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枫叶红了-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进,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杰出的地学人才。吴传钧先生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是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的学部委员、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副主席、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
就在上次刘晓楠向杨老师请教毕业论文选题意见后不久,吴传均先生给老同学的回信来了。吴先生认为,就老同学推荐信所言,刘晓楠这个学生确实是个可造之材,经过深造培养,将来堪当学术带头人之大任。
现在,该怎么跟刘晓楠说呢?杨老师认为,刘晓楠上次来的时候的想法,从感情上是可以理解的,但从关系他自己一生的事业前程角度看,未免太过于感情用事了。在当前社会的学术研究条件而言,事业与亲情往往是难以兼顾的。事实上,不少有所成就的人,所谓以事业回报亲人,也只能理解为一种精神上的自我开脱罢了。当然了,如果像刘晓楠所打算的,将自己的事业定位于与自己成长起来的那个基层环境中,也不失为一种近乎两全的选择。但这样,就难免委屈了他的才华和天赋。毕竟,对于社会来说,真正的高层次的人才是可遇不可求的啊。
杨老师权衡再三,决定再与刘晓楠谈谈。当刘晓楠又到纺织街向杨老师送审毕业论文选题与调研计划定稿时,杨老师就适时提出了这个问题。
杨老师拿出吴传均先生的复信,要刘晓楠看看,说:“吴先生认为,如果你能到中国科学院接受深造,花上几年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充实自己各方面的不足之处,肯定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地理科学工作者。吴先生还随信给你寄了一些他自己的论文资料,说是供你考研时参考。”
杨老师和吴先生为自己想到了这个地步,刘晓楠确实感动不已。但是,自上次与杨老师交谈过之后,这些天来刘晓楠一直也在思考这个问题,而且又有了新的看法。刘晓楠觉得,自己这几天新明确的一些想法,对于自己能否从事高层次甚至国家级的学术研究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刘晓楠决定向杨老师坦诚相诉。
刘晓楠读过吴先生的信后,对杨老师说:“谢谢两位老师对我如此看重。但这几天我有些思想,也想老老实实地告诉老师。”
“你就说吧,我们一起来讨论。”杨老师鼓励刘晓楠敞开思想。
“与纯自然科学的理论研究相比,地理科学,尤其是我这几年侧重的宏观区域经济地理研究方面的学业准备,将更多地与国家宏观决策相联系。也就说,这样的研究成果,实际上是要由决策者来认定或肯定的。但是,当前,以及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各级政府的决策体制和决策者的素养,似乎还达不到坦诚吸收和接纳学术界的意见,特别是还难以善待不同观点和意见。”刘晓楠指出了目前社会的一种事实。
“至少目前是这样的。省里前不久成立了一个农业区划顾问团,我是成员之一,去参加过几次会。说实在的,我们这些所谓顾问,只是决策者们的一种姿态,一种摆设。他们实际并没有人在乎学者们的意见。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站在全省主管的位置上,比专家学者掌握更全面的情况,是真正的专家。你现在还是个学生,竟然看到这种情况,说明你确实有独到之处。不过,我想这种情况是会慢慢有所改变的。毕竟,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嘛。”杨老师说。
“可是,人生苦短啊。社会的改变和发展以数十年计,是微不足道的时间,可对于个人,就是一生啊。就说您老这一代人,您,还有我的父亲,从五十年代后半叶开始的二十多年,就错过了你们最佳的年华啊!所以,我不想把自己最能干事的年华耗在与体制和决策者的争斗中。我宁愿用有限的生命,多为自己周围的人做些实事。我想,这要远远强于场面上无谓的空耗。再说,这些年来,您也看到了,我这个人的性格,与独断专行者绝对是格格不入的,也必将成为我与决策者磨合的障碍。我还是知难而退吧。”刘晓楠一口气把自己的心里的话都说了。
刘晓楠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杨老师还能说什么呢。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三十九章 我已经准备好了(7)
到了大四年级,课程松一些了,刘晓楠去南方大学土木系旁听的时候就多了。一年多下来,刘晓楠学习了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工程质量、施工管理等课程,将以前在建筑公司当工人时积累的建筑施工知识和经验,比较系统地作了梳理和提升。刘晓楠自己的感觉,如果这时去主持工地上的工人技术培训,自己心里会有底多了。
这天,刘晓楠又过去听课。课后,李书记请刘晓楠去他们寝室里坐了一会。李书记说:“晓楠,你在我们这边旁听学习效果怎么样?还需要我们什么帮助吗?”
