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残塔-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丑陋的“独眼凤”出嫁了,穆瓜仿佛很开心,因为妇女们再也不说要把她嫁给他了。最美丽的“村花”秀美也出嫁了。穆瓜仿佛更加开心了,因为妇女们再也找不出更适合逗他的人选了。穆瓜仿佛放下了千斤重担一样,来井里挑水也昂首挺胸起来。

  穆瓜的外貌十分端正。他忽闪明亮的大眼睛曾让我羡慕。黑里透红的皮肤和壮实的躯体让人们想到穆瓜是一条不可多得的力畜。公牛一发情就会不务正业,但是,穆瓜从来就没有发情期的干扰。在性生活方面,也许穆瓜不如未满月的仔猪有所追求。

  其实穆瓜也很烦,父母埋怨他这也不好那也不好。穆瓜一烦就吸烟。穆瓜的烟瘾很大,为了换一口烟抽,他开始出卖劳力。

  首先利用他的是丁小聪。那天,在井边,丁小聪放下水桶吞云吐雾。穆瓜适时走来,他紧紧盯着丁小聪觜上的香烟,抓着痒痒的喉咙说:“给——给我抽一支。”丁小聪笑笑说:“可以,但是你要帮我挑一担水。”穆瓜乐陶陶地说:“要得,要得。”穆瓜把水挑到丁聪家里,果然得了一支香烟。穆瓜开心得蹦跳起来。

  从此,村里有很多人利用穆瓜的傻气和力气。有请他挑大粪的,有请他清理猪舍的。凡是又脏又累的粗重活儿,只要给一支烟,穆瓜就可以帮他摆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父母的埋怨,穆瓜的劳动报酬也随着烟瘾的加剧,由一支烟提升到一包烟。这包价值一元钱的香烟,可以让穆瓜干一整天。

  前几年冬天,我在村口等待早班车,碰到穆瓜从同坪方向走来。记忆中的黑里透红的穆瓜变成了黑里泛黄的穆瓜。掐得出水的胖胖脸,已经成了颧骨高耸的皮包骨。穿了几十年的蓝色解放装的躯干也已经佝偻起来。我喊了一声:“穆瓜,你早啊。”穆瓜笑嘻嘻地走到我的面前。我给他一支烟,问他:“现在出一栏淤多少钱?”穆瓜深深地吸了一口烟,说:“我们村里的人太小气了,只给一块钱。人家别的村子里的人都给我两块钱。”我又问他:“你这么早从哪里来呢?”穆瓜答非所问地说:“我就是要赚钱!我就是要赚钱!”

  这时,穆瓜的父亲披着大衣走了过来。他远远地大声吼叫:“这么冷的天,还不死到屋里去?!”穆瓜的父亲的声音越来越近,穆瓜的身影却越来越远。他朝着他父亲所指的相反方向走了。穆瓜的父亲走过我面前时,叹息着说:“生下这样的儿子真是毫无办法。”我深表同情地说:“是啊。”穆瓜的父亲又说:“这死崽,现在不但愚蠢,而且还很疯。经常不回家。”他回头朝远去的穆瓜嚷嚷两声,仍不见穆瓜回头,他也自顾走进了田间地头干活去了……

  后来,我又听说穆瓜做事的报酬又上了一个台阶。凡是请他干活的人必须供他吃饭喝酒,外加一包四元钱的白沙烟。可是穆瓜越来越邋遢,看到他吃喝的模样很狼狈。因此请他做事的人越来越少。穆瓜在村里想混包烟抽也很困难了。

  穆瓜是跨世纪的傻瓜。他跟平常人、知名人、大伟人一样,既然来到了人间,就要走过风雨、走过阳光、走完自己的人生。

  21世纪的第四年,我经常在洛厚墟看到穆瓜的身影。从同坪乡到洛厚乡的公路已经由沙路变成了油路。穆瓜的躯干也由佝偻变成弯曲。他的脖子与驼背凑到一块,很像老黄牛的脖子。穆瓜的衣服依旧是解放装,内外两件都是蓝色的,而且都已经掉色。此时,他也没扣扣子,袒胸露乳的在洛厚墟的新市场上转悠。

  我想,穆瓜一定是在寻找金钱的来源。这么热闹的大市场,一定有人不小心把钱掉在地上,恰好被穆瓜撞上!我没有听到穆瓜捡钱的好消息,却看到穆瓜在地上捡烂橘子吃的情景。

  在这个鸟都会叼大钱的时代里,还会有不知道挣钱的人吗?

