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普陀圆通梦-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妙庄王后名叫宝德,是个淑慧贤良的妇人,妙庄王十分敬重恩爱。
妙庄十八年二月十九那一天早起;忽宝德王后醒来奏报妙庄王婆伽说:
“妾昨夜梦到一处地方,有山有海还有一片紫竹林,那大海一片白茫茫的无边无岸,波浪滔滔,忽然‘哗’的一声响亮,海中涌出一朵金灿灿莲花;光芒四射。海中却又生出一座仙山,山上缥缥渺渺似有许多重重叠叠的楼台亭阁,以及宝树珍禽天龙白鹤。山峰顶上则涌出一座七级浮屠,其尖上端端正正地安放着一颗明恍恍的珍珠,那珍珠放射出千万道奇光异彩,十分壮观。忽然那明珠冉冉升空,转瞬之间,变成一轮红彤彤的旭日,高悬在头顶之上,只听‘轰’的一声响亮,那轮旭日竟飘飘悠悠地落到我的怀里,我只觉肚腹一胀竟自醒来,始知是南柯一梦。”
妙庄王闻听,心中大喜,便向宝德王后道:
“御妻梦中所见,分明是佛国极乐世界的情景,此乃大吉之兆也!就说那颗明珠,分明是佛家舍利化为旭日投入到你怀中;此是天孕之兆。正可庆贺哩!”
宝德王后听了这番话自然欢喜不尽。没想到在辰时三刻;王后竟生下了一位公主来,当时异香绕室;良禽争鸣;如奏仙乐一般。
妙庄王见了暗想: “这孩子莫非有些来历?”于是;他便亲用金笺朱笔题写了";妙善”二字,来命做三公主的名字。随后;妙庄王便命人在宫中悬灯结彩,演戏庆典;大宴群臣七日。
就在欢宴的第六天,妙庄王命宫女将妙善公主抱到殿上,与群臣相见。不料这小孩子一到殿上,马上就放声大哭起来,再也休想住口,闹得乳娘慌了手脚,群臣停了杯箸,妙庄王满腹不快。正在此时,忽见黄门官上殿奏报说:
“门外有一位老叟,说他求见我王;有要紧话要说与公主。”
妙庄王便命将这老者宣上殿来。只见那老者仙风道骨,品貌不凡。妙庄王问道:
“老人家你来此何事?说来我听!”
老人道:
“大王;您可知这位公主是慈航大士转世降生;来人间救苦救难的?”
妙庄王听了不觉哈哈大笑道:
“不知;请道其详!”
(下接第十七回 地藏王交旨归西 三公主须医瘢痕)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十七回 地藏王交旨归西 三公主须医瘢痕
第十七回 地藏王交旨归西 三公主须医瘢痕
老人道:
“慈航大士今番投胎人世委实是真;希大王万万不可小视!”
正说话间,那抱在怀中的妙善公主,哭得愈发厉害了。妙庄王见此不觉心头一动,便向老者道:
“小儿现在如此狂啼大哭,究竟是为了什么?你可知否?”
老者道:
“知道知道!公主之哭啊,这就叫做大悲。她因为见我王大开筵席,吃了多少牛羊鸡豕、虾蟹禽鱼,伤了这许多生命,不知给她自己增加多少冤孽,这就叫做大慈。故而啼哭不住。”
妙庄王道:
“喔!既然如此,你老人家可有什么方法使这孩子止住哭闹吗?”
老者道:
“有有有; 有有有!”
