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星际花匠生活(完结)-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地私人农场有出售。不过更多的,却是待售的地——琪雅政府、米泰星域政府共同监督,向私人出售的荒漠地。
前者有绿洲内的,有绿洲边缘的;后者价格更便宜,但全在荒漠上,其中最靠近绿洲,也是外部边缘了。
政府出售这个,就是鼓励农业人员来这儿改荒漠、变良田。或者牧场森林也行,凭个人喜欢。
在琪雅,荒漠变良田这件事,技术加时间、资金加设备,是做得到的。但全部由政府来。一者财政支出的负担太大,二者效率难以最高。所以开放,市场化,政府只指导、扶植、监管、补贴等等。哦,还有征税……
两人到弗杜的市政府……姜灵发现弗杜绿洲竟然还真是一个市!辖区面积还不比瑟伦少,可惜人口就比瑟伦少得多了。
两人到弗杜的市政府,去询问卖地事项。
“地契哦?”除去博古馆的历史纪念品,姜灵从没见过这东西,不由先把虚拟的膜拜了一下。
“唔……”冬明见过,所以他不觉得这个有什么。
地契意味着永久使用权。地面上的,分盖房子与种东西两大类。地面下的,则是开采权。这三种,可以一起买,也可以只买一种。绿洲这里不出售地面下的开采权,因为那会破坏绿洲的地下水源。
把一片绿洲边缘外的荒漠买下来,改造成绿洲,继续保持也好,再卖掉也好,都很好。但是,并不是谁都能像希白研究所那样,有那么多资金设备、高新技术、最新适宜品种,在背后支持的。
但姜灵有秘诀哎!技术、品种,当然要用,可最重要的,还是“白雾”……而且,路林带来的物种里,姜灵在水果中,只来了一项“大推广”。其余的几个“大推广”,则在作物方面。
所以姜灵砰然心动。
*********
在琪雅上学,路程方面,非常轻松的。不仅因为飞车,还因为理论类课程大多直接开在星网上。当然学生也可以去学校上,不过那同样是在星网上进行的。好处在于,上完课能够与教员、同学交流一会儿,而后聚个便餐之类。社交嘛。人脉在哪儿都是财富。
技术到了这个地步,星网上、星网下,已经无碍交流。然而,实验实践类,由于设备与场地的关系,是没法在家里上的。而像军校这种地方,则是因为性质不一样。它实行军事管理,所以学生必须住校。
最后,还有一些自由选修的辅助课程,那是专门把学生往学校勾引的……比如交谊舞,那个可不是虚拟跳舞。比如摄影基础,那个总是拉出去采风。反正,唔。那个促进年轻人见面,还是社交嘛!
因此,姜灵不用天天去学校;然而冬明,却要天天来军校。所以呢,两人住在绿洲这边,总体而言,会省事一些。
……
而弗杜的市政府,对买荒漠地、用以耕作的人,非常很热情。至于证据,那很明确,还活生生的——该项事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
接待他们两个的,是一个魁梧粗犷的中年男人,叫汤古。
汤古举手投足之间,还带着明显硬朗,军人作风。但不知为何,他虽然招待得热情周到,却不大喜欢冬明与姜灵——对冬明倒还好;可姜灵直觉,汤古有点厌恶她。【※】
对此姜灵并未在意,也没露出来:会被冬明热爱、会被提仑追,自然也会被别人讨厌,比如妮琦、比如汤古,各人喜好而已……多么公平的事!
另外,她姜灵戴了翻译器、还有推在头顶上的旅游用品太阳镜,这谁都看得到,而在异乡、为异客,总会有一点不便。
……
由于军校在弗杜绿洲东边,面朝日出的方向,汤古调出地图后,姜灵立即去看绿洲东边的待售土地——她自然想要个靠近学校的。
汤古对此称了几声好。可他没什么诚意,因为姜灵也没多问他意见。
然而,冬明查了下气象资料,一小会儿之后,他摇头了:“东边不好。这里的气候,每年十一月到次年三月,有时候会刮大风,都是从东北、东面而来的。要种东西,有绿洲的林地挡一挡,会好些。”
卷一:一个时代的开启 【下】 39、购地————————
39、购地————————【粉红票540加更】
冬明说完,看了一眼汤古。也没说什么,调出弗杜私人出售的农场地图往上一合并……因为他们打算买个现成的小农场,边缘可以扩展的那种。住荒漠里可不好。
而姜灵一听,立即换了个思考角度,重新去审视地图。这一看,姜灵才发现,政府出售的荒漠地,紧挨绿洲西南边缘的,被占满了一大半。更多的,要到边缘之外,才能有。而另一边,空的就多了。
显然,当地人其实很熟悉这每年刮风的气候情况。另外,开荒这种事,爱干的人也不少。特别是白手起家的那些人。不过,这些白手起家的人里面,也有人正挂售他们的土地。
姜灵不由缓缓看了汤古一眼——作为售地接待人员,即使不是本地人,也会清楚这些情况。
然而汤古并无愧疚,他甚至能直迎姜灵的目光。这令姜灵由微恼升为微怒。如果说之前,汤古对姜灵而言。只是一只臭虫,那么现在,这家伙在姜灵心目中,已经升级为赖皮野狗了……
不过姜灵没在这件事上多花精力,也没进行什么投诉,难以说清,尤其还费时,不值得。姜灵采取了更简单直接的做法。她看了看汤古他们的工作日程安排——为表明每一个雇员的必要性、表明政府雇员数量不臃肿、雇的人不是白拿薪水不干活,这些都是公开的——而后,姜灵对冬明道:“那么,我们先去谈私人农场?”