  古人说“女人是祸水”。我想古人一定是说苏妲己那样的女人。古人又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我又认为古人说的一定是无武则天那样的才女子缺德。古人还说“家有贤妻助夫一半”。我觉得古人所说的贤妻肯定是指织女那样的仙人。

  自古以来,美女、才女、烈女、妓女都为人们广为传诵。然而,穆兰花这种智商稍微低下默默无闻的女人,人们是很难提及的。这么平凡的女人,一般在人们一生当中最多会提到三次。第一次是她们刚来到人世,人们会问她的父母是男是女。第二次是她们活到十八岁时,人们会问她有没有婆家。第三次是她们活到八十岁时,人们会说谁家的奶奶还没死,而她们的姓名早已被人们忘记。

  穆兰花嫁给了丁西。我是这两年才听说的。丁西是我童年的伙伴。童年时期我对他们了解不够。而今,几十年过去,相隔又那么遥远,我更是无法了解了。逢年过节回家吃吃饭,喝喝酒,我们全家人大多拉拉家常,很少谈到他人。

  前几年,听父亲说丁西要拆了旧房子建新房。父亲心里很不舒坦,因为那是爷爷建造的,最重要的是屋檐下有外公留下的唯一痕迹(几幅画和几幅字)。父亲很念旧,他想要我把外公画在墙上的画用相机拍摄下来。我本来也想达成父亲的愿望,可是外公的壁画和书法位子都很高。我突然背个梯子去摄影,别人肯定会乱想。所以我没有去做。

  丁西的旧房子是我爷爷修建的,土改时被没收后分给了丁西的父亲。丁西的父亲死了,又把房子传给了丁西。丁西和穆兰花辛勤劳动了三十年,终于积攒了修建新房的钱。于是他们把我爷爷的两层老瓦房子拆了,建成了一栋更大的两层钢筋混凝土楼房。去年,我从马路边看了一下他们的新居,外面没有装修,不知里面怎样。

  作为一个地道的农民,要建一座这样的楼房是要花半辈子心血的。穆兰花肯定是丁西的贤妻。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一生的事业也就是把儿女养大成人,或者培养成材,等有了钱再把房子盖好。丁西和穆兰花的儿女应该已经长大成人,但没有成为所谓的人才的信息。也有很多农民把钱首先是放在建设新房子上的。让儿女们把九年义务教育读完也就算尽了父辈的责任了。现在的农民对子女能否考上大学都看得很淡。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考上了大学也是打工,花几万块钱再去打工,还不如先打工多赚几万块钱回家建新房。

  这些年来,爷爷的许多房子都被过去的贫农的后代拆除了,建设成了崭新的钢筋混凝土房子。父亲没有得到爷爷的一片残砖断瓦,父亲总是沉浸在过去的辉煌和苦难里不能自拔。

第四十章  兄弟命各人命
八宝在同坪矿挑脚一挑就是几年,可能也攒下一些钱。不久,他带了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回家。过了两年小夫妻生活,那女人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八宝也曾扎实地种了两年地。由于种田没有技术,他种什么都收获不多,甚至于赔本,还不起农业贷款。八宝的女人看到这种情形,等女儿一断奶,就南下广东打工了。开头几年,那女人到年底还给八宝和孩子寄送些钱物来,说给女儿买营养,交学费。后来,那女人看透了八宝的能耐,就很少回家了。再后来就传来了那女人已经另外有男人的消息。那女人在女儿还没有成年的时候,三年五载还想念着女儿一次。她回来探望女儿一次,八宝又强迫她过一次夫妻生活。八宝还想留她一夜,那是没有希望的。

