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路军一二九师七七一团战斗历程(罗版)-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根据这个指示,一纵队便乘机诱敌。敌人果然产生错觉,误认牵制部队即为我军主力,于是又一窝蜂赶来。而敌一三五旅则从瓦窑堡南下接应,企图与其主力会合。我指挥机关发现这是个“可乘之隙”,立刻命令主力部队坚决截击歼敌。我们新四旅连夜出发,行至郭家砭附近,恰遇敌主力北上,便配合一纵勇猛抗击。敌人见打得坚决,人马众多,越发断定是我主力,决战之心愈切。一纵继续牵着敌人向西游丵行,我们新四旅则留延榆公路西侧,准备截击敌一三五旅。同时二纵和教导旅也在公路东侧隐蔽集结,完成夹击的态势。


十三日等了一天,敌人却未出发。旅指挥部决定派一个营,由十六团副团长宋绍连带领,到安家嘴山上监视敌人。半夜里,通信………………们打开手电筒,看了信,张旅长和黄政委马上命令七七一团向南出击。同时以十六团二营抗击敌主力回援。 

战斗十分激烈,我军集中优势火力,层层排除敌人的抵抗。二纵队和教导旅由东往西攻,新四旅由西往东压,将敌包围于羊马河附近。阵地上,炮弹开花,硝烟滚滚。敌人见势不好,连忙给胡宗南打电报请命。胡宗南这才发现我军主力,又打开了如意算盘,一边令一三五旅就地构筑工事,“固守待援”,要不惜一切代价,把我紧紧吸住;一边令董钊、刘戡急速回转同我军决战。然而董钊、刘戡已被我一纵紧紧抓住,要回来已不可能了。只有后卫部队一个旅,跟一三五旅隔着一道山,可是又被我十六团二营坚决顶祝敌人无可奈何地乱打了一阵炮,不能前进一步。而敌一三五旅还在白日作梦,要想延捱时间,等待主力接应,因此就把逃跑的机会也错过了。我军以压倒的优势,猛打猛冲,犹如虎入羊群。战斗近六个钟头,歼敌一个整旅,共四千余人,敌代旅长麦宗禹也被活捉。缴获大量加拿大冲丵锋枪,美式重机丵枪、化学炮等装备。由于我军坚决执行了毛主席的作战方针,机动灵活,善于造成和发现敌人的过失,善于制造和利用敌人的“可乘之隙”,在运丵动中捕捉战机,歼灭敌人,所以,敌一三五旅尽管有九旅之众作为接应,仍然遭到全军覆没的命运。

我军撤离延安还不到一个月,就歼灭了敌人近两个旅,缴获的武器弹丵药,充实了我军的装备;俘虏的士兵;经过教育,也大部分参加了我军,部队的实力大大加强。敌人连打败仗,士气沮丧,人心不振,加上疲劳缺粮,生并开小差的很多。毛主席正确地估计了敌人的情况,因此指示我军,继续采用“蘑菇战术”,将敌磨得精疲力竭,使之达到十分疲劳和十分缺粮的程度,并攻击敌人的薄弱部分,断其补给,使其饿饭。这样,下一次战役就是以攻打蟠龙最为有利。 

蟠龙位于延安东北九十里,是敌人的战略补给站,存有大量的军用物资,敌人每次大游丵行之后,都要回到这里补给。打下蟠龙,就断了敌人的衣食。这时我军经过两次歼敌的锻炼,炮火大大加强,具备有一定的攻坚力量。蟠龙原有敌整编一六七旅把守,周围还有几个旅来往活动,要打,就必须把敌主力调开,使其孤立无援。所以,能不能调动敌人就成了攻打蟠龙的关键问题。 根据毛主席的判断, 当时敌人正急于赶我向北,因此三五九旅便“投其所好”,积极出击,诱敌沿咸榆公路北上。同时又遵照主席指示,组成南进支队,到延安以南破坏交通,断敌粮运。我军主力则隐蔽集结于瓦窑堡到清涧大路以南,等敌人一到绥德,就在蟠龙打响。敌人再想回援,至少需要六七天,胜利就有绝对把握了。


