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曹操-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郭嘉把颍川荀家的事情全都对孟小满讲了一遍,就是没提自己和荀家兄弟因是同乡,自少年时就时常来往。他对荀家情况知根知底,荀谌又何尝不知道郭嘉的性子。是以荀谌一点都不意外袁绍不重用郭嘉,也懒得多事去向袁绍荐他。不过凭荀谌对郭嘉此人的了解,他要不是对曹操感兴趣,绝不会劳烦自己奔波一趟。
可叫荀谌感到可惜的是,眼前的曹操一言一行俱与旁人无异,竟叫荀谌难以断言此人是过于平常,还是太过非同小可。这等只是做做面子的无趣酒筵,确不是观人的好时机。偏偏郭嘉油滑,竟托辞身体不适,避开了今晚筵席,叫他连打探消息的机会都没有。
想到这里,荀谌忍不住在心里叹息,暗忖今天怕是没什么事情能叫自己探探曹操的虚实了。
荀谌才这么想着,偏偏就有人给了他一个机会。
“今日得与诸公欢聚,小人不胜荣幸,近日小人恰好得了一件宝物,正好献与将军,为今日酒筵助兴。”下座有一满面谄笑的中年男子突然寻得机会,起身开口。
堂上众人多是世家出身,就不是豪富,也算是见多识广之辈,于宝物皆不甚在意。荀谌更是不愿多看那男子谄媚讨好袁绍的小人姿态,但当那男子打开手中锦盒,他也不禁呆了片刻。
锦盒之中,乃是一大块还未经雕琢的玉璞,整块玉璞色泽雪白,毫无瑕疵,周身散着一种莹润的光泽。厅内灯火通明,愈发映衬得那盒中美玉光彩熠熠,叫人看了咋舌。
袁绍招了招手,自有侍者接过玉璞呈到他面前。他拿起玉璞爱不释手的赏玩了一番,面露惊喜之色,笑着对身边孟小满道。“如此美玉,实在罕见。孟德,你也来看看?”
孟小满点了点头,也不接手拿过来,只凑近就着袁绍手中仔细端详,同样笑道:“确是难得的宝玉,操恭喜将军得此宝物。”
袁绍满意的眯了眯眼睛,暗赞今日这曹孟德倒比酸枣时识趣了不少,自从见面,多余的话竟是一句也没问过。袁绍最近有几桩事情最不愿听人说起,譬如桥瑁被刘岱所杀他不曾制止,而河内太守王匡之死又与他暗中有些关系。偏偏张邈就抓住不放,叫袁绍厌恶之极。
再说,孟小满此刻所用这称呼就更让袁绍满意,他虽然与曹操是少年伙伴,可在这大庭广众的场合,他还是愿意听人奉承他,称他做将军,哪怕他这个将军头衔还是诸侯会盟酸枣时他拿着邟乡侯的印章自封的,也强过他那个还得仰人鼻息的冀州勃海郡太守一职。
他笑呵呵的拿着宝玉又举到孟小满面前,似是带着酒意随口道:“孟德,你看这玉璞,至坚而纯,至纯而润,其质之美,真可比和氏之璧啊!”
袁绍这句话一出口,厅堂之上忽然安静了不少。除了少数迟钝之人,大部分人都不由得打起十二万分精神,知道今夜这筵席的大菜此刻才要上桌。
孟小满也觉得心头一跳,万没想到袁绍会挑着这个时候说出这样的话来。当初的和氏璧后来被做成了传国玉玺,袁绍拿此玉与和氏璧相提并论,他想拿此玉做什么,其意已是不言自明了。
荀谌、许攸、逢纪等人对袁绍的打算自然是早就哑巴吃饺子——心中有数。在座其他人对这等大事犹在惊疑,何况袁绍说的委婉,众人一时间倒也说不出别的话来。
袁绍微乜着眼睛盯着孟小满,看她如何作答。这谄媚之人今晚献宝虽是事先未料,但袁绍却不愿错过这个直接试探曹操的机会。他寄给曹操的信曹操始终不曾回复,是以袁绍便猜曹操怕是尚在迟疑。却不知孟小满之所以不回信,全是因为她那笔迹模仿得还有不足,唯恐回信露出破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罢了。
这件事孟小满从收了信的一刻心里就有了计较。她既然假扮成曹操,行事言谈,自然就以曹操平日的个性观点作为依据。曹操当初为了救回天子,搭上性命也要追击董卓,她如今怎能答应和袁绍一同另立天子?
