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枫叶红了-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着悲愤,带着对那个代表权力的大院的失望,在一阵萧瑟的秋风中出发了。

  闷热了一天一晚的天突然来了一阵大风,把路边那棵大梧桐树上的残叶几乎悉数刮落了下来。大风吹过马路两边的围墙,把那上面粘贴着的墙报和标语刮下来不少。大风卷起了地上的尘土,还有那些随风飘落的纸屑。大风里夹杂着浓烈的水气,雨就要下来了。

第三十三章  经风雨见世面(3)
一支悲壮的队伍,队形有点零乱,却井然有序,迎着劈头盖脸的大风和飞沙尘土,艰难地行进在省委大门前的那条冰凉的水泥路上。所有的人都心情沉重,队伍静静地行进着,几乎没有什么声息。

  刚刚转弯走上公园路,一阵阴冷的寒风刮过,竟下起了秋天里少见的大雨。大雨象水幕一样从天上铺天盖地横扫下来,雨柱冲向地面,把地面上的尘土都冲得扬了起来,使雨水里有了一股呛人的灰尘味。

  豆大的雨滴打在刘晓楠这身强力壮的青年汉子身上,那雨中的寒意加上冷风一吹,竟然也浑身冷得只打颤。刘晓楠想,自己每天至少还吃了一顿饭,都受不了这种秋风冷雨的侵蚀,那些绝食多日的同学怎么受得了啊!一定要好好照顾他们,一定要安全地把大家都带回去!

  刘晓楠在风雨中前后来回奔走着,招呼同学们一定要搀扶好绝食的同学,搀不动的就背着,一定要把自己的同学安全带回去。

  倾刻,所有人的全身都湿透了。在大风大雨的冲击下,队伍行进得很慢,几乎没有了速度。有人突然滑倒了,队伍就马上在那里起了个“疙瘩”。刘晓楠一边跑过去,拉起倒在地上的同学,一边用坚定的声音告诉他们,“不能停,决不能停,一定要坚持走下去!”

  这时候,由早晨才过来的同学组成的机动队发挥了作用。他们精神足、体力好、反应敏捷,成了一支生力军。机动的同学迅速过来,替换下滑倒的同学,架起绝食的同学,马上恢复了队形,保持着整个队伍继续前进。

  本来就身体已经极度虚弱的绝食同学,在这一阵突来的大风大雨的冲击下,最后的一点力气都被消耗掉了。他们中不少人已经不能自主地走路了,只是被同学架着,机械地移动着双脚。更严重的是还有人连移动脚步都不行了,完全是同学架着拖着前行。而架着他的同学,在风雨也只顾奋力前行,根本没注意自己架着的这个同学还能不能走路。

  刘晓楠发现了这个情况,有的绝食同学已经没有了主动的步伐。“不行,不能这样拖着,背起来,几个人轮流背着他!”大风大雨中,同学们一时没听清他说的什么。刘晓楠抓住旁边一个身材高大的同学,手按他的肩膀,示意他蹲下身子,然后自己抱着那个已经昏迷的绝食同学,放在了他的背上,“背着他,你们几个人轮流背。”

  随即,刘晓楠又大声招呼:“曾援朝,援朝,你带几个体力好的同学注意检查绝食同学的脚步,发现有不能迈步的,全都背着走。不能拖着,拖着会拖坏人的。”

  雨越来越大了,队伍也慢下来,尤其是走在最前面的同学,被大风大雨击打得几乎不能往前走了。刘晓楠立即带了黄粤豫和几个机动的同学走到队伍最前头,大声地对黄粤豫他们几个下达着指令:“你们不要管人,就专门在前面开路,注意及时疏导开迎面的行人、车辆,不能让他们阻滞了队伍。任何情况下,都一定要保证队伍不断地在前进,不能停,不能成堆拥挤,更不能散。明白了吗?”刘晓楠就是要用有力而响亮的声音提振同学们的士气。