敌人发现三五九旅,果然尾追上来。头一天,我们新四旅便接到命令,要给敌人让路,于是部队隐蔽在山沟里不动。 

四月二十六日,天刚放亮,敌九个旅张牙舞爪,前面机丵枪开路,蜂拥而来。这时发生一件意外事故,敌人搜索到对面山梁的时候,突然抓住部队转移时给我们运粮的几个老乡。这不能不让人捏了一把冷汗,部队就在山下这道沟里,万一老乡说出实情,整个计划都要落空了。从望远镜里,可以看见敌人把老乡们捆了起来,一阵毒打,放倒在地上乱踢,拉起来又问。战士们又急又恨,都暗暗地使劲:“好老乡,千万别说啊!不是干部阻拦,有的战士简直就要跳上去跟敌人拼。过了一会,只见有个老乡朝东北方向指了指,似乎是说我军去向。敌人才把人丢开,放心大胆地去了。 

直到过午,敌人九个旅全部过去。当夜,我军进入蟠龙周围,严密地封锁了消息。 

蟠龙附近已被敌人糟蹋得不成样子。十几里内的村子,腥臭难闻。虽是春耕季节,地里见不到一个人。进一个村子,满地都是牛羊皮、鸡毛、骨头、麦子、衣服。窑洞无门无窗,连桌椅都被敌军当柴烧了。


我们拣了几个破烂窑洞住下,找不到粮食,侦察连就把敌人喂牲口撒在地上的麦子扫起来煮着吃,还拾了个牛头熬汤。经过两天两夜的紧张侦察,加上被敌人抓去挖工事的老乡跑回来提供的材料,我们已基本上掌握了敌人工事构筑和火力配置的情况,并按顺序把敌工事标为五个阵地。其中的五号阵地是主要支撑点,其火力配备还不十分清楚。为了弄清确实情况,我们想抓个俘虏。有人主张化装成老百姓,混进去服劳役,趁机会下手。可是又觉得周围掩体密如繁星,出来未必容易。又是战士们想出了办法。他们放哨时看见山沟有几户人家,敌军常出来捉鸡,如果先埋伏在窑洞里,准能捉到。次日清晨,果然照这办法捉来两个俘虏。经过审问,和老乡提供的情况大致相同。这样,整个蟠龙的防御体系我们都了如指掌了。 

四月三十日,我担任攻击蟠龙的部队,进入攻击准备位置,一纵在西南,二纵独四旅在东南,新四旅在东北,完成四面包围。守敌仍未曾察觉,真是又聋又瞎,恰像装在闷葫芦里。一切准备就绪,定五月一日拂晓打响,哪知头天突然狂风暴雨,雷电交加。由于山洪暴发,遍地泥泞,部队难于运丵动,只得推迟一天,就在北上之敌侵占绥德的时候,开始攻击。

五月二日,云收雨止,又起了西北风。拂晓,信号弹从指挥所升起来了,我各路部队在强大炮火掩护下,连续夺取了十几处前沿阵地。我东线兵团突破鹿砦、铁丝网,以对壕作业迅速逼近敌阵,直捣蟠龙。敌人仓促应战,也不知我军来了多少,山炮、迫击炮、化学炮,只管没头没脑乱轰。说也好笑,这时候国丵民党电台也赶上了热闹,吹嘘其侵占绥德的所谓“ 胜利”,并信口胡说已将我军赶过黄河。这真是打肿脸充胖子,自欺欺人。以后他们再也没提蟠龙守军的下落。 

战斗进展极其顺利。次日即将遍布群山的三十多个碉堡外壕大部占领。敌机两架飞来助战,被我军击落一架;另一架慌忙逃走,再不敢来了。我新四旅七七一团和独四旅借着炮火掩护,扫除了前沿阵地密布的地雷,接近敌人五号阵地。敌人依仗纵深工事,和猛烈的炮火配合,进行顽抗,攻击难以奏效。我军重新调整兵力,发起猛攻。七七一团一个排冒着密集的炮火,逼近五号阵地前沿,迅速挖好单人掩体,紧紧贴在那里,分批轮流向敌阵地投掷手榴弹,给敌人重大杀伤和消耗。最后敌人不支,慌忙开来一连人换防。我军乘机发起攻击,夺取了五号阵地。接着又攻下了三号阵地。至此,敌人全线动遥可是,当我们攻击敌营部和山炮阵地的时候,炮弹已经打完。二纵队王震司令员得到消息,急令通信员骑上快马,把仅有的几颗炮弹给我们送来。我们就用这几颗炮弹掩护步兵,摧毁了敌山炮阵地。


