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而来的曙光-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让执委会和商务部的人大吃一惊的是,这个郑芝虎虽然看起来五大三粗,但是脑袋里却不是长肌肉的货。他很明确地回复,他要的不是商务部给他推荐的元老院步枪,而是弹簧炮与舰载机枪。
这很容易理解,郑家舰队在海上作战,最经常面对的不是双方列阵对射对砍,而是在海面上船与船之间的对轰。现阶段在海上占据霸主地位的主要还是迈德诺人以及亚宁人的联合舰队,他们装备的六磅炮与十二磅炮在本时空已经是最可怕的存在。六磅炮的最大射击距离可达五百米,十二磅炮的射击距离则多达八百米,即算是装填了霰弹,也能在两百米内对有生目标产生杀伤。
但是由于本时空的火炮缺乏炮口稳定能力,作为发射平台的船只个体虽然大,依旧会因为海浪而产生较大的颠簸。因此本时空舰队之间的炮战都是发生在三百米内。主要是由于前膛炮的装填是繁琐得要命的,如果一击不中,那么装填花费的时间中可能就要彻底扭转战局,因此迈德诺人有命令要求对方没有进入两百码之前不允许开炮射击。
可是郑芝虎在那天的警告射击中清楚地看到了弹簧炮的装填和发射之轻松几乎是令人发指,更不要说舰载机枪的火力之猛是闻所未闻。当时他就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把这样威力巨大的武器买回去。
执委会经过了讨论,得出结论,虽然郑家的人见识过海岸警备队的机枪和弹簧炮,但是本时空的土著根本就不可能制造出这些武器——他们完全没有办法对机枪和弹簧炮进行仿制,所以商务部也得到了执委会与参谋长联席会的批准允许郑家头目上船观看机枪和弹簧炮,并做相关的射击演示。
以本时空土著的技术手段,也许能够造出个一两件足以传世的精巧物件,但是对于这种能够大批量生产,装备军队的武器完全是无能为力。就算是把这些武器拿给他们去仿制,他们也造不出来,更不要说他们没有生产枪管和弹簧的材料——这些东西是年后才确定可以进行小规模生产的新产品。可以负责任地说,离开了元老院的工业体系扶植,这些机枪和弹簧炮根本就撑不下半个月就只能变成废品回炉。
不过郑芝虎并不知道这些,他只知道眼前这些中国人的军备简直是史上最强的武器了,为此他让徐伟先带着几艘满载的货船先回了福建,自己则带着自己三条船的水手留在了东方港,他坚决要求购买这些“中*备”。
十七日,郑芝虎被邀请带领三名船长一起登上了春晓号,观看弹簧炮和机枪的射击演示。
从登上船开始,郑芝虎就开始觉得非常别扭,因为今天春晓号没有巡航任务,只是在港内停泊休息,部分水兵都回到岸边的海军基地里,船上只有二十多个水手。他们上船的那一刻,不由得就愣在当场。甲板上有六个水手在船头方向跪在船板上用手中的已经被砂轮打磨过的石头用力地擦着船板,他们的身后又是六个水手,手中正拿着抹布在仔细地擦洗着船板。
郑芝虎和两个船长心里唯一的念头就是——这也太干净了吧?环顾四周,春晓号在外形上和他们自己的福船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同样的长度,同样的桅杆,区别不过就是安装了弹簧炮和机枪,另外就是桅杆上挂着的不是硬帆,而是和迈德诺海船一样的软帆。
郑芝虎一愣,这种软帆就有这么好?还没想明白,就看到两个穿着白色制服的人从船舱里迎了出来,走在前面的人身高八尺,身材健硕,比郑芝虎看起来也高了半个头,圆脸,脸上还堆满了微笑。不过郑芝虎的目光很快就被后面的人吸引过去了,“这不是钟斌钟老弟吗?”