“昔日先有卞和献玉,屡屡遭刑而不改其志;而后相如使秦,因其智勇而终得完璧归赵。卞和、相如,皆是忠义之士,俱曾与和氏璧为伴……吾观此玉虽然难得,恐怕要暂输这一筹。”说着,孟小满回望袁绍,微微一笑,似发自肺腑般赞道:“幸得今日此物落在将军手上,日后,或可与和氏璧一比。”
孟小满这些日子不时与郭嘉斗口,算是涨了不少辩才,信手拈来两句还击自然轻而易举。
那下座的献宝之人听了这话,顿时红透了面皮,袁绍神色也有些讪讪。荀谌虽然坐在位上八风不动,心里却忍不住暗笑这曹操的词锋倒也真是厉害,这样一顶高帽扣下来,倒让袁绍后面的话都再没办法说出口了。
袁绍果然被孟小满的话说得心里发堵,强作笑容又喝了几杯,索性推说酒醉,早早结束了酒筵,实是打算邀了曹操内堂私下议事。一场酒筵就这么虎头蛇尾的结束了,只可怜那献宝之人,礼物送上了,却没能起到什么效用,反倒在大庭广众之下丢了好大的人。
两人私谈至深夜,孟小满才离开袁绍暂居的太守官邸,回到驿馆歇息,第二天就带着众将回到城外曹军大营去了,袁绍倒也不曾留难。
“还是自己的营中舒服啊!”扮了半年曹操,孟小满也渐渐习惯,同众将回到中军帐中,忍不住伸个懒腰笑道,众人也一并都笑了起来。在城里驿馆歇息固然比这帐篷舒服,可却不如这里踏实。
“主公,我昨晚还以为袁绍那厮要对你不利!”回到营中,众人讲话才没了顾忌,夏侯惇忍不住道,“见那厮竟不许响昭相陪,着实让人放心不下。”
典韦在军中这段日子,与众将多有交手较量,众人皆佩服典韦勇力,故而虽然典韦眼下并无官职,却颇受众兵将尊重。有典韦在孟小满身边保护,也叫众人更放心些,偏偏昨天袁绍还屏退了典韦,不免令人生疑。
“是啊!”曹洪也道,语带轻蔑:“我看那袁绍如今似有不臣之心,否则何故平白的见人拿块玉出来就要与和氏璧相比。就那石头,要我看,也就值千铢,多了实在亏本,哪里能同和氏璧那等无价之宝相比。”
别看曹洪外表长得粗豪,但他善于经商,性又悭吝,家资极富。虽说如今因为资助曹军缘故不比从前,可那块玉璞他也不放在眼里,三言两语间就将之贬了个一无是处。
夏侯渊看了一眼曹洪笑道:“这又不是叫子廉你去买货压价,还说什么价值贵重。只怕你肯花千金买,那袁绍也不肯卖啊!他道那玉璞是奇货可居,才不舍得放手。”
乐进资历尚浅,李典年纪最小,两人都不好开口。典韦看孟小满面带微笑听他们说话,也不插嘴。还是曹仁稳重,打断闲话直入主题道:“闲话且住,主公,今日一回营中就召集我等,莫不是昨天袁绍私下说了什么?”
“袁绍前些日子命人送信,就已在信里暗示吾,说他想要奉幽州牧刘虞登基为帝。吾不愿睬他,他昨晚筵席之上才又用玉璞相试。昨夜留我,也是为商议此事。”昨晚袁绍一脸正气凛然试图说服孟小满,那副恨不得证实自己忠义之风绝不输古人的劲头让孟小满如今想来仍忍不住莞尔。“他说天下人必都赞同他这个主意,叫吾不要太过死板,白白蹉跎时光,叫董卓猖狂。”
“他倒是有脸说这个话!”夏侯惇性子火爆,忍不住哼道。
在座众人也无不忿忿。说什么蹉跎时光叫董卓猖狂,若是当日诸侯合兵追击董卓夺回天子,哪还有今日之事。
曹仁又是一针见血追问道:“主公最终如何决定?”
