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光阴的故事-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屁股一沉坐进了出租车,心里面却在这样埋怨自己。俄而又点上了一支烟。

  出租车打着右转向灯驶向了主路,我从车窗探出了脑袋瓜子,亲切地望着街上熙来攘去的一双双明亮的暗淡的喜兴的失落的眼睛,那些眼睛或拽来不悦或投来疑惑或回馈来出于礼貌的暧昧。或许他们在想,这个人为什么用这样的眼神看着我们,那眼神意味着什么。而此时在我眼里,这一切拂似一场正在摇滚乐中不断延续且摇摆不定的哑剧。我想能多看一眼就多看一眼吧,因为我就要离开这里了啊。

  。。。。。。

  嗡鸣鸣如雷声一般响亮的汽笛声伴随着一阵阵颤动,这是游子出奔他乡的启程声和灵魂上难以掩饰的悸动呵!我手捧着一本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搭乘上了前往西藏的列车,却不曾想到这一去要在多少年以后才会回到北京,而那灌溉了我二十几年且几近永恒却因错讹而中途失去的亲密目光,又会在哪一时刻再次亲临于我这孤独寂寞的身躯,此时仅仅只有扉页上歌德在序言里所说的那句话又一次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你,善良的人啊,当你感受与他同样的压力时,就从他这里汲取安慰吧!倘若你命中注定或由于自己的过错而找不到更亲近的知己时,就让这本书做你的朋友吧”。

  在距离拉萨火车站还有一夜车程的时候,我越发地头疼起来,便吃了几片安眠药。几夜没有合眼与药物所带来的困倦随同着夜幕的降临,如同卷起一张巨大的长毯子一般将我卷入了昏天暗地的沉睡当中。当我醒来时,火车就已经到拉萨火车站了。出了拉萨火车站我就打了辆出租车,拿着郭教授为我事先准备好的介绍信,按照他在北京时告诉我的地址,来到了一家隶属于西藏交通研究所的下属部门报道,直到上午十点多钟才办理完所有手续。我被分配到地质勘探研究小组搞地质研究调查。在学校的时候我主攻的就是这一学科,加上以前和郭教授也搞过几次关于这方面的科考研究项目,所以这份工作对我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只是不能马上投人到工作岗位这一点略使我有点失望罢了。因为我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面对西藏寒冷恶劣的高原气候,对于在平原大都市长大的我来说,这里充满了更多令人退缩的理由,我只有拒绝这些理由,迎头向前才可以留在这里。

  当天晚上我就下榻在公路养护部门的招待所里,因为工区的正在整建,暂时还没有空余的宿舍。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到老鲁时的情景。当时是在工区的办公楼里,我刚办完手续,由老鲁带着我去招待所,他抢着替我提着行李,嘴里还一直歉意地说着“工区的宿舍正在整修,宿舍比较紧张,只有委屈你先住在招待所了,真抱歉。但你不用担心,用不了多长时间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你就。。。”我和他并肩向办公楼外走去,本想把行李从他手里拿过来,自己提,但被他看破了心思。我一弯腰想从他手里拿回行李,他便紧忙向前走了几步,谦逊地对我说:“还是我来提吧还是我来提吧我来提。”我只得紧跟两步,挺不好意思地说:“那多不好呀,你都这么大岁数了,我一小年轻儿。。。”老鲁璀璨地冲我笑了笑,连同槽牙一起露出了一口典型的淳朴的健康的牙齿,憨态可掬地对我说“哪呢,身体还棒着呢”。我们一溜烟下了楼,但到了楼下可就不是我了,就连站着的力气都没有了,只能自顾呼呼地喘气。平均海拔3658米的拉萨有最朴实的微笑最洁净的阳光最巍峨神圣的高山圣湖,但氧气却少得可怜。

