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乡路漫长-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阿姨将小红玉放在炕沿坐好,在她小脸蛋上轻轻拍一下,“红玉,来给林阿姨拜年!”
红玉毫不怯场,声音清脆响亮:“阿姨新年好!”
“哎!红玉也新年好!真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妈妈笑着应道,“这孩子越来越漂亮了!”
后一句是对着唐阿姨说的。
唐阿姨脸上满是得意与自豪,“我家里,就这个女儿和我最像,脾气好有眼色还会说话,不像这个……”
说着稍微沉了沉脸。扭头瞥了眼红梅。“你看看,见了自个儿的妈连声招呼都没有!”
“哪儿能呢!”宝然妈帮着红梅说话。“你家红梅很懂事的!她就是文静内向。小女孩儿文静些也好。再说了,看看你家两个千金,一个文静一个活泼。儿子又是个聪明的。还不知足!存心让我们眼馋吗?!”
红梅姐妹两个中间。还有个兄弟周红彬。
唐阿姨被妈妈连消带捧的几句话。说得没了脾气。大概也觉得在朋友家不好对女儿过于严厉。缓下脸色吩咐红梅:“就你那粗手笨脚地,小心点别伤了妹妹。带红玉过去。上炕头那剥点花生瓜子给她就行了。别再给红玉糖吃了,不知道吃多了会坏牙吗?以为都和你似的。就知道贪嘴吃!”
红梅低头不说话。只是依言将宝然在炕头放好。又牵红玉过来。开始细细地剥瓜子。
红玉性格的确很好,宝然妈逗她,她就拍手叽叽咯咯地说笑,还大大方方给唱了首儿歌。没人逗时,便娇娇地靠在红梅身上,冲宝然吐舌努嘴地自娱自乐。
、
两位妈妈看三个小姑娘躺的躺玩的玩忙的忙都很安然,就放下心在一边儿说话。
宝然妈取出一缁毛线让唐阿姨帮忙撑着,自己开始动手将毛线缠成团。两人一边绕,一边东家长西家短地说着话。
宝然妈说:“前些天,还真是多亏了你家的自行车。老江和孙哥两个去了他战友家,将将赶上,晚一点儿人家就走了。”
“那怎么样了?你家两个小子现在有消息了吗?”
“……唉,还没有回信儿呢!不过估摸着时间,也就这几天了。”
“那就好,你也别太担心。现在忙过年呢,电报被耽误了也是有的。”
“老江也这么说,可我这心呀,就是放不下!真是的,好歹给人个准信儿啊,年都过不安生!”
“真没事儿!你也知道,我家红梅不也是同乡才给捎回来的?他们说了,现在路上条件还是差些,但乱倒是不怎么乱的。安全是没问题,两个小子顶多路上吃点苦,按说早就到你家了,有他们婆婆照顾着,这会儿估计也早就养过来了。”
“说起来,你家红……”宝然妈向炕头的孩子们看了看,声音放低了点,“怎么这么急着接回来?不是今年底就回去探亲吗?等一年,你们自己带回来不成?”
“还说呢!”唐阿姨声音不仅没低,反而更大了些,毫不在意一旁的孩子们。“提起来我就生气。别的家里有了小人,阿爷阿奶哪个不得跟着忙前忙后的?我们就算离得远,累不着他们给坐月子,帮忙带一下总可以的吧?老周家里倒好,这个病那个歪的,好象一个小红梅就把他们给累着了!就他们家大姑娘回去的时候有精神!哄谁呢!不就欺负我们不在跟前吗!”
“还好吧?”宝然妈迟疑地说:“不是说你娘家离得近,也可以照看一下的吧?”