迎出来的正是春晓号的舰长杨俊博和副舰长钟斌,听到郑芝虎打招呼,钟斌脸上不由有些小尴尬,他早年也是十八芝成员,后来随李魁奇叛乱,接着又从李魁奇部叛出,而后与同属于十八芝的刘香在海上大战一场,后败走安南。郑芝虎知道了开头,却没想到会在这中国人的软帆福船上看到钟斌。
“哦,原来是蟒二爷,好久不见,身体可曾安好?”钟斌连忙一阵抱拳。但是见到前面的杨俊博正在敬军礼,连忙又生生把抱拳动作改为敬礼动作。
“哦?”杨俊博不由笑了起来,“原来都是老熟人,那就好说话了嘛。”说着转身面对钟斌命令道:“钟斌同志,那么这次的接待工作由你主持。”
钟斌一愣,但是马上反应过来,连忙敬礼。杨俊博一个潇洒地回礼就站到钟斌身后去了,留下了还在发愣的郑芝虎一行人。
陪同郑芝虎前来的,除了郑家船队的三个船长外,还有商贸部的几个元老以及商贸部的负责人辜晴倩。不过商贸部的元老都没有说话,这事情既然海军交给钟斌负责,那就交给钟斌负责吧。
钟斌非常干脆地走了过来,跟郑芝虎敬了个礼,郑芝虎哪里见过钟斌这样的做派?不由一愣,不自觉还往后退了一步。“元老院海军少尉钟斌欢迎各位登舰。”
说着钟斌转身面向正在清洗甲板的水兵喊道:“清理甲板,鸣出航钟。”
水兵们弹簧一样地站了起来,把手中的东西分类,将水桶中的水倒入大海,由其中的两名士兵提着进了船舱。执星官在尾楼上,用力地敲响了急促的钟声。
顿时就听得远处海军基地里一阵尖利而有节奏的哨声,眼力好的能看到穿着白色水兵制服的水兵们从基地的营房中跑了出来,在基地中的操场上排队,然后清点人数,接着在士官的带领下开始跑向码头。
到得码头,士兵们停了下来,之前整齐的步伐突然变得凌乱起来,沿着木质栈桥跑向春晓号。
“果然还是乌合之众,一开始跑起来还整齐,这一快到栈桥就乱糟糟的了。”郑芝虎不由得悄悄咕哝道,一旁的三个船长连连点头附和。
商务部的元老们只是轻轻笑了一下,没有人发表意见,就连杨俊博也是轻笑一声就到尾楼上去了。
钟斌用手指头捅了捅郑芝虎,“蟒二爷,登桥步伐不能整齐划一,否则必然会出事的。”
郑芝虎不由得一愣,“此话怎讲?”他不知道这事情其实完全情有可原,人类了解共振对桥梁产生危害还是十九世纪中期的事情了,眼下这些连地球是个圆的都不知道的土著如何会知晓共振的危害?
钟斌悄悄跟他耳语了几句,让郑芝虎不由得眼睛越瞪越大,事实上钟斌也是一知半解。他自从被俘后虽然一直在接受文化教育,但是毕竟是三十来岁的人了,接受知识的速度还是不高的,但是就以他如今从文化速成班里面学到的一些以旧时空物理知识为基础的普及性知识教育水准,就已经能够横扫本时空的绝大多数土著了。
郑芝虎听了钟斌对于共振的一些粗浅解释,自然是不会全信,但是他的老家安平就曾经有座石桥莫名其妙倒塌过,还顺带着淹死了十多个在上面一起乱蹦的孩童,对于此事村里的老人都说是触怒了河神导致的天谴。按照钟斌的说法,难道会是是孩子们在上面用同样的节奏蹦跳而导致的事故?这未免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第一百八十三章 武器演示上
