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花是微笑的草-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如今我又站在了这里,站在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设想那所有的相遇、陪伴和重逢。
  我想起我们曾经在一块儿抱怨过的这间东十132,我们打定主意决不会再怀念它。它的阴冷陈旧,楼下的环境难以启齿,楼上冲水散发着恶臭。寂寥的阳台,顽固淤塞的下水道,来历不明的鸟粪……似乎能找到太多的理由让我们对这儿“不堪回首”。但我知道,我们终将殊途同归地将它回忆,只因为这里藏匿着我们共同拥有过的一个或众多故事。那些喜悦和忧伤,温暖和孤寂,友爱和纷争。我们所有的渴望、清愁、逃避和顿悟,一起在彷徨、困顿与迷惘中相伴的岁月,甚至有我们曾经活过的秘密——在所有人离去后,仍会继续长久隐秘地留存下去。
  ——东十132,假如失去了这一切,我们还能够,拿什么,再来怀念你?
   txt小说上传分享

骊歌(1)
一切都结束了,一切都才刚刚开始。
  ——题记
  当我还是个孩子,可以笑得一脸明媚的时候,我曾以为这场告别遥远而缥缈,如同那些神话中关于末世的传说。可是站在这个蒿草丛生的六月里,所有的一切都已经沿着预定的轨迹纷至沓来,如同一缕强光,生硬地刺穿了我的眼睑。
  那些草坪上回响的歌声,那些抬头仰望过的云朵,那些堆叠在课桌上的教科书,那一整个白衣胜雪的少年时代,都裹挟在奔腾而去的时光洪流里,涤荡而尽。时光在我和我的记忆之间划开了一条河,多少年来羁留的感伤在河床上汹涌流过。我知道,自己已经再也回不去了。漫漫时光,凝结成永远也走不出的冬季,烙在了我十七岁的记忆里。
  从来没有想过这段被赋予了无数层含义的高中生活竟会以这样一种低调的方式结束,这样的仓促而单薄。一路走来,我只听到链条崩裂的声音,那些旧时光的剪影如同一幅幅斑驳的旧照片匆匆闪过,而后就在退出视界的那一瞬间分崩离析,仓促地埋入记忆之中。
  走完这三年厚重而漫长的旅程,我甚至已经再没有精力探问自己身在何处。六月的夜晚双子星熠熠生辉,我只想在柔和的星光下沉沉睡去。
  从高考的考场里走出来,我很迅速地向天空中望了一眼。泛滥的白光铺满整个世界,浓重的热气流拥围而来,令人窒息。
  站在拥堵的人流里忽然想到自己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看过天空了,久到那丛熟悉的蓝色都已经变得陌生。于是我开始感到难过,陈旧的发黄的画面铺天盖地地在我眼前涌现,一帧一帧都是时光的碎片。我不知道这些年来自己耗尽所有青春所有色彩而苦苦守望的到底是什么,每当听到“麦田守望者”唱“守望每一片金黄”,我的眼睑就会禁不住潮湿起来,那些闪闪发亮的金色年华都已经不在了,可是我还是什么都没有得到,我爱这生活,可是它越来越让我绝望。
  高考前的最后一段时间,我一直在试图让自己开心起来。我一遍遍地告诉自己不要绝望不要绝望,一遍遍地听朴树唱“都会好的,都会有的”。难过的时候,我就去学校停车场旁边的空地上看玉兰花,那些单瓣独枝的花朵缓缓绽开,暗香涌动。这一切让我想起曾经的誓言。那些纷扬的承诺飞舞着贯穿整个青春,那是我一直坚信的不离不弃。
  可是最终我还是不知道如何说服自己,在面对现实的强大与无情时,能够不以渺小自居。很多年以前,面对遥远得似乎永远难以企及的梦想,我曾经踌躇满志,可是当它近在咫尺时,我却开始畏惧了。
