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普陀圆通梦-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菩萨吩咐道:
“惠岸行者;汝与穆龟在潮音洞侧;筑一新厩让它住;备些果蔬食物;要好生喂养看守;勿使其生出祸端来!”
惠岸与穆龟曰:喏!
回至紫竹林;菩萨又命小龙女在落迦岩后山开一茶园;将五株卯山仙茶栽种在其间;以净瓶甘露浇灌之;专为待客饮用。
有一日;观世音菩萨独自一人云游到江北安庆府地方,只见那边民风强悍刁恶,只贪财物,不知礼义,只要有利可图,为盗为娼,都心甘意愿。菩萨要点化他们,便摇身一变;化成了一个肥头大耳的和尚,带了无数金珠宝物,一路行来,故作姿态; 便入了这班贪得无厌之徒的眼,随即生了觊觎之心,结党呼群将他拦路截住;问道:
“何方僧人?大胆到此,出家人又何来这许多宝物,敢莫是抢劫来的?快快献出放你过去,要不然休想活得性命!”
菩萨道:
“我并没有甚么宝物,也不知世间甚么叫做宝物,只有为善修心,那才是宝物哩!”
众人道:
“休得胡说,你身上的金珠翠玉,还算不得宝物吗?快快献上来!”
菩萨道:
“你等指这些东西吗?贫僧正嫌他累赘呢?于是就将一众宝物,取出放在地上道,你等只捡喜欢的拿吧!”
大家便一哄而上,七手八脚,争着拣值钱的抢夺,转眼间抢个罄尽,只留下一串破烂的数珠,大家却都不要,丢在地上;菩萨拾在手中,含笑说道:
“不中用的东西倒一齐拿去了,怎么如此一串宝珠却竟没人肯要?可见此间百姓生来是没有善根的了。”
当下大家也不去管他,各各夺了东西想到市肆中去变卖,不料想再拿出来时;却都变作了灰尘,随风散尽。大家都十分惊异,商议之下,都以为和尚此时当没有去远,大家去找他问问。于是结伴追赶,直到迎江寺里,果见那和尚在此挂单,于是声势凶凶的向他责问,菩萨含笑道:
“贫僧所有的东西列位都已经拿去了,如今只剩得一串破数珠,一只钵盂,列位原来也用不到这东西,故还留给了贫僧,如今却何故又来寻找贫僧呢?’
众人道:
“你那宝物我们拿去以后,片刻就都化为灰尘了,这一定是你这和尚用的法术,故特地寻你来讨取,快快拿出来!”
菩萨道:
“原来如此,我早就说过,那些东西并不是宝物,你们却一定要当他是宝物,现在我的话应验了,却又说我作了法要讨回去;叫我哪里去寻呢?须知贫富各有天命,若不是卖力气挣来的,一定享受不得,我劝列位还是省悟省悟罢!”
大家闻言,那里肯就此甘休,都道这和尚刁滑,不给他些厉害决不肯拿出来。于是大家四面围攻打将过来,菩萨却用一段香梨木植在地上,由他们随意扑击;自己却乘此脱身。众人打得手酸脚软只得住手,定晴看时,见是一颗大木植在地皮中,俱大吃一惊。
原来这段香梨木,正是寺中雕刻佛像用的;木上刻有“多宝观音菩萨”六个字,到此时方才知道那和尚是菩萨的化身,大家倒也深悔鲁莽,纷纷的散去。
迎江寺中的和尚见此;就将那段梨木雇工匠雕成多宝观音法像,一身四面十八臂,每手各持一宝,与准提观音像仿佛。供养起来之后,香烟甚盛。
其实菩萨的原意,要想使他们一心向佛,不作越轨之事,不料他们却误会了菩萨的意旨:在起初;还不过求财求福,倒还罢了;到后来他们不管什么事,都要到菩萨面前来占卜祈祷,甚至于妓院鸨儿,也来烧香叩求菩萨,保佑他们生意兴隆;小偷儿也来烧香许愿,求菩萨保佑他顺风得利;还有那痴男怨女,也暗中请求菩萨替他们作合;野鸳鸯也来求保佑他们白头到老。如此一闹,把一位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闹得乌烟瘴气。
可巧那尊多宝观音像,手中所持的珠旛宝幢,的确是很有价值的宝物做成的,中间有一个陶九,决计去偷那多宝观音手中的宝贝。到了晚间,果真由他独个翻入迎江寺里,索性把观音像背负了出来,驮到个僻静所在,动手把那法像十八臂手中所有的宝物完全取下,然后将赃物藏了,把观音像抛入长江之内,任他随波逐流而去。
这时;菩萨的真身早已渡江到了金陵,觅到一位有缘法的商人;此人姓崔名乐,开一家粮食行,家道小康,生平笃信佛教行善修心,远近都称他为崔好人;只是他年纪已经五十六岁了,膝下止有一个女儿,却没有子嗣,便打算将女儿招赘一个如意郎君,以作半子之靠,却又因选择过苛,高不成低不就,延搁下来,直到目前仍无结果。
那一天他忽做了一个奇梦,梦见一位用白巾兜头的白衣尊者,向他说道:
“崔乐老儿!你明天已午时分到江口去等候,由江北上游那面漂来一个四面十八臂的多宝观音法像,你可打捞了送往清凉山鸡鸣寺里供养,那边的石荷叶,也正好改作莲台。此事若做成了;就有无量功德。”
崔乐道:
“小老一切遵教,只是小老年将耳顺,膝下无子,不知是否还有生育之望?”
