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长篇小说:老师来啦[连载]-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家,你们都喜欢什么颜色?”
“老师也八卦呀?”学生李圆梦说
“老师你喜欢什么颜色?”心直口快的刘艳红问,经过几天的较量,赵天天已在女生当中建立一点点的威信,好多女生喜欢对赵天天刨根问底。女生天生喜欢男老师,尤其是长的帅帅的,没有结婚的男老师,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我喜欢蓝色!”
“为什么呀?”
“嘿,我最先问你们的,怎么现在成你们先问我来着。”
“快说,快说”几个女生在座位上不依不饶地。
“好吧,那我就说说原因。因为蓝色,是大海的颜色,是天空的颜色,是整个地球的颜色,显得开阔,大气,纯净,蓝色让你一看到它,心潮平息,不急不躁。蓝色更人感觉高远,人的境界会随之拔高,提升。如果人是一只白色的羽毛的话,在蓝色的背景衬托下,会不断地向上飘啊飘啊,——”赵天天边想边念叨着,不知不觉说了一大段。
当他说完飘呀飘的时候,许多学生还在傻傻地向上泛着眼珠。
“该你们了。”赵天天不由得一下,惊醒了正在飘的学生。
“我们跟老师喜欢的一样,也喜欢蓝色。”班长许月说。
“嘿,不行,不能给我的一样,你们要有自己的颜色,自己的主观判断。”赵天天知道这帮女学生们开始撒娇耍无赖。
“是我们先喜欢的蓝色,谁知道老师与我们英雄所见略同。”被学生称为“小诸葛”的李挂帆不慌不忙地说。
“好了,英雄们,除了蓝色,肯定还有人喜欢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其他颜色,只不过你们现在不说而已。那么,我问一下大家,有没有人喜欢黑色?”赵天天看学生越跑越远,赶快将话题拉回来。
学生相互看看,都是一脸的茫然,不知道老师葫芦里买的什么药。
“对,就是黑色。黑色可能没有其他颜色鲜艳、明亮,但黑色作为颜色当中的一种,与我们还是息息相关的。比如说黑板时黑色的,我们每天从黑板中学到很多知识;墨汁是黑色的,但经过书法家的书写,我们能看到书法的美感;奥巴马虽然是黑人,但是美国总统;老师穿的皮鞋是黑色的,穿到脚上,给人的感觉那是一个稳健。”
“老师,你就吹吧。”班里有名的调皮蛋李山运力压其它声音说。
赵天天看看他,吓得他一缩头,不敢出声了。赵天天知道自己有点自吹自擂,但也敢肯定学生喜欢这个,毕竟适度自信的人,给人带来的还是感觉舒服。
看到学生有点乱,“我的意思是说,黑色作为一种颜色的存在,自然有它存在的道理。皮肤黑点没关系,俄罗斯的好多老外还专门跑到咱们的海南、青岛,将皮肤晒黑,回去向亲戚朋友们炫耀,我去中国海边度假了。晒黑的皮肤在西方人眼里,是激情,是健康,是活力。”
“所以,我提议,你们把皮肤晒黑点不是什么大问题,反而显得更健康,更好看。”至始至终,赵天天磨叽了一大圈也没提夏天短袖校服的事情。
第二天,赵天天在早读前,进班级猛地一看,眼前一亮。嘿,昨天的演讲还是很有效的,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齐刷刷地统一穿着纯白色的夏天的短袖校服,煞是好看,要多好看有多好看。赵天天满意地点点头,暗自在心里对自己竖了竖大拇指,自我虚荣了一番。 。。
第五章 擦墙
看着学生身上穿的校服,赵天天那是一个偷着乐呀,美滋滋地,绕着教室的走道转来转去,好像看不够似的。因为统一校服的事情,昨天还跟搭伴的2班班主任王涛说起这事,王涛的头摇的跟布郎鼓似的,“没用,我给学生要求过多次了,现在的学生臭美之心可熏天,生怕把皮肤晒黑了。”赵天天倒好,基本上没费吹灰之力,解决了,心里能不美吗。