“感觉很好,现在要回去搞职工培训的话,不会发慌了。以后还肯定要请你们多帮助啊。”刘晓楠回答道。
“有什么要帮助的,比如还要些什么资料教材,你得现在讲,我们抓紧给你搞。”李书记说。
“怎么这么急啊?”刘晓楠觉得有点怪。
确实,刘晓楠不知道,形势发展很快,李书记他们的深造班要提前结业了。国家自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后,各地经济发展和基本建设迅速发展。如今省建工系统的施工单位全都是满负荷运行,工程任务非常紧张。尤其是现在的工程建设项目,在设计上大多有一种超前的现代化气势,科技含量空前提高。施工一线需要他们这批技术人才提前回到工地上去。所以,省建工局与南方大学协商后,决定在今年之类结束全部课程的学习,学员们提前半年回到各单位去。而学员们的毕业设计则放到工作中去做,半年后再将设计成果送回学校答辩评审。届时再获得毕业资格,正式颁发毕业文凭。
“我们走了以后,你可能就没地方听课了。我和曹工上个礼拜跟老师说了,他们答应,你要有什么问题可以去请教他们。”李书记说。
“那好。听了这么久的课,老师们也都熟悉了。我会去向他们请教的。”刘晓楠说。
“还有,你刚才不是说了职工培训的事吗?上几天公司的王书记给我们打电话时也说到这项工作。”李书记想起来了。
“是吗?公司里有什么打算?”刘晓楠正想了解了解。
“王书记说,省局已经在着手启动全系统职工培训的事了。打算分两大步走,第一步是按国家的统一要求,对浩劫十年期间初中、高中毕业的工人,再重新进行一次文化补习和考核,要求全部达到合格的初高中毕业水平。第二步是在文化补习的基础上,全面铺开职工岗位技术培训。目标是各个岗位的职工都要具备本岗位的上岗技术水平。”李书记说。
“那这是一项很大的任务啊。”刘晓楠已经看到前面的事业了。
“是的,首先就是需要大批师资,特别是需要大批既懂教育,又懂工程施工技术的专业教师。晓楠啊,你这两年来这边旁听,这个准备是做对了。不错,小伙子,有远见。”李书记打心眼里赞赏面前这个年青人。对于目前的这种形势,他李书记当年也没想到,而刘晓楠竟然预料到了。
“我也只是想,自己是公司的人,是从建筑工人里出身的,我不能忘了这个本,应当对自己的本源多有些专业了解。”这也正是刘晓楠当初的想法。
“这也说明你是作好回去服务于公司、服务于工友们的准备的。是吗?”李书记想明确这个年轻人的想法。因为,王书记也曾向他问询过刘晓楠对毕业后的想法。现在是需要人才的时候,公司里上上下下都盼着他们这些在外学习的人早日回去。尤其象刘晓楠这个正宗的新时代全日制本科大学生,是全公司的第一人啊。
“李书记,你是知道的,从当年发狠考大学,到这几年拼命读书学习,我是很有些想法的。但是,现在,尤其是最近这一年来,我越来越明确到个人理想应当与自己的成长历史和现实需要结合起来。李书记,领导上放心吧,我会好好把握的。”其实,刘晓楠内心已经很明确了。
第四十章 把女朋友带回去(1)
或许是为了进一步厘清自己的思想,刘晓楠有意识地放松了学习,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思考一些关键的问题。毕竟,到了决定自己人生走向的关键时候了。
这个周末,刘晓楠决定和王育萍回工地去。而且,刘晓楠想在工地上多待些时间,好与工友们多聊聊。于是,他们周六中午就动身了,打算在工地上过一夜。
两个人赶到工地,正赶上工地的下午开工,他们就拿上工具,和师傅们一起去上工。这个国家储备仓库工地已经搞了快三年了,主体工程都已经竣工,现在就只是一些扫尾的事。所以,工地上的活不是太紧张,大家一边做事,一边随意的聊天说话什么的。今天,刘晓楠他们又来了,所以,工地上就更加随意些了。
几个师兄见刘晓楠来了,干脆放下自己那边档口的活,提了瓦刀过来,一边帮着在王师傅的档口上做一把,一边和刘晓楠聊天。王育萍见老爸的档口上人多了,没了她的地方,就干脆找李莉、小洁她们去了。
“晓楠,按算起来,你已经快读满四年大学了,要毕业了吧?”甘师兄问道。
“是的,甘哥,只剩一个学期了,明年七月份就可以毕业了。”刘晓楠答道。
“好啊,我们兄弟们中间就要出一个大学毕业生了。到时候我们好好喝一场,庆祝庆祝。哈哈。”
“是啊,是啊,我们给你摆毕业酒,放肆庆祝一番。哈哈。”
工友们高兴得一起嚷嚷起来了。
“应该是我备酒,请师傅们师兄弟们喝酒。到时候各位可都要赏脸光临啊。哈哈。”刘晓楠也很高兴,想到毕业时和工友们痛痛快快的喝一场,确是件乐事。是啊,这些年来,自己一边读大学,还一边拿着公司寄来的工资,这工资可就是工友们的劳动成果啊。到时候,大伙儿用辛苦的劳动成果支持的大学生毕业回来了,理应好好地喝几杯。
可是,甘师兄他们还是坚持要请刘晓楠喝酒,而且他们有他们的说法:“晓楠啊,毕业酒你请我们也行。但是,我们还是要请你喝酒。”甘师兄说。
“那当然,我们以后肯定要常在一起喝酒。到时候,只怕是谁请谁都分不清。哈哈。”刘晓楠又回想起以前和工友们在一起时,每逢周末、节假日,师兄弟们是从来不落下喝酒的大事。
“那是,那是。不过,你毕业后我们头一次要请你的酒是拜师酒,是要把家里的小孩子们交给你教育。到时候,我会叫我家那小子给你叩头的。你一定要受礼啊。”
是啊,师傅们、师兄弟们一年到头离开妻儿,在野外工地上劳作,图个什么啊?他们自己并没什么太大的奢求,一日三餐吃上饱饭,再要有杯酒喝,就足够了。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孩子养大,就是希望孩子能有个出息。现在眼看社会进步发展得越来越快了,孩子们要有出息,是非得读好书才行啊。
工友们这是把自己的希望,甚至是把自己后半生的幸福都托付给自己了。这个礼,刘晓楠能不受吗?
