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青春不怕疼-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转而笑了:“不错,把家都搬来了,好呀,希望你在S城安家。”结果,真是因为我们备受重视,引起了不少人的危机与不满,其中的复杂与斗争可以一笔略去,总之台长的美好愿望最终落空,我和同行的所有同学全部选择了离去。
两度沉浮之后,我开始认真思考未来该何去何从。毕业分配,说是双向选择,可最后的结局就如同专业课上老师对我们吐字发声要求的枣核型,最好的国家媒体和最差的三四级小台总是人丁稀落,而如我这般大部分的平庸之辈只能裹挟在一波又一波的毕业大军里,努力接近着最为理想的目标。至于自己的方向,没有显赫的家世、傲世的成绩,加之温和的性格,只能选择一个中流的机构安放我有些狼狈和不安的青春。
几经摸索,我来到了实习生涯的最后一站,也是我第一份正式工作开始的地方。由于天性温顺,加之前辈的谆谆教诲,以及过往的经验,那段实习的日子几乎能算作我个人素养表现最好的一个阶段。通常情况下,每日到得最早,走得最晚。只要比自己年长,张口就叫老师。扫把、拖把、垃圾桶、开水瓶是每天比话筒、编辑机的使用频率更高的实习工具。那时候的我一人身兼数职,除了我的本职工作,我还是办公室快递收发员、清洁工、接线员、拆信员、通讯员等。后来我才知道,在经历了一场残酷的派系斗争之后,我能够在夹缝中得以奇迹般的生存,所依靠的并不是我自以为是的专业水平,而是这几个月合格的后勤保障工作。民意调查中,同事们对我的评价是踏实肯干、态度认真、为人低调,我最终成为了他们当中的一员。生活有时候就是这样,答案令你啼笑皆非,可又意味深长。
事后,我也曾诧异、怀疑为什么在如此无所事事的状态之下我还可以保持极好的平常心?直到最近《士兵突击》热播,我才隐约在许三多的身上找到自己当年的影子。我想也许我和许三多一样,从来不会是最引人注目的那个,很多时候会自卑,会困惑,根本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对于生活,我们没有太多的企图心,在我们眼中,选择过后,眼前的生活就只有一个方向,一直走也许就会看到出路。当然还有那一份有益的钝感力,在短短的一年间,我所体会到的人情冷暖和明争暗斗,每一次打击都有可能让我彻底消沉。在那么缺乏掌声和鼓励的岁月,如果不是有天真和单纯相伴,我恐怕真的会在敏感和打击中一点点自伤下去。如果那一刻面对无边的琐事我放弃了,人生或许真的会走向另一条道路,与我至今仍然深爱的事业擦身而过。
今天,我用如此平和的心态回望那一年实习生涯所经历的种种琐碎旧事,是想告诉每一个毕业生,其实在毕业的当口,所需要的除了有我们苦学多年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还有一份心灵的成熟和坚韧。毕业那年,我的一个年长的好友曾经语重心长地说:记住,不要害怕付出,今天吃的苦,总有一天生活会以你不知道的方式报答给你!与你们共勉吧,我亲爱的可爱的弟弟妹妹们,如果你真的有了属于自己的梦想,就不要害怕自己命运多舛、时运不济,以坚韧的意志坚持下去,脚步可能会慢一些,成功来得晚一些,但也许“缓步花飞满,清歌水去长”更是一种人生的美感和意味!
作者简介:
秋扬: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后在北京大学新闻系获硕士学位。足迹曾遍布国家级三大媒体,现终日在话筒背后,自如穿梭于音乐和情感中。
点评:
在面对挫折的时候,有人因为自己内心种种的情感因素而放弃自己坚持的东西,有人却可以“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回顾学生时代留下来的美好记忆,照片上清晰的笑脸是那样的纯真,但是现在想想是否依旧呢?经过时间的洗礼,一切都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唯一不变的是自己的内心,是自己一直坚持的理念。
读来很女人,温柔而不失坚韧。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但刚走出象牙塔的莘莘学子们,先别急着把“人才”的高帽往自己头上戴。人才是不多,可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却一堆一堆。能力不够不是全部理由,心理还不成熟才是主要原因。摆低自己,找准定位,扫地、打水有时比专业水平更为可贵。我们不可能真像许三多那样傻,但我们可以凭着成熟的心态大智若愚。
找寻比别人多一点点的优势(1)
杜莹
那是一个骄阳似火的夏天,我独自一人徘徊在中国科技会堂门前,犹豫着怎么进去。没有请柬,硬闯吗?虽然我只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人物,却觉得这样会有失我们行业大报的水准。不进,放弃吗?怎么向领导交待?他已经时时处处刁难我了。再说,这第一次任务虽然艰巨,但是还没有开始就放弃,我也并不甘心。
