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湖奇侠传-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传给你,在学道的同辈中,也算得是难逢的异数了。你潜心在这里面钻研,自能得着不可思议的好处。明年八月十五日子时,你到岳麓山顶上云麓宫的大门口坐着,我有用你之处。切记,切记!不可忘了!〃说着,将《周易》递给柳迟。柳迟慌忙跪下,双手举到顶上,捧受了《周易》,拜了四拜,说道:〃弟子谨遵师命,不敢忘记。〃吕宣良含笑点头,向笑道人说道:〃欧阳净明告我,说你和甘瘤子争水陆码头,你很得了采,事情毕竟怎样?〃笑道人立时现出很惭愧又很恐慌的样子,勉强赔着笑脸说道:〃小侄无状。气量未能深宏,喜和人争这些闲气,说起来真是愧煞。〃吕宣良大笑道:〃不妨,不妨,这又何关于气量?这种闲气,我就争得最多。〃笑道人道:〃这回的事,很亏了欧阳师兄,替小侄帮场。否则,有甚么采可得。杨赞廷很是一把辣手,非欧阳师兄与他一场恶斗,将他逼走,胜负之数,正未可知呢!〃吕宣良道:〃你们较量的所在,不就是在赵家坪吗?那们好的战场,在北方平阳之地,都不容易找着,何况南几省,全是山岭重叠,除了那赵家坪,再到何处能找一个穿心四五十里,一平如镜的地方来?也无怪平、浏两邑的人,相争不了。战场是好战场,地方也真是好地方。〃笑道人说道:〃地方虽好,却是于小侄无关。〃吕宣良长叹了一声,立起身来说道:〃世人所争的,何尝都是于自己有关的事?所以谓之争闲气。我还有事去,先走了。〃随向柳大成点头作辞。
  梧桐树上的两鹰,如通了灵的一般,见吕宣良作辞,都插翅飞了起来,在天井中打了两个盘旋,像是很高兴的样子,望着吕宣良唧唧的叫。吕宣良抬头笑道:〃席上全是斋供,等歇去屠坊要肉给你们吃。〃柳迟忙说道:〃要肉弟子家有,但不知要生的,要熟的?〃吕宣良摇手笑道:〃不要,不要。这两只东西的食量太大,吃饱了又懒惰
  得很,并且不能惯了他。他若今日在这里吃了个十分饱,便时常想到这里来。云麓宫的梅花道人,就被这两只东西拖累得不浅。猎户送梅花道人的两条腊鹿腿,被这两只东西偷吃了。一只腊麂子,几副腊猪肠肚,也陆续被两只东西偷吃了。若不是看出爪印来,还疑心是云麓宫的火工道人偷吃了呢。〃笑道人问道:〃他们背着你老人家,私去云麓宫偷吃的吗?〃吕宣良摇头说道:〃那却还没有这们大的胆量。如果敢背着我私去那里偷盗,还了得吗?那我早已重办他们了。几次都是我教他去云麓宫送信,梅花道人不曾犒赏他们,他们便干出这种没行止的事来。但是也只怪梅花道人,初次不该惯了他们。因我初次到梅花道人那里,梅花道人拿了些熏腊东西给他们吃了,就吃甜了嘴。从那回起,凡是经过熏腊店门首,这两只东西便在我肩上唧唧的叫,必得我要些熏腊给他们吃了,才高兴不叫了。得了派他们去云麓宫的差使,直欢喜得乱蹦乱舞起来,谁知他们早存心想去云麓宫讨熏腊吃。〃说得柳大成和笑道人都大笑起来。两鹰好像听得出吕宣良的话,越发叫得厉害。柳大成连忙跑到厨房里,端了一大盘切好了的腊肉来。吕宣良道谢接了,用手抓了十多片,向空中撒去。两鹰真是练就了的本领,迎着肉片,嘴衔爪接,迅速异常,一片也不曾掉下地来。那需片刻工夫,即将一大盘腊肉吃得皮骨无存,飞集在吕宣良肩上。笑道人也同时作辞,二人飘然去了。且慢。第一第二两回书中,没头没脑的叙了那们一大段争水陆码头的事,这回从吕宣良口中,又提了一提。到底是桩甚么事?不曾写明出来。看官们心里,必是纳闷得很。