唐阿姨更是气愤:“嗬!就我家里那个妈,那个大哥大嫂,就没一个好的!哦,屋子小,太挤,他们大小五六口子,偏就塞不下这么个小丫头?想当初要不是我替了他来新疆,哪能轮到他留上海?还娶老婆成家,做梦!他一个做哥哥的,也好意思!”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宝然妈叹。
“难念什么!回回来信就是粮不够了布不够了,合着就红梅这么个小身板儿,就把他们吃穷了穿尽了?这几年我们省吃俭用存下来的,全都贴补到那狼心狗肺的一家身上去了,也没见给我们丫头落下什么好来!”说到这里回头瞪了红梅一眼,“这丫头也是不争气!就没见过这么没出息的,都不会吭一声儿!该争争该抢抢,难道他们还能吃了你?!就你这个笨嘴笨舌的窝囊样儿,活该被欺负!”
红梅的头埋得低低的。
宝然妈劝着:“算了,你也别怪孩子。她这么小,在那边人生地不熟的,又没父母在身边,能怎么办呢?
“难道怪我吗?”唐阿姨的声音有些哽咽了,“你也知道当时的情况。为了生红彬,我半条命都送掉了,接着又是红玉!我这身子啊,到现在都还没好利索呢!红梅这丫头呢,一点儿眼色都没有,就晓得气我!”
“这种事儿急不得,慢慢调养吧,也别太操心了。这几年日子看着比以前强多了,你家老周又是个会照顾人的。现在红梅也接回来了,也算是一家团圆了,好好过日子吧!女儿是你自己身上掉下来的,就算隔了几年,又能生分到哪去?用不了多久就会亲起来的。再说了,我看红梅这丫头,话虽然不多,倒是懂事能干得很,已经能帮你不少忙了吧?你还年轻,安心养几年就好了!”宝然妈苦口婆心地劝。
唐阿姨不以为然,“再怎么养也就那么回事儿!这些年我算是看透了,就这里的天气,就这种条件,养不好了!除非……”
、
唐阿姨突然一顿,声音低了下来,俯身凑近了宝然妈,有些神秘地问:“小林,你听说了吗?”
“什么?”宝然妈手不停,不明所以。
唐阿姨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去年云南的上海知青闹着回家的事,你知道的吧?”
“嗯,听老江提起过。”
唐阿姨声音更低了:“那你知不知道,咱们新疆这边的上海知青,说是也能回去了!”
宝然妈手里的线顿住了:“……真的?听谁说的?”
“前几天,我在阿克苏的同学给捎了年货过来,她亲口告诉我的。说是他们那边已经闹起来了。你也知道,我们上海过来的,在那边的人最多,听说有些已经回去了!”
“团场能放人?那他们,工资户口什么的,都怎么办?”
“这倒还不是很清楚,不过肯定是有说法的。其实我们这些人里,那些家里有点关系路子的,早几年就调走了。我们都坚持了这么长时间,够可以了吧!听说云南的知青都办成了,现在已经有不少已经调回去了,估计要不了多久,就都回去了!所以他们都讲,我们肯定也都能回去,也就这两年的事儿!”
宝然妈默默地没答话,慢慢又开始缠起毛线团,半晌才开口,又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问:“不知道结了婚的……家属是外地的怎么算?”
唐阿姨闻言愣了一下,斟酌着答:“我觉得吧……,结婚,有孩子,都不是问题,早几年过来的,还有几个没结婚的?年龄摆在那儿呢!至于外地家属……”说着,小心地看了看宝然妈,“也不是没有办法。我给你说,像你家老江,可以找家里想办法办个特困,或者要求特殊照顾之类的,也能办下来!”
“这样能行吗?”妈妈半信半疑。
“当然能行!”唐阿姨肯定如上海市长,“关键是让老江家里多使点劲儿!”
见宝然妈还是不说话,唐阿姨有些着急:“你傻啊!有机会去上海干嘛不去?上海那是什么地方?全国第一大城市!这是什么地方?”边说边用眼神环视一下地窝子,“穷乡僻壤的,根本没法儿比!”
宝然妈为难地说:“我就是觉着这个事情……,办起来没那么容易。”
“当然不容易!可再麻烦也得拼了命去办啊!你不懂,这以后关系到好多事儿呢!你想想,老江是在那里生那里长的,要他下半辈子就窝在这种小地方,能不憋屈?还有,你们这三个孩子,在这里长大,跟在上海长大,那受的教育,见的世面,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儿!”
