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路军一二九师七七一团战斗历程(罗版)-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种恐怖压抑的气氛笼罩在东团村每个人的心头。
  敌人为了显示这次出来扫荡的成绩,以便向上报功,企图用武力压服大娘承认炳印是八路军。大娘也看透了敌人的罪恶企图,尽管敌人残酷地拷打,甚至凡次昏死过去,但一口咬定她有四个儿子,而炳印是她的大儿子。此时村长也出来作证,这使敌人无可奈何。
  敌人一看,就是打死老太太也达不到承认八路的目的,就直接向赵炳印施用酷刑,妄图让炳印承认是“八路军”。他们用皮鞭抽、杠子压、灌凉水等,但赵炳印忍着疼痛、怒目圆睁、坚贞不屈。一个伪军劝炳印:“你只要承认是八路,保证皇军会放你。”炳印说:“我是庄稼人,你们叫我承认是八路军,我还不够格哩。”把伪军给顶了回去。
  那个叫毛边次郎的日本军官脸色一变,抽出洋刀亲自审问赵炳印,并改变了花招说:“你的不承认八路的可以,你的必须说出八路在哪里,皇军的有赏,不说就杀这个的干活!”他一边说一边指着炳印的头。赵炳印轻蔑地说:“八路到处有,可就是我不知道在哪里!”他愤怒地表示了自己对敌人的反抗。
  这时,气急败坏的毛边次郎暴跳如雷,哇啦哇啦地大喊大叫,指着日本兵和伪军说:“他的死了死了的!”遂即连推带搡地把赵炳印带到村东树林里,此时赵炳印已意识到敌人,要行凶杀人的企图,于是暗暗下了决心,就是死也要叫日本鬼子看一看中国老百姓是英雄好汉,不是孬种!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两眼嫩烧着仇恨的怒火。他一边走一边破口大骂控诉鬼子任意杀人的残暴罪行,这喊骂声象火山爆发的巨响,激荡在冀南平原上……。
  这使毛边次郎胆战心惊,他恼羞成怒,遂将赵炳印连刺数刀。这位淳朴、憨厚的硬汉子,为了掩护八路军战士和民族尊严而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军民血肉关系的壮丽篇章!血的事实教育了群众,使他们看到:日本法西斯强盗是如何的随意残杀自己的同胞!因而复仇的种子深深埋藏在群众的心中。
  大娘回到家中将上述情况详细地告诉了我们三人。我们不禁放声大哭,一致表示:我们三人就是你的亲儿子,我们一定不怕流血牺牲,杀鬼子、捉汉奸,为炳印哥哥报仇雪恨,为千千万万的死难烈士报仇雪恨!大娘擦了擦脸上的泪水说:“你们别难过,我拿一个儿子换了你们三个儿子还不上算吗?炳印为掩护咱自己人死了值得,总有一天他的仇会报的,血债要由血来还。”
  敌人走了后,我们立即离开东团到毛庄找到了部队。将分区可令部的信交给了领导,并详细地汇报了敌人扫荡东团、我们遇险的过程。第二天下午,大队长董深光,政委董立芳、特派员远千里等领导同志,带领县大队到了东团。当即召开了群众大会,宣布死难者赵炳印为烈士。表彰了大娘见义勇为的壮举。并命名大娘为“子弟兵母亲”的光荣称号。
  那次大会开得肃穆、悲壮。战士和群众纷纷发言控诉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罪行,誓为死难者赵炳印复仇的口号响彻云霄。此后,军民携手抗日的熊熊烈火在新河大地越烧越旺。




1943年


7月1日冀鲁豫军区三分区划归冀南。根据集总命令,冀鲁豫三分区所辖堂邑、冠县、莘县、清平、朝北、卫东6县划归冀南,建立冀南七分区,赵健民任司令员,肖永智任政治委员兼地委书记(8月25日到职)。三分区22团调归七分区。