转着转着,赵天天的眼光从学生身上移开了,他无意中发现,与学生干净纯白的校服形成巨大反差的教室的墙壁,本来雪白雪白的墙壁上,与学生的学习桌齐高的地方密密麻麻写着各式各样的句子、符号、漫画什么的。记得十五中从老城区刚搬到新区新学校的时候,校长在大会上还专门强调过,我们爱护教室的墙壁要想爱护我们的眼睛一样。当时赵天天还不理解,至于吗?不就是要求学生不要往墙壁上乱涂乱画吗?但也不至于像爱护眼睛一样吧,眼睛对人来说太重要,墙壁对人来说没有那么重要吧。因为有过这样的疑问,所以赵天天对此印象很深刻。
平时不注意倒也看不出来,如今一看,嘿,仅仅三年,没想到墙壁成了学生的心灵发泄地了,想些什么写什么,像画什么画什么,乱涂乱画的何其严重。赵天天凑近了一看,什么都要呀,有揭发的,有表白的,什么***和***谈恋爱了,我太喜欢***;有施展绘画功底,画星星月亮太阳的,画丘比特之箭串起来两个小人的;还有的发牢骚的,什么不愿意写作业了,不愿意上什么课了;还有做梦的,说将来自己要成为什么金融家的,总裁的;还有各种游戏人物的画像、地图、充值,什么cs的,什么魔兽,什么火影忍者,什么盗墓,什么神鬼传奇,什么大话、诛仙、地下城与勇士、劲舞——,包括里面的一些话,什么“神死了,魔没了,我还活着,为什么?”还有什么也不是的乱涂乱画。
不用说,这都是挨着墙坐的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无所事事后的杰作,但也反映出现代学生除了学习之外的兴趣点和关注点。现在这帮孩子,真的没有以前的孩子单纯,由于网络、影视的泛滥,以及盗版书等猖獗和流行,学生接触这些低级、不健康的东西太容易了。尤其是网络,还多孩子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好东西没学多少,这不乱七八糟的的东西都在教室墙上展示出来了。
这些墙上的东西,时间一长,谁都视而不见,还像这些东西不存在一样。赵天天到隔壁王老师的二班溜达一圈,和一班墙上的大同小异,也没有按校长的要求像眼睛一样保护墙壁。
没办法,擦吧。
赵天天利用一个课外活动时间,将沿墙坐的大约二三十个学生组织起来,来个个“大包干”,各自擦各自周边墙上的“书法、美术作品”。不到大约二十分钟,学生们就将教室两侧墙壁,前后黑板下的墙壁擦洗一新,教室的一下子亮堂起来。赵天天在上晚自习前刚跨入教室的门,就感觉教室在白炽灯光照射下晃人的眼,让人都不敢相信这是老教室,以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教室。教室的学生也因为教室的光亮猛地增强而活跃起来,每个人脸上都是笑嘻嘻的,好像过了个年,或者说像放了个假。
赵天天在晚自习铃响后,用了大约十分钟时间,将擦墙的事情总结一番,对几个平时调皮捣蛋但在这次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学生大大表扬一番,几个捣蛋鬼平时难得受表扬一次,一听表扬手舞足蹈的。这一招也是赵天天的得意招数,那些调皮捣蛋生其实本质也都不坏,只不过在学习上找不到自信,就经常找些事情来吸引别人注意,其实他们都是爱好表现之人,只不过在学校动不动就讲学习、成绩、考试的地方,他们难得有表现的机会。李山运,陈星银,李明洋,王飞等几个人这一下看到老师表扬自己了,自然而然觉得老师关注着自己,也就无形当中听从了老师的管教。赵天天又嘱咐大家要爱惜今天的劳动成果,各自负责周边的地区,谁管辖的范围内脏了,谁负责擦干净。
忙乎了一天,赵天天在月亮升起老高后,才骑着车子回到在老校的自己宿舍。
第六章 昼锦
赵天天的宿舍位于老城区的十五中老校的北院内,老校位于老城区的正南,有南北两个校园,中间一路相隔,南院占地六七十亩,是主要的教学区和办公区;北院是更老的校区,现在也就成了家属区和宿舍区。
