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寂寞的青春-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牌子是索尼的,都围着甲同学转,想看看进口的随声听是什么模样。暮雨听英语老师说过世界上第一款随声听就是索尼的Walkman,随声听就就是根据Walkman翻译的。想来,甲同学的随声听应该很贵了。

  回家后,暮雨反反复复看着自己的随声听,那样精致,那样小巧,暮雨心想自己家可没有甲同学那么阔气,一定要爱惜,努力学习。摁下放音键,认真聆听起英语单词来。

  大多同学在经历了最初的好奇后,随身听再也没有机会发挥播放英语的功能,几乎是一夜之间小虎队,草蜢,红唇族,郑智化等全部潜进了Walkman。上课,下课,摇头晃脑的歌迷们全忘了买随声听的初衷。男生、女生全留起了郭富城的中分头。

  菲菲听了几天英语后,就觉得乏味得不行,怂恿暮雨向同学借流行歌曲磁带来听听,被暮雨一口回绝了。几个下来,菲菲再也不来听英语了,她说录音机里叽里咕噜的,听不懂说什么。

  少年的决心是很坚强的。整个中学时代,暮雨从来没有为随声听买过一张乐曲磁带,在她看来,如此贵重的东西,用来娱乐,简直是对随声听的亵渎。甚至连歌曲磁带都没借过。纵使一些歌曲很好听,暮雨一度认为那些歌唱进了自己的灵魂里。

  今天,那个老式的随声听仍然静静的躺在暮雨娘家的书桌里,色泽如新。。。。。。

第五章   同行
暮雨十岁以前是和爷爷奶奶一起住的,爷爷家依山伴水,院子很大,种满了果树,有桃树、梨树、杏树,葡萄树,爷爷是个好手,每棵树都活得生机勃勃。春天是满目的鲜花,引来勤劳的蜜蜂忙做,引得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夏天,杏子熟了之后,红一个,暮雨吃一个。秋天,果实累累,暮雨天天有收获。童年的影响是巨大的,暮雨爱山,爱水,爱花,爱草。爱山村。

  菲菲呢,爱好衣服,爱好帽子,爱好些,爱城市。因为是邻居,小学一块上了三年,上了初中,还是一起放学,一起回家。但暮雨说到山村,菲菲总是兴致缺缺,当菲菲眼睛放光,让暮雨瞧那个路人的时髦穿着时,暮雨总是心不在焉。彼此都有一种鸡同鸭讲的感觉。说不拢是,一路都沉默了。

  不过,这几天,情况有了变化。凌云正式搬过来了,和她们成了同路人,当暮雨谈起自己的爷爷家时,凌云也会谈起农村的姥姥家如何山清水秀,自己在小河里如何捞鱼、抓虾。当菲菲目光看到哪个衣着光鲜的行人时,凌云也会随之品头论足。暮雨和凌云都很喜欢这个新朋友。她们还知道了凌云的爸爸妈妈都在县剧团工作,她的妈妈在本地小有名气。

  演员哪,对年幼的菲菲和暮雨很有吸引力。菲菲的眼前马上浮现出浓妆艳抹的美女在台上潇洒地甩着长头发。而暮雨想到的是京剧里厚厚的油彩,演员向上挑的眼角。同行了两天后,放学路上菲菲拉着凌云的手,亲昵地说:“凌云,今天我和暮雨到你家写作业吧。”凌云一口答应了。暮雨也很兴奋,急着想看看演员是什么样的。

  三个女孩蹦蹦跳跳到了凌云家门口,凌云冲着院子喊;“妈,我回来了。”房里传出银铃般的声音:“哎,知道了。”调子悠悠的,一个“哎”转了几个弯。暮雨的心儿随着转了几转。凌云领着两个伙伴进了院子,暮雨看见院子里种着许多花草,地下的鸡冠花开得热热闹闹,窗台上的花盆里栽着粉红的月季、威武的仙人球、青翠的万年青。感觉很舒心。

  凌云的妈妈正在厨房里忙碌着,见到孩子们进来了,停下了手里的活,迎出来了。这是一个身材苗条的女子,鹅蛋型的脸庞白里透红,一双眼睛细长细长的,眼角上翘,目中含情。(暮雨心想:这眼睛就叫凤眼吧。)上身穿着一件碎花短袖衬衫,下身穿着黑色的裤子。头发高高盘起。用一根黑皮筋牢牢绑着。浑身上下散发着艺术气息。

