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爱情经济学-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候,用人单位会对学历做出要求,正常规律下,能力高的人会有高学历。而高学历和名牌学历,保证了这个应聘者的质量相对于那些没有学历保障的人而言,是更聪慧的、更刻苦的、有更多团队合作精神的,一张学历证书,让交易得以顺畅进行。或许他没有高学历,但他已经在一个有声誉的大公司里工作过不短的时间,而口碑一很好,那这时候,口碑就和学历一样,成为用人单位了解他真实水平的依据。
爱情市场也一样,我们之所以看中对方的学历和口碑,其实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为了获得最好最顺畅的交易,而采取的第三方公证的做法。除非那张文凭是假的,否则,高学历文凭的持有人,还是在质量上有了多一些的保障,毕竟,高学历的背后是一道道考试的关卡,能顺利通过这些关卡的人,无论智力还是毅力,都应该是超出普通人的。而且这种特制,对排解以后工作的竞争、生活压力,也是大有裨益。
万一不幸,遭遇了一张假学历,谢天谢地,还有口碑不可以造假!
第二章 爱的吸引期——投身市场你是否为爱丧失了自我(4)
d)爱情需不需要榜样?
经济学关键词:示范效应——消费者在认识和处理自己的收入、消费及其相互关系时,会不自觉和其他消费者比较,以认定自己的所属,这时候其他消费者对这个消费者的影响,就被称为示范效应。
就如江海对溪流的吸引是致命的,张曼玉对女人的意义,也是坐标和灯塔。
接近30岁的时候,很多女人都会有一点恐慌,青春将逝,红颜不长,爱情却还没有什么正式结果。幸亏还有张曼玉,想到她永远比自己十岁,想到比自己年长十岁,依旧可以那样举止优雅、面容妩媚、事业成功、爱情轰轰烈烈,大家忽然觉得很放心。
她的一切都是争取来的,比如金钱,她从十八岁开始就自己赚钱了,她从来不需要用男人的钱,她都是花自己钱。由此也培养了她的节俭:“因为觉得那么辛苦赚钱,就不想浪费自己的辛苦钱。”比如才情,她签约担任了某服饰公司的形象设计总监,她本人为这个工作学习了整整四年的设计,并完全掌握了包括给模特选服装、化妆、做头发甚至拍摄照片的全部工作。
再比如感情,她一直蛇一样的弯曲,和发型师男友、和导演男友、和商人男友,每一次她都认真地享受过程,而不在乎结果。那个在美国拍片期间认识HANK,分手后将她的情书卖给杂志,她就整一周不出门,也没有暴跳如雷;在和法国导演阿萨亚斯维持了三年半的婚姻后,她离婚,但她说:“虽然我离了婚,但我从不觉得自己婚姻是失败的,因为我开心了四年。我和前夫在一起快乐的回忆比不开心的来得多。”
不在乎他人的评价,只为了取悦自己,张曼玉是典范。难得有女人如她这般适合做偶像,岁月的洗练下,越来越优雅、越来越淡泊,她是一株幽兰,放在哪里,哪里就有暗香浮动,减弱了浮世繁华给人心性上的喧嚣。
爱情到底需要不需要榜样?
在恋爱的时候,我们可以不听父母的意见,但是一定会听好朋友的意见,会看我们喜欢的偶像是怎么做的。这就如买衣服,我们一定不会选祖母那一代人喜欢的款式,但是对于时尚杂志上面推荐过的,那些被频繁改良的中式服装,却情有独钟。
示范效应无处不在。一个群体总会有一个带头人,精英即少数。
所有的规则都不是空降的,必定有那么一个人,最早这么做了,大家也觉得还不错,于是去效仿。或许就是要标新立异,或许只是水到渠成,一个群体中总要有人起带头作用,跑在前面的人,就是风向标。他创造潮流,后面的人跟着潮流。比如以前流行过嫁军人、嫁知识分子、现在是嫁大款、嫁外国人,周围有了这样的姐妹,大家啧啧不已。
但是完美的女人应该是心智和外表一样出众的女人,示范效应,只能择起善者而从之,拿来主义在这个时候要被提倡。
考虑自己的收入水平;考虑自己的家庭状况;考虑自己对未来的打算……
每一个别人都不能被自己代替,每一个消费者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身世、机遇、才情不同导致后来的命运不同。在爱情和婚姻的市场里,风朝哪边吹,只能50%的顺应潮流,那50%。要考虑自己的舒适度和承受能力。
毕竟,你还不是张曼玉。
第二章 爱的吸引期——投身市场吸引期的禁忌(1)
a)多角恋爱多危险?
