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路军一二九师七七一团战斗历程(罗版)-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逃,经新乡、焦作,济源到晋南平陵茅津地区。
  1938年春,蒋介石命石友三部到豫北济源地区集结整训,并补充服装、弹药等。夏天,蒋介石又命石友三率部东赴台儿庄参加会战。石友三部开到徐州时,台儿庄会战已结束。蒋介石又命令其留在山东,坚持敌后抗战。在此前后,我党又派张友逸、张克威、袁也烈等同志到石友三部工作。张友渔同志任六十九军政治部部长、张克威同志任“学兵大队”队长。当时,由于我们的争取工作,石友三一再表示进步,声称一定要打回东北去,同时表示要和我军团结一致,共同抗日。
  后来,蒋介石升任石友三为第十军团司令,石友三受宠若惊。于是,野心又开始膨胀起来,极力扩充部队,发展地盘,将六十九军原来的两个师扩编为三个师,每个师扩编为三个团。又将高树勋的新六师扩编为新八军。同时,委任驻地各县县长,俨然成了“鲁南王”。石友三联络共产党人路军,并非真心,而是看风驶船暂时利用。

我党的争取工作和磨擦的开始

  1938年底,石友三率六十九军一八一师、暂三师和特务旅等部来到冀南威县、南宫、枣强、冀县一带,高树勋率第六师驻鲁西地区,处在冀南中心区。这里是五谷杂粮丰产之区,人称金枣强、银南宫,因此,成为日本侵略者和抗日部队以及国民党顽固势力的必争之地。石友三初来冀南,自知没有站稳脚跟,表示愿意和我军合作抗战,曾派人与我们联系,向我们“请教”对日军作战的方法,并请我们派政工干部帮助他们做教育和巩固部队的工作。也曾配合我军同日军作过战。为了调动一切可以抗战的力量,结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时也为了分化国民党顽固势力,当时我们果取团结争取石友三的方针,通过各种渠道对其做争取工作,以便共同抗日。杨秀蜂、宋任穷等同志多次到石友三驻地看望他,表达我党我军团结抗战的诚意。1939年1月8日,东纵政委刘志坚同志到乔村与石友三谈判,劝他走团结抗战的道路。1月16日、2月15日,一二九师邓小平政委两次与石友三谈判,表明我党我军抗战的决心,耐心给他做工作,希望他和我们一道真诚抗战,不要摘磨擦,不要做有损于国家和民族的事情。
  为了团结石友三共同抗战,我们对石部不仅在政治上积极争取,在军事上支援其作战,还在物质上竭诚相助。当时在各方面条件都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我们尽量给石友三以照顾和优待。八路军战士吃小米,省下白面给石友三军队吃。我们部队缺衣少穿,还想方设法帮助石军解决棉衣等困难。由于我们对石友三的争取工作,石友三初到冀南后近半年的时闯,没有和我们搞大磨擦。
  不久国民党蒋介石任命石友三为冀察战区副总司令兼察哈尔省政府主席,将河北游击总指挥孙良诚部以及赵云样、胡和道、张栋臣、夏维礼、邵鸿基等部划归石友三指挥,并发给步枪八百支、机枪三十挺,子弹一百万发。同时,一次发给石友三部半年的军饷。蒋介石密令石友三“在万难中拿住冀局,以对付八路军”。
  这时,石友三自认为羽翼已丰,实现个人野心的时机已到。于是,反复无常的本性又开始发作,逐渐揭下和我军“团结抗战”的面纱,拚命鼓吹他们“正统”、“合法”。破坏我抗日政权,不断向各县委派他们的县长、税务局长,以及各区长、村长、甚至小学校长。当时冀南出现了双县长、双局长等一切皆“双”的情况,若加上敌人派的日伪县长,那时冀南地区的有些县同时存在三个县长。
  石友三在冀南强迫推行“保甲制”,以束缚、压制人民的抗日活动。还实行“摊派制”,与我们抗日政府实行的“公平负担”相对抗。我们实行的公平负担,是坚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原则,这祥做是公平合理的。石友三实行的“摊派翻”,是不分穷人、富人一样缴纳,穷村、富村一样摊派。石友三还不准冀南群众使用冀南银行发行的钞票,强制发行国民党的法币。石部经常扣押殴打我杭日干部和群众。有一次故城县抗日县长胡子寿同志,被石友三所属的胡和道部扣押,地方群众报告了这一情况,县政府随派专人到冀南行署和军区汇报。陈再道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气愤,马上和杨秀峰同志联名给石友三写了一封抗议信,大意是:石部制造磨擦,肆意毒打扣押我抗日干部和群众,破坏团结抗战的协议,这样做是亲者痛、仇者快。叫石友三立即放人,否则要承担一切责任。石友三接到信后,叫胡和道把扣押的人送到他那里。石友三向胡子寿同志说:他已接到杨主任和陈司令的信,请你回去向主任和陈司令多加美言、以大局为重。并说.胡和道是个大老粗做事鲁莽,表示一定严加训斥等等。

