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维多利亚的秘密-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僵持中,有城管报告了上锋,闹了半小时之后,在双方推推搡搡中大家都忍耐力都快崩溃的时候,一个通讯兵叫道:“石总督有令,放百姓出城,我大清好男儿直接跟鬼子拼个你死我活,百姓是无辜的!”
完了,全完了,百姓在一片感谢石大人欢呼中,拼命往城外逃跑,城管们个个面如土色,心如死灰。有的就把石达开骂了个狗血淋头。
不过呢,这个时候是没有人会考虑违背石帅的命令的,大家还搞不清鬼子有什么后续的手段,要真是冲进来巷战,清兵还真不怕,还在估计自己死之前至少能拉两个垫背的。
出了城的百姓在后方看到了英姿飒爽的画皮鬼姬,威风凛为地排成两排,分成两组,一组讲俄语,一组讲哈萨克语,要求百姓在过防线之前接受安全检查。
不愧是鬼子的机器人,面具都这么可怕,就算那画皮画得美,一直一个表情,也是很恐怖的好不好?
鬼姬拿着金属探测器,挨个儿地搜索百姓,男女老少皆不放过,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机器的好处来,没有人对人的尴尬,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人。
联合****很聪明地把发放食物的自动贩卖机放在显眼的位置,显示出包吃住的范儿,想到被围城之后的惨烈,士兵们不由得打起主意来。百姓都闪人了,到时候围到惨时易子而食都没小朋友了,细皮嫩肉的军官的小妾也没有了,不如……
胆儿肥的士兵开始向兵头毛遂自荐:“长官!对付鬼子不能硬来,对方大炮、战车、飞艇都有,所以,我愿意冒险扮成百姓混入难民营,到时候冷不丁地抄鬼子的后路!”
真是好主意啊,到时候事不可为还可以无缝连接地变成真的难民,就不用为国捐躯了,留着大好的脑袋将来吃香的喝辣的,多么划算?胆儿肥士兵一开口,顿时有大半的士兵踊跃报名担当此“风险极高”的任务。
确实是好差事,也确实是一条路子,长官想了想:“鬼子肯定会问话,要是连俄语或者哈萨克语都不会,那你来玉兹干么?所以,这任务得由会讲外语的优先,英语也行,谁会?”
这下一大堆士兵们肠子都悔青了,没想到学好外语这么重要啊。得亏自己以前还嘲笑那些读书人。
很快这些抄后路预备队就混了300人进百姓的队伍,不料鬼子也不傻,凡是大清国人的脸孔不管你会什么鸟语全塞进重点看护的集中营,有很多个画皮武姬24小时看护,害得敌后特攻队的清兵连小解的时候都担心武姬会不会识破了自己突然发难跳过来一刀把自己的命根子给了断了。
这集中营的帐逢你道是可以用小刀随便捅捅就破的吗?如果这时特攻队尝试一下就会发现,这是硬度超强的复合材料,别说刀子,枪子儿都能挡两三颗。
特攻队绝望地发现,就算是哈萨克人的集中营,都远离鬼子的军营,那些机器战士当安全卫士,它们又不用睡觉,根本没有打盹的时候,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啊……不对,好像自己的目的达到了——可以安心地当真正的良民,不是我不爱国,实在是鬼子太狡猾呢。
吃饭的时候也没有机会,因为自动贩卖机会自动把自己送上门,定员定额的食物,想做任何手脚都不行。好在中央厨房弄出来的饭菜还挺可口,稍稍减轻了一下特攻队员的负面情绪。
难民营也有娱乐设施,看新闻有打印版的《中国新闻报》(大清新闻报的改版),他们会从中了解到鬼子是如何耀武扬威地侵略整个玉兹地区的。
各营还有轮流放风的时间,特攻队成员们这个时候心情复杂地遥望阵地的位置,同袍们?汝们咋样了?
