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路军一二九师七七一团战斗历程(罗版)-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胡宗南中央嫡系部队20个旅17万人,两马12个旅6。9万人,邓宝珊2个旅1。2万人。另调集西安的作战飞机84架(战斗机48架,轰炸机12架,运输机24架)予以配合。而西北我军野战部队一共6个旅2。6万人,加上边区游击队5100余人,基干民兵1。5万人,总共不过4万多人,与敌军相比实力相差悬殊。
以双方悬殊的实力,胡宗南要达到其占领延安,驱逐西北解放军的目的,本来是不必玩“声西击东”的小把戏的。不过,胡宗南也许是太过于想要保存实力,不愿意以正面进攻的方式来解决战斗,所以以五个嫡系旅向陇东出击,直取庆阳、合水,“企图吸引我军西调”。而我西北野战集团,也正向西集结,准备在陇东给予进攻的胡军以打击。
3月1日,胡宗南部四十八旅进占板桥,二十四旅占庆阳,一四四旅占郭家崾崄三十里铺,新一旅占孟坝,三岔。
3月2日,结合胡军其它各部的行动,军委判断“进攻延安之大战可能三月七八日开始”,而陇东方向的敌军可能“以新一旅担任庆、合守备,四十八旅、二十四旅、一四四旅可能由庆阳东犯”,。彭德怀在给张宗逊等人的电报中提出三个方案:
一、迅速消灭四十八旅,主力转向关中,歼击守备之敌;
二、主力集结张村驿、直罗镇线,准备歼击北进或东进之一路(几个战斗);
三、让敌深入延安、延长后,待敌困难增多时再从敌侧后歼击。
彭德怀要求张宗逊等考虑并将理由说明电告。
张宗逊等当晚18时致电军委、联司,告以“敌四十八旅一四二团二日上午十二时进占合水,何奇及一四三团两个营驻板桥,另一个营驻赤城镇”、“现西华池无敌”,并称“我们明(三日)晚拟以三五八旅向板桥之敌进击,独一旅位置于板桥、合水之间,伏击合水、西峰镇之敌,警三旅夏团'注:即五团'配合一旅向该敌尾击。新四旅及七团阻止西峰镇、赤城向板桥增援之敌”。
彭德怀代军委当日立即复电“完全同意你们二日十八时消灭四十八旅部署,得手后求得再歼二十四旅或一四四旅一部或大部,如此不仅陇东失地可复,延安亦将可保,此战斗关系极大”。
整编十七师所属之第四十八旅是胡宗南嫡系部队,从1943年起一直担任旬邑至宁县之间的防务,长达3年之久。1947年2月27日,该旅奉命集结宁县。当日,由整七十六师师长廖昂宣布兵分两路,进攻陇东:二十四旅进攻庆阳,四十八旅进攻合水。
整二十四旅旅长张新,下辖三个团;整四十八旅旅长何奇,辖两个团(欠一四四团),其中第一四二团团长陈定行,第一四三团团长杨荫寰。两个旅一共约一万五千人。何奇素有“何大炮”之称,黄埔六期毕业,后进入日本炮校进修,回国后又考进陆大深造,为人倨傲自负,常自比孙吴。
整四十八旅1月28日拂晓出发,上午10时攻占了赤城镇,击退了解放军1个连,并俘虏了部分人员。3月1日黄昏,该旅进占板桥,当晚又向合水进发。至3月2日下午四时,进入合水,不过已经是一座空城了。当晚,又接到整二十九军长刘戡的电令,要该旅由原路撤回宁县。何奇经过研究,认为经西华池到宁县是捷径,昼夜兼程一日可达,故决定从西华池南下。
3月3日下午3时许,四十八旅先头部队进入西华池。此地是属合水县的一个镇,距宁县北面封锁线上的据点兰义井约70…80华里,市面较繁荣,居民约千余户,均集居塬上。该镇东西两侧有南北向的大沟,南面有解放军所筑的防御工事,因其面向蒋管区,对四十八旅的防守来说,利用价值不大。