搞磨擦步步升级

  1939年下半年,石友三搞磨擦愈演愈烈,经常对我抗日军民扣押毒打或绑架活埋。
  1940年1月11日,石友三部捕杀我清河县游击大队干部、战士及杭日家属五十多人。30日,石友三部围攻我驻威县东北杨长屯、孟家村、团堤的东纵三团和清河、清江两县的县大队,我伤亡57人。石友三还派其弟石友信到北平、天津、济南等地与日军密谋勾结,并从天津请来日军军官吉田到石部当顾问。从此,石友三彻头彻尾地投身到日军的怀抱,公开配合日军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他们还和威县伪县长及国民党的顽固势力结成汉奸网,刺探我军情报。并不断调遣兵将令其主力向北、向西移动,将高树勋的新八军由冀鲁边调至观城、濮阳一带,令其向鲁西北、冀南发展。这样石友三的部队便可以和山东国民党省主席沈鸿烈、濮阳国民党专员丁树本连成一片,以达到隔断我冀南抗日根据地与冀鲁豫之间的联系。石友三经过和日军以及沈鸿烈、丁树本的密谋策划,摆开了对我军进行大规棋进攻的阵势。这时,我军两面受敌:一方面是日军的频繁“扫荡”;另一方面是石友三等国民竞顽固派的武装进攻。我们既要“前门拒虎”、又要“后门打狼”。我军为了反击石友三的武装进攻,坚持抗战,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向石友三等部展开了声势浩大的讨顽战役。

初讨顽匪旗开得胜

  当时在冀南地区的顽军有一万七千多人。其中石友三部直属队、一八一师、暂三师和特务旅等部约一万二千余人,孙良诚、赵云祥、邵鸿基的部队约四千五百余人。石友三部直属队和特务旅驻垂杨、宋连寨、双护、都水等村。一八一师驻枣强县大营、北石村和南宫县乔村、前后索沪、甘狼冢,狼冢店一带。暂三师及孙良诚部驻戚县雪塔、王村、义和营、大潘庄、南北侯贯地区,师部驻郭固。赵云祥部驻冀县瓦窑地区。邵鸿基部驻南宫县董家庙、东西马固、郝家屯。驻鲁西的高树勋部也伸延到临(清)、冠(县)地区。
  1940年2月,我们在冀南开始了反击石友三的讨顽战役。战前,一二九师首长专门召开了作战会议,刘伯承、邓小平同志对打好这次讨顽战役,从作战方针、方法.到兵力配备、部署,以及瓦解敌军的策略、俘虏政策等方面作了一系列指示。告诉我们在平原作战,无险可守,敌人易于突围。我们打石“不可能一口吞下,应咬一口算一口”。还提醒我们在作战部署上,要注意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石友三的部队从南到北像一条长蛇,其队伍分散杂居,要抓住这一特点,用主力“从敌腰软弱处砍断,打乱其长蛇阵,消灭南段,再及北段。”