  其实我只是害怕承受与梦想擦肩而去的怅然,我害怕那些剔透的被我雕琢得细致入微的梦想会在某个瞬间就突然碎掉。可是我无能为力,就像一直以来我都是那样的害怕孤独,可是到最终还是不得不一个人逆着整个世界汹涌的人流行走一样。
  最终我带着满腹嘎吱作响的阴霾与所有一切作了告别。考完最后一科,挥挥手走出考场,我的心底空无一物,那些守候在考场外的车辆,那些挥汗如雨的陪考家长,那些扛着摄像机来回穿梭的电视台记者,所有浮躁与沉寂的是是非非,都再也与我无关。
  走在高考之前的最后一段日子里,整个人都像是被榨干了水分一样,绵软无力。在那段枯燥的时间里我一直盼望着能够经历一场旅行,一个人,背上挂在衣柜里的那个NIKKO登山包,穿上舒服的鞋子和白色的纯棉衬衣,到河内荒凉而又喧闹的街道上行走。
  后来随着现实的逐渐浮现,这个关于旅行的梦想变得越来越虚无缥缈。在某个情绪低落的黑夜里,我甚至感觉自己所盼望过的一切都不过是一场幻觉。它们像一场艳丽的雾,注定烟消云散。
  最终是朋友们的信任与鼓励让我把最后一丝希望留在了心底,那一丝残留的信念如同一盏烛火,在黑暗与绝望的层层侵袭中坚守到了最后。在我几乎要被压力揉碎的时候,微微写下这样的句子给我,她说,我们要去很多很多个地方旅行,要写很多很多的文字,要走很长很长的路。Miko从另一座城市寄长长的信给我,写满了整整六张A4纸。她说,你是我最好的朋友,谢谢你一直陪我,你要记得,如果你不开心,我就会很难过。她说,你要振作,要坚强,如果你被这世界埋没了,我会比你更难过。
  站在这个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的六月里,重新看到朋友们留下的话,我感到整个世界都洋溢着淡淡的温暖,感谢你们,陪我一同走过。
  席慕容说,记忆是无花的蔷薇,永远不会败落。我曾经以为,这漫长而又热烈的高三生活注定会像烙痕一样,长存在我的记忆里,哪怕再过上十年,回想起来,每一个细节都会清晰得毫发毕现。可是仅仅在这一切结束几天之后,我就发现,自己记忆中那道叫做高三的痕迹已经淡掉了,无论如何费尽心机地想要重新回忆起这一年的岁月,都如同隔雾看花一般,只看到一团白茫茫的水汽和里面漂浮的点滴碎片。
  我只记得这些日子里自己所经历的挣扎。短促的时间和繁重的课业逼迫我远离自己的文字把全部的精力集中到功课上去,可是我一直徘徊到最后也没有能够做到。我是那样的依赖它们,没有朋友在身边的时候,文字是我内心世界唯一的出口,我只能以这样一种方式平定自己百感交集的内心世界,抚慰自己的伤口。文字世界里的悲欢离合能够冲淡现实中的寂寞与疼痛,所以我总是欲罢不能。有时候我会拿Miko的话嘲笑自己逃避现实的怯懦,她曾经对我说过,有人沉迷网络,而你是沉迷文字。我很清楚这样下去自己可能不得不经历更巨大的痛苦,可是我始终无法把手放开。

骊歌(2)
我只记得自己和很多人一起簇拥在广场上看赈灾晚会,然后和很多人一起流眼泪。这一年我总是迷途于自己的小情绪当中,常常一个人莫名其妙地落泪,有时候自己在深夜里解数学题,就会有泪滴突然落下来洇散在试卷上。汶川地震发生以后很多人感动了我,我发现在真正庞大而不可抗拒的灾难面前自己心底的那些小伤口是细微而不值一提的,可是在与别人一起经历过悲痛之后我还是不能从那一道道滋生在心底的忧伤中走出来。因为面对灾难而产生的悲痛仿佛一场盛大的海潮,而人心底的伤口,那些小疼痛,则如同三月的樱花殇落,细微却连绵不绝,最终难以避免地蔓延出空洞而麻木的大片白色。
