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慈禧曾孙口述: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一次我爷爷的大福晋在祭祖的时候,把这个碗碰到了桌子下面,摔坏了。我爷爷非常生气,要把大福晋给休了。爷爷说:“你毁了我的传家宝,我要休妻。”后来他们娘家人知道了,就跑过来劝说。这样才没有休妻。但是即使是这样,我爷爷还是不满意。当时大福晋有一对金手镯。于是我爷爷请了当时北京城一个姓郭的锔瓷匠,用大福晋的金手镯做锔子,把这个碗锔好了。
  后来在日本侵华时期,家里生活很困难。那时候家里变卖了很多的瓷器,但是这个碗始终没舍得卖。据说当时有人出2000块大洋,托人非要买不可,可我爷爷始终也没有卖。后来家里的生活一度陷入了困境,爷爷就把那个金锔子解下来卖掉了。但是碗一直珍藏着。在“文革”当中,这个碗被父亲藏在了床底下。现在,这个碗一直保存着,一点儿瓷都不缺。
  除此之外,家里现在还存着一对慈禧当年戴过的耳环。据说这对耳环是新疆的白玉做的,是慈禧在十五六岁时候戴的。出嫁以后,她就把这对耳环,连同一对手镯给了隆裕。在我爷爷结婚的时候,隆裕就把这对耳环和手镯送给了我的奶奶,现在手镯已经没有了,但是耳环一直保存到现在。虽然多少有些残,但是这副耳环也是慈禧少年时期的一个见证吧。
  我们家还有当年慈禧衣服上镶嵌过的几块玉璧。这些玉璧有蝴蝶造型的还有花朵造型的,当年是嵌在慈禧少年时期穿过的一件衣服上的,她入宫以后就留在了家里。由于是慈禧的东西,所以家里就珍藏了起来。后来家里分家的时候,我爷爷就把这几块玉璧带到了我们家。可惜的是,“文革”时期赶上破四旧,这件衣服也跟许多瓷器一样埋掉了。1990年的时候,我和弟弟盖房把它挖了出来。衣服已经烂了,但玉还是好的,所以我就把这几块玉收藏了起来。
  这些事情最起码也表明了慈禧和娘家人的关系是比较亲的,并不像传说的那样对娘家人非常苛刻。这一点从我们家的宅子的变迁就能看出来。我们家最早就是住在慈禧出生的西四牌楼劈柴胡同,这是一个非常气派的大宅子。由于后来咸丰将新街口北二条的一处宅子赏给了我们家,所以就搬到新街口。当时那是一个大家公认的王爷府,就是那个时候叶赫那拉家从西四搬出来了。后来到同治元年(1862年)的时候,家族的人开始多起来,慈禧的三个弟弟都在这个院子住。正赶上当时有个将军叫胜保,因为“拥兵纵寇”被责令自杀。可巧,胜保家有这么一处宅院,十几亩地,非常大的一个宅子。所以慈禧就把这个宅子赏给娘家了,我爷爷和隆裕太后就是出生在芳嘉园那个号称“桂公府”的院子里。
  隆裕太后出生在芳嘉园,也是从这里进宫的。有人说这里是“凤凰窝”,出了两只凤凰。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因为慈禧是出生在西四,也是从西四进宫的,所以“芳嘉园出了两代凤凰”的说法没有根据。
 
 
                  