于是他便走到妙善公主身旁,用手摸看她顶门,喃喃的念道:
“莫要哭,莫要哭,莫要哭昏神,闭塞聪*,莫忘大慈愿,须识入世今。三千浩劫难,由你去度善,莫哭听梵音;正果当自然!";
说也奇怪,那老者如此一念,妙善公主就竖着耳朵细听;当老者念完时;她便睁开眼睛看了那老者一眼,立刻就止了哭声,把妙庄王与合殿大臣惊异得啧啧称奇。忽听那老者向妙庄王说道:
“如今公主哭闹已止,老朽就此告辞了。”
说罢,向妙庄王鞠了一个躬,两袖一挥,迳自下殿扬长而去。
妙庄王命左右快快去追。左右追出宫门并不见人影;忽听天外有仙乐之音;便抬头观瞧;见有一队神仙在云上载歌载舞;其中有一巨尊菩萨头上罩有五色光环;似那画上的地藏王菩萨一般;瞬间即逝;连那奏乐和执旗的仙人俱都不见。众臣奇之;急回殿如实秉告妙庄王;妙庄王方始信那老者之言。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妙善公主在兴林国渐渐长大,转眼之间,已是六岁半了。出落得美丽端庄、聪明伶俐、能说能笑,比了两个姊姊妙音、妙元两位公主更是高出三筹。不过她生来就不吃荤腥;只吃素食。特别是上学读书,就好似有夙慧的一般,妙庄王在周遭十六国为她请来二十一名饱学之士作她学习各门学问的先生;但这公主;无论哪个先生教她些什么;似佛道儒、诸子百家、经史文集、诗词歌赋等等;凡一教就会;还都能融汇贯通。凡论讲起来;引经椐典;深入浅出;正确无误;且毫不费力。妙庄王在宫中还给她专设了个图书馆;馆内存有十万八千套历朝历代精典名著;她是无论何种书籍文化都喜爱钻研;而且过目不忘;每逢考试;不论是考甚科目;出甚难题、怪题、大题、错题;她都答得巧妙准确;总是满分;总拿第一;远远高出两位姊姊之上。因此,妙庄王与宝德后都十分爱她,真视同掌上明珠一般。
有一天;妙善公主在宫中复习完那<;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之后,便带了一名宫女,到花园中闲游,无意之间,就走到仙人洞旁,蓦然间瞥见地上一队黄蚁,一队黑蚁,在那里斗作一团,正在难分难解之际,双方死伤累累。妙善见了,好生不忍。暗想这小小的蚂蚁,就是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一生的性命也已短促透了,何况还有异类的残害?自保尚且不暇,为什么还要自相争斗自促寿命哩!你看那许多死伤的遗骸,是多么凄惨啊!可是战地死伤的蚂蚁,已有好几百个,妙善看了那种折手断足的情形,好生伤感,暗想蚂蚁虽然是个小小虫儿,到底也是一条生命,只这么一斗,就涂炭了这许多生灵,不知它们前世造了什么孽,要如此惨酷的横死。如今搁在这里却不妥当,万一被异类来啄食。岂不是惨上加惨吗?不免待我来掘个坑将其埋葬了罢。于是她就在近处掘了一个小小土坑儿,正在收拾蚁尸去葬,恰好遇到妙音、妙元二位姊姊走来,便喊他们来帮忙。妙音、妙元两位公主笑了一笑道:
“妹妹,你自去闹好了,我们却不耐烦帮你做这些扒地皮的玩意儿。”
说着便携手走将开去。妙善公主也不再呼唤她俩,只将蚁尸一个个捡得,送到坑中,用土掩埋了,圆满了这场功德。
忽然;她一个人自思、自想、自悟道:“世上的人,劳劳碌碌争名夺利,到头来终不免遭到许多磨难,受尽一切苦厄,至死不悟,多么可怜啊!如何想个方法出来,使举世的人都大澈大悟,免了尘劫才好。”因此她的思路,越想越远,凝神静坐好似入定的一般。正在出神的当儿,忽听一片很和悦的蝉声,突地急噪起来,她心灵一动便循声寻去。
只见一根绿柳枝上,一只鸣蝉抱在枝头嘶声极叫,旁边另有一只螳螂,两把利斧已将那只蝉抓得牢牢的,昂起了细长的头颈,正待去咬来吃哩!妙善公主见了如此情形,暗想那只蝉分明是在那里向我求救,我若坐视时,她的一条命就断送在螳螂爪牙之下了。好在那枝垂柳并不算高,站在石磴上尽攀够得着,她于是走将过去立到石磴上,一伸手就去捉那螳螂。那螳螂见有人来,急撇了蝉,举起他一对利斧来砍公主的手。那只蝉得了如此一个好机会,吱的一声,展双翅飞去。公主看得呆了,那只右手正待抓住螳螂,不料在此一转念之间,那螳螂的利斧却毫不留情的砍上了她的手背,并使劲的一拖; 利斧早深入皮肉,划出两条一寸多长的口子,鲜红的血直冒出来。
公主当时受了此一击痛澈心肺,眼前就是一阵昏暗,两只腿随之酸软起来,一个站脚不稳,倒栽葱一般跌下假山石去。这一跌非同小可,正将三公主右额角磕在一块石头上,碰破了一个小洞,头上立即血流如注;左足踝又拌在树根之处,扭脱了筋。妙善公主如何经得此等创痛,立刻晕厥过去不省人事。
等她醒过来时,已在寝宫的卧榻上,直到觉得满身疼痛,妙庄王和宝德后都守在身旁边,见她苏醒,都道:
“好了好了!如今清醒过来了!”