此时正好将这事表明一番,方能腾出笔来,写以下许多奇侠的正传。却说平江、浏阳两县交界的地方,有一块大平原,十字穿心,都有四十多里,地名叫做赵家坪。这个赵家坪,在平、浏两县的县志上都载了。平江人说是属平江县境的,浏阳人说是属浏阳县境的,历几百年争不清楚。这坪在作山种地的人手里,用处极大。春、夏两季,坪中青草长起来,是一处天然无上的畜牧场。秋、冬两季,晒一切的农产品,堆放柴草,两县邻近这坪的农人,都是少不了这坪的。只因没有一个确定的界限,两县的人各不让步。又都存着是一县独有的心,不肯劈半分开来。于是每年中,不是因畜牧,便是因晒农产品,得大斗一场。斗的时候,两方都和行军打仗一般。一边聚集千多人,男女老少都有,就在赵家坪内。少壮的在前,老弱的在后,妇人小孩便担任第四回 董禄堂喻洞比剑 金罗汉柳宅传经
  后方勤务。两方所使用的武器,扁担、铁锄为主,木棍、竹竿,临时取来接济的也不少。每大斗一次,死伤狼藉,打得一方面没有继续抵抗的余力了才罢。也不议和,也不告官。打死了的,自家人抬去掩埋,只怨死的人命短,不与争斗相干。受了伤的,更是自认晦气,自去医治,没有旁的话说。打输了的这一方面,这一年中便放弃赵家坪的主权,听凭打赢了的这一方面在坪里畜牧也好,晒农产品也好,堆柴放草也好,全不来过问。一到第二年,休养生息得恢复了原状,又开始争起来,斗起来。历载相传,在这坪里,也不知争斗过多少次,死伤过多少人。那时做官的人,都是存着吏不举、官不究的心思,只要打输了的不告发,便是杀死整千整万的人,两县的县知事也不肯破例出头过问。所以平、浏两县的人,年年争赵家坪,年年打赵家坪,唯恐赵家坪不属本县的县境。两处县知事的心理,却是相反的,几乎将赵家坪看做不是中国的国土。将一干争赵家坪、在赵家坪相打的农人,也几乎看做化外。所以年年争打得没有解决的时候。赵家坪的地位,本来完全是陆地,并不靠水。然争赵家坪的,都不说是争赵家坪,却都改口,称为争水陆码头。这种称呼,也有一个缘故在内。只因清朝初年,宝庆人和浏阳人争长沙小西门外的水陆码头,曾聚众大打了好几次。那时出头动手的,两边都拣选了会拳棍的好手,在南门外金盘岭,刀枪相对的争杀起来,接连斗了三日。两边都原有二百多人,三日斗下来,死的死,伤的伤,一边都只剩一个人了。浏阳的一个,娃戴名汉屏,年已七十三岁了。宝庆的一个,姓常名葆元,年龄也和戴汉屏差不多。两人的本领,功力悉敌。起初都用单刀相杀,不分胜负。都掉换兵器,又不分胜负。三日之内,所有的兵器通掉换尽了,仍是分不出胜负。两人又斗了一会拳脚,见同伴的都伤亡了一个干净,两个老头子才议和,结成生死兄弟。从这次大争斗以后,凡是两个团体争占甚么东西,无论是田地,是房屋,或是坟墓,都顺口叫做争水陆码头。这争水陆码头几个字,成了两方相争的代名词。于今争水陆码头的意义说明了,只是平、浏两县农人的事,和笑道人、甘瘤子一般剑客有甚么相干呢?这里面的缘故,就应了做小说的一句套话,所谓说来话长了,待在下一一从头叙来。
   。 想看书来

第四回 董禄堂喻洞比剑(3)
离赵家坪五里路,有一条小河,春季涨水时候,也不过两丈来宽,七八尺深。若在秋、冬两季,仅有二尺来深的水。并不要渡船,作山种地的,只将裤脚捋起,便可
  在水中走过河去。载粮食的小船,春天连下了几日大雨,发了山水,方能驾进这小河里来。平时这条河里,是没有船走的。唯有靠河岸居住的一些农人,每家都有一两只小划子。农闲的时候,便将小划推到河里,就在河里网鱼。这网鱼的生涯算是这条小河附近农人的副业,每年也有不少的出息。