何奇因为离天黑只有两个小时,即便急行军也来不及赶到封锁线,所以命令一四二团继续前进至七里店宿营,其余部队则在西华池安顿下来。虽然也有人报告说解放军大队离此不远,但何奇并不相信。
我军当时情报工作的确非常出色,就在刘戡去电要四十八旅回撤的几乎同时,即3月2日晚,军委给张宗逊、习仲勋发去电报,称“胡宗南令进占陇东之二十四旅、四十八旅、一四四旅迅速东开中部、宜君,并于八日到达。如确实,望乘敌南撤中集中全力歼灭其一个旅,即可推迟进攻延安计划。”由电报中“据联司获息”一语,判断很可能是国民党军之间的电报被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截获并破译了。
本来以为敌军会继续进犯,故张宗逊的计划攻击庆阳、合水之间的板桥镇,吸引四十八旅来援后予以歼灭。谁知道突然之间,敌人要急速回撤了!这么一来,必须以快速果敢的行动抓住敌人才行。可是张宗逊在这个关键时刻,却莫名其妙地犯下一系列的错误。
3月3日上午10时,张宗逊等致电军委,称“根据我军集结位置与当前敌情,决遵第三方案执行(注:按照下文的意见,这里的“第三方案”应为“第一方案”之误),今晚先击板桥再打合水歼灭四十八旅(如四十八旅待命令撤退,我仍决击板桥求得消灭其一个团到一个旅),然后转入敌后收复关中”。
3月3日中午,张宗逊等得知“何奇率一四二团全部、一四三团两个营去合水,一四三团另一个营由赤城开板桥”,仍然决心“今晚以三五八旅消灭板桥之敌并警戒庆阳,另集中主力伏击可能由合水退回之敌,如敌于今由合水退回板桥,即集中全力击歼该敌”。
张宗逊在这两份电报中所提出的方案和2日18时的电报完全相同,尤其是时间上仍坚持当晚发起进攻,似乎有点漫不经心的感觉。当军委2日晚通报胡宗南令四十八旅撤退的情况,敌情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以张宗逊的方案则必须假设3日整天敌军不会有重大变动,还在“待命令撤退”或最多“由合水退回板桥”,这实在有点过于想当然了。
接下来又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西北野战集团的主力2月28日已经隐蔽集结于太白镇西南地区的塔儿塬、陈家源(三五八旅)及古城镇以东(独一旅)、盘客镇以北(新四旅)地域,进行了战斗准备。三五八旅旅长黄新廷勘查附近地形后,考虑到敌军进入根据地顾虑重重,一般不敢贸然从沟中行进。故判断敌军如由合水到宁县的大路撤退,必从源上通过。但有一段路却在沟里,且路窄沟狭。因此,黄新廷将八团和七一五团部署在沟两边的山坡隐蔽处,把七一六团部署在山后,以便随时投入战斗。
3月3日上午,三五八旅侦察科长侯润陶向黄新廷报告:敌整编四十八旅离开合水渡过马莲河,攀上南塬,向南行进。至中午时分,敌先头部队已进入八团隐蔽的山梁下面,八团团长徐立树请求立即出击。黄新廷命参谋长何辉燕向野战军司令部请示,得到的答复是:“敌情不明,听候指示”。结果,四十八旅安然通过了三五八旅的伏击圈。
下午,集团军命令三五八旅向西华池前进。三五八旅到达西华池以北三里店后,根据侦察了解到敌军一四二团下午3时到达西华池,而一四三团尚在行进中。敌军到达西华池后,因市面如常,紧张情绪有所放松,不少军官去镇里的馆子解馋。
黄新廷命电台向集团军请示,要乘敌立足未稳,立刻发起进攻。但仍未得到同意。直到黄昏时分,才得到集团军的命令,向西华池之敌发起攻击。