公主方才想起刚才的事情,觉得好痛,头上的疮口已经裹好,足踝的脱臼尚没有接上,这两处的疼痛格外难熬,不禁轻声呻吟起来。
妙庄王便传旨去宣了御医入宫替她接骨上筋,又开了药方给她吃,忙乱了好一会,疼痛少止便悠悠的睡去,大家方才定心。
一月之后,妙善公主渐渐的起坐,步履如常,足踝上的伤已经完全好了,其余如手背被螳螂抓破等轻微的伤痕,也都退尽,只有右额角的创处还不肯合口。大家又不免求取好药给她敷擦,又经过数日才算收功,但额角边却留下了一个龙眼大小的黑瘢,好似美玉上有了瑕疵,很不雅观。
宝德后每见了此瘢,心中甚是不悦,于是她向妙庄王说道:
“现在好好一个如花似玉的美貌公主,额角上有了一个瘢岂不损了美观?我想;我们国中并不乏善医的高人,陛下又贵为一国之君,若是降旨招求,找个灵验方儿来治女儿的病;想来并不是件难事,陛下何不下诏试试呢?”
妙庄王听了,点头称是。
次日临朝,妙庄王真的降下旨来广求治瘢良方,说:如有人退得三公主额上瘢痕,赏白银千两,加封为御医之职。此旨一下,国中的郎中大夫希图重赏争着进献方药,端的络绎不绝。可是;依他们的方法治去,一连试了几十种方药,竟然没有丝毫应验。妙庄王心想:“以我如此一个大国,国中竟都是些庸医,没有一个有真本领的人物,看来女儿额角上的瘢痕,是没法子除去的了。”心中老大不悦,他就立意要把国内医生一齐驱逐出境。
于是;第二天便与阿那罗丞相商量。那阿那罗丞相考虑再三后;就初订给医界七天的限期,如果七天之内仍没人医得好公主额角上的瘢痕,他就下令把国内所有的医生驱逐出境。这个消息一传出去,把一班靠医吃饭的郎中吓得面无血色叫苦连天。 转眼七天过去了;竟然没个好消息。
就在妙庄王正要下旨驱逐医生之时,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忽黄门官上殿奏称,现朝门之外有一青年书生竟大言不惭的说;他有秘方能医治好三公主头上的疾患;要面见我王施展医术,待我王下旨招见。
(下接第十八回 须弥山迦叶寻莲 妙善女指佛拒婚)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八回 须弥山迦叶寻莲 妙善女指佛拒婚
第十八回 须弥山迦叶寻莲 妙善女指佛拒婚
妙庄王便命宣书生上殿相见。不多时,黄门官带来一位白面书生上殿。 当下书生见妙庄王行过大礼;妙庄王举眼将他一看,只见这书生生得*儒雅相貌端庄,举止潇洒大方;便赐他锦墩坐下后问道:
“卿家姓甚名谁?家居何处?有甚妙术医治公主之疾?”
书生躬身答道:
“草民楼那富律,在南方多宝山中居住,向来采药研医懂些医术;专替人家救治疾苦。今番闻说公主额上瘢痕,只因百般医治无效,我王欲尽驱国内诸医出境,草民想; 如一律尽行驱逐,未免冤枉好人。其实公主这病;除非有一种莲花为药;否则实难治愈,还望我王明查。”
妙庄王听了此话问道:
“什么莲花为药?这世上可有这种药材?到哪里去寻?”