  为了生活,八宝把女儿交给老母抚养,再次踏上挑脚的道路。八宝又挑了几年,同坪矿的矿砂也挑没了。同坪矿不论是国家的,还是私人的龙洞,都没有宝藏了。同坪矿宣告破产,那里的工人们纷纷迁移。八宝也从私人的矿井里爬出地面,卷着被盖回家了。

  八宝种田没有学会,打纸牌却一学就会了。

  自古十赌九骗。由于八宝没学会骗术,所以十赌九输。他在同坪矿卖苦力挣来的血汗钱只用了几个晚上就输的得一干二净。八宝活在这个世界上,总得要吃饭生存。他劳动生产又不会,赌博又输钱,经济来源从哪里来呢?八宝学会了偷盗。八宝从来不在本村里盗人钱财,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极有“盗德”的山贼。八宝很懂“兔子不吃窝边草”的“贼规”。

  当时,村子后山上松柏常青,各种落叶乔木,杂木横生,风景秀丽,景色迷人。除了村里的干部每年卖一批树木,用作工资和酒钱外,其他村民是十分遵守村规民约的。不是村长叫卖,村民绝对不敢上山损坏一草一木。八宝不是干部,当然不敢公然采伐。八宝时常利用夜晚时间上山盗伐。深更半夜,八宝以最优惠的价格把木料卖给需要的村民。第二天晚上输光了,他又上山盗伐。几年下来,方圆五里之内的上等柏木和杉木几乎灭绝。前些年,我在三哥那里和丁小聪等人一起喝酒,我随便问了一下八宝靠什么养家。丁小聪玩笑说:“八宝有森林银行养他”。

  前几年,丁小聪当了村干部。他也很想为村里做点事。我们村里最需要解决的就是饮水问题。井里的水是从村外田野下的井里接来的,每逢下大雨,村里的井水就成了浑浊的黄泥水;要是遇到施肥用农药的季节,井水就有浓烈的化肥农药味。村里的人个个都希望解决这一影响身体健康的问题。丁小聪说要为村里接自来水,可是,资金从那里来呢?丁小聪想到了八宝的森林银行。经过会议决定,把后山上的树木全部卖掉就有十多万元,还欠了的话,要村民们配也不多了。所以,丁小聪一声令下,全村响应。那年,丁小聪不但把自来水修好了,还把村里的礼堂也修葺一新。他在礼堂台子的后面修造了一间大厨房。这间厨房的修建,大大方便了村里红白喜事的酒席安排。

  八宝赖以生存的森林银行倒闭了。他不得不再次出走他乡谋求生路。八宝没念几天书,斗大的字也不认识几个,太远的地方他不敢去。也就跟着别人在本县的小煤窑里下井。因为他有一身死力气,在煤矿里打工每月也可以挣到千多块钱。听村里人说,八宝一拿到薪水就要进城玩个通宵。一天晚上,他曾经连续玩了五六个妓女。

  后来,临近的小煤窑发生透水事故,一天就有近百人死于矿难。八宝吓得魂飞魄散,暗自庆幸祖先显灵小命还在。从那以后,八宝就再也不去煤矿打工了。

  回到老家,八宝继续从事盗伐树木的工作。可是,现在盗伐一株可用的柏树要走很远的路。人们真的很佩服八宝的力气,那么重的树,那么远的路,他竟然能在几个小时之内就背到村子里来。

  前两年,我问三哥八宝还偷树木吗?三哥说可能没有偷了,因为有一天晚上八宝说看到了鬼,他再也不敢上山了。

  近来,我又听说了八宝仍在偷树的消息。看来八宝这辈子真是靠山吃山了!八宝的女儿已经长大成人在外打工,有时也给她的八宝爸爸寄些钱来。可是八宝老是改不了打牌的毛病。 

  金宝与八宝是同胞兄弟。但是金宝走的是光明大道。

  上个世纪80年代,金宝夫妇勤劳致富,修建了一栋新房。90年代初,金宝购买了一辆中巴,跑了几年客运,赚了些钱。后来,他们又把车子卖掉,在村口外的马路边修建了几间新屋,开起了机车修配店。如今,他们生意兴隆,日子过得很滋润。

