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枫叶红了-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十二章 同病相怜(2)
邵成福刚回到学校,一个人坐在宿舍里发呆,周名鹏就找过来了。
周名鹏告诉老邵,汤先林家里出了点急事,要回去一趟,又不好跟系里说。考虑到正是周末,就想跟班里说一声算了,反正下周一赶回来上课就是了。因为没找到邵班长,就跟周名鹏说了。汤先林现在已经在路上了。
老邵直愣愣的样,也不知听到没听到,只是似是而非地对周名鹏说:“哦,家里有急事。回去,回去好。礼拜一回来,回来就好。”
周名鹏认为邵班长同意了,没再说什么。但他没有马上离开。他想了想,又对邵成福讲:“邵班长,有件事我想和你商量商量。”
邵成福没作声,也没什么反应。
“邵班长,邵班长。”周名鹏连喊了两声,“你没事吧?”
“哦,没事,没什么事。”邵成福好像被喊醒了,“什么事?要商量什么?你说吧。”
周名鹏觉得,全班四十个同学,其中已婚的大龄同学就有十一个,这么多已婚同学的事应该有个特别考虑。
“要特别考虑什么啊?”邵成福问道。
“已婚了,有家室的人,家里七七八八的事肯定多些。”
“那当然了,这你我都一样。”
“像我们这样,都是家里的当家人了。家里有急事、大事,肯定都得我们拿主意,想办法,还常常得需要我们亲自去承担,去解决。”
“是啊,担子是很重,我都快要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了。”邵成福当前正是这种状况。
“但是,若要一年到头老往系里去请假,次数多了,系里恐怕不见得都会同意。况且学校请假的规矩麻烦太多,等请得准假下来,时间也给耽误了。”
“有什么办法呢?当学生,就得受学校的规矩管。”邵成福历来不善于对付规矩。
“我想……”周名鹏有点犹豫。
“说吧。”邵成福看出周名鹏可能有什么想法了,“有什么办法,我们一走来考虑吧。”
周名鹏的想法是,对于已婚的大龄同学,如果因为家里有事,要赶回去一两天,或者想就着礼拜天前后的日子回去一趟,只要给班长请个假就行了,不必报到系里去。
“可以这样做,但最多不得超过两天时间,而且绝对不能超假。”邵成福觉得可以这样通融通融。
“这样就好了,以后我们也方便些。今天汤先林的事就不给系里讲了。”
邵成福这才想起刚才周名鹏讲了汤先林的事,“老周,你刚才说汤先林家里出什么事了?”
“他也没说得清楚,好像是他老婆还是孩子谁病了。”
其实,汤先林没有说实话,他家里谁也没生病。汤先林火急火燎地往家里赶,是因为他两口子犯了大事了。他们违反了计划生育的政策,怀上第三胎了。
汤先林已经有了两个孩子,但都是女孩。按国家计划生育的政策规定,农村人口夫妻已有了两个孩子,不管是男是女,都不准再生育了。否则,要进行重罚。如果夫妻双方有一人是国家干部职工,则要受到降职降级降薪,甚至开除的处分。
汤先林上大学前,已经下决心要再生个男孩。因为,在农村若没个男孩,以后是撑不起一个家的。农村人超生,最多也就是个罚款,没什么好开除好处分的。他两口子想着那怕罚再多的款,罚个倾家荡产,也要生个男孩。可没想到,孩子怀上好几个月了,汤先林竟然上了大学,已经是靠得住的国家的预备干部了。