冬明一点头:“嗯。这里好几个都不错。”
姜灵微微一笑,便起身了,依旧是对冬明道:“至于政府售地……这位先生后天、大后天是休息日,我们到时候再来。”汤古的休息日,另有一个叫埃尼的工作人员负责这个。
冬明唇角一翘:“换一个人,或许会好一点。”
*********
两人丢下汤古,离开了市政厅。
汤古盯着他们背影消失,目光定在空荡荡的门口,良久没动。然后他重重关掉显示着地图的接入仪,恨恨嘀咕了一句:“卖命钱……”
……
他们看中的几个选择里,最好的一处,是两个连在一块儿的小农场。
第一个在绿洲边缘上,很小很小,才一点九公顷(1公顷=100×100平方米=0。01平方公里),比姜灵熟悉的四百米标准田径场,还略小一点——田径场的椭圆场地,约二点一公顷。
所以说。它与其说是农场,不如说是住宅。不过若说是住宅,它的花园又大了些,还没什么花卉,被种满了农作物……咳,这是个人喜好问题!
另外,它的住房占地比例不大,整个房子只有一层,平坦而舒适,使用面积一百六十四。作为住房,它已经老化了。能使用,但材料设备落后了。因为户主夫妻年纪不小了。
它被出售,是因为那对老夫妻打算搬家,搬去瑟伦的养老社区;也同样因为年老退休、闲暇时间多,他们没去中介,自己在星网上挂了消息、自己接待看房的客人。
瑟伦地处平原,气候更为宜人,而养老社区周边各种设施齐全,医院商店,生活便利。当然绿洲这里也方便,但瑟伦的更方便。
而养老社区分两种。第一种是政府提供的是公寓,价格自然平宜,不过有限购年龄,姜灵就不能买。而那说是公寓,其实不是高层的“鸽子笼”,而是姜灵以前所知的联排“别墅”。配套完善,从交谊厅到棋牌室到游泳池,再到社区保健所。
第二种乃商业提供的,市场价,自然也就更高档一些。其实就是通常的商业社区,而后考虑了老年人的需求,在他们需要的方面,多下了些功夫,从而对老年客户群特别有针对性。
当然市区的花园会比这儿小。可那是瑟伦市区,什么社区花园都小,不独独养老院。而对这两位老人来说,关键在于,那儿还有其他老人,适合彼此串门,一起做义工,一起学新鲜玩意儿,一起结伴出去旅行,不容易寂寞,又有共同语言。不像这儿,除了来开荒的农民,就是军校生、教员家属,整天都忙忙碌碌……
……
两位老人身体很好,如果不是头发眉毛胡子都成了银丝,看不出年龄来。他们开朗健谈。非常乐于有人听他们说话,难得碰上姜灵这种温和耐心、不了解情况、又好奇的年轻人。
这两人端出一壶刺球汁来,在自家田中央的花棚下招待两个年轻人,把卖房的原因从头到尾说得清清楚楚,还算了一笔粗略的账给姜灵看。
总之呢,因为弗杜与瑟伦的房价差异,虽然政府提供的老年公寓价格平易而优惠,他们仍需要卖了这个房子,加上卖掉另一处投资性的单身小公寓,才能买一套。而后生活方面倒是不用愁,医疗等保险都齐全,退休金拿来开销就好,每年的房地产税与物业费用去不多,余下的买东西、旅游,绰绰有余。
冬明其实也不清楚情况,但他没姜灵那个好奇心……他只是坐在旁边听。
当然,聊天归聊天,这个……住宅?微型农场?微型农场的开价为十一万二千,依旧保持不动。
这个价格被皮特做了个详细的清单。其中主要乃地价及附属设施的钱。虽然处于绿洲边缘,可毕竟打了一口井,汲水滴灌、供能供暖等一系列设备到位,耕地又长期种植、养护精心,是熟地。至于房价那就小多了。占了二万多吧。更别提里面的家具了。
这价格也算平实,不高不低。星网上有所有房子的估价,附近房子什么时候怎么样的成交价,参考之下一目了然。更何况,卖主又是老人。因此,姜灵便不好意思还价,瞅瞅冬明。冬明正望着桌对面的老夫妻,察觉姜灵的目光,对姜灵微一点头。