一、洗脚水的故事
  
  
  小的时候听我爷爷讲过这样一件事,后来我们家人讲起这件事的时候,都把这件事情当作一个笑话,而我把它叫“洗脚水的故事”。
  沿用一句老话,故事的发生是这样的:当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在拼死抵抗而没有结果的情况下,八国联军已经打过通州,马上就会到达北京城。这个时候,慈禧太后决定带着光绪出逃。当时气候已经接近秋天,但是白天的时候还是非常热。由于仓促出逃没有特别准 备,正赶上遇到大雨,又没办法躲避。一路上热了又冷,加上没什么可吃的东西,那种逃难的感觉就更加强烈了。那时候没有汽车,只有马车和轿子,加上道路本身就凹凸不平,颠簸得非常厉害。就这样,一路走到了河北的怀来。当时所有人就住到村口的一个破庙里。
  晚上的时候,慈禧就有一些发烧,而御医也没带什么药。当时那种情况非常艰难,没人想到会出什么事情。但是没办法,慈禧烧得挺厉害。当时他们请了一个当地老农帮忙烧水做饭,在这个节骨眼上,他站起来说:“我家有祖传的秘方,专治发烧。”于是大家就问到底是什么秘方。老农告诉众人说:“弄碗犀角水喝完就好。”这一句话不要紧,慈禧非常生气,底下官员也议论纷纷。有的说拉下去打二十大板;有的说干脆杀头。正在大家讨论怎么处置老农的时候,慈禧说话了:“把他叫来,我要问问,等弄明白了再说。”于是人们就把老农带了上来。慈禧问他:“说说为什么有病了要喝洗脚水?你们家就是这么治病的吗?”
  于是这位老农告诉慈禧:“太后,其实这种秘方中国很多年前就用了,非常管用。中国有一种动物,它是一种牛,这种牛只长一个犄角。但是它长的角却非常管用,如果用这种牛角熬好水,然后喝下去,病就能好。听说这种角还是大补呢。所以我们家谁要生病了,就用那种牛角煮水,喝了就好。现在我家里就有一个犀角,如果您相信我,我就拿来给您煮水喝。可是他们为什么要打我,要杀我呢?”
  听到这里,慈禧笑了,原来是一场误会。但是通过这件事情,慈禧也明白了一些道理:自己的大臣有的时候根本就不会把事情弄明白了再做判断,很多都是凭借主观臆断就把事情做了。这是非常不好的一种情况,必须要让大臣们明白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武断。于是慈禧对大臣们说:“今后无论什么事情,你们弄明白了再做结论。像今天这种事情,这不是冤枉人吗?”
  于是当晚,做饭的老农就到自己家把犀角拿来,慈禧喝了“洗脚水”也很快就痊愈了。并且封了老农一个七品官。
 
 
                  
二、玉米的故事
  
  
  当年慈禧出逃的时候正是秋天,当逃到河北省怀来县的时候,天正下大雨。路也非常不好走,慈禧坐在马车里,经常被颠簸得磕到头,那种滋味难受极了。但当时赶车的人又是自己的弟弟,没办法发火,况且当时正在逃难的过程中,谁也免不了出点错。一路上,雨越下越大,开始起风了,道路更加难走,加上没吃什么东西大家都是饥寒交迫。走到一个村子旁边的时候,旁边的庄稼就快成熟了。于是当地老百姓把一种叫做“棒子”的东西煮熟,并且做了一些窝头送给慈禧。慈禧吃得非常香,就问当地人这是什么做的。当地人管这种东西就 叫“棒子”,于是告诉慈禧这是“棒子”做的,窝头是“棒子”磨成面做的。慈禧就觉得这么好吃的东西,怎么能叫这么一个难听的名字呢?当时慈禧把煮熟的“棒子”拿在手里,觉得“棒子”的粒儿真好看,一个个白的跟白玉一样,说就叫“玉米”吧。后来当地人才管“棒子”叫“玉米”。当然这就是一个传说,实际情况可能并不是这样。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三、扑克的故事
  
  
  中国人都爱玩麻将,清朝的时候也是这样。当年我爷爷也是一个非常受宠的孩子,隆裕非常喜欢他,有什么新鲜的东西也都会赏给他。有一次,我爷爷到宫里去见隆裕,当时宫里正流行一种扑克,据说是从西洋传来的。因为那时候大清朝只有人玩麻将,玩扑克的人很少。后来一些使节夫人看到慈禧经常在颐和园的昆明湖上玩扑克。那种纸质的扑克由于昆明湖上经常有风,会被刮到水里去,就按照中国麻将的样子造了一幅扑克送给慈禧。后来慈禧看到隆裕非常喜欢这副扑克,所以又将这副扑克赏给了隆裕。 
  我爷爷到宫里去的时候,正赶上隆裕和人正在玩扑克,他觉得非常好奇,于是就看大家是怎么玩的。隆裕看到爷爷也喜欢这新鲜玩意儿,非常高兴,让爷爷在旁边学,最后临走的时候,隆裕将这副扑克给了我爷爷,并告诉我爷爷:“这是老太后非常喜欢玩的东西,看到我喜欢就赐给我。现在你喜欢,我也把它送给你吧。”
  我爷爷非常兴奋,就带着这副扑克回家了。可回到家以后,家里却没有什么人会玩,所以爷爷最后也没有玩成,只好珍藏起来。到现在我们家还有这副扑克呢。这副扑克是由两种材料做成的,外面是打磨得非常光滑的竹子,而里面则是象牙,雕刻得非常精美。
 