  “明白了!”同学们也大声地回答着。

  一支队伍要的就是这种气势,精神饱满,士气振奋,一往无前,势不可当。今天,他们就是要凭着这么一股气势,赢得这场生死之战! 。。

第三十三章  经风雨见世面(4)
公园路不长,大学生们的队伍不久就转上了劳动大道,这条省城最宽敞的大道。可能是还不到上班时间,再加上下着大雨,这条省城第一大道上并没有什么车辆,行人也很稀少。

  偶尔有几辆汽车经过,宽宽的马路有足够的路面让他们行驶,不至于与大学生的队伍发生冲突。街面两边的店铺大多还没开门,显得冷冷清清。街边有些铺面前看到有几个躲雨的人,他们可能是出门早了,没带伞防着天气。行人远远地望着这支长长的悲壮的大学生队伍,他们的许多人或许一时还明白这是干什么的。他们有默默注视这支队伍的,也有像通常看到人被大雨淋着时那样胡乱叫嚷的,有些人的叫嚷声中自然带有明显的嘲弄声调。

  “同学们,集中注意力,跟紧队伍!”刘晓楠知道,这时的队伍已经无暇顾及街景了,不管旁人作何表现,大学生们已经没有精力去注意、去回应了。他必须更频繁地来回奔跑,让同学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搀扶和保护绝食同学上来,决不能在街面上把队伍走散了。

  但是,行人中也有明白这是怎么回事的。他们见到风雨中艰难前行的大学生队伍,不由得站直了身子,严肃地向着这支不屈的队伍行注目礼。在一个没开门的店铺屋檐下,几个穿着同样工作服的青年工人,一起向着大学生队伍招手致意。远远地可以看到他们张开嘴在大声说着什么,一定是在问候大学生们。只是风雨太大,把他们的声音全吞没了。

  悲壮的队伍感天动地,也感动了这天在省城街道上见到这支队伍的任何有良知的人。更多人是对大学生的悲壮队伍给予了同情和配合。当大学生长长的队伍走过时,路边的行人静静地站立着,原本要横过马路的也耐心地站在路边等候。一路上没有人横穿大学生的队伍,没有车辆与大学生的队伍抢道。尽管这时候艰难的大学生们根本无法阻拦任何人的穿插和抢道。

  队伍行进缓慢,却行进得格外顺利,在每一个交叉路口,不管大学生们的队伍要走多久,都没有遇到行人和车辆的干扰,比那天刘晓楠带队伍过来时顺利多了。所有的行人和车辆都在大风大雨中肃穆静立,默默地目送着大学生们相互搀扶着、艰难地、慢慢地从他们眼前走过。

  谢谢你们,人民!天地间的良知在于人民而不在于官场,人世间的人性在于底层而不在于深宫!人民,才是这个社会真正的脊梁和正义!大学生们正是从人民之中获得了力量和勇气。

  刘晓楠他们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对那些好心的行人们、司机们表示感谢了。他们必须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维护队伍上,他们要百分之百地保证绝食同学的安全。责任不允许他们有半点分心和疏忽。

  刘晓楠在每一个路口都要站在路边的行人前面,一边招呼着同学们顺利通过路口,一边和行人们一起关注着这支队伍的每一个脚步!他既负责着这支队伍的行动,他也是路边支持这支队伍的人民中的一员。

  后面有打伞的行人把雨伞撑到了刘晓楠的头上,他头上的雨水一下就被挡住了。刘晓楠心头一热,泪水夺眶而出。这几天再艰难的时候他都没掉过半滴眼泪,刚才从那座大门前出发,同学们几乎哭成一片,他也咬牙坚持着。他看到那些毫无表情的大院门卫,想到这座大院里的冷血人物,那时候根本就哭不出来。他觉得,一个大学生队伍的负责人不能对那座丧失了人性的大院流泪。而且,他作为现场的负责人,重任在肩,最重要的是稳定大家的情绪。

  现在,刘晓楠没有回过头去,只是静静地站着,执行着自己的责任,一任泪水和着雨水在脸上身上流淌。因为,他不用看,不管后面是谁,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人民!