妻子来信说,大队已经知道她怀孕的事了,正打算怎么处理他们两口子。这事就大了,这时候如果超生怀孕的事被大队、公社捅到学校里,那必定会被学校开除学籍,汤先林的前程就全完了。所以,汤先林必须尽快赶回去“救火”。
汤先林在公社供销社做了好几年,与公社的干部还是有些熟的。尤其是那些年物质紧缺,汤先林没少利用工作便利,帮着公社领导搞些便宜的内部贷,甚至还动手脚调过账,把东西白送给领导。这次回去找找他们,应该能有所帮助。再说,现在自己是大学生了,而公社所有的干部里还没一个大学生,就连县政府机关里也没几个大学生,如果自己毕业回到县里,迟早也得当个领导干部。把这一点给公社管事的人讲清楚,他也应该会给自己留个后路的。
现在最要紧的是必须赶在处分的事定下之前,特别是公社通报给学校之前赶回去,争取把事情化小化了。最坏的结果是,对家里怎么处分,怎么罚款都行,但决不能通报到学校去。只要保住了学籍,只要能毕业当上干部,以后迟早会有机会翻身的。
所以,汤先林等不得向邵成福请假了,更不能让系里知道。幸亏自己与周名鹏还算要好,跟他说一声,让他代为向邵班长通融。为了万无一失,汤先林还用为已婚大龄同学着想的名义,向周名鹏教了一招,将周名鹏、邵成福都装了进去。
现在正在路上急匆匆地往家赶的汤先林想得最多的是,职务和权力太重要了,太有用了。自己一定要借着大学生这个最时兴的梯子往上爬,要入党,要当干部,要一步步地往上提拔,要当大官,掌握更多人的命运,让人家都来求自己,彻底翻过现在这种低三下四求人的身来。 。 想看书来
第十二章 同病相怜(3)
礼拜天一天,刘文英到三舍303室去了两趟,没见到刘晓楠,也没见到邵成福。刘晓楠不论是平日还是星期日,大白天都不会在寝室里的。除了半夜回寝室睡觉,他要么是在教学楼,要么是在图书馆。刘文英没见着他是意料之中的事。
但邵成福大礼拜天的能去哪呢?他不会进城去,舍不得花那钱。哪怕是一毛钱的公车票、三毛钱的光头面,他也花不起。躲哪去看书学习了?也不会中午都不回食堂吃饭。刘文英觉得,邵成福今天有什么不正常的事。越这样想,心里就越放不下。
这一段时间,刘文英与邵成福走得越来越密了。不知不觉地,刘文英天天都想与邵成福见见面,说说话。到了周末,更愿意与他一起度过。可这个礼拜天,他连个招呼都没打,就找不到人了。自己正有一肚子话想和他聊聊嘞。
这两天接连收到得宝和仁华的信,烦死人了。
得宝说,把孩子放在哥哥嫂子那里带,他们看得不重,孩子被别人打了,身为村长的哥哥也不出面去找那家人理论。得宝要文英写信回去说说哥嫂。
仁华说,得宝姑父太不懂道理,村里孩子们在一起玩,打打闹闹是常有的事,能仗着干部身份宠着孩子吗?华要姑姑写信回去问问姑父,他们家老爹当年也是这么当干部的吗?
这个婚姻啊,这个家、丈夫、孩子啊,文英一想起来就头痛。怎么能去说哥哥嫂子呢。父母走得早,从小就是哥嫂养育着自己,哥嫂如父母啊。得宝这家伙没良心,哥嫂帮你带孩子,你还要找哥嫂论理去?唉,这人就这么个素质,没办法。
仁华也是的,他这信的意思肯定不是哥嫂要他写的。哥嫂不会与得宝计较的。你一个毛头小子瞎掺和什么呀?