白衣人道:
“这有何难?我就赐你一个儿子便了!”
说着就从怀中取出一颗白棋子付与崔乐,崔乐正欲再问白衣人的尊号,却被她一推就此惊醒。当下便将此事告知夫人。到了次日,他便赶往江边去等候,果然捞得了多宝观音的法像,崔乐不觉恍然大悟,知道托梦给他的,就是观世音菩萨,急忙将多宝观音的法像送到鸡鸣寺里;又出钱将一片荷叶石雕成莲花座,可是那尊法像略有损伤,不能直立,只好侧卧在莲叶之上,于是世俗就称这一尊佛像叫做卧莲观音。
后来不久,他果真就生了一个白胖胖可爱的儿子;于是;他就请了个有名的画工,将梦中所见的白衣人模样描出,怀中抱着一个白胖娃娃,供奉在家;人称白衣送子观音。
菩萨离开金陵;又去九江;庐山等地巡视;待回到南海普陀山;已半年有余。那天正与诸天谈论兽类修道成人及生死轮徊之事;忽听巧姬来报:
“齐天大圣孙悟空来访;现正在崖前等候呢!”
诸天出洞迎接;道:
“菩萨前者对众言大圣归善,甚是宣扬。今保唐僧,如何得暇到此?”
行者道:
“因保唐僧,路逢一事,特见菩萨,烦为通报。”
(下接第五十回 收熊罴守山为用 试武功师兄挑战)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五十回 成达摩一苇渡江 九玄女将乔入画
第五十回 成达摩一苇渡江 九玄女将乔入画
麻秋没想到女儿会到这儿来管他的事,两眼一瞪没好气地说:
“去,去!女孩儿家懂得什么!”
麻姑看见民工伤病很多,非常同情他们的遭遇,常常瞒着父亲从将军府里拿些药来给民工们医治,有时还为民工们缝补衣物。民工们知道她是麻秋的女儿,都不解地说:
“将军爷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女儿?”
麻姑得知民工们做夜班时间很长,一直要做到鸡叫才能休息,就再一次要求父亲多给民工一点休息时间,结果还是遭到父亲的训斥。麻姑明白;要再去求父亲也是无济于事的,就决定另想办法。
一天夜晚,四更天;麻姑就悄悄地起床了;她来到鸡窝旁;轻轻地学公鸡叫:
“喔,喔,喔”
鸡窝里的友鸡惊醒了,也昂着头,啼叫起来:
“喔,喔,喔”
集镇上的其它雄鸡听见,都跟着啼叫起来。做夜班的民工们听见鸡叫,兴奋地大叫:
“放工啦!”他们为能提早放工而高兴。一连几天都是这样,他们没想到公鸡早啼是麻姑帮的忙。麻秋很恼火;就派人暗中监视;结果他发现是麻姑干的,就叫人把麻姑锁进闺房内。不让出来。这时,一扇窗户打开了,麻姑一看;竟是穿黄衣衫的老婆婆;菩萨道:
“麻姑;我们又见面了;你和你父亲的缘份已尽;但与佛有缘;吾乃观世音菩萨也;你还是跟我走吧!”
