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世界历史知道点-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组成密集、纵深的作战队形,号称马其顿方阵,中间是重装步兵,两侧为轻装步兵,每个方阵还配有由贵族子弟组成的重装骑兵,作为方阵的前锋和护翼。亚历山大通过这些改革,使马其顿的军事实力更加强大。亚历山大在进行了充分准备之后,首先出兵,扑灭了马其顿和希腊各地的反叛硝烟,巩固了专制王权,然后便着手实施其父的远征波斯计划,以攫取东方的财富。
公元前334年春,亚历山大率领马其顿和希腊各邦的联军,包括步兵3万人、骑兵5000人和160艘战舰,渡过达达尼尔海峡,向波斯进军。虽然亚历山大所率领的军队规模对于统治西亚和埃及的庞大波斯帝国而言不算庞大,但是当时的波斯帝国已经衰弱,大流士三世昏庸无能,政治腐败,内部矛盾重重。亚历山大以快速的攻势轻易地征服了小亚细亚半岛。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的军队在伊苏斯大败波斯军队,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落荒而逃,王室眷属被俘,损失步兵、骑兵约10万人,辎重全部丢失。
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又挥师南下,沿地中海东岸前进,攻占叙利亚,未经一战进入埃及,被埃及祭司宣布为“阿蒙神(埃及太阳神)之子”,他自封为法老。联军在尼罗河口兴建亚历山大城,该城由亚历山大亲自勘查设计,作为继续东征的后方基地。
上一节
世界历史知道点
第一章 尼罗河的恩赐
亚历山大(2)
作者 : 梁功平
公元前331年春,亚历山大回师西亚,假道腓尼基向波斯腹地推进,寻波斯军主力决战。10月初,在底格里斯河东岸的高加米拉以西与波斯军主力对阵。亚历山大以不足5万骑兵,将号称百万、且配备战车战象的波斯大军彻底击溃,大流士三世狼狈逃窜,后被其部将谋杀,古波斯帝国及阿契美尼德王朝就此灭亡。随后,马其顿军队征服了波斯的全部领土,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建立起来。
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率军由里海以南地区继续东进,进军中亚,经安息(帕提亚)、阿里亚、德兰古亚那,北上翻越兴都库什山脉,到达巴克特里亚(大夏)和粟特。大军遇到了当地居民的激烈反抗,亚历山大在作战中也数度负伤。为了加强对广大征服地区居民的统治,亚历山大在多处兴建城垣要塞,这些要塞也以亚历山大的名字命名,并留驻守军。公元前325年,亚历山大率军侵入印度,在印度河谷建立了两座亚历山大城,迅速占领了西北印度的广大地区。他还想进一步征服印度的心脏地带,向恒河流域进发。但是由于印度人民的顽强抵抗,加之疟疾的传染,毒蛇的伤害,而且经过多年远途苦战,兵士疲惫不堪。兵士拒绝继续前进,要求回家。亚历山大不得不放弃东进计划,于公元前325年7月将大部队撤出印度。分两路西返,一路在海军将领涅阿霍斯的率领下取海道由伊朗海湾入波斯湾;一路由亚历山大亲自率领,从陆路经卡曼尼亚沙漠而归。公元前324年初,两路大军会师在巴比伦境内的奥皮斯城。由于长途跋涉,亚历山大的部队损伤极大,将近10年的亚历山大远征,终于结束了。
亚历山大在征服的土地上,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其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南临埃及,北及伊朗高原至中亚,首都设在巴比伦。为了笼络人心,亚历山大推行了带有东方特色的统治政策,不仅保留一部分波斯帝国的地方行政机构和官员,而且还吸收了许多亚洲人加入马其顿军队。为了谋求与东方民族的和解,亚历山大还推行所谓的“欧亚联姻”政策,他亲自带头同波斯国王大流士的女儿斯塔提拉结了婚,许多马其顿的将领也都娶了波斯显贵的女儿,同日参加婚礼的多达1万对。
亚历山大的征服野心并没有因为帝国大业的成就而有所减退,他计划侵入阿拉伯与波斯帝国北面的土地,还想再次入侵印度征服罗马、迦太基和地中海西岸地区。但是公元前323年6月,亚历山大死于恶性疟疾,由于死亡的突然降临,亚历山大未明确他的接班人,导致争夺王权的激烈斗争。将领们纷纷自立为王,横跨欧亚非三洲的马其顿王国从此分裂为若干个希腊化的国家。亚历山大庞大的帝国只存在了短短的13年。