三天时间到,轮到放风的难民营的百姓听到一阵嗡嗡声,好像一群蜜蜂出发去采蜜的样子。还真是差不多,不过是机器蜜蜂,采的不是蜜,而是人命。
黑色的塑料纸飞机如一张a4办公纸那么大,左右翼的靠后位置(但不是尾部)各着两个同样的黑色的小螺旋桨从“蜂巢”上的发射槽鱼贯而滑翔出去,隔得太远,百姓从放风点是不可能看清的。
如果只隔着百十来米呢,就能看到一条黑线般的诡异ufo,现在,没有清兵发现这杀人蜂登上战争历史舞台。
大兵哥小王和小李走在人走茶凉的荒芜街道上巡视,这哥俩是老乡,平时感情好,经常走在一起。
小王:“你说,我们能活下来吗?”
小李:“很快我们就知道了,好像今天就是屠城的日子了。长官派我们出来巡视,那是给我们小鞋穿,要死,我们肯定是先死的。”他抬头看了看阴魂不散的飞艇,咒骂了两句。
小王:“先躲躲,搞不好飞艇会扔炸弹。”他抢先钻进了一间民房,这民房本是上锁的,但被小王一脚踢开,原来是一扇防君子不防小人的破门而已。
小李则比较从容地慢慢踱进去。他比乡党更能感觉到温莎军阀的威力,自知命不久矣,有点万事皆休,万事再无所谓的意思。而小王则拉开窗口朝外瞅去,有点看别人被炸死的热闹的意思。
眼尖的小王似乎发现了什么,叫道:“小李子小李子,快来看,天上,那是什么玩意儿?草,不得了,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
不用小王叫嚷,小李似乎听到了一阵嗡嗡声,他的眼神飘乎,但听觉好像灵敏了不少,小命攸关,他强打起精神来到窗边向外望去。
鬼子实行的是三光政策:杀光、杀光、杀光。只要被检测到红外热,面积大到有可能是人类,那就要吃枪子儿。小王本能地只露出半边脸和一只眼,而小李“从容不迫”地来到窗前抬头朝杀人蜂看去,正好达到了人脸识别的热力指标,本来在50米高空漫游的10002号杀人蜂立即朝他飞过来,垂直距离与水平距离都迅速变小。
小李看到黑色纸飞机越来越大,大吃一惊,也本能地缩了回去,与死神擦肩而过。杀人蜂为了自身的存活率,是不会钻进屋里追杀目标的,否则容易被人用板砖给掀了。
与王李两人组相似的还有其它五组巡逻队,他们的运气就没有这么好,小李得感谢小王机智地踢开了民宅的房门。这个时候,王李二人听到了邻街传来了枪声和战友的撕心裂肺惨叫声——啊~
“我的眼睛”“我的耳朵”,士兵们纷纷叫苦。疏于防范的巡逻兵第一批吃到了杀人蜂的小型枪弹,而且是从天而降,毫无征兆。以杀蜂a4纸的规格,在50米高空不是很注意根本就看不到的。
杀人蜂最低工作离地高度被设定为10米,而且永远在运动,至少有15公里的时速,否则就会摔机,所以普通士兵无论用什么手段都极难打掉它们。
只有一发子弹的机械蜂在发射完之后会在强大后座力的反推之下速度为之一滞,然后继续前行,拍摄下目标枪击后的结局之后扭头回去蜂巢重新装弹。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连回去装弹都是机械自动化的,要是敌人能看到的话,单单是杀人蜂回家之后迅速补弹的过程就能让他们肃然心生恐惧,这效率……实在是可怕!