原来菩萨上次吃了麻姑给她的桃子以后,就故意给她留下了瑶池王母给她的仙桃核;目的是为了让麻姑拿去种了去接济贫困老人。她觉得麻姑是位美丽、纯朴、善良的姑娘,很复合王母挑选女寿星的条件;所以这次来解救她;就是要带她去见王母娘娘。
麻姑听说两次遇见的竟是自己梦寐以求的观世音菩萨;麻姑惊喜极了;她点头同意与她走;等菩萨携她手驾起祥云时;她又提出来须见她父亲最后一面。观世音知这是她孝顺之举;便对他道:
“麻姑;你与你父相见;本座非常支持;但这并不是什么‘最后一面’;你因吃了我给你的仙桃;已是长生不老之身;即属肉身直接飞升成仙;以后你可随时来看你父亲的。好吧!我让你父出来与你相见!”
遂念动咒语调十八伽蓝执乐。不多时;十八伽蓝来齐;立于空中奏鸣天音;果然钧空广乐;太虚之簧;奏八琅之曲;余韵悠扬。那麻秋听到声响;忙走出门来观看;见观世音菩萨与众神站在云端之上;急忙跪在地上往空磕头。就听云上似麻姑声音喊道:
“爹爹;麻姑奉菩萨所招;升天为神;望爹爹不必担心;每逢年节我自会来看你;您千万要好自为之呀;儿去也!”
说完;菩萨同众神向远处飞去;转眼不见。那邢台街上百姓有亲眼看见的;俱高呼相传之谓:麻姑积德日久;白日飞升也!”
观世音菩萨将麻姑荐给王母;王母甚喜。遂造颐寿宫和祈年殿给麻姑居住;亲封麻姑为“寿喜仙”;掌管御桃园和王母万寿诸事。赐江西抚州南城为“丹霞天”;专为麻姑洞天福地,并认麻姑为干女儿;与华林、媚娴、瑶姬、王扈、青娥、碧霞等六女同等待遇不提。
观世音菩萨应王母之邀在瑶池休闲了几天;便托词事忙辞别王母回转南海普陀山。
时值南北朝时候;中土各国纷乱;师徒三人每天疲于奔命;竟如走马灯一般;看了东面看西面;走过南方去北方;瞅也瞅不过来。
忽一日; 师徒三人正来在梁武帝萧衍境内的长江边上;见一个老和尚在前边走,一个和尚在后面紧追,一直追到长江岸。看那样子象急着过江。菩萨见他俩来得蹊跷;便告诉小龙女和惠岸说;我去看看就回。遂便化成一个打苇草的老婆婆;停立在江岸,只见水域茫茫既没有槁,也没有船。连个人影也不见。
只见那跑在前面的那个老和尚十分焦虑。菩萨暗自盘算:“这和尚定有些来历;待我看来!”于是;默念阿弥陀佛;登时眼前浮现一人;仔细一看;竟是如来佛祖的第一大弟子;须菩提解空第一。即自己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找不着;而不知去向的菩提祖师;现他竟化名达摩来人间教化佛法。
菩萨心知肚明;并不说破;就似在江边上等船过江一般。谁知达摩突然发现岸边不远的地方坐着一个老太太,身边放了一捆草,看样子好象也是在等船过江。便恭恭敬敬地向老人施了一礼,说道:
“老菩萨,我要过江,怎奈无船,请您老人家化棵卢苇给我吧,以便贫僧代步过江。”
菩萨抬起头来,仔细地端详达摩。见他两只突鼓的眼睛炯炯有神,满脸络腮胡子,卷曲盘旋,身材魁梧,举止坦然,形象端庄,仪表非凡。心道:“菩提祖师啊; 菩提!你躲我半天;竟跑到这里来了!好吧!贫尼就助你一臂之力;看你奔向何处?”