楼那富律接口说道:
“草民所说的莲花,并非一般的莲花可比;它不长在池中,却生在山上,根不沾泥,盖不染尘,冒雪而开,闻声而隐,如得此花一瓣,公主的疾患立刻全愈。只是;从古至今此花一共只有三朵:一朵已被王母娘娘移上天宫种入瑶池;一朵早被如来佛祖带往西方做了莲台;当下还只有一朵流落在人间,专待那有缘的人哩!”
妙庄王道:
“如此说来,毕竟这流落人间的一朵,在于何处?谁人能知?说了半天,还是白费唇舌;此莲花终非凡人力所能够得的到的! 你且说说看;如何才能弄得到它?”
楼那富律立即回道:
“大王;矩此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往东南方向有座须弥山,山中有座笔陡高峰唤作雪莲峰,我刚才说的那一朵莲花就生长在此峰的冰窖雪窟之中;白云环护;香露远闻;确实是件宝物。就是平时在山下;碰巧也可以望见。若要求取此物,无缘之人虽吃尽千辛万苦也难得到手,若是有缘的人只须一念诚心,不避艰苦,迟早总会如愿。”
次日早朝百官齐集殿上,分班站定,行过了礼,妙庄王便将以上事情向大家详说了一遍,问谁可以去得?当时即有值殿将军迦叶主动愿往。妙庄王见了甚为喜悦,因知此人在武臣中就算得智勇双全第一英雄,的确当得此任;当殿赐给他三杯壮行御酒。
退朝之后,迦叶回到府第,精选了五十名勇武精壮的兵士,备下清水乾粮蓬帐等一应物件和各自乘骑的马匹,一一收拾停当即刻启程,一路东行,直奔须弥山寻取那治病的宝物。
迦叶一众人等一路前行;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不辞辛苦;非止一日已到了须弥山的北麓;却又不知这三五十个高峰之中,那座是雪莲峰。于是传令安营扎寨。
迦叶拣了个僻静所在搭下篷帐,权且歇宿一宵。当晚迦叶有事在心,兀自不能入睡,在床上翻来覆去好生不自在;他便披了件长毛大氅,佩了柄长剑;独自走出帐外来百无聊赖地观赏这须弥山下的夜景。当他走到树林边时,不由自主地抬头往天上一看;只觉得山顶上面的积雪被月光一映,发出耀眼的五彩银光,极为灿烂。他因觉得此处光彩有异;立时就警惕起来;免不得聚精会神的仔细观看,果见有一朵碗口大小的白莲,直楞楞地玉立在雪山顶上,那奇异的五彩银光果就是从莲花蕊中喷射出来的。这一喜真是非同小可,他一口气急奔回帐中,赶快唤醒了一应从人;排着大队一同出帐观看。
众兵将一见之下;都欢喜得手舞足蹈,便不知不觉的脱口欢呼起来。谁知;一营人只这么一阵喧哗,就把那莲花惊吓得渐渐隐去,不见踪影。迦叶才知此物竟然是闻声而隐的。
迦叶等人满以为第二天早晨再来看他;定要看它一个清楚,不料它一连三五个白日黑夜不见任何动向;再也不肯重新出现。迦叶知道;如照此再等下去也是无益于事,于是只好整队顺原路回去交旨。
不料;他们刚回到兴林国都,就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消息。
原来;迦叶如此一来一往,前后共历时三个多月时间,在此期间;妙庄王后宝德国母竟因病在一个月前逝世了,此时国内正举行国葬;举国上下都沉浸在异常哀痛之中。
迦叶当下安顿好了从人,便迳自入朝复命,把沿途险阻以及发现雪中白莲的详细情形,从头至尾地向妙庄王述说了一遍。
妙庄王正在王后新丧之时,心中沉闷不乐,如今听说雪莲有了实信,反更添了许多惊悔,勉强向迦叶慰劳了一番,竟闷闷不乐的回归寝宫去了。
原来;他悔的并不是迦叶此次没拿回那莲花;而是他不该一时犯糊涂,听信了朝中佞臣的谗言;非但不听楼那富律的金玉良言,反而将楼那富律幽禁在囚牢中受苦受难,最后反而让楼那富律伺机脱逃跑掉了;临逃跑之前给妙庄王留下了一张纸条儿;在纸条儿上写下了四句歌道:
妙法从来净六根; 善缘终可化元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