上一节
世界历史知道点
第一章 尼罗河的恩赐
圣火点燃(1)
作者 : 梁功平
圣火点燃———奥运寻根
对现代人而言,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竞技体育的一大盛会。回顾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
据古代希腊神话传说,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的天神宙斯主宰着天地万物。希腊人为了表达对宙斯的崇敬祈求,在伯罗奔尼撒半岛西部的奥林匹亚举行盛大的祭祀,同时还要进行短跑竞赛活动。到公元前776年时,希腊规定每隔4年在奥林匹亚举行一次竞技大会,也就是运动会。这就是最初的奥林匹克运动会。
实际上,奥运会的起源除了祭祀神灵外,和古希腊的社会情况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元前9—8世纪,希腊氏族社会逐步瓦解,城邦制的奴隶社会逐渐形成,200多个城邦之间战争不断。体育作为培养能征善战士兵的有力手段,就得到了长足发展。后来,斯巴达王和伊利斯王签订了“神圣休战月”条约。条约规定,奥林匹亚是神圣的无战争区,任何人不得将战火引入奥林匹亚;奥运会举行期间,所有作战方必须实行休战,违背此原则,就是对神的背叛,各城邦均有权对背叛者进行制裁。于是,为准备兵源的军事训练和体育竞技,逐渐变为和平与友谊的运动会。
古奥运会先后设立了24个比赛项目。除了那些犯叛国罪和对神不敬的人,每个有气力、身体灵活的希腊公民都可以参加比赛。前13届仅有一项200码(约180米)短跑,赛期也只有一天。第14届至公元前704年的第17届,逐渐增加了中跑和长跑。第18届起有了摔跤和五项全能比赛。当时的竞技规则与现在不同,十分有趣。比如跳远时,运动员要双手各持一只石制或金属的哑铃。古希腊人认为手持哑铃有利于双臂摆动,可增加腿部蹬地力量。比赛时还有音乐伴奏,一名长笛演奏者身穿长衫,站在跳远沙坑旁的高台上,伴随运动员的跑跳节奏,吹奏相应的乐曲。计算成绩非常简单,不需专门工具,由裁判用自己的脚掌度量。最受观众欢迎的则是驾着马车赛跑的项目。比赛时,众马奔腾,车轮滚滚,尘雾飞扬;观众的欢呼声伴着隆隆的车声、骏马的嘶鸣,方圆数十里都能感受到那热烈的气氛。因为这种比赛,需要自己有马,又要接受专门训练,所以参加的往往是贵族的代表。
上一节
世界历史知道点
第一章 尼罗河的恩赐
圣火点燃(2)
作者 : 梁功平
古奥运会对优胜者的奖励在比赛结束后进行,仪式相当隆重。前六届奖给冠军的是一头羊。第七届起增加了庄严的授冠仪式,由主办者将奥运会花冠戴在优胜选手头上。花冠用橄榄枝条编制。古希腊人认为橄榄树是雅典保护神雅典娜赐给人间的至宝,象征着吉祥与幸福。编制花冠要求非常严格。必须由父母健在的童男,用纯金刀从宙斯庙旁的橄榄林中割下枝条,插上棕榈叶,粘上彩色毛织品,精心编制。此外,获一次冠军者,可在运动场墙壁上镌刻自己的名字;三次夺冠,雕塑家就会找上门来,为你塑像,使其立于宙斯庙之侧。优胜者还能获得物质、金钱等奖励。
夺冠更是城邦及家庭的极大荣耀。第77届古奥运会得胜者埃克萨涅特回到家乡时,300名青年骑着雪白的高头大马出城相迎。有位老者,因他有两个儿子同时胜利归来,竟极度兴奋地死在儿子怀中。
古老的运动会还树立起了一种优良的运动作风,优胜者得到最高的荣誉,受到普遍的尊敬;而那些在运动会上使用不正当手段进行作弊的人,则要被立即赶出竞技场,遭受大家的耻笑。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古代希腊生活中一项极为重要的事件,即使在外敌入侵的时候,也是如此。竞赛期间是希腊全国性的节日,每个希腊人都把能看到奥运会当作一生中幸福的大事。
希腊的各个城邦,因为这一全国性的运动会,加强了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此外,运动会还促进了希腊文化艺术,特别是雕刻艺术的发展。希腊著名雕刻家迈伦塑的掷铁饼者,肌肉健壮,线条流畅,准确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青年运动员在掷出铁饼前一刹那间的紧张状态,被誉为不朽的艺术珍品。
上一节
世界历史知道点
第一章 尼罗河的恩赐
荷马和《荷马史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