这番话显然打动了宝然妈,她放下了手中的线团,低着头若有所思。“要真去那里,这么拖家带口的,工作,住房……,你家想好了要怎么办吗?”
“顾不了那么多了,想法子先回去再说!工作是国家该我们的,房子家里也应有我们一份儿,回去了,我要丁点不差的全讨回来!”
、
唐阿姨的豪言壮语回响在小小的地窝子里,大小几个女人都寂然无声。
正文 第九章 雪融
直到过了正月十五,宝然爸妈终于盼来了儿子们的平安电报,放下了悬了许久的心。请用。Txt6访问本站原来四川的舅舅早就托人给新疆拍了电报,是受托的那人将地址搞错了呢,还是新疆这边备战的兵荒马乱中搞丢了呢,已成为又一个不可解的千古之谜。
、
还没出正月,宝然妈享有的五十六天产假便已满了。
这年头生孩子的妇女可没那么金贵,准准地卡在第五十七天一早,宝然妈将宝然送到场部托儿所,二话不说扛一根铁楸下地干活去了。
好在江宝然不哭不闹,异常乖巧,甚至吃喝拉撒还知道提前给信号打招呼,省了看护阿姨许多事儿。喜得几个阿姨见了她就和颜悦色,笑容满面,江宝然也少受许多罪。
劳动间隙,宝然妈过来给她喂奶时,听几个阿姨不住口地夸女儿乖巧,再见一堆脏兮兮哭闹不休的小朋友中,显得特别干净舒适的女儿见了自己兴奋得手舞足蹈,笑得格儿格儿的,也放心不少。
宝然妈是个老实人,不会花言巧语,说起感谢的话来反而显出特别的真诚。保幼阿姨自然感受得出,偶尔宝然妈劳动晚了来接得迟了,也从不给脸色看,有时还宽慰她:“别担心,工作要紧。囡囡在这里好着哪!”
、
生活一顺心,时间就跑得飞快。转眼到了开春。
北疆春天来得晚,这会儿已经是三月将进四月了。
三月里,积雪迅速融化,田头路边处处可见原先厚重的雪堆一日日地瘫软浓缩下去,露出黑黝黝的土地来。树木的高大枝杈间,也常有冰凌坍塌坠落,吱嘎作响。往日里冰寒刺骨的北风,也变得柔和起来,轻轻抚弄着人们的脸。
、
这天中午,刚被喂过午饭的江宝然正同在床前小桌上趴着休息地小李阿姨一起昏昏欲睡。托儿所一个吃了饭出去遛弯儿地阿姨回来了。一路走一路压不住地笑。见大家都在休息。放低了声音,可还是忍不住戳戳这个捣捣那个:“哎,你们不去看看?可出了大笑话啦!”
小李阿姨最八卦地,立刻精神了:“怎么啦?什么事儿?快说快说!”
原来。长住地窝子里的人家。多年来已经有了经验。还没开春就早早将屋顶及房前屋后的积雪清扫干净。偏偏连里有那么一户王姓人家,夫妻俩都是河南来地。一个赛一个的不讲究。平日里洗洗换换就是能推则推能拖则拖。那懒和脏是连里出了名儿的。
今年为扫雪地事儿两口子又拌了几句嘴,赌气谁都不肯干,谁成想今天太阳特别大些。一个上午。王家屋顶地积雪就化得哗哗地。屋子前面地雪水也倒灌进房子里,来了个水漫金山。连里没什么老人。附近几家大人孩子下地地下地,上学地上学。谁都不知道。等中午回家吃饭,好嘛!地上锅碗瓢盆都漂起来了不说。炕上被褥家伙也都尽湿了。
小李阿姨可来了劲儿,抱起床上忙着听八卦顾不上睡觉的宝然说:“囡囡睡不着,我抱她出去走走!”