 
                  
四、颐和园工人的故事
  
  
  很多人都说慈禧飞扬跋扈,不可理喻,但是我的同事却一直不这么看,并且对慈禧一直都很尊敬。在颐和园工作这么长时间,他也是第一个直接跟我说这些事情的人。
  这是流传在另一个家族里的故事。当时正是夏天,颐和园风景非常怡人。难得没下雨,又是一个清爽天,于是慈禧就乘坐轿子出去游玩,从颐和园的东堤往北走,边走边欣赏园内景色,并且时常讲一些小笑话。随行一帮人看到老太后心情好,也都挺高兴的。按照清朝宫 廷的规矩:太后出游,路上是不能有人旁观的。但就在这个当口,前面路上有一个园林工人正在修剪花草,他根本没注意到慈禧一行人已经走过来,想回避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当时就有点害怕。据说当时慈禧太后的轿子过来后,有人远远地看到了这个园林工人,于是就大喊一声“回避”。但是已经来不及了,这个园林工人没办法,只好顺着墙跪下了。他从来没看到过慈禧太后什么样子,按理已经喊了“回避”,他就应该低下头,但是他实在忍不住好奇心,于是在慈禧的轿子刚刚过去的时候,就偷偷抬起头来看了一眼:一个穿戴比较华贵的女人坐在轿子里,和身边的人有说有笑。这个时候,他忽然意识到自己违背了规矩,心里就更害怕了。但他也没想到,这个时候他就听到慈禧喊了一声:赏。接着就有随从过来给了他5两官银。他捧着这5两银子,非常高兴:老佛爷不仅没有惩罚他,还赏他银子,所以非常感激老太后。当时这个园林工人非常年轻,得到银子后,回到家就一直舍不得用,因为那是当朝太后赏给他的。所以,后来这银子就一直保存着。而这个园林工人就是我们现在颐和园一个绿化工人的爷爷。
 
 
                  