  凌云指着同伴,撒娇着说:“妈妈,妈妈,这是我的两个同学,住在咱家的后面,这个叫暮雨,这个是菲菲。”菲菲马上甜甜喊了一声;“阿姨好。”害羞的暮雨只是冲着阿姨笑了笑。阿姨和蔼地说;“原来不光是同学,还是邻居呀,我做饭去了,你们玩吧。”

  阿姨走了,菲菲小声对凌云说;“你妈妈真漂亮呀1”凌云自豪地说:“我爸长得也很帅。他天天回家晚,我给你们看看他的照片。说着,拿起书桌上的照片给菲菲看。暮雨凑了过去,照片上的男子瘦高的个子,穿着白衬衫,眉毛很浓,眼睛不大,但很有神采。凌云的妈妈穿着白色的连衣裙,依偎着丈夫。真是郎才女貌的一对璧人。他们的正前方放着一个椅子,上面坐着七八岁的凌云,抱着一个布娃娃可爱的笑着。

  多么幸福的一家人呀。暮雨仔细观察着凌云家的摆设,家具和自己家没什么区别,只是墙上挂着几幅书画,字潇洒俊逸,画上的工笔牡丹国色天香,凌云说都是他爸爸的作品。菲菲催促着凌云,要看看她妈妈的戏服,凌云打开衣柜,里面的戏服有五六身,颜色很艳丽,宽宽的水袖给人的感觉很飘逸。暮雨发现每件戏服都很干净,一个褶子都没有。菲菲大概是被衣服柔软的质感诱惑了,刚想伸过去摸一摸,手就被凌云打了一下,菲菲一下子脸红了。

  女孩子闹了一阵后,做起了作业。。。。。。

  回到家,妈妈已经准备好了晚饭,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饭。暮雨对妈妈说;“妈妈,妈妈,你明天也把头发盘起来。”妈妈感到很奇怪,说“盘头发做什么,像个老太太似的。”暮雨说:“怎么会像老太太呢,你看前面新搬来的那家,那个阿姨盘起头来,多么好喊。”妈妈说;“那个阿姨?”爸爸在旁边补充了一句,“就是剧团的那个。”妈妈说;“傻孩子,人家是演员,长得漂亮,身材又好,我怎么和人家比?”暮雨很不甘心,连连说:“你还没试,怎么知道不好?”妈妈说;“试了也不行,别说了,吃吧!”

  吃完饭,妈妈被暮雨缠得没法子了,来到镜子前盘起了头发。盘好了,妈妈说;“看吧,看吧!”暮雨看了又看,总觉得缺点什么,叫来爸爸,让爸爸看看,爸爸瞧了一眼,对妈妈说:“你把连衣裙换上试试。”妈妈又点害羞了,不好意思地进了卧室,一会穿着裙子出来了。暮雨一看,妈妈显得利落了些,可是怎么看都老气横秋。爸爸只说了一句;“还是原来的顺眼。”妈妈一下子窘迫起来,对着暮雨直嚷:“我说不行吧,我说不行吧,你非让我试。”为什么凌云的妈妈盘起头发显得那么有朝气,有气质,为什么妈妈盘起头发就不行呢?

  暮雨一下子郁闷起来,人和人的差别怎么这么大呢。夜晚,暮雨还在思考这个问题。脑中不断浮现起凌云的妈妈美丽的面庞,凌云家里那俊逸的书法,那艳丽的戏服。。。。。。

第六章 人人爱八卦(一)
这天,正上着语文课。忽然教师外面有人敲门,“赵老师,你出来一下。”问口第一排的同学看见了数学老师的身影。隐隐约约听见数学老师说到了孩子。一会,教室门又打开了,确实数学老师进了教室,她说:“同学们,赵老师临时有点事,大家拿出数学书,我们先上数学课。”什么事呢?大家心里都打了个问号。

