗争。选择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选而不择是一件比选择还要痛苦百倍的事。

    于是,陈中想启发一下还再犹豫徘徊的马骢,就继续说:“先生,你看大殿中的四大天王,我刚才讲的是南方增长天王,手拿慧剑,是要斩断烦恼,斩断过往,认真的活在眼前的世界里,不要总是纠缠在乱如破麻的旧观念里。

    你再看看,这位东方持国天王,他的手中拿着一尊琵琶。这个天王的尊像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从小的方面来讲,就是说一个人对待自己的世界,不要太紧也不要太松驰。就像持国天王手中的这尊琵琶上的琴弦,太紧了就容易折断,太松了就弹不出美妙的旋律。

    从眼前的时局来讲,就是说,你太过于执拗的纠缠在固有的圈圈里,给自己强加一个太过执着的坚持,却不能理智的分析时局,那么,这个人就会一直的痛苦于此,最终,那根调整太紧的琴弦被拉断了,一段原本可以弹奏出美好旋律的琵琶,就此糟蹋了,还谈什么救国救民?

    马先生,你再看这个西方广目天王,一手拿着变化多端的蛇,一手拿着一个璀璨的宝珠。他是想告诉世人,在这个万千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要有做人的底线和原则,就是那个宝珠的含义。

    他手中的蛇,就代表了,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里,我们要学会变通和转换思维。

    中医上说,不通则痛,通则不痛。人的思想也是这样,你痛苦是因为你的思路堵塞了,当你学会了变通的想问题,多换几个角度考虑问题,你就会思想通达,心情舒畅,一切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了。

    正如马先生现在痛苦的,是因为你没有换个角度去想这个问题,而是,一直固有的坚持着自己的看法。

    如果你换个角度去想想,你这样坚持是为了清廷他们皇家的个体利益,还是真正的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从我角度看,那些温和派的思想和行为不是真的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是,为了他们爱新觉罗家族的个体利益而已!

    所以,温和的改良派,最终的结局可想而知。如果,一个真正为国家和民族谋福泽的人,是不会在乎这个形式的,而是,看他所从事活动的结果,是谁获得了利益。

    我想,马先生你想不通的不是救国的手段问题,而是,你是在为谁的利益而努力的问题!

    我想,说到这里,马先生是不是可以尝试一下,像西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