7月2日任县县大队袭击永福庄伪军据点,守敌全部被俘,缴获枪70支。

7月5日四分区部队一部攻克临清县南家坊据点,俘伪军120余人。

7月7日军区发布下半年军事、政治工作指示,要求大力发展与建设人民武装,巩固与加强县、区基干队,提高部队的军事、政治素质。教育干部战士更紧密地依靠群众,结合群众,开展全面的对敌斗争和反特斗争,迅速进行地道、地洞建设。

7月31日三分区基干团袭入南和县城,毙伪军17人,俘42人,缴获枪36支,我伤亡7人。

7月冀南军区20团和771团,奉命先后调至太行。

10月2日冀南军区771团,奉命调往陕北。是日,过同蒲路开赴陕北。

10月6日太行分局与北方局合并,129师与集总合并,撤销太行分局,保留129师番号。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区直属北方局、集总领导。邓小平代理北方局书记。

10月21日肖永智、袁鸿化牺牲。冀南四分区11团和七分区22团等部队,由肖永智、雷少康指挥,于临清以南地区发起消灭伪军肖建九部的战斗。正当11团、22团主力部队围攻肖建九匪据点之际,临清和高唐日军出动,袭击了陈官营指挥机关。七分区政委肖永智和四分区政治部主任袁鸿化牺牲在陈官营西南。为纪念肖永智同志成立了永智县,该县辖原冠县六、八两区和原冠陶县一、七两区。1945年撤销,合并与冠县。

    宋任穷回忆:

    为了减轻发生严重灾荒的冀南人民的负担,1943 年将骑兵团、七七一团、十团、二十团和二十一团等主力团,先后调出冀南。为了保存干部,抽 出一批干部上太行、上延安。陈再道、刘志坚、范朝利、钟汉华等同志去了 延安。徐深吉调太行后也去了延安。后来他们都作为代表参加了党的第七次 全国代表大会。王宏坤同志也到北方局党校参加整风。还有一大批冀南的党 政军干部到偏城参加整风抢救运动,称后梯队。在抢救运动中,出现了“左” 的做法,伤害了不少同志。 在冀南留下少数干部就地坚持,称“咬牙干部”。冀南地区留下王任重、朱光、王蕴瑞和我,机关和直属队的人数很少了,不足二百人,区党委、行 署以及军区的后勤机关都转入了地下。那时我身兼四职。困难时期我们都穿 便衣。发现敌情就分成两股,王蕴瑞指挥一坨,我指挥一坨。到一个地方, 干部、战士都睡在一个房子里,不管是官、是兵,还是炊事员,都打地铺。 狗叫,容易暴露目标。为了保密,我们开展了打狗运动。那时保密工作非常 好,一股住村东头,一股住村西头,谁也不知道谁。天亮后,一见面原来都 住在一个村子里。

    1943年的2月至7月,冀南军区的大批主力部队陆续调到其他根据地。骑兵团和二十一团到冀鲁豫军区、陆军中学和第十团到太行军区、二十团到太岳军区、七七一团到陕北。这些部队都是开辟冀南根据地的功臣、是根据地的骨肉子弟。

    军区领导给离开根据地的战友们配发了新军装、补充了缺额人员,让他们军容严整、精神抖擞地踏上新征程。而那些留下来坚持游击的部队,每个团只保留三到七个连,区中队只留20人,县大队也只有50人……

    这是极度困难形势下的无奈之举。抗日战争期间,冀南根据地在八路军各敌后战场中承受的损失是最大的,全区牺牲旅(地委、专署)以上干部27名、团(县)级干部128名,仅刘春雷的老家南宫县就牺牲了5位县长和县委书记。在惨重的伤亡面前,八路军没有退却,但是,当大饥荒威胁到群众的生存的时候,人民的军队却必须尽量减少民众的负担。机关精简了、后勤精简了、干部精简了、行政人员精简了……最后,除留下基本力量坚守阵地,战斗部队也实施了大分流。