  下课了,后面的同学都集中到门口第一排,都问第一排的同学听到了什么。靠墙的同学说:“好像是孩子什么的?门闭着,听不清楚。”嗨!大家大失所望,要去厕所的同学一下没影了,敢情刚才都憋着。

  一会,一个旋风般的身影冲入了教师,语气掩饰不住的兴奋:“同学们,同学们,赵老师的孙子来了,赵老师正领着他的孙子在操场上玩呢。”话音刚落,教室里里已空无一人。大家都急着看看赵老师的孙子长什么模样。

  暮雨夹杂人群里,在合欢树下,赵老师站在一头,另一头是一个粉妆玉琢的小男孩,大概两三岁的年纪。圆圆的笑脸,亮亮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亮。这个小孩一下抓住了同学们的心。赵老师一改平日的严肃,微笑着对小孩说;“宝宝,宝宝,快过来。”大家都怀疑这还是赵老师吗?他满脸慈爱,似乎没察觉到周围的同学。小孩咯咯笑着,张开双手向赵老师跑来。摇摇晃晃的,像个可爱的小鸭子。班上的*,是有名的快嘴:“赵老师,你的孙子很可爱呀。”赵老师似乎没听见,眼睛一直胶着在孩子身上。小孩好不容易走到了赵老师跟前,赵老师一把把他抱了起来。大家不约而同凑到了赵老师跟前,想近距离逗逗孩子。好几只手,已经伸到了孩子的脸蛋前。小孩子估计是没见过这么大的阵势,“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嘴里喊着“爸爸,爸爸,回,回”。什么?爸爸?没听错吧?可是赵老师的话粉碎了大家的怀疑。“好,好,爸爸带你回家。”

  天哪,孙子变成了儿子。*气呼呼对刚才报信的同学说;“以后,没调查清楚别瞎说。”那个同学马上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下去。因为大家的目光快把他刺穿了。

  随后,漫天的猜测开始了。看起来五十几岁的赵老师为什么会有这么小的孩子呢。

  猜测1——情路坎坷的版本:赵老师是二婚,或是三婚,小孩是二婚或三婚生的小孩。看不出来呀,严肃的赵老师经历那么丰富!支持这种意见的,都是班里头脑灵活、社会经验丰富的男同学。

  猜测2——我本善良的版本。赵老师一看就是个好心人,估计孩子是前两三年路上捡来的弃婴。支持这种版本的是全体女生。不过脑子十分聪明的周定坤对此提出了疑问:好像弃婴都是女孩吧!立马,他就收到了全班女生的鄙视。弄得他那是——相当灰溜溜。

第七章 人人爱八卦(二)
关于赵老师的“孙子”事件,成了班里的热门话题,这个年龄的孩子,对老师总是很关注的。一到下课,同学们就凑在一起,说三道四。。。。。。

  事情有了戏剧性的转变,真实的情况既不浪漫,也无传奇。“孙子”事件的第三天后,真相水落石出了。

  班里的孙磊和领班的王雨是小学同学,两人的关系很铁。孙磊到王雨家玩,将*的糗事绘声绘色地讲了一遍,告诉他三十二班这几天是如何的“群情激昂”地谈论赵老师。碰巧被王雨的妈妈听见了,王雨的妈妈是赵老师的高中同学,便将赵老师的经历给孙磊讲了一遍。。。。。

  孙磊是这样播报他的独家新闻的。早上一进教室,孙磊就站在了讲台上,把书一卷,当作了话筒,他先大声咳了几声,然后捧起书话筒喊起来:“大家请安静,请安静。”不过乱哄哄的教室里没人听他的。他急了,用黑板擦使劲拍了几下讲桌,“肃静,肃静,我有赵老师的最新消息。”一听“赵老师”三个字,同学们的耳朵都被扭过来了,静静地等待下文。不过,该死的孙磊却卖起了关子:“故事太长,课中操下来的时间,听本人讲解,地点三十二班教室,过时不候。”说完,就走下讲台,装模作样地背书去了。同学们当然不敢了,几个和他熟的同学总贴过去了。不过,那家伙很有骨气,牙缝里不漏一个字。

  憋呀,憋呀,早读过去了,第一节课过去了,第二节课过去了,广播操的旋律终于想了起来,往常同学们都要在上操之前,补充点水分的,但今天为了避免下了操上厕所,就统一免了这个程序。