他的宿舍只有区区一间平房,十二三平米大小,放置着两张学生宿舍用的上下铺,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外加一桌一登,别无他物。由于房子已有年头,碰上刮风下雨恶劣天气的时候,房顶中间有个地方还会落灰漏雨,居住条件真是简陋,但就是在这个小屋里,赵天天居住的竟然很是舒坦,不是孔夫子说过:“一箪食,一瓢饮,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孟亚圣也在文中说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赵天天是中文汉语言文学教育出身,自然对孔孟大圣的话牢记于心,他也就当是上天在有意的考验他,最终要降大任于他的,所以条件虽苦,心里却是超然脱尘。
还有一个赵天天乐意在这里居住原因,这里是风水宝地,据同事们讲,凡是在老校区住过的老师,生的孩子都是清一水的男孩,很少是丫头片子。赵天天虽然不信迷信,但这个有意思的事情,他还就一直想验证一下,这个说法到底是否成立,到了自己身上灵不灵,他还担心这个传统别到了自己这里,风水轮流转出去。可惜的事,到目前还没有找到这样的机会。
为何说这里是风水宝地呢,这还得从十五中的历史说起。据史书记载,这片房子可以追溯到大宋朝时期,十五中老校旧址是当年宋朝三朝宰相韩琦的书房,那位三朝的宰相韩琦,还真是位历史中的显赫人物,在百度当中的词条显示,韩琦出身世宦之家,他的父亲韩国华官至右谏议大夫,相当于现在的中纪委书记,都成常委了。韩琦3岁时候父母去世,由他的好几个哥哥扶养长大,“既长,能自立,有大志气。端重寡言,不好嬉弄。性纯一,无邪曲,学问过人”。在他弱冠之年考中进士,名列第二。先继承父业,担任谏官,敢于犯颜直谏,后当将帅,带兵打仗,与范仲淹联手抵抗过西夏,后改作行政,积极参与政治改革,成就了历史上有名的“庆历新政”。随后,他在官场起起伏伏,犹如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所述一样,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韩琦所在的大宋朝虽没到文天祥亡国时的悲惨,但由于内忧外患,韩琦也时刻不得消停。
熙宁六年二月,韩琦回到老家相州,第三次为官家乡,终于实现了他“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的愿望。韩琦“相三朝,立二帝”,当政十年,与富弼齐名,号称贤相。熙宁八年(1075)六月在相州溘然长逝,享年68岁。
宋神宗御撰墓碑:“两朝顾命定策元勋”(这个评价是相当高的)。大文豪欧阳修还称其“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
他本人还著作有《二府忠论》5卷、《谏垣存稿》3卷、《陕西奏议》50卷、《河北奏议》30卷、《杂奏议》30卷、《安阳集》50卷等。一生写了大量诗文,大多收入《安阳集》行世。用现在话来讲,他还是位作家。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总被雨打风吹去。韩琦跌宕显赫的一生早已被历史埋没,但韩琦在至和二年二月,在家乡州署后园建造的昼锦堂却得以保留。