张宗逊之犹豫寡断,从某种意义上说,源自其固执呆板的个性。黄克诚在回忆长征时期湘江之战时提到,红四师完成阻击任务后,张宗逊曾因为未接到命令,执意不肯撤退,是黄克诚利用军事委员最后决定权才令他将队伍带下来。黄克诚的回忆中认为“张宗逊同志执行上级命令十分坚决,但缺乏灵活性”,婉转地批评了张宗逊。
3月3日白天的野战军决策连身为副政委的廖汉生亦感到不解,但结合2日和3日的电报以及张的个性,我们大致可以分析,张宗逊开始是认为四十八旅没有那么快行动,要“待命令撤退”,所以仍然按照2日18时的计划去做。当得知敌军撤退的消息,又本能地认为和3日午前所得到的消息不相符合而不愿意去相信(实际上3日中午前所得到的消息是前一天的),于是一再拖延了进攻的有利时机。张宗逊的做法,固然有“慎重初战”、“知己知彼”的正确因素在内,但因为未能真正理解军委电报中“望乘敌南撤中集中全力歼灭其一个旅,即可推迟进攻延安计划”的意义,仅因“该战斗关系极大”而束手束脚,所以打了个窝囊仗。
西华池战斗的经过
到黄昏时分,张宗逊总算大致搞清楚四十八旅主力已经进入西华池了,于是才决心以新四旅、三五八旅进攻西华池;独一旅除七一四团配置在杨家圪塔对板桥进行警戒以外,其余为预备队,配置在孙家寨凹附近地域;以警三旅五团向赤城方向警戒。
这天黄昏时,驻守西华池东北的战车防御炮连一个排长唐清永带了几个人在镇东沟边给骡马弄草,发现沟东边行人来往不断,即向连长阎进杰报告。该连长又报告了何奇。何奇派作战科长王国珩前去侦察。侦察过程中遇见一个老汉,经盘问,说出解放军正在沟东八里远的九龙川做饭吃,人多的很。何奇听说后,亲自去侦察、审问一番,之后令阎进杰设一个排哨,把住路口。并告知阎,西安绥署来电,飞机侦察到我旅东侧十里左右有大批解放军跟进,所以该老汉所说很可能属实,需要对沟东来人特别注意检查。
晚上9时许,该排哨发现有四个人匍匐前进,哨兵当即开枪,对方扔了2颗手榴弹后,下沟去了。何奇听到枪声,令副官处长张奎武去询问情况,并令战防炮连进入阵地,做好战斗准备。但何奇却莫名其妙地坚持认为是解放军局部扰乱性质的行动,所以并未令其它部队作相应的准备。
四十八旅战车防御炮连布置的排哨发现解放军侦察人员以后,连长阎进杰按照何奇的命令,令步兵排全部进入排哨,让二排排长唐清永指挥两挺重机枪在连部后院门外进入阵地,准备以火力支援排哨,封锁东沟的路口。
解放军三五八旅以第八团配属山炮四门为主攻,预定当日(3日)晚20时50分从于家堡、双柳村出发,经五里沟泉向西华池攻击前进,如五里沟泉有敌,则先以一部消灭之,主力向西华池进攻;以第七一五团为二梯队,在第八团后跟进;第七一六团为预备队,配置在五里沟泉、杨沟老附近地域。警三旅五团2日原在西华池县城(注:应为合水县城)以北15公里的柳沟一带,3日14时获悉敌人撤退,五团奉命追击,20时追到县城发觉敌人已经撤走。该团就继续经柏树塬向板桥方向追击。
23时许,第八团部队进至三里店以南、西华池北侧地区,随即组织进攻。决定以第一营沿凹道隐蔽接近敌军,向西华池的新街实施突击。突破后,再以第二营扩大战果。但该营先头分队(第二连)因为地形不熟,大约是转到了镇的东北边,正好从敌战车防御连的排哨阵地附近突入,遭到该连的顽强抵抗,数次攻击未成,难以继续发展。第八团又令第二营在一营右翼进入战斗,从西华池西北端向东攻击。但该营先头分队(五连)进至城墙缺口处,遭敌火猛烈射击,被迫撤出。不过四十八旅战车防御连也损失重大,排哨伤亡殆尽,排长带了少数人退入连部后院屋顶。