由于是第一次,杀蜂出动的数量非常大,目标是覆盖整个城镇,2500只杀人蜂,平均每隔100米就有一只,而每打出一发子弹,在回蜂巢的瞬间,立即就会有一只杀人蜂从巢穴中出发,几乎永远24小时保持对整个城镇的强大火力封锁。
这样做的效果就是清兵根本无法在城镇之内进行有效的转移,会把他们整个坑道工事的补给线分割得严严实实。像小王小李,就被困在一间民宅,他们翻箱倒柜才找到一点毫无营养的食品,吃得很憋屈。
停电、停水、停食品补给,瞬间,整个战场的4500名守军有一半处于饥饿状态。指挥官则召开了紧急会议,讨论如何破对方的严密封锁。
他们已经开始疯狂地向自动射击模式的步枪来射杀机械蜂,但效果很不理想,浪费了大量的弹药,才打下两只,如今正摆在桌上,供军官们观摩学习。
“伤亡多少?”指挥官问医护组的负责人。
“约100人。”医护负责人给出了一个不算太惨烈的数字,但对清军来说,心理上的打击更严重,因为他们已经完全被对方封锁,寸步难行,要是再这样下去,搞不好先饿死一半,根本不用敌人动手。
通讯兵接了一句:“我们算是好的,同一时间被攻击的8个城市中,最惨的是俄国人经营得很久的重镇阿斯塔纳,同样是跟我们守军差不多人数,已经有2000人被击毙,因此当杀人蜂出现时,他们正在广场上训话,忽然成千上万的杀人蜂飞来,那场面真是……唉……不说了。”
8个城市里,已经有守兵仅数百的两座城投降了,享受了难民待遇,入侵者正在用他们来宣传“乡亲们投降吧,皇军不抢粮不劫色”。
这些大兵头们想不出什么破解之法,但石帅向他们下达了冒死也要将杀人蜂的样本送到兰州去的命令。他们想不出辙来,只好让远在万里之外的拥有一定工程研究能力的甘陕军政中心兰州来应付。
到了封锁的第三天,情况更严峻了,因为入侵者使用了龙之吻的技术,炸了不少的交通枢纽,使工事之间的联络、交通中断,四分之三的士兵处于饥饿状态。终于,有受不了的士兵开始举白旗投降。
这个世界只对有准备的人好,那些早有预谋的人穿的是白色的内裤,关键时刻可以拿来当白旗使,投降的过程更顺利些,有些地方的士兵简直连如何投降都不知道。
第347章 哈萨克
日本度假完毕,该干点正事儿了。机械猎鹰没有用在哈萨克战场上,也没法用在打野兔上,不过,这是人造肌肉纤维第一次成功的成为产品,还是很有用的,唐宁想到了一个收紧对井伊直宪窃取的航空母机的侦察网的办法。
上次一艘鹈鹕母机出现在菲律宾战场上时不是因为夜幕降临而从卫星的监控下逃脱吗?那么就得找出一种办法来让它逃不了。如果当然附近有无人机的话,就可以立即派过来跟着夏威夷战机了,就像文斐用来在西班牙战机后头当吊靴鬼那种路数。
这种无人机得有极长的滞空时间,唐宁从军舰鸟那里吸取技巧——使用上升热气流,不断地调整机翼的角度,使无人机能够呈现螺旋上升的态势,这只会花费调整机翼的那一点点能量,到了一千米以上的高空(这得看热气流的强度),无人机再学军舰鸟向下滑翔,一边滑翔一边寻找下一个热气流。
如果在下滑到海面之前找到下一个热气流,就可以费力地做长途旅行。这很可能,军舰鸟就是这么干的,所以它们能翱翔几千公里数个月不降落,它们连脚蹼都没有,一旦落水,根本无法起飞。
平时,无人机就在空中盘旋,从一个热气流到下一个热气流,理论上可以达到军舰鸟那种纪录,因为唐宁要部署的无人机就位于海岸线,由于陆地和海洋之间比热不一样,在海岸线极易形成这样的上升热气流,搞不好机械军舰鸟的耐力比真正军舰鸟还强。