春晓号的船员们可没等郑芝虎想出什么来,就以很快的速度跑到了春晓号的泊位,然后从跳板上快步登了船。
最后一个水兵冲到船的前后方,分别把缆绳解开,接着从跳板上了船,一旁等着的几名水兵一起把跳板收了起来。郑芝虎目瞪口呆地看着这群水兵,虽然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些水手都穿着白色的制服,但是这些头戴着蘑菇一样的大盖帽的水手们动作未免也太流畅了,从登船到收跳板,一切都像一场排演了不知道多少次的表演一样顺畅。
他回过头,视线越过身后三个还在发愣的船长,看到了船首方向,十多个水兵正在从桅杆下解开缆绳,一起喊着口号开始升帆,帆布软帆在整齐的号子声中逐渐升起,这面帆的帆布装上去并没有多久,但是已经开始有一些补丁了,其实帆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而是杨俊博想要体现出海军的新传统来,用打过补丁的船帆来体现元老院海军的历史沧桑感。
帆上面是一面蓝色的旗帜,旗帜上是一颗四棱星,这个放在旧时空恐怕也没有多少人知道这就是北约的标志。在本时空,更就直接被元老院的这帮熟悉各种抄袭的元老直接用来当作新的国旗了,尽管要等到一月二十日的全体代表大会中才能决定,但是大多数元老已经开始默认这就是国旗了。此时这面北极星旗在海风中猎猎飘扬,让无论是商务部还是海军众的元老心中充满了自豪感!码头上正在负责警戒的陆战队员见到春晓号正在出航,纷纷立正向春晓号敬礼。
春晓号上,钟斌在继续发布着指令,“右舵十五,目标,出港水道。”
马上尾楼上的舵手立刻大声回答,“右舵十五,目标,出港水道。”
水兵们依旧忙碌在各自的岗位上,有的在绑缚缆绳,有的在清理甲板上略微有些纷乱的杂物,几名瞭望手则顺着桅杆往顶上爬。
郑芝虎不由得抬头望向桅杆顶部,桅杆的顶部如同迈德诺海军的战船一样,有一个很大的篮子,人可以站在里面向四周瞭望。
瞭望哨很快大声喊了起来,“右前五度有船,距离一链,注意避让。”
郑芝虎和他的船长们纷纷望向右舷,果然一艘武朝的广船正在进港,引水员正站在广船的前端朝着这边挥舞着两面小旗。
“顺风进港,注意,向右避让。”很快就有旗手从前甲板大声地叫出声来。
“右舵五,向右避让。”钟斌沉着地喊出了指令,接着舵手立刻开始轻轻转动舵盘,并用同样的语调开始复述他的命令。
郑芝虎现在对钟斌开始刮目相看了,钟斌以前作为十八芝成员,他是相当熟悉的。这个钟斌以前作为海盗的时候,虽然也能指挥船只打仗,但无非就是冲着船上大喊向前向左向右之类的命令,至于船上的火炮,钟斌特别喜欢乱指挥,往往距离敌船还有个两里远就一阵“砰砰”乱打。钟斌以前最擅长的就是让水手们摇着撸用最快的速度冲上去然后登船砍杀,让他上岸指挥个劫掠什么的还行,在海上指挥打仗什么的就有点鸡同鸭讲了。
他还清楚地记得以前这个钟兄弟出海时都是全部交给船长指挥,等到了海战的时候才开始乱喊乱叫指挥打仗的。可是眼前的钟斌明明还是那个钟斌,为什么指挥起这条福船来如此的得心应手了呢?难不成这些中国人还有海上指挥的秘笈?这钟斌投靠了中国人之后就得到了这个秘笈,然后就能得心应手地指挥船只了?