孟小满做了个手势,示意大家稍安勿躁。“吾自然不会答应这等荒谬之事。今日他袁绍能奉一天子,焉知将来旁人不能又奉一宗室为天子?袁绍当初主张董卓进京惹出祸来,如今还想出这等昏招。吾已与之言明,若袁绍他坚持如此,且请他们北向,我自面西,迎回天子,重振朝纲。”
昨夜同袁绍说到此处,两人便如那日在辕门一样,气氛有些僵持。袁绍素来知道曹操固执,也不再劝,转而说了许多别的事情。孟小满带兵走了几个月,许多事确实不如袁绍按兵不动了解得多,郭嘉就知道不少,也不会如袁绍知道得详细及时。
“主公所言甚是,若私自废立天子,与董卓何异!只是如今我等下一步该如何是好?”李典忍不住问道。“袁绍摆明不愿去打董卓,咱们在河内这么盘桓,又终究是名不正言不顺。”
孟小满忍不住多看李典两眼,暗叹这李典平时内敛,原来倒是个聪明人物。李典这话正说到重点。曹军如今没有自己地盘,终究是个麻烦。
董卓几次借着朝廷名义派使者来下令联军众将解散部属,就是凭着诸侯起兵实在名不正言不顺。袁绍昨夜为说服曹操同意重立新君,便是以此事举例,说如此讨贼事事掣肘,着实不便。孟小满不赞成另立新君,但当然更不能答应解散部属,否则她毫无根底,如何自保?
“吾不愿附和袁绍行废立之事,虽然不曾与他交恶,但也不宜常留河内。昨夜,吾听袁绍说起最近东郡黄巾复起,太守王肱不能抵挡。元日过后,我等就前往东郡剿灭黄巾。”孟小满果断的说出了下一步的计划。
 ;。。。 ; ;
第十一章 小人生事
讨伐黄巾,乃是郭嘉回河内之前留下的一条计策。
自那日孟小满拦马救了郭嘉一次之后,两人关系便不像过去那么生硬,虽然仍旧不时互相含沙射影的斗斗嘴,但不知不觉中倒也亲近了一点。郭嘉离开曹军之前,也不忘帮孟小满出出主意。
孟小满这个主帅虽然是阴差阳错赶鸭子上架,但她脑袋却不迷糊。没有根基,就永远谈不到自保。曹军这几千兵马,不能总指望曹家、夏侯家的私产养活,靠着张邈接济供给粮草更非长久之计。
眼下受袁绍邀请屯驻河内毕竟只是暂时之举,不能长久,否则恐有被袁绍并吞之危。曹操此次本自陈留起兵,连家小都暂住陈留城中,但张邈就是陈留太守,无论如何孟小满也不可能夺了张邈的城池,陈留也非曹军可扎下根基的所在。
曹操在世时便为此事烦恼,如今换了孟小满,更不能例外。
且不说曹军这几千人马数名大将够不够攻城略地,孟小满最愁的,莫过于要夺他人的地盘也师出无名。之前讨董时荥阳追击、辕门斥将二事,使曹操现今的名声极好。须知时人对名声十分看重,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如此局势下,孟小满自然不想做出为人指责的事来。
郭嘉临走时便是为此向孟小满献上一计,教她到了河内之后找机会探探袁绍口风,看看近日哪里的黄巾作乱正凶。如今朝纲败坏,黄巾屡剿屡兴,不愁找不到理由出兵,袁绍近日分身乏术,到时候恐怕还要为曹操肯为自己分忧感到高兴呢!