四日黄昏,各部队由四周居高临下,向镇内之敌猛攻。敌人狼狈向沟里逃窜。战士们如滚滚洪流向前冲去。夜半,敌人的精锐部队,自命为“新生力量”的整编一六七旅就被我全部歼灭。毙俘敌旅长李昆岗以下六千七百余人,缴获山炮六门,军衣四万多套,面粉一万二千余袋,骡马千余匹。我西北解丵放军从战场上取得这样丰裕的物资补充,还是第一次。 

在这同时,我教导旅在青化砭以北阻援,歼敌保警队一部。四日驻青化砭之敌整编四十八旅、八十四旅各一个团附坦克二辆,图解蟠龙之围,被我阻于青化砭北十里处。五日晚该敌才得知蟠龙守敌被歼的消息,连夜冒雨南逃,被我一直追到拐峁。南进支队也在这以后不久,攻克延安以南的门户金盆湾。我三五九旅则紧紧拖住敌人北上主力,就在打下蟠龙的当天,侵占绥德之敌得知后方告急,仓皇南下。等敌人游丵行到蟠龙,我军主力已到安塞地区休整了七天。


撤出延安仅仅四十多天,我军三战三捷,歼敌一万四千多人,彻底粉碎了敌人打击我党我军首脑机关,并将我军主力赶到黄河以东的妄想。此后,敌人的日子就一天比一天更不好过了。 

战争的整个进程,完全证实了毛主席的论断:敌人的优势只是暂时的。在西北战场上,尽管敌军骄横一时,侵占了陕甘宁边区的所有县城,但是经我一拖再拖,一磨再磨,敌人丧失了大量的有生力量,终于越打越孤立,越打越弱,越打越少,陷入绝境。仅仅过了一年多,光荣的革丵命圣地延安,就重新回到人民手里。敌人在损失兵员近十万人之后,不得不狼狈逃出边区,落了一个“人地皆失”的悲惨结局。 

在战争最艰难的阶段,我们敬爱的毛主席始终留在陕北,坚持在第一线,和我们同甘共苦。这极大地鼓舞了和增强了陕甘宁边区以及全国解放区军民的战斗意志和胜利信心。在领袖身上,体现了无产阶级的英雄气概和革丵命胆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主席不但为我们制定了克敌制胜的战略技术,而且直接指挥着西北解放战争。我们每个胜利,都渗透着主席的心血。 

在毛丵泽东旗帜的引导下,我们将永远百战百胜,所向无敌!
 


    新四旅在蟠龙战役



1947年4月28日15时,教导旅接彭、习电令:


一、 董、刘军北犯绥德,一六七旅(缺一个团)留守蟠龙,我决歼该敌,向延安、甘谷驿线扩大战果。
二、 部署:一纵队(缺三十五团及尾追敌主力之小部)向蟠龙以西前进,新四旅取道风背上向蟠龙东北前进,二纵队(缺九旅)取路永坪向蟠龙东南前进。
各兵团于本日由现驻地出发,二十九日进至攻击准备位置,三十日拂晓或午后四时开始攻击,本部二十八日晚进驻永坪”。

29日20时,彭德怀向各纵、旅下达了围攻蟠龙之敌的部署并报告军委,大致是以一纵由西向东、二纵独四旅由东南及南向北、新四旅由东北及东向南、西进攻,教导旅则位于青化砭以北机动。并限各部“明日午后四时以前提出报告和提出攻击部署,以备五月一日攻击参考”。

30日下午,彭德怀、张文舟(西野参谋长)冒雨到蟠龙东面和北面观察地形和敌情。前一天西野的侦察人员已经在蟠龙外围和敌地方部队发生过战斗,且有一名纵队司令部的传骑被俘,故此,蟠龙之敌冒雨在赶修工事。彭德怀等一面观察,一面找干部谈话,将主攻集玉峁方向的新四旅七七一团团长、营长找去,问他们准备如何攻击。七七一团团长吴宗宪说:一个方案是夜晚摸到前沿,做好工事再攻击;另一方案是拂晓前强占前沿。彭德怀肯定了其第一个方案,认为该方案出其不意,伤亡小,但提出出击道路应放在左面,左面地形好,有沟,容易隐蔽接敌。当天下午,还在薛家沟山上和二纵的领导碰了面,由于当天大雨淋漓,故将原定当晚攻击的计划推迟了一天。

但就在西野部署已定,决心攻歼蟠龙之敌时,又发生了变故!