  这次冀南讨顽战役不仅冀南部队参加了,冀中、冀鲁豫地区的部队也参加了。冀中军区政治委员程子华同志率赵(承金)、谭(冠三)支队、贺(炳炎)、余(秋里)支队、刘(子奇〕支队和张仲瀚的津南自卫军等,帮助我们打顽军。这次作战,冀南、冀中、冀鲁豫共出动兵力二十多个团。整个战役由宋任穷、程子华同志统一指挥,战役的重点是集中主力歼灭石友三部于运河以西,箝制高树勋于运河以东。在战役部署上,整个参战部队组成了左翼队、中央队、右冀队、北支队和卫东的杨勇支队等。
  陈再道和刘志坚同志,指挥左翼队,担任这次反顽战役的主攻任务。左冀队是冀南军区特务团、骑兵大队、东纵二团、三团、青纵七七一团以及冀中刘支队、津南自卫军、李荣支认、贺余支队共十个团组成。
  根据战役的统一部署,我们左冀队在发起进攻前,1940年2月9日(正月初二)东纵司令部和冀南军区由南宫西康出发,天刚亮到达威县徐庄一带,中午在何岔服大街路南小学教室里召开左冀队连级以上干部会议,我也参加了。东纵司令部队训科长王谊瑞,把指挥部研究的进攻部署,对敌人的分布情况分析以及我军从四面八方围攻,消灭石友三顽军的战斗任务进行了传达讲述。还讲述通过敌人设防的界限沟采用的三种方法即:用里云梯;每人背一捆草或是高粮桔杆填界限沟;人与人搭架上去。

  接着,陈再道、刘志坚等同志讲话,传达了一二九师首长关于反顽斗争的决心和全面布署及作战要求,着重讲了反顽军作战的重要意义。指出石友三是我们冀南杭日根据地的一大祸害,他出尔反尔背信弃义,不断制造磨擦,勾结日伪军破坏抗战,一再杀我抗日军民,欠下了累累血债。我们为了团结抗战一忍再忍,现在已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了。为了巩固冀南抗日很据地,为了继续坚持抗战,我们必须严惩石逆。否则,我们就没有抗战之“地”了,就无法坚持冀南平原抗战了。十一点散会,各部分头回单位进行战斗动员。广大指战员听说要打石军,群情振奋,各部从积极进行战前准备,人人磨刀、擦枪。
  战役原定过了正月初四(2月11日)发起,可是,石友三于2月9日开始率部秘密南窜。于是,陈再道命令左冀队各部立即展开追堵截,下午四时左右冒着纷飞的雪花,东纵三团、二团和李荣支队等向顽军暂三师盘踞的义和营村、王村、雪塔、郭固一带发起猛攻。二团从正面进攻雪塔,随二营攻八雪塔的团政治处主任李汉英、二营长楚大明率部从南面首先攻进雪塔,与顽军展开巷战。李主任右手被手榴弹炸伤还仍然坚持战斗,一面向敌射击,一面指挥。身边的一位战士发觉后,惊喊:主任你负伤了!他却微笑着说:“不要紧,炸伤点皮。”说着撕下块裹腿布缠了一下,就又向敌人继续投弹。在营长楚大明和李权英主任带动下,击退了敌人多次反扑,阵地一直控制在二营手中。由团长徐绍思、参谋长何济林带领的一、三营却因遇到敌人顽强抵抗还没有攻上来,有的战士说:怎么搞的,等一会我们的手榴弹打光了。李主任听说后,严肃地向大家说:一、三营一定遇到了困难,我们再有多大的困难,也要顶住,坚特下去就是胜利。于是全营指战员发扬了英勇顽强战斗精神,终于坚特到一、三营从东面、北面打进来,形成了四面向敌人夹击之势,一举歼灭了敌人一个整团和一个营,余敌纷纷溃逃。在这次战斗中,全团领导同志机智、沉着,处理问题果断,尤其他们身先士卒勇猛杀敌的精神令人难忘。
  在义和营、王村、郭固等处的石军发现我军将要攻打他们时,提前一小时,纷纷往南通窜,我军奋勇追击。我军攻占了雪塔、郭固等地,陈再道、刘志坚、范朝利指挥部设在郭固后街小学教室,命令各部队不要给敌人喘息机会,要不停顿地追击堵截。于是,各路部队乘胜穷追猛打。    2月1l日,东纵二团、三团和刘支队一部分别进至威县史家庄、枣科一带与暂三师激战,歼敌两个营。七七一团、军区特务团和李荣支队一部在威县狼窝一带消灭赵云祥部一个团。其他部队亦与顽军一八一师展开激战.给敌沉重打击。各部顽军遭我军打击后,石友三便率主力夺路而逃,审到威县东南下堡寺、摇鞍镇一带。陈再道的左冀队各部跟踪迫击,赶到下堡寺地区。陈再道也从郭固星夜兼程赶到下堡寺附近的高村,命令各部将顽军紧紧包围。当时的部署是:七七一团和军区特务团位于下堡寺东边侯寨、王路寨地区;东纵二团、三团位于下堡寺北边豆庄、指挥屯一带;冀中贺余支队、刘子奇支队位于下堡东南之间何寺、林麻寨地区;李荣支队位于下堡寺西北之胡庄、西王庄一带。西南方向摇鞍镇一带的堵截任务,由徐深吉、吴富善同志指挥的中央队担任。中央队所属的东一团、青纵三团、卫河支队、三八六旅的四团等部,位于八朗寨,东目寨,果子园地区。这样,我军从四面八方将顽军紧紧包围在下堡寺、摇鞍镇、白地地区。经连续五昼夜激战,攻克了顽军盘居的许多村庄,歼敌二千余人,其中俘虏一千五百余人,逃散五百余人。
  连续几天的追击战斗,广大指战员很疲劳。2月15日下了一天大雪,晚上,四周异常安静,不知为什么.陈再道内心总觉得不安,于是走出指挥所到外面走走。天空中还稀稀地飘着雪花,洁白的雪野显得那样宁静。我们部队的驻地离敌人很近,走出村庄后,陈再道发现不远的雪地上有大车走过的痕迹,觉得不对头,敌人可能偷地溜了。经过进一步观寮,果然是顽军利用雪天,悄悄向西跑了。敌人很狡猾,他们不从村庄里走,而从两个村子之间走,老百姓不易发觉。事不宜迟,陈再道立刻带着一百多人骑兵火速跟踪追下去,并命令各部队分路向逃敌发起追击。