    林南战役的胜利

    1943年5月,国民党军第24集团军正副总司令庞炳勋、孙殿英率集团军大部向日军投降,与伪军一部合编为伪第24集团军,下辖暂编第5、第6、第7军和独立第1、第2旅及太行保安队等部,盘踞于平汉铁路(今北京—汉口)新乡至安阳段各要点及其两侧地区。平汉铁路西的伪暂编第5、第7军和太行保安队等部共2万余人,在日军第35师的3个营配合下,侵占了林县城及其周围地区。为歼灭侵占该地区的伪第24集团军主力,重新开辟太行山南部抗日根据地,第129师在八路军总部统一的作战意图下,决定以太行军区、冀南军区各一部和冀中警备旅等部,山师参谋长李达统一指挥,于8月18口发起林南战役。部署是以第13、第771团和第1、第10、第34团、警备旅第2团各一部及第5军分区工兵排为东集团,向林县城以北的姚村、以东的横水和东南的东姚等地伪军进攻;以第769团(附山炮连)、警备旅第32、第20团和第2、第3、第32团各一部及第3、第4军分区工兵排为西集团,向林县城、合涧镇、原康等地的伪军进攻;另以师部特务营一部及由抗大第6分校组成的武装工作队等部队协同地方武装对平汉、白晋铁路(白圭晋城)可能出援之敌进行警戒。
  8月16日,东西两集团由平顺、壶关地区出发,远距离奔袭林县城及其周围地区。17日夜,东集团包围林县城东北的南北陵阳、东西夏城等伪军据点,以吸引林县城伪军的注意力。18日凌晨,西集团乘势包围林县城,突入城内,战至18日夜,除县城南关日军据点外,攻克林县城及其外围据点,歼伪军指挥部及保安司令部。同时,东集团亦歼伪暂编第4师第10团、伪暂编第4师师部、伪独立旅等部。西集团大部撤至城外待命。东西两集团采胜南下,追歼伪军残部。24日,山安阳出援的日军1000余人进抵林县,从辉县出援的日军400余人到达临淇。26日,两路日军会攻原康,遭到西集团的阻击,被迫于当晚渡淇河撤至林县县城。在历时9天的作战中,八路军第129师部队共歼灭日伪军7000余人,击落日机1架,缴获山炮1门、迫击炮20门、轻机枪83挺、步枪3118支,攻克与收复据点80多处,解放了林县以南、辉县以北拥有40余万人口的广大地区。