经济学关键词:“公地”的悲剧——当许多利益主体共同使用某种稀缺资源时,资源就会出现不当配置,出现滥用。
如果你正在被某个优秀的男生或者男人吸引,而且已经向他表白了你的爱,而且他正在考虑是否接受……
与此同时,数个男生或者男人也正在被你吸引,他们也向你表达了他们的爱,你没接受,也没拒绝……那么,你听过“公地的悲剧”吗?
算来名模伊丽莎白。赫莉为好莱坞著名花花公子、电影制片人斯提芬宾生下的儿子已经四岁半了,但大家还是对当初孩子生下却不被生父承认,要靠DNA鉴定才能肯定血缘的风波记忆尤新,不是男方绝情,实在是双方都把自己定位为一片公地,你男朋友多如牛毛,我女朋友繁若星辰,大家都没闲着,忽然间闹出个孩子来,当然要查看仔细了。
“公地”制度曾经是英国的一种土地制度——封建主在自己的领地中,划出一片尚未耕种的土地作为牧场,无偿提供给当地的牧民,每个人都可以在上面自由放牧。这时候,每个牧民都看到,如果别人都不放牧,自己就占了便宜,如果自己不放牧,别人就占了便宜。于是,大家拼命把自己的牛羊往公地上赶,随着牛羊数量无节制地增加,牧场最终因过度超载而成了不毛之地。日历翻到1968年,美国的生物学家哈定教授在这个事实的饿基础上,发表了他著名的《公地的悲剧》一文。在文章中他指出:人类过度使用空气、水、海洋水产等看似免费的资源,必将付出无形而巨大的代价。
自此,“公地的悲剧”成为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环境科学等领域里被广泛谈论的话题。
西班牙王储菲利普曾经非常动心于他的第二任女朋友,这个女孩子有着模特的身材和天使的面孔,在美貌的背后同时不乏智慧,有政治和法律的双硕士学位,可以说,她几乎是西班牙太子妃的不二人选,可是,王储在和她恋爱了一年之后,偶然发现这个看来完美无缺的姑娘,居然背地里和大学时代的男朋友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恋人联系。王储困惑、苦闷,怒斥这个女孩子不应该脚踩两只船,女孩子泪水涟涟地说:“我害怕和你的爱情只是一场梦,我只想给自己留个后路。”
伤透了心的王储转身离开,任凭女孩子怎么哀求,都没有再回头。
一个女孩子,被很多的人爱慕,是好事情,但是如果自己太享受这种爱慕,而不作出抉择,或者心里已经有了倾向,但就是不公开,以图那些爱慕者能持之以恒地奉献自己的爱慕,那她就把自己演绎成了一片公地。
与其大家有便宜尽量占,等所有的牧羊人都来过了,地也就该荒芜了。不如趁着芳草萋萋的时候,只欢迎自己心仪的那个孤独的牧羊人。
第二章 爱的吸引期——投身市场吸引期的禁忌(2)
b)“道德陷阱”的双刃剑经济学关键词:道德陷阱—道德陷阱是指,在购买了保险之后一个人或厂商的行为发生变化以致增加了保险公司承担的盗窃、火灾和其他损失发生的概率。
道德陷阱的例子最多出现在保险公司里,那些保险公司的业务代表发现,当他们的客户跟保险公司签下合同之后,对于自己投保的物品,无论是一辆汽车,还是一栋房子,防意外的警惕性就都降低了,如果购买的是防盗险,那就对锁门这件事情没那么紧张了,而如果购买了火险,那车里和家里灭火器的预算十有八九就要被取消了。
道德陷阱其实不是在说道德,从经济学的角度,它是在说动机。
既然在出现财务损害的时候有保险公司在全额买单,那我就要节约自己的所有成本,不再为付出保险费的那一部分财务增加哪怕一点点的额外支出,谁说凡事小心翼翼、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就不算一种精神投入?就不算是一种成本投入呢?
