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竞逐-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女生过来当助理。
发飙的新助理果然如发飙所愿,对发飙非常“强势”——不管发飙要她做什么,她都不肯配合。
发飙这才意识到,原来简单虽然不“强势”,不能维护他的权利,不能帮他跟修热水器的人讨价还价,但是至少她会听他的话,帮他干活。现在,新的助理就是个辣妹,超辣超辣的那种,完全不听他的指挥。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十九章 老板的梦想(3)
所以,发飙说简单不适合当助理,因为简单性格太柔弱,不够“强悍”,但是,简单做助理的优点是,脾气好,有耐心,其实这些都是当助理的优势。
发飙跟赛蒙说,新来的助理很糟糕,于是,新助理被炒掉。
但是,赛蒙再也没有给发飙招聘过助理。
自从简单不再是发飙的助理,发飙一改往日的嘴脸,开始对简单殷勤备至。总对简单说:新助理很糟糕。发飙就是一个幼儿园没毕业的,谁*了他他就报复谁。
美国设计师和印尼设计师到岗之后,NU开始了“国际化”。简单作为翻译,开始扮演一个有意义的角色。
外籍设计师跟中国设计师交流时,简单会站在旁边翻译。她会不时在发飙、美国人和印尼人之间奔走,会参与到不同项目的配合工作当中。因为不同项目组分布在二楼和三楼,她也会在不同楼层之间奔波。
如果有甲方或供应商过来开会,简单会参与会议,把大家讨论的内容大致翻译给外国设计师。
因为是双语团队,于是,存在更多的书面资料翻译,如图纸、ppt汇报、会议记录、邮件等等。
在NU的积累和学习,以及对词汇表的认真整理,已经使简单能够很好地胜任这些双语团队的支持工作。无论是口译还是笔译,简单比赛蒙的助理梦露都有优势。这些口译经历,也为她将来走向更为重要的岗位打下了一个基础。
NU也有两个新项目的甲方是外国人。但NU之前没有合适的双语合同。
于是,赛蒙找了一份国外某室内设计公司的中英对照双语合同交给简单:“我这里没有电子文稿,只有hard copy(硬拷贝),你帮我打字,把整个合同打到Word文档里,我会参考这个合同,做出NU的双语合同。”
这份合同一共有整整三十页,密密麻麻的字!看上去就好没信心啊,真想找个打字社自己掏钱让别人打。
打字是一件无聊而枯燥的活,而且,一般人认为,这是一件低级的活。
打字又不属于“翻译”,为什么不让梦露做呢?就当老板怕我没事干吧,或者是想着,老板看得起我吧。
易晖不理解老板的分工:“打字这也太无聊了,赛蒙就让你干这个啊?”
简单觉得,小公司嘛,分工不可能那么明确的,赛蒙让她做这个事,也没必要去计较分工的事情,好好干就是了。
于是,她老老实实地认真把这三十页打完了,并仔细核对——在各种翻译工作中忙里偷闲来打字,一周后才做好。
两个外国客户都跟赛蒙签署了这份双语合同。这份合同,就是简单接触到的第一份设计合同。
不要小看了这一份合同——在后来的章节中,读者会看到,这份小小的合同,这三十页的字,简单没有白打。
赛蒙接着说:“另外,你以前当过英语老师,我希望你帮我给员工提供英语培训。我不希望NU只有你一个人会英语,我希望我的员工都有一些英语基础。”
于是,简单开始给NU的设计师上英语课。每周的周二和周四,七点半吃完饭之后上课,课时约一小时。
简单在NU,英语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大家还是很愿意把她当老师的,虽然她的年龄仅比NU的实习生大。
西西上英语课时很认真,她对英语很感兴趣,认真地跟简单学,还认真做笔记。瞧她那勤奋的样子,简单觉得她真可爱。
英语课堂中有一个不太熟悉的面孔。一个女孩,圆圆的脸,秀秀气气的。
“简单,我是插班生!”女孩笑着说。
第二十九章 老板的梦想(4)
西西说,这是她朋友,听说NU开了英语课,慕名而来。
哇,我声名远播啊……
这个“插班生”每次都按时来听课,成为简单的忠实学生。
NU的这段“国际化”时光,是简单在NU最忙碌的日子,比以前还加班多。因为,好不容易上班到七点半,吃完饭,night shift(夜班)——还要上课。上完课,就已经九点多了,回家就十点了,但是,忙并快乐着……
可是,“国际化”一阵子之后,赛蒙发现,没有赚到钱,钱包很紧张。
外国设计师的工资很高,但是,发飙也好,还是这个印尼人也好,性价比并不高,设计水平也一般。美国人呢,是个产品设计师,当时招他进来时,觉得可以让他做很多事,比如说设计家具啦、艺术品啦。招进来一段时间后,因为项目不合适,发现并没有足够的工作给产品设计师。另外,发飙和印尼设计师的设计水平也其实有限。到头来,所有的设计方案还是要赛蒙一一审阅,一一指正,一一修正——最终,所有的方案还是赛蒙做的。