  最后一节操时整理运动,“停止”两个字还没落下时,三十二班的同学的脚步已经挪动了。大家各就各位,全部到齐。整个教室鸦雀无声,比平时上课听话多了。孙磊见效果初步达到,开始讲演了:

  话说赵老师出生在本县一个只有百十来个人的小村,从小品学兼优,他兄弟三个,家里住的是茅草屋,家里只有一只一做上去就吱吱呀呀的烂木床。在小学时,赵老师放学后,就要去割两大筐草,回去喂羊。然后再做作业,吃完饭后,挤羊奶,煮羊奶,给两个弟弟喝。上初中时,他父亲去世了,家里的担子越重了,一到假期就上山挖草药,给自己赚学费。后来,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为了省住宿费,天天骑车子跑二十多里打来回。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又供两个弟弟上学,等两个弟弟上学出来,他已经快40岁了,由于年龄大,家里又穷,找了一个大龄的农村妇女结婚了。结婚一年后,小孩出生了,现在的赵老师也就四十出头。只是因为生活的压迫,特别显老,看起来像五十几岁的人。

  大家被深深地感动了,许多女生眼里都涌出了泪花。不过,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女孩子更多的是同情,男生多数是被兄弟情深打动了。要说感触最深的数姜强了,她早早地品尝到生活的艰辛,听了赵老师的事迹,她增加了对生活的信心。赵老师已经成了她的楷模。

  孙磊的语文不怎么样,表达得也不生动,再说一个生在富裕家庭的十几岁的孩子如何能体会生活的艰辛。他说的一些话,全是根据自己的想象演绎的。后来,赵老师的母亲去世,班里的好些同学去他老家看望赵老师,看见了所谓的茅草屋其实是靠山挖的土窑洞,家里哪有什么床呢?只是土炕罢了。长在城里的孩子经验不够,黄土高原上哪里会有什么茅草屋呢?赵老师的成长经历比孙磊讲的悲苦多了

  十几岁的孩子经过了这番“洗礼”,对严肃的赵老师充满的敬佩,上语文课时,纪律好极了。鉴于赵老师师长的身份,大家不敢表示什么。但是,大家泛滥的爱心需要出破口。那么,移情作用会发生在谁的身上呢?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八章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移情作用将发生在谁的身上呢?你一定会想到姜强,是不是?那你一定是猜错了。那个姜强倔强有自尊,有时说话言辞犀利,一下子能把人顶到墙上。同学们轻易不敢招惹她!

  班上有一个外号叫“小萝卜头”的同学,瘦瘦的身子上顶着一个大大的脑袋,面黄肌瘦。刚入班时,一见到他,大家联想起小学课文里重庆渣滓洞的那个聪明好学的“小萝卜头”,于是,这个男同学的绰号应运而生了。

  “小萝卜头”的家庭条件很差,他来自本县东边一个偏僻的山村,父母双亡,姐姐在县城的重点高中读书,一边上学,一边抚养弟弟。本来这个弟弟是不能上三中的,因为他的户籍不在三中的服务区。他只能在户籍所在的乡镇中学读书,可是这样的话,他的姐姐怎么照顾他呢?他的姐姐虽然只有十六七岁,但很有主见,学习也很优秀,为了照顾他,就找到了三中的校长,恳求校长弟弟在三中上学。那时,人情味比现在浓多了,也没有所谓的择校费。好心的校长被这个坚强的姐姐打动了,马上应承下来,并且,为了减轻姐姐的负担,还免除了弟弟的学杂费。

  这样,姐姐就和弟弟在县城里住下了,租了一间房子,开始了求学生活。“小萝卜头”性格和善,大概是有姐姐的悉心照顾吧,并没有如姜强一样的偏激。开学没多久,就和所有的男生混熟了,他也不避讳家里的情况,同学们问什么就说什么。所以,移情作用发生在他的身上就理所当然了。

  班上的第一拨“爱心人士”打着到他家玩的名义,先打探了一番他家的实际情况。“小萝卜头”租住的是一间七、八平方的平房,因为没有窗户,房间很暗,砖头上架着几块木板就算是床了。据说,这房子原来是房东的杂物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