钟斌自己心里其实也是暗暗得意,他以前还真不是个合格的海盗,就连指挥船只出港这种事情都不敢尝试,生怕撞坏了自己的船。不过眼下这几个月来的培训,尤其是元老们在陆地上排成船的外形根据他的命令行动模拟船只指挥给他增加了不少的信心,渐渐的觉得这指挥船只也不是那么可怕了。
他钟斌横行南海这么多年,不会指挥船这个特性一直以来就如同耻辱柱一样无时无刻不在煎熬他。谁知道莫名其妙出现的这群中国元老居然仅仅用了几个月时间就把他的这个耻辱柱给扳倒了,更不要说刚才杨俊博见到郑芝虎是自己熟人,竟然直接就把船只指挥全权交给自己,让自己有机会在曾经的蟒二爷面前扬眉吐气,这简直就是大恩啊。
船只迎着风离开了港口,接着驶向南面一些的空旷海域。到得地方,钟斌开始下令,每一百米距离丢下一个木桶。这些木桶虽然是木材厂不太合格的产品,但是落在水中却没有沉下去,而是顺着海浪在水面上载沉载浮。
等到丢下五个空桶后,春晓号在下一个一百米的地方停船,开始将船头转向西面。
“右舷装填!”钟斌大声地喊了起来,接着炮组和机枪组的水兵们开始涌向他们的发射位置,接着快捷而流畅地扯下了罩在枪炮上的炮衣。为了防止海水溅上甲板打湿武器造成武器腐蚀,在没有战斗的时候甲板上所有的武器都是要披上炮衣的。
郑芝虎这次才是第一次从近距离看到弹簧炮,由于没有足够的防锈漆,这些火炮上并没有刷漆,而是用油脂涂抹了一层,与普通的炮管不同,这弹簧炮的炮管上有两条槽,从槽上能够看到炮管里面的弹簧——他根本不知道弹簧是干什么用的,只觉得这些比小指头还细的东西像爬藤一样蜷曲在炮管里看上去很有意思。
两个水手立刻开始用力地拉住炮管两侧的把手,开始把弹簧向后压紧。在一旁的装填手则从放在旁边的弹药箱中取出一枚炮弹。
郑芝虎又一次愣住了,为什么这炮弹不是圆的,而是纺锤形的?而且在炮弹纺锤形的后端还有几块尾翼。不过他倒是见过朝廷水师发射“火龙出水”的情形,火龙出水是世界上最早的反舰导弹,而且还是一种二级火箭。火龙出水由四个类似于蹿天猴的小型火箭推进,如同龙的四爪一般向后喷射,发射的时候不仅气势惊人,而且硝烟弥漫,能在一定程度上充当烟幕弹的作用,减少被命中的机会。不过郑芝虎从来没见到过火龙出水的成功发射过。因为武朝的工匠总是无法实现四个火箭同时点火,往往一个先点燃,剩下的几个点燃的时候飞行姿态就完全变了。而且更糟糕的是因为火龙出水根本就没有用于稳定飞行姿态的弹翼,这种导弹飞出去后就是听天由命,要是飞行姿态发生变化,坠入海中或是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都是有可能的,更有甚者还会飞回来打中自己。因此武朝水师绝大多数时候都宁可跟敌人跳帮格杀,也不愿意在战斗中使用火龙出水。
难道这些中国人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吗?为什么他们用的火龙出水个头这么小,而且还用的是铸铁的弹体?这么重怎么飞出去?要知道火龙出水用的是竹子,那么轻的材料才能保证了四里左右的射程。那么中国人的这些所谓的弹簧炮到底能打多远?
只听得哐的一声,装填的水手立刻退到一边,口中喊道:“上膛完成!”
装填手立刻上前把炮弹塞进了炮口前的炮弹仓中。郑芝虎一看,这炮弹仓跟炮弹外形几乎是一致的,炮弹放在其中不偏不倚,几乎完美地被嵌在其中。
“装填完成!”装填手小心地从炮弹上扯下一根线,这让郑芝虎觉得云山雾罩的不知道这根线是作何用的,就听得装填手大声喊道:“保险解除,等待发射!”
“目标,第四个木桶,瞄准!”钟斌说着举起了望远镜。这个望远镜立刻就把郑芝虎的目光吸引过去了,他作为郑家的二号人物,望远镜这东西倒也见过不少,往往都是一个长筒,可以根据伸缩来看远处的目标。但是钟斌现在举起的这个望远镜却是双筒的,并且还用绳子挂在了脖子上。他还没来得及凑上去找钟斌借来看,就突然看到一旁的一个水兵举起了一个三尺长的圆筒,然后横举着把眼睛凑到中间向前观看着。
这是圆筒是什么东西?干什么用的?郑芝虎心里充满了疑问,还没等他想起要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