  我所暂时住的招待所是原拉萨交通应急招待所,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青藏公路两改三整工程为了缓解交通压力,给运输司机们准备的住宿点。后来青藏公路竣工以后就改成了公路养护部门的招待所,但还是有很多司机在这里下榻,所以门口停满了远道而来的大型集装箱货车,就像电影里的新龙门客栈,客栈门前栓满了侠客的骏马。房间比较简陋,但还算整洁。到了招待所以后,我连晚饭都没吃,就准备闭灯睡觉了,这时窗外下起了雹雨,噼里啪啦地打在地上,有点弗拉门戈舞的意思。关了灯以后,我团缩着身体躺在床上,突然间感到窗外一定像结了冰一样寒冷。

  拉萨多半降雨在夜间进行,这里即使是夜间倾盆大雨,但到了天亮的时候仍然会蓝天白云晴空万里,而且空气中含氧量少杂质少水分少,年日照在3000小时以上。只是地面反射幅度较大,气候仍然以凉爽为主。

  翌日我起床后出了招待所,走在当热中街整洁的柏油路上,在两旁的建筑物的背影下,踏着藏式的无为无所为的脚步,向八廓街方向走去,突然间感到了有些冷,然而当身体迈出建筑物的阴影,再次沐浴在拉萨式的阳光下时,又豁然地暖融融了起来。这时我才明白了,为什么那首诗里会这样写到“铺下氆氇,取一点松赞干布的温暖。。。”。这里的阳光总是最温暖的,同时在你需要温暖的时候给你最温暖的体贴。

  半个小时以后我就逛到了八廓街,这时熙熙攘攘的游客与藏民早已聚集于此了。藏民穿着色彩斑斓的藏服,手摇着转经筒,虔诚地徐缓地顺时针走动,游客们也入乡随俗地夹杂在彩色的藏民中间顺时针走走停停,看着四面商店里摆放着满目琳琅的唐卡、氆氇、藏刀、玛瑙首饰等纪念品。我欣然地加入了这唐卡一般的盛装派对当中,四顾可以看见两侧摆放着的纪念品,和有着高原红的漂亮藏族姑娘。抬头便可看见被玛布日山托起,而掩映在蓝飘飘青湛湛的蓝天白云下的布达拉宫,阳光硬朗朗地打在了脸上,眼前的事物又有点恍惚了。我知道“惹萨”的藏意是“山羊”与“土”——我也感觉到了“惹撒”与“拉萨”的含义——一段山羊背托出来的辉煌历史。是山羊拖来了远方的土,筑起了今日伟大的布达拉。山羊与拉萨,伟大与渺小,在这个世界里往往是渺小创建了伟大,而山羊就是那渺小而勤劳的拉萨人。

  当我顺时针走过八廓街以后,又跟随着游客与藏民登上了玛布日山,站在布达拉宫宫顶上,眺望着远方,眼前的景象使我产生了一种置身于天堂的感觉,看着远方的人间,只有那轻飘飘浮起荡漾于古城上空的桑烟将你与人世间那温暖的双手又一次牵到了一起。。。我在想,我现在已经站在世界的屋脊上了,环望四周就不会有什么事物可以挡住我的视线了吧!就在此时我想对宁馨儿说,不管你走到了哪里,我的目光仍然可以触及你那身心疲惫的身躯,为你献上一份源自雪域高原的松赞干布的温暖,宁馨儿你应当可以感受的到,你感受到了吗。。。这时我心旌荡漾,突然间眼前一黑。。。

第二章 我的生活就此开始了
2

  当我模模糊糊地睁开眼时,发现自己置身于一间惨白的房间里,顿时就些紧张了起来,紧接着那初到拉萨时朴实的微笑又使我感到了些许淡定,然后才发现自己正躺在拉萨市人民医院的病房里。我下意识地支起身体,一双温厚的大手就按住了我的肩膀,紧接着那朴实的微笑又迎面迎了上来。

  老鲁紧张地说:

  “快别起来,你现在身体正虚弱呢,需要好好休息。”

  我不解地问他:

  “我怎么会躺在这里?”