五、慈禧与画像
  
  
  说起宫廷画像,要追溯到很多年以前了。因为中国画的历史很悠久,所以肖像画也在很早之前就有了。其实只要是去过故宫博物院的人都知道,那里藏有不少帝王后妃的肖像画。一些历史资料也显示,清代从康熙开始,来华的西洋传教士就有一些画师,曾经长期供奉于清廷的如意馆,例如郎世宁、艾启蒙、王致诚等。他们带来的是西洋画(即油画的技法),但为了博得皇帝的欢心,他们都改用了中国的绘画工具和绘画材料作画。这些人留下了大量作品,其中不少是肖像画,至今仍藏在故宫博物院,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 
  我爷爷回忆说:“满清入主中原,定都北京以后,紫禁城里差不多曾经居住过10个皇帝。在康熙、雍正、乾隆年代,在内廷的外国画师较多。他们的政治和生活待遇都较高,不少人被破例赏予职衔顶戴,饮食起居尽量照顾他们原有的生活习俗,给予妥善安排,十分优厚。但在道光、咸丰年间,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供奉于内廷的西洋画师逐渐减少了。而留下西洋画像的,也只有慈禧太后一人。”
  在我的记忆当中,我们家就拥有很多历代祖宗的画像,但是在“文革”时期都毁掉了。在我爷爷的记忆中,先后有两个西洋画师为慈禧画过肖像,第一个是著名的美国女画家卡尔小姐,第二个是一位法国画家华士·胡博。其中卡尔为慈禧画像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因为当时慈禧的御前女官德龄和容龄都在,后来的传说也很多。说起为慈禧画像来,这些故事都发生在20世纪初。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首先由美国驻华公使康格夫人,向慈禧推荐美国女画家卡尔进宫为太后画像。
  一些历史资料显示,卡尔精心绘制的慈禧第一张油画像,是准备送往美国圣路易赛会的陈列品,因此慈禧特别重视,亲自择定完工的日子。在这张画像完成之前的好几天,她不时来到卡尔画室,观其设色点睛,兴奋异常。慈禧还特邀外国在北京的驻使及参赞夫人,于1904年4月19日(即慈禧亲自择定的画像完工日)至西苑三海参观画像。这批洋夫人,为了讨好太后,无不称赞画像之神似,设色之美丽,笔画之细,慈禧听后更是乐不可支。根据史料记载:卡尔在颐和园及西苑三海一共为慈禧画了4幅像(其中一幅是作为模范用的小幅画像),居住时间共达八九个月之久,大大超过了原先的计划。这说明卡尔深得慈禧的欢心。慈禧经常赐给她珍馐美味和贵重物品,宫中都呼卡尔为柯姑娘。慈禧兴之所至还经常带卡尔去游园赏景。
  送往美国圣路易赛会陈列的慈禧画像,由清廷派皇族代表溥伦专程护送。在该画像送走之后,于4月下旬,卡尔随慈禧驾还颐和园居住。卡尔有这样的记述:“予于斯时,颇能多事工作,当时先所着手者,即为往‘赛’之太后画像之模范一小幅,太后欲自留此,以志纪念者也。继则将先所画就之太后写真二幅,细为修饰,故亦颇占时光。”1904年5月中,待其余3幅油画像全部告成之日,慈禧又遍请驻京外国使节夫人,在颐和园举行游园赏画会,自我陶醉一番。
 
 
                  
六、慈禧与汽车的故事
  
  
  前一段时间,在江西有一场展览,看到其中一辆车特别受人欢迎,很多人都围着观看。据说这就是慈禧生前所坐过的汽车。有人说一辆老式汽车是一位饱经风霜的历史老人,越老越能使人勾起想像,越老越具有非凡的价值,越老越难于觅到她神秘而古典的身影。这话很有道理。
  这辆清末的“老佛爷”的专车,被人称为“老佛爷”车。没有任何疑问,这辆车在世界 上都属于较早的车型,车的外型很类似马车。因为这辆车,慈禧成了皇城第一位有车族。这就又牵扯到袁世凯这个恶人了。
  当年,袁世凯特别会逢迎拍马。为了取得慈禧的信任,他不惜花费重金。1902年,袁世凯从香港辗转买了一辆德国产的白色敞篷汽车,这也是当时整个中国的第一辆汽车。汽车买来以后,袁世凯就迫不及待地到了宫里,把这个新鲜玩意献给慈禧。慈禧还是非常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的,所以欣然收下。
  爷爷回忆说:“为了让大家都看看自己的新汽车,慈禧当时请了很多人来看这件新鲜玩意。”根据隆裕对我爷爷说的情况是这样的:当时的司机名叫孙富龄,北京大兴县哈德门人。当时他在北京为皇家贵族赶马拉车,由于年轻机灵,随机应变,于是得到了老太后的赏识。由于那时全国还没有会开汽车的人,慈禧下令招纳,共有11人应试,孙富龄捷足先登,很快学会了开车。自此,一有时间,慈禧便在皇宫中坐着汽车兜风为乐。几天下来,李莲英告诉慈禧:开车的是个奴才,整天坐在太后前面,有失体统,于是他便命令司机:跪着开车。但是跪着开车没办法踩刹车,很容易出危险,又不能告诉慈禧这样是不行的,所以司机非常为难。
  一天,慈禧坐汽车的时候,发现汽车开得很慢,就认为孙富龄不好好开车,所以就追问为什么开这么慢,孙富龄不敢说是因为李莲英吩咐自己跪着开车,没办法踩刹车,为了安全才开这么慢,所以他只得告诉慈禧:这车有点坏了,所以不能开快。慈禧一听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