第三十三章  经风雨见世面(5)
队伍艰难地前行着,大雨已经把每个人的衣服都淋透了,单薄的湿衣服贴在同学们虚弱的身体上,雨水打在上面,又直接往下流。雨水浸透的头发紧贴在脸颊上,又沿着发端满头满脸地流下来,再沿着脖颈流进衣领里。同学们一个个脸色惨白,嘴唇发乌。尤其是绝食的同学,在风雨的吹打下甚至睁不开眼睛,就像失去了知觉一样,被两旁的同学架着前行。

  看着眼前的这一切,刘晓楠心如刀绞,这些年青人都是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啊。他们不为个人,不为私利,只是为了自己的祖国,为了自己传承的这个曾经灾难深重的民族。但是,专横的官僚主义者和无良的官场潜规则竟然如此狠心地、如此冷漠地对待他们。刘晓楠心中充满了痛恨与愤懑,这时候的他只有一个念头,自己将终生不屑于与这样的官场为伍。

  刘晓楠前前后后地招呼着队伍,静静行进的队伍只听到他那鼓励的声音,他那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声音,他那给机动队员下达指令的声音。那声音分明已有些嘶哑了,但还是在不停歇地招呼着。

  突然,刘晓楠在行进的队伍中看到了王育萍!真想不到,这个还不到二十岁的小女孩,竟能在暴风雨中搀扶着一个身材高大而身体虚弱的男生前进。

  那个男生戴着副眼镜,身体看来已经非常虚弱了,这时好像昏过去了,没有了清楚的意识,好像也没有什么知觉。搀扶他的一男一女两个同学,那男的身体也不强壮,那女的就是身子也很瘦弱的王育萍。这时那个绝食同学全身都压在了两个搀扶同学的身上。

  刘晓楠透过雨幕,可以清楚地看到育萍紧咬着牙关,紧绷着嘴,用一双瘦弱的手,紧紧地抱着那个绝食的同学,一步一步地往前挪。雨水湿透的长发紧贴在她的眉上眼上,估计她是完全看不到路了,只是凭着感觉在跟着队伍走。

  刘晓楠又一次泪水夺眶而出。自己的爱人就是这样勇敢地与自己站在一起,就是这样以她瘦弱的肩膀承担着和自己一样的责任与道义。刘晓楠知道,其实育萍自己对事情可能并没有太明确的思想,但是她绝对信任自己的刘哥,她是以刘哥的思想和意志在支持着自己的。

  刘晓楠想过去帮她一把,她一定快要撑不住了。正在这时,他看到她趔趄了一下,连同她架着的同学一起趔趄着,就会要摔倒了。他正要一个快步冲过去扶住她们,可自己身边的一个同学却也正好滑了一下,正在连着搀扶的同学一块往下倒。他下意识地赶紧伸手扶住身边的同学,无法及时帮育萍了。他只有一边扶住身边的同学,一边朝着育萍大声呼喊:“育萍,加油,加油!”

  刘哥的呼喊穿过雨幕,传到育萍那里,给了育萍一股神奇的力量。她坚持不松手地抓紧那个昏迷的同学,在雨中趔趄着,跌跌撞撞了好几步,还没摔下去。

  大刘的呼喊让曾援朝扭头看过来,正好看到了正在趔趄的王育萍,他一个箭步冲过去,伸出大手,一把扶住了正往地下倒去的她。旁边的两个同学也反应了过来,和曾援朝一起扶稳了趔趄着的王育萍她们三个人。

  曾援朝对王育萍说:“你休息一下吧,我来扶他。”

  “不,你去帮其他同学吧,我能行!”王育萍坚持说。

  “我们能行!”和王育萍一组的另三个同学齐声说。他们四个人坚持要把自己保护的绝食同学送回学校去。

  没有时间争执,曾援朝又得赶去帮其他同学,只说了一句:“那你们当心啊。”就又消失在雨幕中。

  王育萍和同学们架着那个大个子同学,继续在大风大雨中前进。

  刘晓楠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里充满了欣慰和骄傲,默默说:“好样的,我的爱人!”