  他笑着说:

  “初到西藏的内地人由于过度兴奋而察觉不到有高原反应,导致心脏负荷过载而休克。。。这也是常有的事,你别担心。对了你一定还没吃东西呢,我给你带了上好的酥油茶和藏包子,先喝点茶吧。”

  老鲁摇了摇手里的保温杯,往茶碗里斟了碗酥油茶,又紧忙将我扶了起来,我双手接过,略表谢意地将茶碗举过了头顶,然后又轻轻地呡了一口,他混红的眼睛一直注视着我每一个动作,只到我将茶碗放下,他又将茶碗斟满为止。此时暖暖香甜的酥油茶沫挂在嘴角上,我感觉自己也开始像酥油茶一样温暖了。

  老鲁微笑着对我说:

  “你真是个懂事的小伙子,看来你懂得很多西藏的礼仪。”

  “以前看过一些关于西藏的书籍,再加上自己本来就喜欢西藏。”

  “是啊,谁不喜欢西藏呢,我在这里都已经住了三十几年了,确切地说是三十七年,刚来的时候才二十几岁,像你一样嫩呢。”

  “您不是藏族人?”

  “哪呢,我是个正经的北京人,是随着西藏公路基础兵团来到的西藏,一到这里就喜欢上了这里,然后就在这里定居了。我姓鲁他们都叫我老鲁,你也叫我老鲁吧,回头等你好一些,我请你去我家吃正经的藏式大。我现在可也是个正经的藏族人哩——酥油茶的味道怎么样?”

  “挺棒的,西藏式的咖啡,一准儿管饱吧?”

  “管饱,以后你想喝多少我就叫你大婶给你煮多少,你大婶煮的酥油茶是全拉萨最棒的酥油茶。她可是一个正经的藏族人,年轻的时候还是拉萨最漂亮的藏族姑娘呢。你真地爱喝,回头我就叫她煮去。很多内地来的旅客喝不惯酥油茶,但他们不知道没有酥油茶,藏族人就无法在藏地生活下去的道理。。。吃过牦牛肉吗?可好吃了。。。”

  我们开诚布公地聊了起来,这时太阳又要落山了,窗外那红灿灿的西藏晚霞呀!是那么美,就像天地间长出了一颗巨大的红高粱。。。我的生活就此开始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章 他们是伟大的精灵
3

  我在拉萨滞留了快一个月,身体也渐渐地适应了西藏高原缺氧的恶劣环境气候,与此同时来自科学院的一批科考研究人员到达拉萨,准备深入藏北进行生态环境调查。老鲁被单位派去协助科学院研究人员一同深入藏北,因为对于复杂多变的藏北环境气候和崎岖叵测的黑阿公路而言,没有人比他再熟悉不过了,也可以这样说,是西藏的公路就没有老鲁不熟悉的。让我出乎意料的是,这次老鲁除了带上了几位资深的老工作人员以外,还额外地要求上级批准带我进入藏北。当我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兴奋地像*上摸了清凉油似的坐立不安,急忙忙地找到了老鲁,向他表明自己对此次探险的由衷热爱。老鲁见我猴上树的样子笑着对我说:

  “你先别激动,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带你去藏北吗?”

  当时我一惊,倒真是想不出来老鲁为什么要带着我这个门外汉去藏北了,只得摇了摇头。

  老鲁拿出了一份快递,又笑着对我说:

  “前几天老郭寄来了一些关于你在北京上学时的资料,里面有你写过的几篇论文,还有你参加过的几项地质调查项目的研究报告,以及他写给我的一封信。我看了以后感到很欣慰呀,西藏需要更多你这样的年轻人,我甚至有点感觉你像年轻时的老郭了,就是你的老师郭教授,我们可是挚友呀。”

  “郭教授?你认识郭教授。”

  “我和郭教授是老同学老战友老同事了,而且是一同来的西藏,郭教授年轻的时候也像你一样朝气蓬勃敢于创新,而且义无反顾地来到了西藏。”

  “不不,我怎么能跟郭教授相比呢,您这是过奖了。”