30日5时,毛泽东突然致电彭德怀等,提出:“经过精密之侦察,确有把握,方可下决心攻击瓦窑堡或蟠龙,如无充分把握,以不打为宜,部队加紧休整,以逸待劳,准备运动中歼敌”。

之所以毛泽东忽然改变了27日复电的决心,现在分析起来,也许有以下理由:

一是毛泽东基于当时部队的装备等情况,对于攻坚战能否胜利缺乏把握。这可以从毛泽东5月2日给彭、习的电报中看出,毛泽东认为攻打蟠龙,“如胜利,影响必大;即使不胜,也取得经验”,同日,并分别致电刘邓、陈谢,询问是否能以十天内外攻克焦作、安阳、安邑、运城。

二是毛泽东对于胡宗南部主力的行动不了解,担心胡军回师救援。前述已经提及新岔河之战后,中共对胡宗南部行动一度也不清楚,这也许是胡宗南觉察到了西野有侦破其行动的可能,从而更换密码所致。26日毛泽东向彭习通报的瓦市敌可能撤逃,即来自由周恩来亲自掌握的情报,而这一情报显然并不准确。28日,周恩来找中央支队二大队(即二局前梯队)领导胡备文,下了死命令,要求3天内破译国民党军胡宗南部全部密码,为蟠龙战役提供准确情报。此时这一任务可能尚未完成,因而毛泽东对敌军动向还没有把握。

彭德怀不为所动,仍坚持原定决心不变。他判断敌军主力北上约需5至7天时间,我军南下攻打蟠龙,敌军必然回援,但最快也要三四天时间。彭德怀于5月1日致电军委:

“原准备一日拂晓攻击蟠龙,因天雨路滑停止,待雨停后二日攻击。胡军为避免消灭,现工事技能已达最高点。清瓦以南至延水,所有山头村庄,均有相当坚固野战工事。蟠龙工事已完成外壕、鹿砦、铁丝网,平毁甚不易。该军所到之处,木器门板大部烧光,牲畜杀光,一切工具均损坏,壮丁抓走亦不少,与日本三光政策同。人民损失五年难以恢复”。

毛泽东5月2日13时复电,肯定了彭德怀的意见,认为:“攻击蟠龙决心很对。如胜利,影响必大;即使不胜,也取得经验”。

胡军军纪如此之差,对于西野来说,反适足以鼓励士气,增加对敌的仇恨。王恩茂日记载29日至贺家渠宿营的情况:“贺家渠是敌人驻过的村子,平房均已拆毁,窑房均已破坏,门窗家具均被烧毁,地窑均被挖掉,粮食均被吃掉和抛撒,纺车、犁铧等生产工具均被捣毁,耕牛被宰杀,人民无法生活,看见我军到来,眼泪盈眶,诉告敌人的暴行。我见了这种情景,增加了对敌的仇恨”。

5月1日,西野召开了旅以上干部会,研究战术问题,西野各部也普遍都进行了动员。5月2日黄昏,蟠龙攻坚战正式开始了。

打蟠龙,彭德怀将二纵放在攻坚的主力位置上,这一方面大概是因为羊马河战斗一纵作为阻击部队,是“啃硬骨头”的,所以调剂一下;另一方面从羊马河战斗及新岔河战斗的情况看,二纵执行命令比较坚决,彭德怀用得顺手一点。

可能是因为张宗逊在大同集宁战役及西华池战斗的表现,中央似乎对一纵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能力有所怀疑,并考虑将一、二纵合并起来。4月19日,毛泽东曾电告贺龙、李井泉并彭、习,要将贺炳炎转至野司听候彭习分配工作,如将一、二纵合并,则以王震为司令员,贺炳炎为副司令员。彭德怀等经过考虑,于22日复电军委:“经过考虑后,张宗逊暂留部任原职”,并对一纵的表现做了委婉的解释:“十四日羊马河战斗,一纵牵制敌军三十六师完成了任务。十九日永瓦间战斗,他们亦有缴获”。张宗逊好歹是原来一方面军的干部,彭德怀的老部下,此时换将虽然的确未必合适,但有毛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