除非保险公司不执行全额赔付,而是采用这样一种赔付方式:当事故发生以后,投保人自己也要承担一定比例的损失,哪怕这个比例很小,道德陷阱发生的概率才会降低。
事实的确如此。保险公司的做法也的确如此。
爱情里面,何尝没有道德陷阱的危机。
爱上一个人或者被一个人爱了以后,往往我们就在某些方面懈怠了,或者对自己的穿着打扮不在意了,或者在言语行动上没有那么温柔体贴了,原来的危机感随着爱情的来临消失殆近,对方成了自己的保险公司。但是,对方的诧异却日益严重,觉得今天的你,面孔是如此陌生,已经不是原来自己选择的那个你,在失望一次又一次之后,他终于远远离去。
爱情开始的时候一切都说得好好的,但是爱情公开以后,你却没有按照说好的那样去全力以赴,你更多关心的是在爱情当中自己应该获得的利益,而不是自己应进的责任。
爱情里面的道德陷阱,是我们自己挖给自己的,一旦失足,却要自己负全责,因为从来就没有一家保险公司,会有业务是给爱情上保险。
第二章 爱的吸引期——投身市场吸引期的禁忌(3)
c)爱情是诚实人的游戏经济学关键词:逆向选择—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交易中的卖方往往故意隐瞒某种真实信息,使得买方最后的选择,并非最有利于自己,这时候买方的这种选择就叫做逆向选择。
通常我们看到的征婚广告,都是这么介绍自己的:“年轻美貌、身体健康、才华丰富、爱好广泛,对爱情执著,对缘分珍惜。”
如果写成:“家穷人丑,一米四九!小学文化,没有户口!今日上网,广征男友!革命道路,并肩携手!搞点副业,办个户口!”,那你一定认为她不是在争婚,而是在搞黑色幽默,而那些真正想找女朋友的人,一定也不会把目光锁定在她身上。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才能实现一宗公平的交易呢?首先需要双方的诚信,需要双方都拥有足够的共同信息。只有获得的信息是真实而可靠的,买卖双方的最终决策,才能是往着最好的方向“抉择”。
可惜很多时候,卖方知道的信息内容,买方不一定知道。
甚至,卖方有时候为牟取暴利,故意隐瞒某种对自己不利的信息,由于信息不对称,买方无法排除干扰,做出逆向选择,买方的利益受到损害。
《情归阿拉巴马》里的女主人公叫梅兰妮,在纽约,没有什么人知道她的来历,只知道她漂亮、聪明、做事干练、惹人爱怜。
其实,梅兰妮出生在美国南部的阿拉巴马,从小就向往繁华的都市生活,所以她来到纽约寻找自己的未来,单身女郎的她,事业上顺风顺雨,上帝更是偏袒她,让全纽约最“万人迷”的单身钻贵安德鲁疯狂地爱上她,两个人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但是随着幸福的一步步靠近,梅兰妮心里的不安和焦急却一天天猛烈。
原来,梅兰妮并不是真正的单身女郎,在家乡的时候,她已经和名叫杰克的饿小伙子结婚有一段时间了,如今她又接受了安德鲁的饿求爱,但家乡的杰克却始终拒绝和她在离婚协议上签字,不得已,梅兰妮亲自回到阿拉巴马,劝自己的丈夫离开自己……
从南京到北京,买家不如卖家精,在爱情婚姻市场上,当你是卖家的时候,你一定会刻意隐瞒一些有关自己的不良信息,而只把那些最出采的精华部分昭示天下。因为在爱情的市场经济也是契约经济,契约经济讲究合同关系,所谓合同就是那张结婚证,以领取结婚证的时间为界限,在这之前,所有的爱情都会存在“逆向选择”的问题,也就是“合同前的机会主义”。