  2004年元月3日,村里举行自来水工程竣工典礼。金宝除了交齐了几百元的集资款外,还捐款400元,成为村民捐款榜上的前几名。金宝夫妇的一双儿女也早已长大成人,而且已经结婚生子。他们夫妇成了比较年轻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但是金宝依然在勤劳的为人们修理机动车辆。

第四十一章 超生游击队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农村里当道的墙壁上刷得最多的标语是有关计划生育的内容。起初是一些比较文明的标语,比如;“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好”、“女儿也是传后人”等等温和派的口号。后来,政府发现农民封建思想顽固,有的农民已经生下七个好妹妹了,他们竟然还要争取实现生下第八个是儿子的梦想。不为祖宗延续香火誓不为人!所以,政府也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到底的优良传统。一夜之间,农村墙壁上的标语就几乎成了“白色恐怖”。什么“该扎不扎,房屋倒塌”;什么“跳水的,捞上来扎!上吊的,取下来扎!喝药的,洗肠后扎!”的标语百花齐放。一时间,乡干部拿着八磅锤子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进了村子。对于超生户毫不留情。有电视的没收电视;没电视,有高压锅的就把高压锅没收。一样值钱的东西也没有的超生户,那就只好房屋倒塌了!

  90年代初,丁建国和玉姬已经有五朵金花了。可是还缺少一个北斗星一样明亮的儿子。所以,他们夫妇再次当上了超生游击队员。乡政府的人抓不住他们,只好把他们那几间还没有粉刷的平房咂了几个老大的窟窿。

  建国和玉姬为列祖列宗十分争气,他们第六胎终于生下了一支香火。这个儿子的到来,可以说是光宗耀祖的!因为他为他们完成了传种接代的历史使命。但是,他们一家的生活却日益艰辛。他们有家难回,有田难耕。怎么维持生计呢?建国也思想彻底解放,穷则思变嘛!他痛苦地决定让玉姬加入出卖肉体的行业。

  这个方案一出台,两口子曾经抱头痛哭。玉姬说:“你这打靶鬼!你不怕戴绿帽子吗?”建国抹把涕泪说:“在这饥寒交迫的日子里,不管是什么帽子,只要戴着暖和就行!”玉姬在建国的怀里又擂又咬,撕心裂肺地边哭边骂:“你这个畜生!你这个猪狗不如的畜生!……”建国咬牙切齿地说:“我不是人!我连畜生都不如!畜生有人养!我靠谁养?!”玉姬骂道:“你这个废物!你以后嫌弃我呢?”建国发誓说:“你杀了我!”建国推着玉姬出门,说:“我求你了,快去弄点卖食物的钱来吧!”

  玉姬走到街上,找到一家旅社的老板,说:“我无家可归了,又身无分文,你能让我在你这里住一晚上吗?”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看到玉姬模样俊俏,顿起淫心。凭经验,他已完全明白了玉姬的意思。他带着玉姬走进一间单人房,拉着玉姬的手说:“要吃这碗饭,你要牢记这句古话,所谓‘婊子无情,戏子无义’,其实就是要你认钱不认人。不论是什么样的男人,你都必须先拿到钱再上床”。玉姬点头,她像遇到“妓女学院”的导师一样,听凭导师的教诲摆布。玉姬跟老头云雨一番。老头起身欲走,玉姬死死拽着老头不放。老头笑着说:“这次就算一个月的房租吧,你吃我的,我帮你拉皮条”。玉姬泣不成声,还是拽着老头不放。老头老板没有办法,只好抽出五十元给她,十分恼火地说:“以后房租除外,所有生意二五分成!”玉姬收好钱,仍然拽着老板不放。老板十分生气地说:“你!你还想怎样?”玉姬说:“给我抽根烟。”老板自己抽出一支点燃,把剩下的半包烟连同打火机全部给了玉姬。玉姬学会了卖身,也学会了抽烟。

  玉姬从事性工作,一干就是五个年头。这五年中,不知玉姬受过多少苦,吃过多少药。她赚到的钱不多也不少。玉姬在外面接十个客,建国在外面至少也要嫖两个妓。建国常常怨恨自己无能,要是有钱的话,真要超过玉姬接客的数额才善罢甘休。

  玉姬在青楼摸爬滚打,终于明白了“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人生哲理。

  2003年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