当晚的进攻总起来看不顺利,失掉了突然性。不过,战斗打响之后,警三旅五团听到西华池附近枪声紧密,正在向这个方向赶。独一旅、新四旅也进至西华池附近。总的态势,解放军仍然具有绝对的优势。另外,何奇自信满满,只以为是游击队偷袭,并未重视。当七里店宿营的一四二团团长陈定行听到枪声激烈,打电话过去询问时,何奇还挺镇定地告诉对方,只是扰乱,没有什么。
至4日拂晓,三五八旅令七一五团以一个营(三营)从第八团右翼向敌西侧突击,并令第八团继续发展进攻。七一五团三营从西华池西面突入以后,攻占了两处房院,又受阻无法继续发展。新四旅十六团从东南面向西华池进攻,早上6时30分,该团二营八连从东南端突入。第八团上午7时将第二梯队第三营加入战斗,向新街西北端的大庙攻击,与敌军反复争夺后,占领了该庙。四十八旅辎重营以3个重机枪连以全部18挺重机枪竭力抗击,但仍然挡不住解放军的突击,在天明时被打垮。解放军终于突入了西华池。
何奇总算明白这不是解放军的扰乱进攻,打电话告诉陈定行西华池东北解放军多次发起进攻,正处于白刃战中,辎重营阵地被全部突破,大街北面据点,全被摧垮,部队已经退至旅部附近。要陈定行带一四二团向旅部靠拢,等待天明后空军的支援。陈定行正在布置调动之际,何奇又来电要该团先派一个营跑步增援,可见情况紧急。
陈定行这边刚刚将第一营派走,第三营阵地就遭到解放军的袭击(估计是独一旅二团或七一四团的先头部队),接着左翼又被突破,营长卢少陵被打死。一部分解放军直扑该团团部,和一四二团特务连发生激烈战斗。一四二团三营和团直属部队几经冲击,将解放军击退。至拂晓,一四二团除留一个连掩护以外,主力向西华池靠近。等天亮后,陈定行才发现自己这个团全部人马都暴露在旷野之中,成了东侧山头解放军马克沁重机枪的靶子。枪声尖厉,流弹飞舞,该团只好疏散匍匐前进,慢慢向西华池靠近。可惜这时独一旅、新四旅主力尚未赶到,东侧山头的解放军可能因为兵力较小,不敢发起冲击。
至上午10时,一四二团进入西华池地域。何奇的旅部直属队伤亡过半,遂令战车防御连转到街西,占领旅部北面的堡子门楼(骑兵排驻地)坚守,并以通信连的一个步兵排加强该连。何奇又令辎重营和一四三团放弃街东,撤到街西待援。同时,令一四二团占据张家山、唐沟泉一带组织防御。大约上午11时左右,解放军再次发动攻击,四十八旅骑兵排垮掉了,堡子门楼守军亦伤亡殆尽。何奇手里连预备队也没有了,情况危急万分。12时,解放军十六团三营又攻占了城南的一个高地。而镇内守军还发现有解放军预先进入的便衣人员,从老百姓住的窑洞内投出手榴弹,造成守军死伤。祸不单行,正在这危急时刻,何奇登上北房房顶观察一四三团和辎重营战况时,被机枪击中大腿,受了重伤。不久,何奇收到了胡宗南发来的电报。本以为胡宗南会通报援军进展的情况,谁知被胡在电报中痛斥一顿,指其不听指挥,擅自行动,贻误大局。何奇又急又气,顿时一命呜呼。副旅长万又麟怕军心动摇,将何奇死亡的消息封锁起来,并立即召集会议,宣布任何人不得弃守阵地;同时致电西安绥署,要求从速增援。
中午时分,陈定行带部分军官乘国民党军飞机扫射的空隙到前沿侦察,重新部署。据陈观察,何奇在兵力部署上大有问题,没有把防御重点放置在东北方向,而西北端小高地的大庙又被解放军占去,居高临下,对守军极为不利。下午1时左右,一四二团以一、二两个营接替了战车防御连的阵地,以第三营九连进攻西北端之大庙,以打通与一四三团联系并夺取有利态势。但三次冲锋,均被击退,伤亡惨重。无奈之下,万又麟转而决定加强防御,再坚持一晚。于是国民党军推倒部分民房,扫清射界,集中八挺重机枪封锁大街北端开阔地,同时急电驻赤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