真正的军舰鸟在捕食的时候时速可达到惊人400公里每小时略高水平,这比鹈鹕母机的500公里还差一点点,好在人造肌纤维可扩展性强,经过团队的努力优化至少能够达到500公里的水平。
而机械军舰鸟至少要能够保持500公里时速10个小时,以跟踪目标。唐宁很难想象对方会跨越5000公里以上来发起进攻。
菲律宾的战争肯定不会就这么结束,罗斯柴尔德和大清国花了一千万英镑才从西班牙人手中买下的菲律宾怎么能就这么放手,所以唐宁猜直宪的战机下一次出现最有可能还是在菲律宾。
菲律宾有4000公里主海岸线,有40架机械军舰鸟在这条线上滑翔时,就相当于每100公里有一个超级哨兵,能够在10分钟之内赶到事发地点,直宪母机将无所遁形。
另外将有10艘化装成渔船的侦察船在菲律宾沿岸活动,不断地给40个机械军舰鸟补给,替换下出故障的机械鸟。
除此之外,台湾和日本也是目标可能出现的地区,是机构军舰鸟部署的下一个热点地区。而这项技术一旦成熟,有可能在全球的重要海岸线都部署这么一个永不降落的怪鸟网络。
信天翁的飞行技术也很了不起,它们还能在天气恶劣的时候落到海面上悠闲地游泳,机械军舰鸟要永远保持工作能力,得把信天翁的这招也学到手。
有趣的是,唐宁的团队用来制造机械军舰鸟的羽毛还真的是来自军舰鸟的,连制造的造型大小、重量都参考军舰鸟,以便最好地利用采来的羽毛。
怕水的军舰鸟羽毛在降落之时如何保护羽毛是一个问题,问题太复杂,暂时没什么好方案,先只能降落在渔船上,或者在岸上悄悄找个无人区降落。
唐宁对这个搜捕方案很满意,终于找到一个可能治井伊家的方案,再把注意力转移到哈萨克的战场上。这个战场十分辽阔,也只有擅长飞行的鸟类才敢说征服它。
唐宁觉得只要把清军的补给切断就可断当地的军队绝望,不过,效率还不够高,终于,他又从蜜蜂的战术中得到了启发。前阵子他不是发明了发射纸飞机的机器吗?那些纸飞机稍加改造就可以变成机械蜜蜂般的存在。
纸的材料变成塑料,机翼加装小小螺旋桨,让它们小飞个几百米高没有问题。这种机械小蜜蜂的造价很低,可低至1英镑造10个。造十万个也不过是一万英镑而已。
这十万个空中杀手就是唐宁用来强力封锁哈萨克战略重地的秘密武器。正如蜜蜂一样,这些杀手每一只能发射一枚子弹,用电子点火的方式发射。每个机械蜂携带一枚粗糙的红外摄像头,感应到人体之后就攻击,颜…射之后不管打没打中都飞回几公里之外的“蜂巢”去重新装弹。
这些小型枪支跟手枪的火力相似,有效杀伤射程为25米。增加了电子枪管和红外摄像头之后,10万只机械蜂的成本上升至3万英镑,仍然不高。
石达开把哈萨克分为14个军分区,按照人口和经济重要性分配士兵,全部挖好了通气良好的坑道,宛如一张巨大的防御网,任何势力想要啃下这270万平方公里的巨蛋都得吃不了兜着走一阵子。
当初石达开给皇帝打的报告还在唐宁手里呢,当时唐宁是隐藏在背后的大清太上皇。如今,太上归来,要正大光明地接收本该属于他的一切,14个军区嘛,差不多每个军区能分配到7千只小蜜蜂。保证能蜇得大清的3万守军呜呼哀哉。
两个月,机械蜂项目在苏联首都新西伯利亚完成验收,这个城市离俄国人以前建的哈萨克阿斯塔纳要塞不到一千公里,正好发起有效的进攻。
初期,造出来八座“蜂巢”,给靠近苏联的8个军区尝尝鲜。不过,出于对苏联人的防范,这些进攻全部由多国部队来完成,苏联人做文职工作的多,当当翻译、电报员什么的,让他们有点不忿。
彼得罗巴普儿位于苏哈边境上,早在1752年就被俄国人建造了一个要塞,是苏哈的贸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