但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是柄双刃剑,保护你也伤害你。为什么这么定义呢?因为你在寻觅爱情的时候,是卖方市场,你会隐瞒自己的某些真实信息。但当你寻觅到爱情两情相悦的时候,双方的位置就进化成互为卖方市场,刨除他是不是在做为卖方市场的时候也刻意隐瞒了某些不良信息,但就他爱上的,并不是100%真实的你,在这个基础之上,他也不可能是100%真实的他。
但爱情里有时候需要故意的“逆向选择”,不是因为信息不对称,而是故意的“反其道而行之”,这和穿衣服是一个道理,虽然今年流行长裙,我却选择一条超短裙。这时候的‘逆向选择“可以避免潮流引领下的撞衫尴尬,可以突显自己的标新立异,最大限度吸引公众眼球。
爱情还是需要更多的诚实,哪怕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诚实会比不诚实的收益显著。
第二章 爱的吸引期——投身市场吸引期的禁忌(4)
d)爱情还是不要攀高枝经济学关键词:支付能力原则 —按照纳税人支付能力确定纳税负担的原则。
为什么欧洲人相互都是亲戚?因为数百年来,欧洲王室贵族习惯相互通婚。不只中国人,外国人也讲究门当户对,欧洲的王室贵族自然希望自己的子一辈能够保持传统,否则“高贵”血统将不再高贵。可惜,风流终被雨打风吹去,当君主立宪制国家越来越少的时候,“新生代”的王子们只能把眼光投向民间——皇宫里公主的数目实在屈指可数。
王子们热衷在民间寻找王妃,这消息让那些民间的“灰姑娘”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毕竟这个世界上还有王子,王子还在,希望就还在。很多不是公主的灰姑娘,嫁了王子。盛大的婚礼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但接下来呢?和王子能够善始善终吗?在被人艳羡的目光背后,灰姑娘的代价又有几许?当明天报纸的头条是王子和王妃劳燕分飞的消息的时候,难道只空留下一声声叹息在欧罗巴明朗的天空?
1996年,英国王储查尔斯与戴安娜王妃离婚,一年后戴妃遇车祸身亡;2004年9月,丹麦约阿希姆王子向年长他5岁的港产王妃文雅丽提出离婚,结束几近9年的童话姻缘,成为丹麦王室百年来首宗离婚事件;也有看起来不错的婚姻,当哈康宣布要迎娶梅特的时候,整个挪威都沸腾了。不少挪威的老百姓都认为梅特不是未来王后的最合适人选——她的平民出身不是最大问题,最大问题在于,在认识王子以前,她居然是一个声名狼籍的女招待,此外,她还吸毒,最容纳感挪威人无法忍受的,是她还有一个5岁的私生子。
但是,顶着压力结婚的梅特没有辜负哈康的厚爱。酒帘挑剔的挪威政治学者卡夫里在他们结婚一年后都不得不表态:“一年来,她出色地完成了挪威政府交给她的任务。”根据民意调查,超过1/3的挪威人认为梅特王妃在婚后为年轻人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只有1/10的挪威人认为她不称职。“
可惜,盛名之下的梅特王妃,日子过得并不轻松,自从嫁了王储,她就连连得病,出席完盐湖城冬季奥运会后,她得了肺炎;复活节,她在滑雪的时候扭伤了脚踝;之后的5月,她和王储在接受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