于是菩萨便顺手抽出一根芦苇递与达摩。达摩双手接过芦苇,向老人告谢而去,及至江边,他把芦苇放在江面上,只见一朵芦苇花,昂首高扬,五片芦苇卢叶,平展伸开,达摩双脚踏于芦苇之上,飘飘然渡过了长江。
再说;跑在后面的和尚名叫神光;只见他不顾疲劳,尾追达摩,及到江边,看到达摩一苇渡江,就气急败坏地跑到菩萨面前不问青红皂白,抱起菩萨身边一捆芦苇;“扑通”一声扔到水中,双脚踏上芦苇捆子,匆忙过江。谁知说也奇怪,这捆芦苇不但不向前行进,反而很快沉入水中。神光见势不妙,急忙涉水而出,险些溺入水中。神光带着浑身泥水,冲向菩萨责问道:
“老太太;你给他一根芦苇就渡过江,我拿你一捆芦苇为什么还过不去呢?”
菩萨不慌不忙地答道:
“那老和尚是通过化缘要我的芦苇,当然助人有份;而你却是抢我的芦苇,岂能相助?”
菩萨说完,转瞬间腾空不见,去云端里会合二徒;追赶达摩去了。
达摩过江以后,手持禅杖信步而行,见山朝拜,遇寺从禅。至北魏孝昌三年;他到达了嵩山少林寺。达摩看到这里群山环抱,丛林茂密,山色秀丽环境清幽,佛业兴旺;谈吐吻洽。心想:“这真是一片难得的佛门净土;”于是;他就把少林寺作为他落迹传教的道场;广集僧徒,首创禅宗。自此以后,达摩便成为禅宗的初祖;现在少林寺碑廊里还有达摩祖师一苇渡江图像碑。有诗赞曰:
“路行跨水复逢羊,独自凄凄暗渡江。
日下可怜双象马,二株嫩桂久昌昌。”
且说;灵山佛会当中;佛祖正讲经完毕;耳轮中隐隐听得莲台下;普贤、文殊二菩萨为其所居的洞天福地争执不休;他说他的峨眉山奇妙无比;他夸他的五台山宏伟壮观;佛爷心道:“孔子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遂心所欲不逾矩。’他俩本为昆仑山玉虚宫得道的普贤真人和文殊广法天尊;改修我佛已成正果;总体算计起来也有几百万年道行了;尚且仍有争强好胜的心性;何况那一般没什么修为的庶民百姓;难怪俱个个争名夺利、争权夺势;甚至于争强斗狠;闹出种种事端来;全没有和合为上之念?可见;孔丘之言不可信也!”遂与弥勒笑佛递一眼色;大肚弥勒佛会意;知佛祖又有故事可演;便闭住笑嘴不敢作声。就见如来佛祖大声斥责二菩萨道:
“尔等不守佛规;扰乱佛堂;实不可孰!弥勒尊者安在?”
弥勒笑佛敢紧答道:
“贫僧在!”
“罚汝与普贤文殊二和尚下至凡尘继续修身养性;直至将佛的心性参悟致和之后;方可功成圆满;返回极乐!”
三佛匍匐于丹墀道:
“贫僧遵旨!”
言毕起身;腾空而起缓缓向中土一路行来。不提
这一日;观世音菩萨见北周国内武帝有较大的动静;三人商议;决定将注意力集中在北周方面。没过多少时日;果然;天下情势有很了大的变化。
原来;隋国公柱国大将军杨忠的儿子杨坚;子承父爵;文功武治、德配天地。因众望所归;周静帝下诏宣布:于二月甲子日将帝位禅让于他。杨坚就此登基;定国号为大隋;改元开皇;宣布大赦天下;他即称隋文帝。从此;便结束了汉献帝以来近400年的分崩离析混乱局面。
隋文帝在位24年;兴科举、修水利、订刑律;天下大治。只可惜;他被他儿子杨广谋刺而死;天下又复大乱。隋炀帝杨广是个穷凶极恶、荒淫卑鄙之徒;他奸娘、戏妹、杀兄、夺嫂、刺父夺权;良心丧尽、坏事作绝;为天下人所不耻(参阅褚人获著《隋唐演义》)。
一天;菩萨去陕西岐山观那封神台旧地归来;瞥见三国时东吴周瑜之妻小乔魂魄不散;并无所依;东荡西逛地寻她那前日的夫君;且有于心不甘之意;恰巧被九天玄女娘娘撞见;九天玄女娘娘怜她心地善良、有情有义;便将她的原神女英找来;将两只神魄加在一起注入了袁家庄袁员外家的一幅顾凯之所画 “西施綄纱”图里。正巧又看见自己前两世的好友风水圣人羲和;现在又已转世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