  我只记得濒临告别的境地时教室里纷飞的留言录和此起彼伏的闪光灯。班里有很多人彼此之间根本谈不上熟识,甚至有许多人同窗三年连一句话都没有说过,可是在告别的时候,总是会有留恋。许多人在校园里摆出各种姿势合影,彼此之间不断地说着不舍的话,可是言语越多,越感觉不够情真意切,最后就只剩下雾气般氤氲而起的浓重伤感。就像那首歌中唱的一样,天总会黑,人总要离别,没有谁能永远陪谁。无论花开如何绚烂,凋零之后,仍是寂寞,而人世往来,也正如同安妮写下的句子一样,那位用文字演尽了当代都市繁华的女子曾经说过,我们真的到过了很久很久,才能够明白,自己会真正怀念的,到底是怎样的人,怎样的事。而这也是我选择不去置办留言录的原因,我害怕所有人彼此之间的留恋只是因为畏惧年少的寂寞。有一句话一直横陈在我的心底如同一枚澄澈而又尖利的冰凌:寂寞太短,遗忘太长。如果这一场相聚真的是宝贵而值得回忆的,我愿意带着这温暖如春的记忆坦然离开。醉笑陪君三万场,不诉离伤。
  我只记得离高考很近时我坐在教室里度过的一整天。那天我听到二○○八年夏天的第一次雷声,窗外下起了雨,周围变得很冷很冷。雨滴撞击在地面上,变得粉碎,潮乎乎的水汽蔓延开来,氤氲成一场磅礴的雾。我托着下巴坐在角落里的位子上听音乐,耳机里的歌声如同一场又一场的潮水,一遍又一遍地喧嚣而过。我的心底变得和窗外的空气一样湿漉漉的,一种前所未有的感伤一点一点漫过我的头顶。陈绮贞用小女孩般的声线唱着,一步一步走过昨天我的孩子气,而紧接着我又听到张信哲纯净的嗓音,他唱道,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对不对。我突然意识到自己马上就要离开这里,真的再也回不去了。我回想着自己以前的日子,留长长的刘海儿,穿一尘不染的白风衣,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里一个人静静地翻旅行杂志。可是这样的日子,再也不会有了,我们必须打点行装,奔赴另一段崭新的旅途,另一场浩浩荡荡的幻灭。
  我只记得,分离之后,每个人的笑容都定格在了那张单薄的相片里。所有人一起站在那丛蓊郁而繁盛的记忆中,任彼此遗忘。
  我的生日是六月六日,高考的前一天。Miko去了另一座城市;之前的一个月她从那里提前快递了生日礼物给我。Dior的古龙水;带有鸢尾的味道;让我忍不住想起凡·高笔下绚丽而诡异的鸢尾。我很喜欢;把它放在了抽屉里;却一直没用过。我一直想着;今年大概不会再有人记得我的生日了;大家都是那样的忙;而我又出生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可是Miko记得;我刚拿到快递她就发信息给我;只有一句话;预祝生日快乐;你要好好的;我们都要好好的。我哗啦一声把包装纸撕开;想要掩饰自己内心的潮湿。
  Miko的话又一次让我脆弱了;我一直受不了别人对我的好;尤其是在六月即将临近;这样敏感的时候。以前我不止一次地在文字中提到自己的六月情结;我的六月;总是伴随着欣喜与难过;还有杂草般丛生的各种心情;百感交集。升学考试在六月;我的生日也在六月。一段新生活的即将开始让我感到愉悦;可是离别和成长又总是给我带来疼痛;就像是一颗擦着面颊飞逝的流星;轻而易举地就可以灼伤我。
  其实,成长就是时光的灼伤,时光让我们长大了,也让我们痛了。从十四岁我就开始害怕过生日,每过完一个生日我就想着要快些远离它,可是,离这个生日越远,离下一个生日就越近,于是成长伴随着苍老一圈一圈地把我缠绕了起来。走完高三这厚重的一年旅程,过完了这个生日,我终于明白了,有些事情,如同是宿命写就,在劫难逃。
  我的高三彻彻底底一干二净地结束了。最近我一直在想,这个没有进行任何庆祝的生日算不算是一种遗憾。可是无论如何,时光都已经把我在高三的一颦一笑拓印进了记忆的年轮里,这个花香弥漫的六月里,有我的整个青春岁月。
