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树鬼-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梦醒后,阿布决定回家一趟。
  小城的新区。父母亲家。一楼餐厅。
  阿布,父亲,母亲。三个人坐在一起吃晚饭,话仍旧不是很多,但气氛似乎比以往轻松了许多。菜有鲜鱼汤、草虾、蘑菇炒猪肉片、红烧豆腐、小青菜。每道菜都很合阿布的胃口,因为是母亲做的。每个人都喝了点葡萄酒,有酒气从各自红润的皮肤浸透出来。小小的餐厅里,菜香和酒香温情地弥漫。
  晚餐后,阿布收拾桌子,母亲在厨房里洗碗。整理好桌子后,阿布靠在厨房门口,问起母亲右手食指上的那根刺。
  母亲说,也不知道从哪天开始,那根刺就那么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可能被手指自己吸收掉了。
  母亲说话时,抬起头来笑了笑,顺便还举起那个手指,朝阿布晃了晃。
  洗好碗后,母亲被隔壁的大妈叫去打麻将。父亲坐在客厅里看电视。阿布从包里取出DV,希望通过镜头和父亲交流,在这种小型便携的机器面前,交流可以变得不同寻常。
  起初是阿布问,父亲答。
  问的都是些过去的往事,譬如父亲的童年,童年时的伙伴,学校里的老师,奶奶和爷爷的故事,甚至还问到了父亲的初恋。
  每个问题都尽可能地问得小心翼翼些,已经拍了好几个片子的阿布现在懂得怎样掌握分寸,如何做得恰到好处。
  阿布动用了所有平时采访时积累下来的经验,让谈话进入自然的状态。阿布一直在调整和控制交流的节奏。慢慢地,父亲在镜头前变得鲜活和自然起来,并且有了强烈的要表达的欲望,那是交谈的快乐以及宣泄。
  过程中,阿布去了趟洗手间,但没有关掉机器。
  父亲继续对着镜头叙述。阿布离开后,父亲犹豫了几秒钟,但女儿的不在场,似乎让做父亲的更加放松,他便无拘无束地对着镜头倾吐了他一辈子不能与自己的真爱在一起生活的苦衷。
  阿布一直躲在厕所里,听父亲无拘无束地倾吐,她不敢去打扰他。过了许久,厕所水声响起,阿布回到机子旁边。说,今天就拍到这里吧,你爱看的那个电视剧马上就要开始了。
  父亲留在客厅里看电视。阿布在自己的房间里看DV里的父亲。
  通过DV,阿布知道:
  父亲曾经的真爱和父亲原本是同一个厂的。父亲嘴里的她,是一个优雅的女人,是个逗人喜爱的孩子,性情单纯,情感丰富,妩媚调皮,娴于辞令,犹如鸟儿般快活,婉转动人。她的脸上洋溢着无限的欢乐,她的笑容羞涩动人。和她在一起,父亲内心深处经常会浮动起乐曲,那是一颗鲜活的、对想象中的未来翩翩起舞的心。她对父亲也非常痴情。但是父亲却不能和她生活在一起,因为父亲出身不好,父亲的爷爷以前是米商,一个将生意做到大上海去的大米商,到父亲的父亲手里,还留有几家布店和米行。
  后来,出身不好的父亲与同样出身不好的母亲结婚了。父亲的那个真爱嫁给了他的同学,一个摄影记者,没几年,便随那个记者远离他乡。阿布躲进樟树洞里的那天,也就是父亲的真爱随她丈夫离开布衣巷的第二天。父亲很难过,母亲一直守在父亲身边,他们各自都在自己紧张的都快收缩了的世界里,他们忽略了阿布的存在……
  母亲深爱着父亲,爱将她变成了一个影子,一个紧随父亲的影子。父亲屈服于现实生活,一辈子生活在母亲的影子里。他们在他们各自的影子里,彼此忠诚对方的影子,无法逃离。一辈子,父亲对他的真爱念念不忘……
  阿布想,在自己去洗手间的过程中,摄像机成了一个角色,它不仅仅是一个工具,而是一个在场者,父亲和这个有着人的“知觉”的在场者的对话,让阿布看到了父亲内心世界最隐蔽的那一部分。那一部分其实透亮真实,它如一道光,将那些幽暗隐秘的角落照亮,将那些窒息的气味驱散。
  阿布被这个在场者感动了,她决定花一些时间将这样的对话继续下去。包括与母亲的对话。阿布希望做成一个完整而真实的片子,用它作为送给父母亲结婚二十五周年的礼物。或许片子里的有些对话会让他们彼此不舒服,但阿布相信,他们肯定也会彼此感动,为现实生活中彼此给对方的关爱和忠诚。
  回小城的第一天晚上,阿布决定还是回布衣巷去住。
  在阿布从小住到大的那个房子里,家具的颜色在月光下慢慢地褪去,先是暗淡的灰色,再是黑色,有细碎的光在家具的表面上滚动。黑色在滚动中开始淡去,再回到原来的灰色中,渐渐又现出了原本的轮廓,显得安静而又柔弱。
  阿布抬头朝窗外看了看,月光洒在蓝色印花被单上,屋子里也被镀上了一层奶白的象牙色,屋内一切都是安静的。