  这些农人中间,有一家姓万的,就只夫妇两个,没有儿女。姓万的人极浑厚,排行第二,地方上都叫他万二呆子。但他为人虽像个呆子,种地网鱼的成绩,却都在一般自命不呆的农人之上。他的老婆,也是没一些精明的样子,混混沌沌的,终日帮着万二呆子苦做。夫妻两口,食用不多,很有了些儿积蓄。这日正是正月十三,万二呆子向他老婆说道:〃快要到元宵节了。今日得网一天的鱼,明日好卖给人家过节。〃他老婆自然说好。他平日网鱼,照例是他老婆驾着划子,他立在船头上撒网。这日也是如此。只因这日在小河里网鱼的太多,万二呆子网了半日,没网着几条拿得上手的鱼。他老婆怂恿着,去大河里试试。这条小河,通大河也不过几里路。万二呆子便鼓了鼓呆气,放下手中的网,提了一片桨,帮着老婆,一阵摇到了大河。这日的北风不小,河里走上水的船,都止扯着半截篷,便如离弦的劲弩,直往上驶。万二呆子在小河里的时候,还不觉风大,一到了大河料想这们大的风,撒网是不相宜的。和老婆商量,打算退回小河里来。他老婆还不曾回答,忽然睁开两眼,望着河里,好像发现了甚么。万二呆子忙随着老婆望的所在望去,不觉失声叫了一个哎呀。不知万二呆子夫妇,发见了甚么东西?且待第五回再说。
  

第五回 万二呆打鱼收义子(1)
  第五回 万二呆打鱼收义子 钟广泰贪利卖娇儿
  话说万二呆子见自己老婆睁眼望着河心,好像发见了甚么东西似的,也连忙掉过头,向河心一望,不觉大吃一惊。原来水面上浮着一件红红绿绿的东西,像是富贵家小儿穿的衣服,随着流水,朝鱼划跟前,一起一伏的淌来。看看流拢来,相离不过几尺远近,万二呆子失声叫道:〃哎呀,从那里淌来的这个小儿?可怜,可怜,我们把他捞上来,去山里掩埋了罢。给大鱼吞吃了,就更可惨了。〃他老婆一面口中答应,两手的桨,便用力朝那小儿摇去。不须三四桨,小儿已靠近了船边。万二呆子伏下身子,一伸手即将小儿捞起。夫妻两个同看那小儿,雪白肥胖,不过一周岁的光景。遍身绫锦,真如粉妆玉琢。只因身上穿的衣服过厚,掉在水中不容易沉底。万二呆子夫妻都是水边生长的人,很识得水性,更知道些急救淹毙人的方法。当下,见那小儿背上衣服还不曾湿透,料想是才落水不久的。两夫妻慌忙施救,一会儿竟救活转来。两口子高兴到了极处,都向天祝谢神明,说是神明可怜他夫妻两个,年过五十,没有儿女,特地送这们好的一个儿子给他。万二呆子从自己身上脱下一件棉袄,去了小儿的湿衣,将棉袄包裹了。那里还有心思网鱼呢?急忙掉转船头,摇回家中。左右邻近的农人,都知道万二呆子在小河里拾了个儿子,便也有许多人来万家道喜的。万二呆子因这小儿还在吃乳的时候,自己老婆不曾生育过,发不出乳水来,手中既是积蓄了些
  儿财物,就专为这小儿请了一个奶妈。
  这小儿有一处和旁的小儿不同的地方,就是两边的头角高起,角上的头发,都成一个螺旋纹。寻常人的头发,当中一个旋纹的多。据一般星相家说,看小儿头上旋纹的前后左右位置,可以定出生产的时刻来。头上有两个旋纹的极少,便有也是或前或后,或左或右;一边头角上一个的,整万的小儿中间,只怕也不容易选出二三个来。这个小儿,才只有周岁,自是不能说话,无从知道他姓甚么,是甚么所在的人。不过就他身上的衣服看来,可以断定他是一个富贵人家的公子。如何落在水中的缘故,也无从知道。万二呆子替他取了个名字,叫做义拾儿。