不知不觉,身旁的砖墙又砌到一人高了,是该升架子的时候了。工友们干脆下了脚手架,在墙边燃了堆火,大伙儿围着火堆聊起来了。
聊着聊着,刘晓楠这些天来有点乱的思想似乎越来越清晰了。在工地上,在工友们中间,他是这样的如鱼得水,心里舒畅得没有了一丝烦恼。这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地方!
那边,育萍和一班女孩子嘻嘻哈哈地笑闹了一阵过后,本也坐在一堆聊天,见师傅们这边燃了一堆火,就一股风一样地抢过来,在火堆边挤了一半的地块。小女孩们在一边嘻闹,大老爷们在一边继续聊孩子们的将来。当然,工友们最期盼的孩子们的将来,要像刘晓楠、王育萍的现在这样。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四十章 把女朋友带回去(2)
那班女孩子们围着王育萍闹归闹,但也说了件重要的正事,那就是文化补习。
“那些年家里要我们上复习班,考大学,我们怕读书,也懒得读书。这下好了,不上大学也要补习中学的课程,说是要拿到文化水平认证资格才能招工转正。烦死了。”李莉一肚子的后悔和烦恼。
“你们不是有高中毕业证吗?”王育萍不清楚这些事。
“现在国家不承认那些年的毕业证,都要重新考一次才算。当然,那些年要真学到了东西也无所谓,考就考呗。可是,我们那算什么读书啊,你是知道的。早知道这样,那年按刘哥说的,我们也像你一样复习考大学,不是更好吗?唉。”小洁也是后悔死了。
实际上,不但这班还没解决工作问题的小青年要补习考文化水平认证,然后才能招工参加工作,就是已经当了工人的年轻人,只要是在那个十年里初中或者高中毕业的,都要重新进行文化水平考试,作为以后晋升技术等级的文化基础。听说,全省建工系统的补习考试方案已经作好了,明年就要分批实行了。
“听说,补习前就可以报考一次文化水平。如果自己真有水平,一次就考试过关了,可以直接得到认证资格,公司里还会奖励几十块钱的奖金。”李莉已经打听到一些东西了。
“那你们就先报名考一次吧,考上了更好,没考上再参加补习也不迟啊。”王育萍提出建议。
“我们也是这样想的。如果参加补习班学习,像我们这样没参加工作打临工的子弟,就没有工钱发了。如果是正式职工,参加补习班学习就只发基本工资,没有奖金什么的了。”钱可是个大问题,尤其是像罗小洁这样喜欢买衣服买化妆品的女孩子,要没了钱花,可就要了她的命了。
育萍是知道这班小姐妹们的心思的,心里就想着怎么帮她们一把,“所以,要争取不补习,自己直接考试过关。到时候,说不定先考试过关的,还有可能先有招工的机会嘞。”
“是啊,是啊。育萍,你得帮帮我们啊。”李莉这回是认真了,没了过往那种玩世不恭的劲头了。
“我也在想该怎么帮你们啊。”育萍还没想到好办法。
于是,姑娘们又是一阵叽叽喳喳。最后商定,从现在开始就利用工余时间自己复习功课,到时候第一批报名参加文化水平资格考试,争取最先考试过关,拿到合格证。现在,问题是怎么个复习法。
“育萍,你是知道的,我本来学习成绩就差,现在又丢了这么多年,突然要拿起书来,还不知道是顺着看还是倒着看嘞。”节李莉犯了愁了。
“是啊,这么多年都生疏了,怎么复习啊。”小洁也担心着。
“我想,一个是教材问题,一个是要有辅导。”在刘哥他们面前,王育萍好像什么都不懂,但在这班小姐妹这里,她却俨然是个高明的指导者,“教材问题,我们以前的课本肯定是不行的了。你们先去找这两年学校里的课本,比如弟弟妹妹们的课本啊,先读着。我再跟刘哥说说,看他能从省里搞到职工补习考试的教材吗,最好搞几套来。大家用这样的教材复习,肯定效果好多了。”
“是的,要能有补习教材就好多了。”罗小洁说。
“辅导的事,我想,跟刘哥说说,我们俩每个礼拜到工地来,给你们做一次集中辅导。你们平常复习时,有不懂的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