    林南战役是八路军一二九师主力在晋察冀军区警备旅的配合下,千1943年8月在林县对叛国投敌的伪二十四集团军进行的一次较大规模的战役。这次战役;我军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取得了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扩大与巩固抗日根据地的重大胜利。
    国民党四十军军长庞炳勋、新五军军长孙殿英公开率部投降日军后,组成伪马十四集团军,下辖新五军、七军、二十七军、四十军和太行保安队等部。19仍年7月10日,他们纠集2万余人,在日军三十五师团3个步兵大队的配合下,分由辉县、临淇、水冶出犯,侵占我林县城及其周围的横水、姚村、合涧地区,企图以林县为依托,继续向我太行根据地进犯。同肘,当地各种反动势力与之相呼应,在林北暗中建立反动武装,窥测时机,准备暴动,梦想颠覆我抗日民主政权。
    1943年7月间,我八路军二十团、七七一团到达太行。为了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开辟林南新区,解救水深火热之中的林南广大地区的人民群众,我军决定组织林南战役
    参加这次战役的有太行军区、冀南宰区主力各一部、冀中警备旅和太行五分区地方武装,共约15个团的兵力,还有地方3000余民兵的直接配合。太行军区司令员李达和太行区党委书记兼军区改委李雪峰亲自指挥。指挥部先后设在北陵阳、桑园。指挥部决心集中优势兵力,打其指挥申枢一一林县城,然后再分割、包围,各个歼灭敌人。随之在有利的条件下扩大战果,消灭东姚、合涧、临淇、平罗等地伪军。对日军据点则以少量兵力牵制,切断其与伪军的联系。参战部队分为东、西两个集团,男组成安阳支队和林南游击支队,配合主力作战。战役定于8月18日零时30分开始。
    战役发起前,我军在群众中广泛宜传敌伪向我进攻的企图,并布置后撤群众坚壁清野,以掩沪我部队集结和进行反击伪军的各种准备工作。8屈17日上午,我军又以各集团的先遣分队,向敌前锋据点通近,积极佯动,于当日下午突然后撤,造成我军撤假象,更加麻痹敌人。8月16日,我东、西两集团军主力由平顺、壶关地区出发,远距离突然奔袭林县城及其周围敌人据点。
17日午夜,东集团避开伪军前锋据点,主力从东、西面钳击包围南北陵阳、东西贤城等伪军据点,以吸引伪军的注意。西集团部队完成对敌包围后,则集中主要兵力强攻林县城敌人〃指挥中枢。
    林县城攻坚战是林南战役的关键,担任这个艰巨任务的是太行四分区第三团和第二十团。
    林县城守敌为伪二十四集团军特务团。南关驻有日军伊藤大队。敌集团军副总指挥刘月亨的指挥中枢设在鼓楼。
    17日20时30分,三团从集结地出发,秘密抵近林县城。18日零时30分,三团越过壕沟,登上城墙,进至南城们楼。此时,二十团向北关发起进攻。18日9时,日军30余人在炮火掩护下。从南关向南门反扑。因敌众我寡,南城门楼及西南城墙被敌占领。三团和二十团即组织力量从北面迂回包围城西南角的敌人。经过30分钟激战,将敌击溃,夺回了南城门楼。11时40分,三团和二十团以部分兵力控制东门,其余从东向西,突入伪司令部厢院,与敌展开激战,捣毁了敌指挥机关,刘月亭负伤潜逃,伪参谋长何光娣被击毙,城内头道营日军据点被我包围。
    在三团、二十团攻克林县城的同时,刘月亭的警卫营被我军全歼。18日24时,我军猛攻头道营日军。日军趁夜退守南关。此时,东、西集团军迎击林县城周围及南北陵阳等地伪军。林县县大队叁加了攻打河街的战斗。河街驻有伪军1个团,县大队在我主力部队援助下,炸毁伪军两座炮楼,迫使伪军全部缴械投降。


奉调开赴陕北


    1943年10月2日,冀南军区771团、太行军区25团得到命令开赴陕北。一道得到命令的还有冀鲁豫军区杨得志带领的6个团、晋察冀军区 的邓华带领的5个团,以及10月24日出发的太岳军区的16团、冀南军区25团。

    1944年1月31日组成新四旅新4旅刚到陕甘宁时有冀南的771团,太岳的16团,还一个25团,有的说是太行的,可太行军区似乎没这个番号,也有说是冀南的,冀南有25团,但似乎没有调出去?新4旅的25团其渊源正是来自冀南新9旅25团。1940年12月,新9旅番号撤消,25团归2分区建制。1942年环境恶化,该团将第3、第9两个连拨给第10团,剩下3个连编为丙种团。1943年团部取消,但团的番号保留,各连直接归2分区指挥。1944年又恢复小团制。1945年编为乙种团,9月初又扩大为甲种团。邯郸战役后,编入2纵6旅为第17团。这是老的25团。解放军组织沿革中讲,1944年3月,冀南2分区25团调归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编入新4旅是错误的,大家要注意。 25团的第3、9两连编入10团后,随该团在1943年调往太行军区,不久脱离10团。1943年10月,3、9两连与太行抗大总校3大队的6队和9队合并,约150多人,以此为骨干,在武安、涉县招收了200多名基干民兵组成新的25团。1944年2月,在陕西甘泉编入新的新4旅。1946年5月,撤消25团建制,干部战士分别编入第16团和771团。

    陕北新编第四旅辖第七七一团、第十六团,1943年冬调入陕甘宁边区编入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担负保卫边区和中央机关的任务。1944年第二十五团由晋冀鲁豫调入该旅,全旅4145人,布防在金盆湾地区。王近山任旅长,徐立清任政治委员,张贤约任副旅长兼参谋长,黄振棠任政治部主任。在1945年的农副业生产中,全旅完成了百分之七十的自给任务。

    1946年3月4日部队进行精简整编,第二十五团撤销,人员分别编入第七七一团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