谁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啊!阿姨们都是善解人意的阶级好姐妹,纷纷摆手让她随便。
、
宝然被小李阿姨抱着来到王家屋前。看热闹的还真不少,有些手里还端着饭碗。
王家两口子正愁眉苦脸挽了裤脚蹚着水从屋内向外抢救家什,也有一两个厚道的顾不上嘲笑跟着进去帮忙。
连长媳妇也是河南人,这会儿正在门外气得骂:“你说说你们这两口子,真是懒到一块儿去了!我是天天叫天天催,怎么就没一个动手的?非要到今天这样淹了才安心?怨不得人老是拿我们河南人说嘴,说我们脏!说我们懒!亏我还时时的跟别人拌嘴,给咱分辩,你们倒好,这不是打咱老乡的脸吗!全团那么多咱河南出来的,人家有哪个像你家这样不争气的?可名声全都给你们带坏了,亏心不亏心啊你们!”
老王被骂得脸上挂不住,又碍于连长不敢和她呛声儿,只好冲着自己媳妇把眼一瞪,伸手指着她:“都是你这老娘们……”
老王媳妇也不是个善茬,没等他说完,手里一只小板凳“啪”地一声摔进泥地里,身子向前一凑,毫不示弱地叫阵:“我怎么啦?你又想怎么着?还好意思说我,你自己是缺了胳膊啊还是少了腿啊……”
连长媳妇气得发晕:“还吵还吵!没完了是吧?还不赶紧的收拾东西,以后不想过了是吧!我看你俩个今晚睡哪儿!”
、
的确,就算没进去,从门外也能看得出,屋里已经被淹的不成样子,没有一两个月的风干是没法子住人的了。最后还是连里出了几床被褥,把家里孩子们安排到四连老王媳妇的弟弟那里,老王两口子暂时在连部仓库给腾出的一个角落里栖身。
这个事件贡献不小,给劳累之余的团场职工们增添了许多闲谈趣味。有一阵子人们彼此见了面都会互相调侃:“今天你扫了没?”或“今天你淹了没?”后面那句太有歧义,很不纯洁的江宝然同志每每听了总要纠结万分。
、
日子在闲嗑打牙和日渐温暖明媚的春风中悠悠飞逝,麦苗和棉花苗下了地,又渐渐泛青,成熟。
、
在这些日子里,许多事情发生了,许多事情正在进行,还有更多的事情即将到来。
备战结束了。跟越南开战了。云南知青回城了。新疆知青闹事了。
江宝然从爸爸妈妈及周围大人们的对话中,默默地收听着自己前世视为历史故事的这些消息。自己现在还太小,参与不进去,或者说,很多事情,自己就算长大了也依然参与不进去,只是现在能做一个格外清醒的旁观者,见证者。
当然,她也有自己的事要忙。
为了一生的健康,江宝然同学对于吃喝格外地热衷执着。托儿所阿姨格外照顾她,给早早加了辅食。她也给阿姨争气,什么鸡蛋羹玉米糊,粗细不论,咸淡不挑,叨起食来特别的泼辣,在同龄的孩子中也显得特别的结实。同时,为了早日摆脱睡着围栏床,盯着天花板,研究龟裂纹的无聊生活,宝然非常努力地练习手脚,强腰健身,不过七八个月,便已经坐得稳稳当当,爬得干脆利索。
有一样本领,尽管暗地里也没少练习,江宝然还是不能战胜客观的生长规律。所以哪怕是脑海里编织了再多的甜言蜜语,宝然也没法依照自己的理想,伶牙利齿地说出来,只是每天咿咿呀呀的时候比别人多些。倒也没怎么灰心,毕竟七八个月的小喇叭还是过于骇人,这个风头不出也罢。
还好,这并不妨碍江宝然表达自己的一些小小意愿。
她学会了用微笑表示同意和开心,用尖叫表达拒绝与愤怒。虽然这些本事可能在前世早就已经无师自通,但遗憾的是在漫长的成长岁月里,如此简明有效的表达方式,几乎已被成熟,礼貌和虚伪消磨殆尽。
重生给了自己再次肆无忌惮的机会,当然不能轻易错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