第三十三章  经风雨见世面(6)
大学生们的队伍上了南江大桥,桥面风更大了。迎面的西北风把密集的雨线吹得几乎呈水平线向大学生们扑来,成串的雨滴重重地打在同学们的头上脸上身上。迎面的风雨与桥面那个坡度成了前进道路上的巨大障碍,几十个绝食同学几乎都没有了再走下去的气力。当他们那无力的腿脚抬离地面时,非但不能向前迈出,反而还被大风吹得向后退去。哪怕向前迈出半步都是艰难的。

  绝不能让队伍在桥面上停下来,那样后果将不堪设想。刘晓楠跑到队伍的最前头,用背顶着风雨,面向队伍,一边倒步前行,一边在风雨中向同学们大声呼喊着,鼓励队伍最前面的同学顶着风雨走下去:“同学们,向前迈步,坚决地向前迈步!同学们,要坚持,要坚持,一定要坚持,一定要坚持走下去,不能停!走啊,走——啊——!”队伍在一阵紧似一阵在风雨中,在刘晓楠那高一声低一声的呼喊中,艰难地一步一步地在桥面上向前爬行。

  “黄粤豫,黄粤豫!”刘晓楠分不出眼神去寻找人,只是在风雨中大声叫了两声。

  “在!大刘,我在这。”黄粤豫也只是凭着声音答应着。

  “你们只留两个人在前面开路,其余的人都到后面去,帮曾援朝他们。谁走不动就拖谁,拖着走也要坚持前进。拖不动就背着走,决不能让任何人停下来。队伍中一有人停下来,就会出现连锁反应的。千万千万不能停!”刘晓楠要黄粤豫到后面去,自己负责带两个人在前面开路。

  “是!决不让任何人停下脚步!”黄粤豫带着人就往后面去了。

  刘晓楠清楚地知道,这支队伍必须借助惯性一步不停地走下去,不能有丝毫的停滞、骚乱或干扰。幸好,这时的南江大桥桥面竟然没有一辆过往车辆。刘晓楠想,这时候要来了车,这支队伍只怕连让车的力气都没有了。

  所有的同学拼着最后的力气,一步一步、半步半步地在桥面的上坡路面一点点往前挪。所有人的力气都好像要到极点了,但整个上坡路面还只走了一半。如果队伍在半坡上瘫下去,那只怕就回不到学校去了。

  不行,一定要把同学们一个不少地带回去!下定决心也要把大家全部带回去!要再给同学们鼓鼓劲。刘晓楠想到了歌声,战斗的歌声,激情的歌声,一定能振奋同学们的精神,激发出最后的力量。

  “文英姐,刘文英!”刘晓楠冲着队伍后面大声呼喊。

  “我在这,晓楠,我在这里。”远远地,听到刘文英在回应。

  “唱支歌,你领头唱支歌,就唱下——定——决——心——!”刘晓楠不管看没看见刘文英,只是冲着她回应的方向发出了指令。

  “好。同学们跟我唱!下定决心,不怕……”刘文英那响亮而厚实的女中音,划破漫天的风雨,在南江大桥桥面上回响。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低沉的、显得有几分微弱的合声逐渐响起来了。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合声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在南江大桥上空形成了一片共鸣。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歌声一遍又一遍,风雨中的大学生们抬起了头,挺起了胸,踏着歌声的节拍,坚定地前进,前进!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三十三章  经风雨见世面(7)
终于,大学生的队伍走过了南江大桥中间的最高处。接着就是下坡方向,行进将会容易些,但最要当心顺着水流行走可能滑倒。刘晓楠站到了队伍的侧边,立在大桥的最高处,指挥队伍由上坡路段转到下坡路段。

  “同学们,我们胜利了!最艰难的上坡路段走完了。走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