发飙下结论:“赛蒙不像是‘boss(老板)’,倒更像是一个‘designer(设计师)’,老板应该是只负责管理的,而赛蒙却要负责所有的方案设计和后期项目管理。”
另外,国外的这两个客户都是私人住宅装修,所以设计费比起餐厅、酒吧是不能比的。
赛蒙虽然有把公司做成“国际化”的梦想,但似乎实际操作有困难。一是经济原因,二是他自己的精力有限,没有人能跟他分担这么多设计项目的压力。
美国籍的产品设计师被开除了,发飙也被开除了。
印尼设计师因为跟随丈夫一起回国,辞职了。
NU所有的外国人都走了。仿佛一切喧嚣都已过去,归于沉寂,简单又从NU的高峰期间跌了下来,顷刻间闲下来了。
没有双语团队,无论是口译和笔译,翻译的工作急剧减少。
于是,简单每天就只能漫无目的地上网,编词汇表,偶尔帮助设计师和外国客户协调。太多漫长的无所事事百无聊赖的时光需要打发。好不容易熬到七点了,吃饭之后可能还要上课……时间太漫长了……
简单再次跟赛蒙辞职:“虽然这里很好,但是我的确没有工作,这样还是浪费了你的钱。”
赛蒙说:“其实你做得很不错,只是,我的‘国际化’的想法暂且搁置了,因为没有足够的财力和精力以及机会,暂时没有办法去实施,所以暂且是失败了。但是,你是没有错误的,你干得很不错。”
赛蒙对简单还是很肯定的。同时,他又跟简单提及了“翻译书籍”的事情:“我去联系翻书的事情,如果我联系到了,争取到了翻书的机会,你可以考虑留下来翻书。我以前跟你讲过,我不想只是当老板、赚钱,我想追求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说翻一本书。但是,我没有时间,你可以与我合作,帮我翻初稿。我相信,你可以成为一名不错的翻译。”
翻书对于她来说也是很有吸引力的。想想,在NU的图书室工作,翻译一本书,这是一份多么让人向往的工作啊!
赛蒙跟简单提及翻书的事情,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赛蒙的确不是一个只知道赚钱的人,他平时还喜欢写一写博客,文笔很优美,写得很有见地。翻一本书,也是他的梦想。
赛蒙曾经说过:“实不相瞒,我大学本来是学英语专业的,也当过老师,后来改行做室内设计,后来做了老板。但是,我仍然很希望有一天能够翻译一本书。”
赛蒙果然正儿八经地去联系了美国的一位作者,作者也给赛蒙和简单回复过,说会去联系出版社。但是,一个月后,仍然没有结果。
第三次,简单只好第三次向赛蒙提出辞职。
赛蒙觉得有些惋惜:“你很不错,只是在这段时期,NU没有给你提供合适的职位和机遇。”
简单很感激赛蒙的欣赏:“但是很谢谢你,我在NU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在翻译上很有进步。从你这里我也学了不少东西!”
简单在NU这半年的工作,就是源起于赛蒙的梦想,不管是他的“国际化”梦想也好,他的“翻书”梦也好,当他的梦想暂且搁浅,告一段落时,也就是简单离开NU的时候。也许,有一天,当有合适机会的时候,赛蒙仍然会去继续追求他的梦想。赛蒙祝愿简单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找到合适的职业发展道路,简单祝愿赛蒙将来能够实现“梦想”。
。。
第三十章 简历升级小贴士(1)
从NU辞职之后,先畅畅快快睡三天懒觉再说。当然,靠睡懒觉是不能等到好工作从天而降的。总之,简单在上海的新一轮job hunting(求职,找工作)马上要拉开序幕。
GL和NU,加起来的工作时间,一共九个月。简单在上海,两份工作加起来也未满一年。
Job hunting的第一步仍然是职业规划定位,想好自己要找什么样的职位和工作。
然后,就是本章的主题:简历。
在上一轮求职时的简历基础上,简单又加入了NU的工作经验。所以,跟刚来上海时不一样,现在的这份简历,底气足多了——GL的口译经验,NU的助理工作,口译和笔译经验,都可以大大方方地写进简历。
刚到上海来时,自己跟毕业生一样——简历内容没有厚实的工作经验来支持,底气不足。现在自己也感觉到,总算是个有“工作经验”的人了,再也不需要像九个月前一样,拼死去“在有限的经验基础上去包装简历”,现在,只要把真实的工作内容如实地,条理清晰、主次分明地罗列出来即可。
简单对以前简历的文字也进行了完善。
比起上一轮简历,简单删掉了那段编造的“兼职译员”的经历,增加NU的工作经验。此外,还特别增加了几个内容。在NU给发飙当助理时,发飙总是要她帮助招聘实习生和毕业生当设计助理,那时她才知道,应聘难,招聘其实也很难。
每天有无数封应聘邮件发到NU的邮箱中,简单要从中选取看得上眼的简历,然后再给发飙看。在这个过程中,简单才发现,投递简历的很多应聘者都有以下问题:
第一,有的求职者不准备中英双语的简历。这么多简历,没有配备英文简历的,是首先被她删除的对象。不是她自私不想翻译,但是,在这种求职者尤其是毕业生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她当然会选择有现成英文简历的给发飙看,而不是选择中文简历自己费时费力去翻译,然后再给发飙看。所以,在准备简历的时候,即使求职者不是英语专业,如果不想把自己排除在外企或者是有外籍主管的公司之外,那么,英文简历是必须准备的。否则,纯中文的简历是首先被这类公司抛弃的对象。
但是,也有走极端的,有的求职者明明是在中国的学校读书,不是外国人,却提交纯英文的简历。这恐怕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这样的简历,即使到了简单手里,毕竟中文是简单的母语,英文总是有隔阂的,她不想费力去看英文简历。当然,她会给发飙看——但是,也有很多简历是通过前台阿雯来筛选的——阿雯是帮中国设计主管招聘,不管是阿雯也好,还是中国籍主管也好,他们都懒得看英文。那么,纯英文的简历如果是提交到非英语母语的简历筛选人手上,那也是倒了大霉。
第二,少数毕业生会把自己的设计作品附上,他们比没有附上作品的求职者要多十倍的几率得到面试机会。有的求职者简历写得好,但是发飙说,“没有作品,要他们再寄作品过来”。但是,简单又不是专职做招聘的,别的工作更重要,所以跟进会比较慢,然后,作品让发飙满意的求职者会优先安排面试;即使安排那些求职者再发作品过来,但有时间耽误,发过来时可能人家已经敲定人选了。正所谓,让人家捷足先登了。
第三,有的求职者在邮件主题里只写“应聘”,或是“个人简历”。后果是,NU给简单和前台阿雯配的电脑是很慢的,打开一封邮件也要半天。如果费了老半天打开一封邮件,却发现人家应聘的不是各自主管需要的,就会很郁闷。NU是小公司,还好一点,简单和阿雯可以互相转交。但如果是大公司,招聘网站上只留了一个总的邮箱地址,简历会分到各个部门,也可能是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去总邮箱里寻找简历——这种情况下,不写邮件的主题就吃了大亏,负责人会只挑标题写明白了,明确应聘自己部门职位的邮件。 。 想看书来
第三十章 简历升级小贴士(2)
很多公司并没有专门设置人力资源部,筛选简历的可能也不是专门的人事专员,可能有自己的其他主要工作职责,顺便帮忙筛选简历。所以,投递简历时要设想,无数封应聘邮件,而筛选简历的人只希望以最短的时间找到自己需要的简历和候选人……
围绕以上中心思想,简单在简历里增加了这样几个部分:
第一,求职信。
第二,一张“精心挑选”的“合适”的证件照。
第三,应聘翻译职位时,投递简历时另附上了一份“翻译作品”。
先说“求职信”:
以前写简历时,从来不写求职信,觉得这是属于可有可无的东西,只是客套话,所以在投递简历时,只是简单地套几句礼貌的话,“请查收附件简历”云云。但是,简单亲自做过招聘工作之后,深知大部分公司每天都会有无数简历,而且没有专门特设HR(人力资源)部门,只是由某些员工代劳。代劳的员工不会每天都去看简历,因为他的主要工作职责不是招聘,所以,很可能是哪天稍微不忙时挑一下,所以可能一次性从几百份中挑出若干简历。这样,他很有可能是“凭心情”、“随机”抽取一些简历来看,如果简历是以附件形式,甚至懒得打开。所以,如果你看到招聘广告上写着“请不要以附件形式发送”,则切勿以附件形式发送,否则你的简历八成不会被打开,等于弃权。
那么,怎么样才能让筛选者至少不会漏掉你的简历,保证他们一定被你的邮件吸引,迫不及待地打开你的简历进行阅读呢?这就要靠一封“浅藏需露”的求职信了。
求职信的要点,首先要诚恳,让人觉得你是专门为这个公司写的(虽然其实是投了无数份,但是要巧妙到让人感觉你是特意为他们撰写的);
第二,要提供关键的有用信息,用简单明了的关键语句表明你最适合这份工作的原因,让人一看就觉得“哎呀不容易啊,我们就要这样一个人”!公司招人也不容易,很难找,大海捞针。可以用标示性的文字(短句)突出能够让你“脱颖而出”的优势(针对这份工作的)。所以,求职信与简历里的“自我评价”(见本书第五章)具有类似的功效,“正是你可以通过简要一两句话点出自己最大优势的机会”,并可以吸引人进一步仔细阅读你的简历。求职信和自我评价,都要以最精简的文字回答一个问题——“我为什么是最适合这份工作的人”。如果别人看到你的求职信之后,立刻觉得——这个人有戏!那求职信的目的就达到了。
另外就是一张“精心准备”的“合适”的证件照。
这个建议是易晖提出来的:“我看到有广告,叫做‘完美证件照’,就是可以给你化妆,然后配套专门的服装的那种,58元一套的证件照。”
“58元的证件照!?”简单觉得10块钱的证件照都嫌贵了,干吗还搞得这么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