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皇商-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后福晋又嘱咐了林嬷嬷和姜嬷嬷给云儿准备吃的,产妇需要的营养品都已经送到姜嬷嬷的小厨房了。林嬷嬷和姜嬷嬷都是生过孩子的,就由她们负责专门给做吃的。



  吩咐完了,福晋赶紧回到自己房间,她都紧张得快虚脱了。进了房间不是躺下休息,而是点燃一炷香,虔诚地拜了几拜,说道:“感谢师尊、师父,感谢天上诸神,我家王爷终于有了后代,请你们看在王爷心地纯善,保佑他的儿子健康长大。”说着把香插进香炉,跪下磕头。



  贴身服侍福晋的一等丫鬟鬟儿和髻儿进来了,给福晋送来茶点。福晋这才感觉到肚子很饿。吃了好几块点心,说道:“你们下去吧,我想歇息一会儿。”



  鬟儿嘟嘟哝哝地说:“以后啊,侧福晋就可能爬到您头顶上去了。”



  福晋很生气:“王爷得了儿子你很不高兴啊?”



  “不是、不是的!王爷有儿子奴婢怎么能不高兴呢?奴婢是担心侧福晋生了儿子对您不利。”



  “有什么不利的?最多是让她来当这个福晋,我每天给她请安,那也值得啊。你们都是生过孩子的,不知道生一个孩子多辛苦啊?还不是我自己生我都担心得满嘴里都起泡了。疼得那么厉害啊,太吓人了。你们也这么疼吗?”



  “当然是疼了,母鸡下蛋还疼得满脸通红呢,何况那么大的一块肉,侧福晋的表现还不错,光是叫,奴婢把莽格全家都骂遍了。”



  福晋听了,笑得直擦眼睛:“有你这么矫情的人吗?要骂就骂莽格,你肚子疼是他惹的祸,骂人家父母成什么样子?忤逆!”



  “没有莽格的阿玛和额娘,能有莽格这个惹事精吗?”



  见到王爷进屋,鬟儿马上闭嘴,心里却说:“别看这位一脸的正气,也是一个惹事精。”



  鬟儿和髻儿出了福晋的房间到了对面的房里,小声说:“你瞧着吧,以后啊这位侧福晋就能上天。”



  “你这个人才怪,人家上不上天关你什么事?你要是在人家那个位置,恐怕更利害。”



  “可惜啊我没那个命,只能给侍卫大人当女人。”



  “侍卫怎么了?莽格侍卫那么健壮、英俊,也不错吗。人家没娶过媳妇,连通房丫头都没有,总比在宫里熬十年才出来的那些大龄宫女强多了,净捡人家剩下的。”



  “胸无大志。咱们在宫里不是也见过那些得势的妃嫔吗?那才叫个威风,那才叫好日子。”



  “要是皇上不理她了,那日子就更好了。”髻儿故意说反话。



  “我知道是我连累了你,一直挺不过意的,本想……算了,说也白说。”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想给皇上当妃嫔,没得逞,给王爷当侧福晋,还是没得逞。”



  “你这人!谁不是想往高处走啊?”



  “我就不想,我家**就很不错了,老实憨厚会疼人。”



  “那你以后就跟他到草原去吃烤全羊,喝马奶子,走到谁跟前都是膻哄哄的。”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他要是回草原我也得跟着啊。”



  “你倒是知足得很,我可听说了,他是什么人跟什么人的私生子。”



  “你嘴上留点口德好不好?就是私生子能怪他吗?谁不是额娘和阿玛俩人私生的?有一个女人八个男人吗?”