  养到了十岁,万二呆子见义拾儿天分很高,全不是一般农人家的小孩气概。只是不愿意跟着万二呆子,下田做农人的生活。普通农家,有了十来岁的小孩,便得担负许多耕作上的事项。牧牛羊,割草扒柴,自然是农家小孩分内的事。若是这小孩的身体发育得快,有了十来岁,简直可以帮同父兄,做一个大人的事。义拾儿的身体,发育并不算迟,然禀赋不厚,到底不是农家种子。万二呆子见他对于一切农人的事项都做不来,心里怜爱他,也舍不得逼着他做。
  附近一个教蒙童馆的先生。略略殷实些的农家,想自家小孩认识几个字,都花三五串钱一年,将小孩送进蒙童馆里读书。万二呆子遂也把义拾儿送进了那个蒙馆。煞是作怪,义拾儿一见书本,便和见了甚么亲人一般,欢喜得很。只须蒙馆先生教一遍,他就能读的上口。蒙馆先生教书,照例不知道讲解,仅依字音念唱一回。讹了句读、乖了音义的地方,不待说是很多很多。馆中所有的蒙童,跟着先生念唱,正如翻刻的书,错误越发多了。唯有义拾儿不但跟着念唱没有错误,并且常用他的小手,指点着书句,要先生讲解。先生每每被逼得讲解不出,便忿忿的对义拾儿说道:〃教蒙馆是教蒙馆的价钱,照例都不讲解。要讲解,得加一倍的学钱。你家里能加送我的钱,我就给你讲解。〃义拾儿认作实话,归家向万二呆子道:〃要多送先生的钱。〃万二呆子辛苦积蓄的钱,如何舍得多送?并且万二呆子是个纯粹的农人,只知道读书就读书,那里知道还要甚么讲解,得另外加钱?听凭义拾儿怎生说法,他只是不肯担负这笔额外的款项。义拾儿见说不准,也就罢了。次日,仍照常到蒙馆去了。
  平日去蒙馆,总是用竹篮提着午饭,在蒙馆里吃。读到下午,日落西山的时候回家。这日义拾儿照常去后,直到天色已晚,尚不见回家。万二呆子夫妇,都觉得诧异。万二呆子自己提了一个灯笼,亲去蒙童馆探问。蒙馆先生道:〃我正在疑心,今日义拾儿怎的不来读书?莫是病了么?上午已从家中出来了吗?〃万二呆子一听这话,真若巨雷轰顶。错愕了半晌,才回问道:〃今日真个不曾到馆里来吗?他从来不是欢喜逃学的孩子,又从来不贪玩,更没有旁的地方可走。不到馆里来,却到那里去了呢?〃蒙馆先生生气答道:〃不是真个不曾来,难道我隐瞒了你的义拾儿不成?你不相信,去问这些学生,就知道了。我教了十多个学生,今日统来了,就义拾儿没到。〃万二呆子料想先生的话不假,心里更急得无法可想。归根落蒂,就恨先生不该要加甚么讲解钱。和这先生吵闹了一会,也吵闹不出义拾儿来,只得归到家中,对自己老婆说了。义拾儿虽不是他夫妻亲生的儿子,然终日带在跟前,养到这们大,又生得十分可人意,一旦丢失了,如何能不心痛呢?夫妻两个足哭了一夜,次日天光一亮,夫妻即分头四处寻找,又拜托了几个邻人,出外打听。一连寻了数日,杳无踪影。左近知道这事的人,莫不替万二呆子夫妻叹息。都说万二呆子前生欠了义拾儿的孽债,这是特来讨债的。所以来不知从哪里来,去不知往哪里去。
  

第五回 万二呆打鱼收义子(2)
话虽如此,但是义拾儿难道真是一个讨债鬼吗?确是从哪里来的?确是往哪里去了呢?于今且将他的来路表明出来,再说他的去路。广西杨晋谷,是一个很有学问的孝廉,只因会试不第,乘着那时开了捐例,花了些钱,捐一个道衔,在湖南候补,很干了几次优差。便将家眷,接到了湖南。他有个儿子叫杨祖植,来湖南的时候,已有十三四岁了。在广西不曾定得亲事,到湖南过了三四年,就娶了平江大绅士叶素吾的小姐做媳妇。过门之后,伉俪之情极笃,一年就生了一个男孩子。杨晋谷把这小孩子钟爱得达于极点。但是叶素吾夫妻也极爱这个女儿,虽则出了嫁,生了孩子,仍是要接回家来久住。杨祖植离不开老婆,也跟着同住在岳母家。两小夫妻从家里动身去岳母家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