文英一边想着,一边漫无目标地走着,是找邵成福,好像又不是,就这么在校园内内外外走着。走着走着,文英竟走到了学校附近的江堤上。
对了邵成福可能在那里。南江的防洪堤上有个备用的防洪材料存放间兼巡堤休息室,文英与老邵有次在江堤上散步时遇到下雨,他们在里面躲过雨。记得老邵说过,他喜欢那个地方,安静,心烦时在里面坐坐,心就静下来了。他还说,他在那里坐过几次。
远远地看见那间小屋子,刘文英不由得加快了脚步。走到近处时,透过那没遮拦的窗口,文英隐隐约约可以看到老邵正坐在里面,勾着脑袋,一副沉重思索的神态。刘文英刚要开口招呼老邵,突然觉得胸口一阵紧缩,心跳骤然就加快了,砰咚砰咚地,似乎一声响过一声,心头一阵紧过一阵,连脸上都觉得一股热气了。
“难道?”文英自己都觉得奇怪,“怎么会有这种感觉呢?”想到这里,心跳得更急了。文英只好停下脚步,一个人默默地立在门外,努力让心静下来。
不知站了多久,江堤上静静的,只有风刮过时,堤下隐隐传来水浪拍击岸石的声音。那间小屋子里也是静静的,里面的邵成福像一尊塑像,一动都不动。
“唉!”小屋子里传出一声沉重的叹息,这让门外的文英一下清醒了过来。
文英轻轻地叫了一声“老邵”,跟着声音就进了小屋子。邵成福一抬头,四目相对。文英分明看到了老邵眼中尽是哀愁。而老邵也看到了文英眼中的焦虑。
老邵没有站起来,只是从那张条凳的中央向里面那头挪了挪,把朝门口的这头让给了文英。文英一步跨进去,一边往凳子上坐,一边拽着老邵的一支胳膊,急切但轻柔地问道:“老邵,你怎么了?”
老邵鼻头一酸,说不出话来了,赶紧把脸别到一边去。一个人在这里坐了大半天了,把十几年来的悲哀,把几十年后的悲哀全都想到了。这会儿一个知己女性一声轻柔的问候,足以征服任何男人的情感。邵成福已经哭了,只是强忍着不出声,不让文英看见。
文英靠过去,双手搭在老邵肩上,一把扳过他的脸,那是一张泪流满面的脸。老邵再也忍不往了,“哇”的一声哭出声来了。文英那烦扰了一天的心,这会也碎了,她一把抱住老邵的肩头,两人哭在了一起。 。。
第十二章 同病相怜(4)
夜幕降临了。
老邵和文英已经坐到了江堤边上。疲惫了一天的老邵将身子斜靠在文英的怀里,任由她抚弄着自己的头发。这时,两人之间已经没有了任何心理和情感上的距离,如果不是那种无处不在的社会意识让人有股莫名的敬畏,两个人早就会融为一体了。
但是,他们不能,他们各自必须面对的东西太多了。抛弃这些东西,似乎是太不可想象的了。
“老邵。”
“嗯。”
“我们下半辈子该怎么办呢?难道就因为社会的那个罪恶十年,就要毁掉我们,不,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吗?”
“罪恶,罪恶,它要是绝对的罪恶,万物都是罪恶就好了。我们就可以毫不犹豫地抛弃那十年的一切。但是,它偏偏给我们留下了无法剪断的牵挂。”
“是啊,最让人牵挂的是孩子。孩子有什么错?”身为母亲的文英对那个家的唯一牵挂就是两个孩子。
“就是有错,那也是他们的父母造成的。”邵成福的两个孩子虽然有病,但能怪孩子吗?“孩子,不管是健康的,还是疾病的,他们也都是自己的血脉,自己身上的肉啊。”
“难道,为了孩子,我们就……”文英不愿说下去了,她不敢想像,就这么生活下去,自己能不能将人生进行到底。
“或许还不仅仅是为了孩子,而更多的是为了社会,为了我们这个拥有太多传统或者积习的社会。”与女人相比,男人想事情往往更多地着眼于社会。
“是吗?”
“我最近注意了西方,尤其是美国家庭与社会的关系。他们那里,家庭更多的是属于个人的,或者说私人的事,而不必太在意社会的看法和舆论。”
“哦?”
“而中国社会,家庭问题被赋予更多的社会意义,其中最制约人的是赋予家庭更多的社会责任与义务。”
“怎么说呢?”