  但愿,谢幕之后的静默,能够抵挡这翻云覆雨的时光。
  六月九日下午我一个人去了KTV。这是我很久以来的一个愿望,可以一个人在包厢里唱歌,不必顾及其他人,不必遮掩自己的悲喜。
  凌晨四点我从KTV里走出来,耳旁依旧回荡着刚刚唱过的那些歌曲,那些早已经被这喧嚣世界遗忘殆尽的校园民谣。《孩子》《青春无悔》《白衣飘飘的年代》。这些年我一个人,固执地坚守着自己卑微的喜恶,一直坚持以强硬的姿态对抗现实,现在我终于知道了在这庞杂的人世潮流面前自己是何等的憔悴与渺小,在点唱机里,许多我曾经醉心过的歌曲,甚至都已经再也找不到了。
  在天亮到来前的最后一小段光阴里,我一个人行走在无人的街道。头顶是迷醉的红色夜空,身旁是建筑物散射的灯光,白日里人潮汹涌的喧嚣在这个夜晚沉寂成了一片绚烂的霓虹。告别了曾经熟悉的校园生活,这就是我所看到的世界。夜色中我仿佛听到了一曲华美的骊歌,如同是那把千年前遗落的焦尾,奏出了隔世的旋律。一瞬间,我的心底空荡荡的,只有难过。
  行走在这个云扬雷跃荼花尽的6月里,我只听到满世界沉重的喧嚣。细碎的阳光穿越法国梧桐枝叶间的缝隙倾洒下来,满地斑驳。沾染着浓重告别气息的水分子拥围而来,凝结成一道惨烈的虹,横亘在高远的天空之上。那些莲花般开落的容颜,那些课堂上此起彼伏的喧闹声,那些数学题与香气飞扬的速溶咖啡,那些簇拥在课间一起吃早点的日子,那些所有人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那些绚烂如同五彩泼墨的青春图卷,都已经再也不复存在。
  我的十七岁,我的高三,生硬地定格在与时光擦肩而过那一刻,消失得那样迅即而不可一世。我站在6月的法国梧桐下,燥热的风从四面八方涌出来擦着我的面颊徐徐流过,整个世界都已经被彻底颠覆,物是人非。曾经繁盛的生命开始凋零,曾经焦炙的青春变得黯淡,而曾经以为不朽的是是非非,只在须臾之间,便已经灰飞烟灭,再无回返。午夜流星划过的痕迹还在眼前,天却已经亮了。
  拿什么来纪念,这谜一样的旧时光。
  

安素之年,浮影之纪(1)
朝开暮落,落已经开,自三月至十月不绝。
  ——[清]吴震方《岭南杂记》卷
  那晚琉璃灯下又见他。在北京燕怡园灯会潮涌人海之中,他站在街边观赏一只清代花灯,它有着高贵奢华的灯饰。轻纱铺盖下五色琉璃阁低垂着流苏宝带,门扇上雕琢着精美纹案,龙凤噀水蜿蜒而生。我在他身旁站定,他回过头来看见我,不惊不忙,说,;你看这些漂亮的琉璃。
  我陪他在人群中走了一段路,他的脚步很缓慢,拄着一只黑色手杖看满街花灯眼神欣喜。再见他已是相隔四年,那一次相见是在祖父的葬礼上,老人从北京赶到江苏,那年我十五岁,清楚地记得他是个沉默寡言的老头。祖父入葬的时候我站在他跟前,只看见他在送葬人群里独自哽咽着流泪。他是祖父的战友,和我家世代都有很好的交情。每到年根他会来江苏抑或祖父去北京探望他,有时会带上我。他们之间谈论的话题都是些虫鸟书画古玩青瓷之类,每每说到兴奋时两人都满脸笑意。这是年幼的我不能理解的。
  他很和蔼,一路上说些祖父生前的事情,讲到祖父时他的眼神里有些恍惚深邃的光暗,自辗转然后低头轻声叹气。我在他身后默不作声,看着他略显佝偻的消瘦身躯,感觉苍老是瞬间的事情。或许人的一生不需要很多朋友,或者只要有一个人,不是妻子也并非血缘关系,他和你熬过生死与共的艰难时日,并且在你即将终老的时候可以陪你坐在一起喝一杯清茶、下一局棋、叙一些旧事。我想祖父和他都仿佛各自心里的照壁,拓着月光竹影,满是清朗长久的人间风景。他们之间的友情风轻云淡却因此经久不变。
  我与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