有个工作两年的朋友说,觉得自己真的没有什么优势,自己会的别人也会啊,因此也越来越没有自信。说这话的朋友毕业于名牌大学国政系,通过了英语六级,此外,口语极好。我当然要安慰她,其实优势都是相对的,别那么看轻了自己的优势。比如你的英语能力,不仅是你多次求职中的相对畅通证,而且是多少人羡慕的特质呢。她不以为然地说,可是现在大家英语都很好啊,我这个哪里算得上是优势呢。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习惯性地觉得我们拥有的都是别人也有的,我们的问题在于没有认真看重自己。
刚毕业的时候,心态呈现两种极端——极度自负和极度自卑。天之骄子,却要从零开始。此心态在云端和地狱之间徘徊,如果说飘飘然的感觉很不错,那么落入地狱就难受得多了。
我也曾灰心到认为自己毫无任何优势。在一次面试中突然被问道,工作经历中最让你自豪的一件事情是什么?我开始搜寻记忆,在那些全是泪水和痛苦的记忆碎片中,还真找到了一颗闪光发亮的小水晶。
其时我是报社灰头土脸的小编,因表现出色从研究版调至要闻版,从此开始噩梦般的经历。头上顶着“头版编辑”的耀眼光环,实际上却是一个每天苦哈哈不折不扣的受气包,自信在琐碎繁重的工作中一点点被击碎。当时我到报社还不到半年,我的顶头上司版面主编并不像我的前任领导那样照顾新人,即便对他唯一的替补下属(原下属辞职了)。他几乎向所有人诉说对我的苛责是要栽培我、辅导我,让我尽快成长为成熟的记者。
在行业会议比较密集的一个时段,版主有一天一反常态,笑眯眯地说让我去参加一个会,说这个会议不是很重要,否则他就得亲自参加了,如果有材料就拿点回来。虽然如此轻描淡写,却让我内心生出无限感激。我想领导真的开始给我机会锻炼我了。
可是等我细细一了解,不由倒吸两口凉气,这是一直和我们实力不相上下的竞争对手单位组办的会。我们报社压根就没有接到该单位的请柬。说白了,竞争白热化,人家根本不欢迎我们参加这个会,更不希望我们报道此事。
可是我多少还是有些兴奋,因为这是我这个每天加班到十二点的小编领到的第一个采访任务啊。以我当时采访经验为零的情况,为更好地完成任务,我找到领导,请示是否需要带采访机,结果领导的回答让我的紧张和兴奋缓解了不少,他很鄙夷地说这个竞争对手主办的会一点也不重要,最多回来发个小通讯,所以不用太当回事,更不用申请采访机了。
找寻比别人多一点点的优势(2)
那是一个骄阳似火的夏天,我独自一人徘徊在中国科技会堂门前,犹豫着怎么进去,没有请柬,硬闯吗?虽然我只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人物,却觉得这样会有失我们行业大报的水准。不进,放弃吗?怎么向领导交待?因为自己对业务不熟悉,他已经时时处处苛责我了。再说这第一次任务虽然艰巨,但是还没有开始就放弃,我也并不甘心。
在我脑子里乱七八糟,想东想西的时候,会堂门口突然停了一辆车,车上下来一个老外,还有几个随从人员,他们也是来开会的。一个念头闪过我的脑海:我跟随他们进去好了。这个念头让我的心怦怦直跳,以我木讷腼腆的性格,正常情况下我是绝对不敢做的。但是会议马上就要开始了,已经没有时间向领导请示这样做合适不合适,我的脸在烈日下感觉都快融化了。
我决定了。
顺利地通过了第一关,老外的请柬一拿,他们一群人还有我就都进去了。这个会议是同声传译,因此需要登记来宾单位及姓名分发耳机,此时我只好老老实实登记了。在我写下自己所在报社的名称时,抬头明显看到工作人员诧异的眼神,还没有等他回过神来,我已经迅速拿过他手中的耳机,尴尬地一笑,进入了会议厅。
那个会议规格很高,准备充分。确切地说,所有专家、学者的发言都无比精彩,我觉得从自身学习的角度来参加也受益匪浅。整个会议中,我都奋笔疾书,记下不少精华的东西。
待我回到报社写稿之时,我还沉浸在一种亢奋的情绪中,好在写一个小小的通讯,还不算太难。我交给领导后,他皱眉说,怎么写了上千字,不要着急表现自己,两三百字足够。
第二天开会,社长问昨天那个会议谁参加了,我的领导立马和颜悦色地说是我。社长的脸色不太好看,说这么重要的会议有没有录音啊?我只好老老实实说没有,也不敢提领导不让申请。
社长皱着眉头说,以后这样的会议一定要录音!这个会议稿件要写得翔实些,至少两千字。能行吗?我点点头,说记了一些重点的东西。社长说那你别开会了,立马回去写,免得时间久了忘了。社长的工作作风就是对事不对人,而且相当务实。他总说,我们的报道要有“干货”,实实在在的干货。从带领两三个人办出第一份报纸,到几年时间发展成为拥有上百名员工、业内赫赫有名的大报,社长一直都是对我影响很大、我很尊崇的人。
回到座位上,回想整个事情的前前后后,我长吁了一口气。之后,我顺利完成任务。这是我第一次外出采访,对我来说却也极不平凡。
原来,为了完成任务,我可以从一个胆怯的、木讷的人变得那么灵活、勇敢。也许这就是我总结自己的优势所在吧。一旦树立了目标,就会想尽办法坚持下去。这也一直是我对自己满意的地方。而后来被很多有慧眼的领导看中负责完整的项目,想来也是源于他们发现了这点优势。