因此孟小满昨夜就趁机从袁绍口中打探消息。这事她在酸枣做过一次,已经有了经验,袁绍今次也答的十分爽快。
正如郭嘉所料,袁绍一方面想着谋夺冀州,一方面又盘算着另立新君,这等关键时刻,实在不欲黄巾军再突然冒出来捣乱拖他后腿。他也不是猜不出曹操的打算,可如今孟小满表现得比之从前更加知情识趣,看在往日交情上,袁绍倒也愿意卖一个人情,顺便为自己增一臂助,就把东郡太守王肱求援的信给孟小满看了。
东郡与河内郡相邻,属兖州治下,紧挨着陈留和济北国。孟小满决心出兵此地,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师出有名,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它的位置对于曹军现在处境来说得天独厚:兵士不必长途跋涉,陈留和济北国又分别是与曹操交好的张邈、鲍信治下,少了许多后顾之忧。
只是这半年整日奔波,如今元日在即,兵士们多少都有些思乡之情,士气不高,孟小满便想着先犒劳军士,休整一番,待到来年再前赴东郡。黄巾军也多是农民出身,在这节庆之时也都偃旗息鼓,不愿擅动刀兵。这倒叫王肱也松了口气,也算是能过一个好年。
可是孟小满想的虽好,事情却不如她所愿——恰是元日当天,竟有一支兵马,忽然气势汹汹而来,将整个曹营包围得水泄不通,虽然围而未攻,可也已经是剑拔弩张之势。
“可曾探得是何人兵马?”骤然出了这种事,孟小满连忙召集众将议事,同时向刚刚打探消息回来的斥候问道,同时暗暗在心中庆幸昨晚对方不曾偷营,否则措手不及之下,曹军必受重创。
“看主帅旗帜,是张杨张将军兵马。”
“这张杨今日是发了什么疯?”夏侯惇脾气最是急躁,气得须发皆张,用手狠狠在掌心击了一记,猛地站起身来:“待我出营前去会会这厮!”
说着,他拎着龙雀大刀就要出营叫阵。
夏侯惇这句牢骚,差不多也说出了在场众人的心里话。曹操少年时任侠仗义,在洛阳城里交际广阔,且与张杨同为西园军部属,也有些交情。后来诸侯讨董,张杨率领一支部队也参与其中。双方往日无冤近日无仇,又同为讨董盟军,怎么张杨会突然起兵来围曹军?
“元让莫急,此事身为蹊跷。吾听闻张杨本已经投在了袁绍帐下,怎么如今突然……”孟小满连忙唤住夏侯惇。对方围而不打,恐怕另有缘故,若是曹军先动了手,说不定就要落人口实。
“我看,必定是袁绍因为主公驳了他那另立新君的点子,故意挑唆生事。”曹洪闻言更怒,他是众将之中唯一一个全程旁观了辕门之事的人,和孟小满一样对袁绍恨得牙根发痒。“他既然知道咱们过了元日就打算发兵东郡,自然要挑这个时候发难。”
众将都觉得曹洪说得有理,孟小满也沉吟不语。她不得不承认曹洪的分析和她心里的猜测相差不多,这件事恐怕袁绍难脱干系。想到桥瑁、王匡之死,孟小满就觉得后背发冷。她看看在座众将,又想想全军将士,极力强迫自己保持镇定,把那恨不得乱军中金蝉脱壳的想法死死压在心底。“咱们一起出去看看,吾倒要看看张杨有何打算!”
曹军众人却没想到,袁绍这次可实在是冤枉得狠了。
张杨这番发兵来打曹操,实不是袁绍授意,而是另有他人唆使。孟小满等人再想不到,这唆使张杨的,正是那日向袁绍献宝之人,名唤齐偎。
齐偎这人本没甚真本事,从来都是靠着一些溜须拍马和上不得台面的手段欺霸乡里,才在原先河内太守王匡手下混个小小差事。后来见王匡身死,齐偎就思谋着如何能攀上袁绍这个高枝。也是他消息灵通,听说袁绍私下遣人去寻玉璞,就费尽心思弄来一块上好的,准备作为晋身之礼。
谁知孟小满酒席上的一席话,害齐偎的如意算盘全然落空。袁绍虽然当日为玉璞封了他一个小吏之职,还给了他一些钱帛,可有孟小满那番话在先,自然不会再给齐偎什么出头的机会。而齐偎丢了那么大的人,既无颜与同僚共事,又断送前程,心里恨死了曹操,也愤恨袁绍收了礼却不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