  “咯咯咯咯……”鬟儿笑得上不来气儿了。髻儿对私生子竟然是怎么理解的。
第四十一章 世子出生(二)
  瑞王爷的女人生了第一个男孩,那可是大事,嫡福晋无所出,当然侧福晋生的第一个儿子也就是长子了。长子封为世子的机会最大了,亲王世子可不是白当的,岁俸银六千两,祿米六千斛,比一个郡王的俸禄还多呢。



  第二天早上,王爷就进宫禀告皇上、太后去了,向他们报喜。亲王喜得贵子,也是皇家的喜事,添人进口嘛,必须报喜,这是规矩。顺治皇上当即拟旨、传旨:册封瑞亲王长子为亲王世子,赐名“洪煊”,即刻颁发册封金册,发放瑞亲王世子全年的年俸、祿米,还有赏赐给侧福晋陈氏瑞云的一大堆补品、锦缎、和古董字画。给皇家添人进口就是功劳。



  煊儿一出生就封了世子,这是很出格的。别的府上亲王的妻妾众多,生的儿子也多,册封世子的事情很是棘手,简直和立皇太子差不多了。所以很多王府的世子迟迟不能册封,因为他们要在众多的儿子里面挑又挑、选又选的,多少年才能选出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人。皇上是觉得锦绣姐姐再生育不大可能了,索性就封了侧福晋的长子。既然以后二皇兄府上的世子只能在侧福晋生的儿子里选,选谁还不一样呢?洪煊是长子,就是这孩子了。其实是皇上是想通过册立世子再次感谢二皇兄的救命之恩:早立世子就可以早领年俸,让皇兄增加一些进项才是皇上的本意,总归是要立世子的,先立了也合乎常情。就是侧福晋陈氏再能生养,也只能立一位世子。何不趁现在就封了?



  对此,太后很有意见,提醒皇上说:“这么小的孩子一出生就封了世子,其他府上的王爷能服气吗?不说别人,就说安亲王,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多少年,第一步册封也只是个贝勒,然后是郡王,一步一步走上来的。那么小的一个小奶娃,寸功未立就是世子,不知皇上是怎么想的。就算是瑞王爷有两次救驾的功劳,也别做太过呀。”



  皇上说了:“皇额娘,朕当年继承皇位的时候可曾立过寸功?二皇兄两次救驾,第一次为了救护父皇,陷进几百人敌军的包围,拼力拖延时间,让父皇远离危险,自己被敌人砍得血肉模糊,流尽鲜血而死。如果不是甘霖大师用起死回生的甘霖之水救活了皇兄,他已经作古多年了。第二次为了保护朕不被刺客射中,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刺客的毒箭,如果不是锦绣姐姐当机立断把毒血给吸了出来,二皇兄的命也没了。父皇和朕的江山都是皇兄用命换来的,他的儿子早一点立世子很过分吗?如果当年中箭的是朕,以当时朕的年龄还能活吗?朕不当皇上有您今天皇太后的尊位吗?二皇兄为我们两代君主献出过两次生命,给他的儿子册封个世子就过分了?还有父皇早年曾经欲立皇兄为储君,被皇兄和他的师父拒绝,否则这个江山不就是他的吗?他把这个江山、这把龙椅让出来,让咱们母子高高在上,发号施令,您不觉得这是皇兄对咱们的天高地厚之恩吗?您不一直在说点水之恩涌泉相报吗?给了一座府邸、封了一位世子就心疼肉疼了?那么好,朕这个皇帝本来就不想做了,还是把皇位还给皇兄!来人,起草退位诏书!”



  这下可把太后吓坏了。皇上已经不是第一次说这样的话了,这样的话可不是随便说的!如果把皇上把皇位交出去,那自己可就一文不名了!不仅再不是高高在上发号施令的皇太后,很可能会走多尔衮母亲阿巴亥大妃陪葬的悲惨之路,被勒死给先皇殉葬!皇上偏执起来是不计后果的,一旦退位,母子就成了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了。不管谁来当皇上自己母子都没好儿。但是这话她又不能说明,只好缓和下来笑着说:



  “皇上啊,额娘不过是随便说说,不是拦着你做什么。你二皇兄确实是劳苦功高,反正是早晚都得立世子,早点也好。”