《史记·项羽本纪传》记载“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之句,韩琦反其意而用之,故名“昼锦堂”。在安阳有史志记载的昼锦堂在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彰德知府冯忠移建到城南的,昼锦堂的拜殿顶覆绿色琉璃瓦沿边和中心点缀,古朴典雅,殿中后侧悬挂金字黑底“昼锦堂”三字木质大匾。堂后为忌机楼,东有狎鸥亭,西有观鱼轩,中有鱼池康乐园,后为书楼。此处园林式的秀丽幽雅建筑,为当时全国四大书院之一。昼锦堂中最为著名的景点是号称“三绝”的昼锦堂记碑,被河南省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此碑由北宋大文学家、副宰相欧阳修撰文,大书法家、“一代绝手”、礼部侍郎蔡襄书丹,记述三朝名相韩琦之事迹,因此称之为“三绝碑”。
十五中借助韩琦的名望,依靠昼锦堂的传奇,成就了当代名校。只可惜的是昼锦堂于l968年被火焚烧,让人不禁捶胸顿足,几百年的书房名园,就这么可惜了,只差这么四五十年,今人就能有幸一睹芳容,但没办法,烧了,就没了。赵天天虽居住此地,但早已是物是人非,除了保留以前的学校大门和几间带廊柱的旧房,早已荒芜一片。但这个地方毕竟是以前宰相的书房,出过大人物,老城区就认为是风水宝地,争相将自家子弟送到这里求学以期出人头地,十五中近水楼台,占尽天时地利,由此在三十余所中学中一枝独秀,成为了重点中学。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七章 见面
赵天天的宿舍别看条件简陋,由于有昼锦堂的传奇,不仅他住的淡定舒坦,而且他的一帮哥们,在节假日有空没空的时候也都慕名而来,占占灵气,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条件即使再差,但时不时的来到这里蹭饭、喝酒、下棋,常常也是高朋满座,热闹非凡。
终于到了双休日,赵天天睡个懒觉,将上周没睡够的觉弥补一下,精神恢复一下。刚接手的新班,万事开头难,许多事情不是你所想象的不要着急,而经常是逼着你做这做那,不做不行的,虽然赵天天谨记吴老师的“慢慢来”,但新官上任的几把火,总得烧出个样子来吧。他还是认真之人,要不就不干,干就做出样子来,所以开学一周的功夫,赵天天觉得自己很是疲惫,每天晚上*点回到宿舍,都懒得再看看电视、书什么的,一挨枕头就呼呼大睡。
在靠近中午的时候醒来后,赵天天猛的想起,前两天有个同事说要给自己介绍个对象,约定的就在这个周六的晚上,女孩好像也是一位老师,在一所职业中学,关键是她的妈妈很是厉害,是这所城市唯一的一个实验幼儿园的园长。赵天天觉得还行,职业性质相同,共同话题较多,并且能相互理解。另外就是如果能成的话,将来在昼锦堂出生的“儿子”入托,那是没有一点问题了。
到街上常去的小饭店吃过午饭后,回到宿舍,赵天天又睡了个午觉。他有睡午觉的习惯,好像是从小学三年级就养成的。他记得很清楚,那时候学校在村子中央,规定中午必须到学校睡午觉,一个是下午有精神学习,更重要的就是为学生安全着想。在农村,家长看管孩子那是一个粗放,除了管吃饭睡觉外,爱上哪玩去那玩,好多家庭根本就不管,很多孩子就成群结队的利用中午出去玩耍。在他老家的村子还是很美的,大大小小有七八处的池塘,像散落的几块珍珠将村子点缀起来,池塘周围栽满了柳树、榆树、杨树等树,有两处池塘里还种满了芦苇,到了夏天芦苇长满池塘,青翠翠两大池塘,微风吹过,芦苇随风摇摆,灌进耳朵的到处是莎莎莎莎的声音,吸入鼻腔的到处是芦苇的清香,美呀,孩子们大都喜欢到里面做迷藏,在外面看不出来,进入里面,早已被孩子踩出如迷宫式的小道。在芦苇池塘里,还有许多小兔子、刺猬、水鸭等小动物,各种野生的草鱼、鲤鱼自然不用说了,孩子们最喜欢的是掏位于芦苇中上阶段鹌鹑窝,运气好的能遇上,一下子能掏出十几个野生的鹌鹑蛋来,回家自己煮着吃,当然那时候农村孩子没有保护动物的意识和教育,也就肆意的搞着这些破坏,唯一让孩子们顾忌的就是芦苇坑内有水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