  “像得很呢,那老小子我再熟悉不过了。你知道吗这次是一个挺好的机会,随同科学院的研究人员进入藏北可以学到很多在课本里学不到的知识,你要知道藏北的羌塘是世界屋脊的屋脊,世界的第三极,这里的环境变化小到可以影像公路施工与工程地质勘探,大到可以反映出世界温室效应的加剧程度。现在青藏公路所面对的严峻考验就是世界范围内的温室效应。温度升高,保护冻土的培土高度就相应地不足了,这一点你一定也明白,培土高度不达标冻土就会融化,建筑在上面的路基就会下沉,路面网裂翻浆变形沉陷。咱们面对的是一个极其严峻的问题——青藏公路的升华阶段,积极地采取措施解决温室效应给冻土所带来的热熔危害。而像我们这样早期投身于西藏公路建设的工作人员已经老了,就是想继续为自己理想中的目标奋斗,也必需要面对生命的考验,死亡的洗礼,终将逃不出死掉的那一天呀,然而这个时刻需要的就是你们这样前赴后继的年轻人。不畏繁华大都市的虚荣诱惑,自愿远道而来的年轻人呀!我们很想帮助你们,让你们爱上西藏,然后就套牢了你们,让你们向我们一样犯了魔怔似的拥抱西藏,哈哈。。。说笑呢,我想你参加这次活动一定会受益匪浅。”

  老鲁开怀地笑了起来,他所说的这番话里“生命”与“死亡”两个词所张扬出的语调,在他所热衷的事业面前显得那样淡定,而此时我也深深地感受到投身于这片土地而因此犯了魔怔似的拥抱这片土地的人们是如此的伟大。

第四章 藏北无人区之旅
4

  三天后我们一行科考人员便从拉萨启程,开始了长达一个月之久的藏北之行。老鲁特意安排我和他驾驶着领头车在队伍前面行驶,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在中路,其余的公路研究所人员在后面断后。我们穿着冲锋雨裤,戴着墨镜,脸上擦了厚厚的一层防晒霜,驾驶着性能较为良好的吉普车,离开了拉萨,沿着青藏公路一路向北行驶,车队奔驰在整洁的青藏公路上,像是一群发情的小野马,自由地奔放了起来。道路两旁澄碧的草原和莽莽巉峻的冰川雪山远远而来扑面而上,又与车窗外的疾风一同从正前方的视野抛到了脑后,大地间呈现出一副动态祥和与激情焕发而自然升腾出来的瑰丽景象。下午三点半左右,我们就到了当雄。在当雄我们吃了顿饭,稍作休息便向那曲行驶而去。

  当雄到那曲的这一段路程出了一点小小的插曲,在后面断后的吉普车在行驶的途中爆了胎,好在有惊无险没有出现什么事故,换完车胎以后我们又开始继续上路了,但车速却有意地控制了下来。当天晚上八点多我们顺利到达那曲县,再联系了有关部门以后,我们被安排到县招待所过夜,准备明天赶去安多领取生活物资,正式进入羌塘无人区。

  天刚蒙蒙亮,远处申格里贡山白皑皑的尖尖的峰顶还有一半插在太阳的肚子里,雪山的峰顶泛着亮盈盈的光线,而此时我们都已经快要到达安多了。

  在安多我们就开始手脚麻利地往吉普车里装载生活物资,以及准备了出足够的汽油,因为进入黑阿公路以后,几乎没有加油站,而且路况很差,没有明显的路标,住宅密度小,过往的车辆又较为稀少,如果出现什么意外状况就真地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我们驱车长驱直入进了藏北,此时的路况真可谓是让人叫苦不迭。处于雨季的黑阿公路泥泞颠簸。虽然车队行驶速度每小时不到三十公里,最终还是有一辆车陷入了沼泽里,我们紧忙下车集体协作排除了故障,但还是花费了不少时间。当时一位研究人员建议暂时停下来架锅煮饭,在此设点住下来,准备进行环境采样。老鲁却忧心忡忡地望着天空,摇了摇头说“要变天了,咱们最好先赶到班戈,在那里设点,那儿靠近城镇,再加上位于纳木错与色林错之间,野生动植物比较丰富,环境较为多样,比较利于取样。再者要是真下起了大雪,咱们在这里设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那就麻烦了。”此时众人抬头仰望天空,果然暝云低压压地从远处漫了过来。

  果不其然我们刚到班戈就下起了鹅毛大雪,回头想想一路上还回味苍翠茂盛的草原呢,这一转眼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