  顺治皇上知道母亲的话言不由衷,拂袖而去。



  要说太后这个人也是个不简单的,临事处置沉静果断,皇太极时代就是皇太极的好帮手。崇德七年,清军攻克松山,俘获明蓟辽总督洪承畴。开始,洪承畴为了表示忠于明室,绝食抗争。当时的太后自荐诱降洪承畴。后来顺治即位,太后为了消除多尔衮对帝位的威胁,按照满族“兄死则妻其嫂”的习俗,毅然下嫁多尔衮。虽然史书极力掩盖此事,对孝庄下嫁说法不一,但是文献中对孝庄下嫁之事还是有正规记载的。顺治也曾经称多尔衮为“父皇摄政王”,可见太后下嫁也不是空穴来风。正是由于太后的作用,顺治的皇位没有被多尔衮取而代之。后来为了使创建时期的清王朝能得到汉族上层的支持,太后冲破满汉不得通婚的惯例,把汉人将领孔有德的女儿孔四贞养在宫中,又把皇太极十四女和硕建宁公主嫁给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起到拉拢汉军将领的作用。总的来说,这位“孝庄太后”在历史上还是比较正面的形象。在清王朝的历史上是辅佐三代君主的女强人。但是她没有处理好和儿子顺治皇帝的关系,过于宠溺、依从他,使得顺治皇帝非常刚愎自用,行事也固执偏激。



  在辅佐康熙皇帝到时候这位太皇太后就完全改正了先前的被动方式,没有事事干涉康熙,而是扶上马背,送他一程。之后就让他自己走了。



  由于历史的局限、环境的局限,这位历史有名的孝庄太后也没有摆脱维护“家天下”的窠臼,在处理很多事情上都是从保护儿子的龙椅来考虑,变得疑神疑鬼。对于丈夫和儿子的恩人瑞王爷完全是充满了戒心,随时都想除掉。根本就不相信瑞王爷甘心情愿把皇位让出来,一直觉得他是韬光养晦、等待时机。所以每当顺治皇上给王爷什么恩宠、赏赐,她都要拦一拦,结果惹得顺治皇上的十分不满。不过呢,她跟佟氏锦绣的关系还是不错的,虽然按辈分是婆媳关系,但是俩人的年龄基本同龄,都是贵族出身,很多话能谈得来。太后最欣赏福晋的地方就是平时温柔贤惠,关键时刻不惧生死。



  话题回到瑞王府,王爷把皇上的圣旨和赏赐带回府上,府上立刻欢腾了。刚刚出生的孩子就封了世子,这也太有福气了吧?菩萨座前的善财童子会没有福气吗?



  府上的人都说云主子的肚子太争气了,进府还不到一年就给王爷生了儿子、不但儿子被封为世子,还增加这么大的一笔收入。要知道,一个七品知县一年的俸禄才有四十五两银子,而世子是六千两!还有禄米六千斛,一斛米是二十五斤,六千斛是十五万斤!能养活多少人?难怪是善财童子,一出生就给老爹带来这么大的一笔财富!当王爷把煊世子的册封金册和皇上的赐名帖子、世子俸禄、禄米折合的银票、太后赏赐的一千两银子、补品、绸缎、珠宝等拿回来的时候,府上一片欢腾,将军府的府门红灯高挂、鞭炮齐鸣!不但大摆筵席还给了府上所有的侍卫、太监、丫鬟、嬷嬷、小厮、工匠等每人发了一个大大的红包。



  瑞王爷的儿子封了世子是他府上的喜事也是皇家的喜事,不光颁发世子金册,还要在户部备案,以便今后支取钱粮。



  王爷很惦记云儿,生个孩子跟玩了命一样,自己在战场上连死都没怕过,云儿生个孩子却吓得他胆战心惊。



  真正热闹的还有洗三和满月酒,足足闹腾了一个月才消停。以往都是王爷福晋给人家贺喜,煊儿的出生大家肯定要来。



  庆贺之后王爷到云儿房里看她,云儿已经靠着被子坐起来了,虽然脸上还是没有血色,精神却好多了,正在吃东西,福晋亲自给她剥鸡蛋。姑娘、嬷嬷们身前身后地围着。王爷心里突然很为福晋难受:她现在心里一定很不是滋味,成亲十八年,盼孩子就盼了十八年,求医问药也没个结果,人家云儿一来就生了个胖小子。



  和云儿的婚姻是师父的吩咐,王爷自小信佛,虔诚地对着佛像顶礼膜拜,而现在的师父却是真真的菩萨,他能有一点不遵从的吗?师父说的一定有他的道理。可是绣儿的难言心事该怎么劝解呢?十八年的患难夫妻,千万不要因为这件事产生什么隔阂。