“比如,美国夫妻离异,家庭解体,并不怎么担心孩子。这除了他们拥有丰富的物质条件,不必担心孩子的养育,更重要的是,他们基本不担心会因此对孩子心理上产生什么副作用。因为他们那里没有对离异夫妻的歧视和指责,没有因之伤害孩子心理的社会氛围。”
“那是的,与我们这里大不一样。”
“而我们这里呢?说实话,你我今天在考虑这个问题时,不会是担心以后经济上养不活孩子。我们担心的是社会将会怎样看我们,怎样议论我们,怎样对待我们。而所有的这些,又必将造成对孩子的心理压力和社会歧视。”老邵这一天已经想了很多了。
“是啊,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一定会造成心理和性格上的毛病。”文英觉得这对孩子是个严酷的事实。
“尤其像我那两个孩子,本来智力上的毛病就已经够可怜了,若还要让他们承受因父母行为而来的歧视和欺侮,我心里怎么受得了,怎么过得去啊。”老邵说着说着,好像又有些哽咽了。
“老邵。”文英轻轻地叫了一声。
“我没事。”老邵又略为恢复了一点。
“我常常怕想这个问题,有时也是不愿去想它,或许是有意无意地要忘记这个问题,哪怕是暂时的忘记。”文英在这个问题上确实是矛盾极了。
“可它确实存在着,而且对我们的人生很重要。”
“重要归重要,但我们冲不破周围的世界。我们没有勇气,不,也许不是没有勇气,根本就是我们自己就放不下。那是自己的孩子,自己的骨肉啊。”文英越说越动情了。
“是啊,是啊。”
“在农村里,如果夫妻一分开,孩子就必定是留在父亲家的,母亲就将永远失去孩子。要永远离开自己的骨肉,怎么受得了啊。”文英清楚地知道这一点,一个嫁给了农民的女人,如果离开了丈夫,就必将失去孩子。
“是啊。在农村,女人家对于这个问题更是没有权利的。”
“所以,我,我,”文英不知该怎么说,“我都怕去想,也不愿去想这事了。只打算过一天算一天地熬下去。”
“也不要太消极。太消极了,人生还有什么意义。”老邵开导着她。
“我不是消极,我是积极地过日子,不过是用了个‘熬’字才好表达这样过日子的心情。”文英有自己的想法。
“你是想怎么过日子?”
“抛开这些烦心事,过好眼下的每一天。”文英似乎心情好起来了,“现在我们就做个快乐的大学生,好好享受这几年美好的大学时光。”说着,文英还在老邵脸上亲了一下。
夜色中,老邵突然睁大眼睛,热辣的目光紧盯着文英俯视他的脸。他颤抖着拦腰抱住文英,将头埋在她的胸上,呜呜地抽泣起来。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十二章 同病相怜(5)
汤先林礼拜一回学校,上了几天课,礼拜六又到303室找邵成福请假。
“嘿嘿。”汤先林没说话先就笑了两声,“邵班长,我这个礼拜还要回去一趟。还是象上个礼拜一样,不好跟系里说,你就再通融我一次吧。”
“老汤啊,家里有急事,回去一趟未尝不可,也没必要搞到系里去。但,”邵成福考虑着措辞,“但是,要每个礼拜都回去,恐怕还是不好。我们虽然年纪大些,有家了,有特殊困难,但我们毕竟是班干部啊。”
“是的,是的。”汤先林一边连声称是,一边申诉自己的理由,说得实情实意的,“但我确实是家里有事。我老婆病得利害,上个礼拜天我去看了,但她还没好,我又怕超了班上的假。还担心万一给系里发现,会连累你,以后大家也少了班上请假的机会。所以,所以,我就先回来上课,到这个周末了再请假回去。”
“你也是,老婆的病没好,你何必赶回来呢?打个电话给系里续假就是了。”邵成福倒替汤先林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