  2月16日凌晨,陈再道率骑兵部队到曲周东南的南北龙堂附近,发现顽军在南北龙堂停下了,准备西渡滏阳河。这时,我军的后续部队还没有赶上来,章人很多,陈再道带的只有一百多人,又是骑兵,马上向敌人发起进攻有困难,于是,只好监视敌人,等待后续部队。中午,我东纵两个团赶到了,陈再道命令他们向敌人发起进攻。但石友三仗着人多、装备好,拚命顽抗,我军又歼敌一个营。当天下车四点钟,我赵谭支队及其他部队赶到时,石友三已率部夺路南逃。正在阵再道率部队乘胜围歼石军主力时,广平、环县、曲周、永年、肥乡等地之日伪军,为掩护石友三部逃窜,先后共出动二千余人,进到广平县平固店地区。17日,我军追歼石部之贺余支、津南自卫军及中央队一部在广平东张孟、曲周东南侯村地区与日伪军展开激战。这些部队特别是冀中部队战斗力比较强,打得很勇敢、顽强,歼敌四百余人。左翼贺余支队及津南自卫军等部队伤亡亦很大,石友三乘机率残部由曲周西塔寺桥渡过滏阳河,于18日从大名、临章之间渡过漳河,逃至清丰、濮阳地区与丁树本部、高树勋部靠拢。至此,我军结束了第一阶段的讨顽作战。
  在第一阶段讨顽作战中,冀南地区广大群众纷纷起来帮助我军打击石友三部等顽军。他们对国民党顽固派欺压抗日群众,屠杀抗日军民,破坏团结抗战的种种罪行,早就恨之入骨,盼望我军严惩顽军,为民除害。群众听说我们要打石友三,兴高采烈,奔走相告。有的群众说:早就盼这一天了,石友三害得我们够苦的了,不消灭这伙顽军,我们一肚子窝囊气就出不来。有的群众及时向我军报告顽军窜逃的去向,有的自愿为我军当向导,带领我部队迫击顽军。广大群众在地方党、政府领导下,组织起来捣毁石友三在各地设立的招兵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