  王爷和福晋说了皇上给儿子的册封和赐名,姐妹两个都很高兴,于是,新生的婴儿就有了“煊儿”的小名。云儿坐月子,当然不用王爷陪了。新来的奶娘蒋嬷嬷给煊儿开奶之后,云儿喝了回奶的药,还有鱼儿水儿和林嬷嬷的照顾,剩下的事就是云儿将养身体了。生了世子的云儿几乎成了国宝大熊猫,被人众星捧月般地呵护着。



  新生的煊儿被册封为世子,也说明了皇上对瑞王爷的荣宠,前来祝贺、送礼的人络绎不绝。



  王爷放心地回到了福晋的房间,他观察着福晋的神情、态度,倒也看不出不自在。便说道说:“绣儿,你看生个孩子受多大的罪,幸亏你不用遭这份罪。”



  “臣妾倒是想受这份罪,可是肚子不争气。”



  “好了,好了,我们不说这个。这些日子你真是操了不少的心,云儿应该知足啊,谁家的主母这样大量呢。”



  “您不用安慰臣妾,臣妾知道王爷在想什么,怕绣儿不自在。绣儿要说没感觉也不可能,可是退一步想,您有了儿子,才是最大的喜事。云儿这丫头知书达礼,绣儿诚心对她,她不会不知道,等老了,绣儿不能动了,她的儿子也不会不管我这个当嫡母的。”福晋脸上虽是笑的,眼泪却不听话地流下来了。



  “绣儿,别这样!你不是还有二哥吗?到多会二哥也不会错待你的。我们之间是什么样的感情,你不清楚吗?”



  “二哥,有您这句话,绣儿就放心了。”



  王爷把福晋紧紧地抱在怀里,“这些日子,光顾了云儿的事,冷落了你。”



  “您说什么哪?绣儿这么大的人了,还和云儿争怀啊?明儿得告诉陈大人两口子。人家女儿要生孩子了,一准得惦记着,生没生啊?男孩女孩呀?平不平安哪?您别光顾了自己高兴,把老丈人、丈母娘给忘了。”



  “亏了你提醒,干脆明天就派车接来吧。光告诉他们,还是个惦记,不如来看看,才能放心。”



  “也好,明天一早就接来!”



  陈大彬夫妇听说女儿平安生了一个男孩,高兴得嘴都闭不上了,忙忙地带着礼物、坐着将军府的车就来了。陈大彬虽然是父亲,终归是男女有别,他本人又十分重视礼教,安慰了女儿几句,看了看外孙,就出来和王爷在前厅说话。王爷也没敢说云儿疼得多么惨,免得她父母惦记着。陈夫人嘱咐了女儿一些如何将养身体的话,就四处打量。上一次匆匆忙忙地来看女儿并没有注意云儿的卧室有什么,摆设怎么样。现在她看到女儿住的大房子,房子中的陈设,心里十分安慰,看到丫鬟婆子众星捧月似的围着女儿侍侯,趁没人的时候看了看女儿的“私房”,所有的箱笼柜橱都是满满的,各种颜色、各种质料的衣裳和大盒子小盒子的首饰都要装不下了,这些都是后添的,还不算嫁妆!陈夫人心里又高兴又得意,女人的虚荣心总是比男人大,她想:“我这闺女也太争气了,以后的富贵荣华算是稳当了。”



  接下来的就是“洗三”、“满月”等仪式了,世子的洗三、满月能不热闹吗?足足闹腾了一个月,府上收的礼物都和山一样了,这是后话。王爷平时是不收礼的,可是这种礼要是不收还真是得罪人,人家不是求你借你的,是好心祝贺来的,能打人家的脸吗?不过呢,在此之前,他也曾经多次祝贺过别人。
第四十二章 阴霾满天
  喝过了满月酒,云儿向王爷请求回家看看,汉族有个风俗,出嫁的女儿生了孩子满月后,要回娘家住几天,王爷自然答应,但是孩子不能带着。反正孩子也不吃云儿的奶,相比来说,各方面条件还是府上的好些。福晋给云儿带了二百两银子,让她买好吃的、好玩的。云儿像出了笼子的鸟,带着鱼儿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