还有那个领导,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对他都反感极了。但是现在想想也要感谢他,正是他的一些非呵护新人的领导方式,让我挑战了自己,看到自己蕴含的优势,也让我明白了人在江湖的不易。如果那次我没有听他的话,去申请了采访机,我想任务完成得可能就更加圆满了……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对自己很不好,不是要求太高,就是要求太低。太高了,觉得自己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甚至每天以折磨自己为乐趣;太低了,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没有一点可取之处,怀疑一辈子都会一天不如一天地活下去。
开始的时候我们总是豪情万丈,以为一毕业就像影视剧中所演的那样,西装革履,谈判竞争,运筹帷幄,独当一面。其实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一个受气的小员工,挣着微薄的工资,没有鼓励,没有欣赏,更不用说有人来安慰,只能灰暗地生活在狭小的空间,孤独地痛逝大学里曾经觉得无比无聊、希望快快过完的时光。
即便这样,我们也不应该灰心,因为很多东西大家都会一点,而做到比别人多一点往往就很难得了。因此,我们努力的方向首先就是比别人做得稍微好一点或者比别人多坚持一会儿。这其实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优势。
作者简介
杜莹:北京大学新闻学硕士。现就职于某文化单位。业余时喜欢写点感悟小文,希望在不断积累中实现一个个梦想。
点评:
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是以不变应万变的绝好态度。因为,职场上瞬息万变,认真是随时需要的。
关键时刻灵机一动,跟着不认识的老外步入会场。情急之下的随机应变,使作者发现了自己的优势。而更重要的是,自信的作者清楚认识并成功地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才开创了自己在职场的一片天地。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人生低谷中的面试奇遇(1)
唯有自己立起来才能渡过难关
至盈
那天我非常沮丧,黄昏的时候,我仍然徘徊在倒车回学校的车站,在旁边一家极其喧嚣的专卖店里寻找一丝镇定的感觉。我看到了一件大红色的羊毛衫70元钱,在经济条件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我买了这件毛衫。我觉得自己实在是太背了,不明白为什么别人工作都挺顺利的,唯独我不是公司倒闭就是不发工资,我怎么这么倒霉?我要穿件红毛衫转转运。
我也曾经抱怨,在最痛苦的时候,比如失业时、生病时,给予我帮助的人是我真正的朋友,否则都算不得真朋友。转念一想,觉得有这种想法可能是对别人的期望值太高了。在社会上生存,大家其实都挺累的,帮助你的固然要报答,没帮你的也不要心生怨恨。其实人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
每个人都有顺和不顺的时候,不顺的时候,关键是以一种内心坚强的状态站立起来,只有你的内心最终能够拯救自己。
平凡、普通的我有很多失意的时候,大学时全宿舍舍友都认为对我有意思的那个男同学大张旗鼓追别人去了;大学刚毕业的第一份工作,公司在我上班两个月就宣布要裁撤除广告部外的所有部门,让我深切体会刚毕业就失业的痛苦;匆忙之下找到的民办大学,让我身心愉快却因管理不善拖欠工资而不得不选择离开;在后来单位的派系斗争中,我曾经的大学同窗,最信任的朋友却为了自身的利益,毫无做人原则地将我逼进死胡同;在单位里通过辛苦地付出得到领导认可并逐渐委以重任却在体检中查出要做手术,期间正是工作任务最繁重、最要紧的时候,我在领导的失望中体会一种更为失落的情感……这些都让我痛苦,让我体会人生在世的不易,其中最艰难的时候,差点让我失去继续活下去的勇气……
如果说现在的我体会到了阅历是一种财富,那还要深深感谢生活给了我这么多磨难,让我更加包容,更加平和,更加明智地对待生命中的起起落落。
接着上边所说的,毕业后一直不顺,因为民办学校拖欠工资,我接到一家报社面试的通知,当时是我非常矛盾、对学校充满愧疚、对未来没有安全感的时候,因为我的性格是适合学校的,在那里我的能力得到发挥和认可,我很快乐。而这个报社的职业,我能胜任吗?他们会像学校一样对我友善吗?我觉得不安,觉得害怕,当然隐隐地也有向往。从学校走到车站,要经过漫长的两边都是广阔田地的土路,我走在那条路上,时不时抬头望望这个有些荒凉的地方,发现自己已经情不自禁地爱上了这里。我理解了什么是现实和为五斗米折腰。
那家报社占了一幢漂亮写字楼里的半层楼,在狭小的会议室里,面试我的两位版面主编都是三十多岁的女子,她们犀利的眼神让我更加不自信。当我介绍了自己第一家公司的时候,我清楚地看到了她们眼中的鄙夷,一家曾经豪言的公司一夜之间倒了,墙倒众人推。
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