  窗外就是对面别人家的老屋。那间白天看起来就快散架了的老屋,在月光下又聚起来了,有肩有脊,有梁有架。那老屋映在月光里,薄又柔和地透着光泽。似乎有淡白色的雾气从老屋的屋顶徐徐升起,慢慢地融进满是月色的世界里。有只小虫在窗外低声地嗡鸣,在有月光的深夜,那样的响声格外清脆。
  这是阿布在布衣巷住的最后一个晚上,明天便将搬到父母亲那边去,阿布希望自己在家的日子里,多陪陪他们。过不了多久,布衣巷就要被拆迁了,将被改造成漂亮宽敞的江滨公园。公园里会种满樟树,还有红色的月季花。似乎有轮回的感觉,但它们的出现却又是完全不一样的。
  也许过不了多久,阿布会再次远离。
  为了爱,或者梦想…
树鬼 后记 
  那天,2005年2月14日,农历正月初六。
  傍晚,和几个朋友开着吉普车行驶在南方小镇幽静的山路上。依次是山,路,溪,人家,山。两边的山被烟雾笼罩,黑瓦白墙的人家躲在山脚下的树丛间,炊烟袅袅。炊烟里有柴火的香味,带着甜甜的温暖。车内是教堂音乐,车外溪水淙淙,雨丝缠绵。
  当路边突然出现一棵大樟树的时候,一直看着窗外发呆的我对车内的朋友说,2004年我写了一个叫《 树鬼 》的小说,小说里有一棵会发出鬼叫声的树,那树便是樟树。而后,便有了哭泣声。在教堂音乐和溪水声间,突如其来的哭泣声显得如此不合时宜。那一刻,我捧着自己的头,在抽泣声中伤心绝望得就如一个害怕长大的孩子,为了《 树鬼 》里的阿布。
  2004年我远离故乡,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离群索居,是我并不喜欢的一种生活方式。然而,却这样生活着。故乡似乎离我非常遥远,深爱,却又隔着无法穿越的距离,一时回不去。在距离中幻想和写作。幻想成了支撑,对我来说代价甚为巨大,它使我的生活因此与以前全然不同,并且一直沉浸在孤独不安焦虑和烦躁之中,但我却心甘情愿地日复一日承受着……我在等待故事的结尾,无论以何种方式呈现,总是有一种结尾在远处守候。
  很快就到了2004年的最后一天。那天有雪。白天独自到外面吃饭时,踩在结了冰的窨井盖上,重重地摔了一跤。整个下午都躺在床上,方便面当晚餐。到夜里十一点,从床上起来,穿上厚厚的棉大衣,戴上帽子,围上长长的围巾,出门。雪很大。等了许久才有出租车。我在车里闭上疲倦的双眼,心里有大朵的白雪飘荡。
  我只是害怕一个人呆在清冷孤寂的小屋里,怕自己会被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冷给吞噬。那样的冷是长了牙齿的,一口又一口慢慢咬来,千疮百孔。随着写作的深入,纸上的阿布与有着真实生命的我互为一体,我们彼此感受着对方的一切,就如一对因为深爱而紧张心慌甚至不知所措的恋人,一言一行都牵动着双方脆弱的神经。
  出租车停在教堂门口。似乎有一束神秘而明亮的光线吸引我去那里。我绕着教堂不停地走,雪在脚下发出沙沙声,忧伤而宁静。看着雪夜里的教堂,身体有飘浮起来的感觉,肉体在孤独的灵魂面前如此脆弱不堪。
  凌晨一点多,从教堂门口打的回到小屋,在小床上躺下,在孤独不安惊恐中痛苦而又疲惫地醒着。闭上眼睛,白雪飘飘。
  2004年过去,2005年到来。
  如所有的故事一样,阿布执著的结果,非人所愿。最奋不顾身的付出,最纯粹的情感往往无法进入真实的生活。于是,在肉体和灵魂之间选择其一死去,一点点离开。
  看得清楚,无能为力。
  那些黑暗和痛楚,只是一个过程。过程让人对爱、对过去、对生活、对生死重新思考,对自己重新审视和反省。在审视和反省中,故事里的女人一点点看见真相,真相烟花一样突然显现。美的绝望,但仍旧是美。
  没过多久,我重新回到故乡,因为《树鬼》已经完成,阿布是个爱情至上者,内心世界因爱而存在,真爱来自真性情,爱让阿布更深切地去体味人性,感悟人生,感受孤独之魅力,让她最隐秘的情感得以复苏也得以解救。
  发生过的,便是往事。对内心,对大自然,对心灵,对神秘仍旧充满兴趣,总有东西可以吸引生命本身,使人执著地去爱。消失的力量一点点恢复,生活仍旧继续,微笑是温暖的,但内心所要承担的东西,更为深不可测。
  今天,我已经不能确定2004年最后一天是否真的下过雪。也许是记忆里虚构出来的一场雪,就如小说里虚构出来的爱情,但虚幻的梦有时比现实更为真实。
  一场虚构的雪,看起来孤独寂静,却有无限繁盛起伏隐藏其中。 
end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