男的叫皮特,给姜灵解释完,说得尽兴。可也渴了,往自己的杯子里又添了点刺球汁,慢慢儿喝。他见面前的年轻夫妇意向明确,十分高兴,热情道:“这里种东西,只要品种合适,就不难。您如果需要熟悉设备,我们可以帮您几天。当然,我们是业余的小规模。”
而他的妻子麦芬,给了姜灵一份清单:“我们会带走私人物品,还有一些小家具。比如结婚时买的苏克希雅餐具。还比如客厅的那对壁灯。因为我很喜欢它。具体的,清单里都列出来了。”
麦芬说明这个,只是为了预先解释清楚,免得之后怨尤。有这个幸运的小家具不多。余下的家具压根不算钱。
*********
弗杜绿洲内在卖的住宅没有几套,有熟地的小农场更少。卖家又可爱可敬,所以两人就已经意定了。虽然还要看相邻的农场,但那个不买下来,还是可以路过的,路过去荒漠的政府售地。所以他们约好二天早上去办手续。
两个老人很高兴,还自告奋勇带两个年轻人过去。因为第二个待售的农场,其实是一部分土地,拥有者叫乔西,那是个真正的农场主,不是业余休闲的,他的农场中等大小,面积二百九十多公顷,将近三个平方公里,呈不是很规则的长梯形;而为了方便,乔西住在整片土地的中心,离这儿有点远,一下子没准找不到。
姜灵叮嘱老夫妻:“别告诉他们我们已经谈好了呀。”那样就会恃价待沽!
皮特与麦芬俱是笑了:“不会。”“当然不会。”虽然初步说定了,可买卖这个事,货款两讫才算真定下了。所以隔壁的若是搞砸了,那对他们可没好处!
……
乔西要卖的这块地,共计十八公顷不到,并没精细开发,就是大机械犁耕了一下。每年撒种一些改良土地的牧草作物,政府推广的品种,翻译过来很长,叫“太阳草-短六号”,意思是喜欢被暴晒的草,短种,推广的第六号优种。它种在这儿,有天然降雨、不须灌溉,就可以正常生长。之前,被乔西用来低密度地放牧了一些小家禽小家畜。
乔西的经营没出问题,他添购农具机械也有优惠贷款。不过乔西的第二个孩子考上了米泰最好的医学院,学费比一般学校昂贵得多,每年要十几万。做父母的商量后,决定给儿子提供一笔一次性无息贷款,解决一部分学费……其余的归他自己搞定!奖学金、助学贷款、打工,方法很多。他早已经成年了。
皮特有些替乔西遗憾:“我记得这儿买下来两年了,再两年,就可以开耕了。”
乔西一摊手:“噢,没什么,我还留了一半。”又对姜灵道:“您打算养什么?别说我没提醒您,这儿每年养的小东西,三分之一会被坏家伙叼走。”坏家伙是指荒漠上的肉食动物。主要是中小型。
姜灵笑了:“种树。嗯,还有草。”
这十八公顷地,没设备、没耕熟、绿洲外,乔西就是投入了翻耕的机器成本、种子、幼小家禽,而后剩下三分之二的家禽,卖出去,还有赚。所以这块地的单价就要便宜许多。
卷一:一个时代的开启 【下】 40、领养————————
40、领养————————【粉红票550加更】
之前乔西从政府那儿买过来的地价。查得到单价。当作存银行,每年添个百分之五,然后再加一小笔……毕竟这儿靠近绿洲不是?地段比内自然不足,比更外面的,还要好一点点。
乔西开价一共八万一千,比皮特与麦芬的低。去掉设备与房子,单以地价算,均价约为五六分之一……没办法,富饶的土地,与贫瘠的土地,那是很不一样的!这个比例还不算高。
当然乔西这个价,比政府现在卖的、同样挨着绿洲的地,还是贵了一些。可毕竟已经养了两年了!
姜灵对八万一千的尾数“一千”非常疑惑,眨巴眨巴了两下眼——怎么瞧怎么像是等人抹掉的?!皮特与麦芬对视一眼,忍笑。冬明没眨眼,直接问:“八万?”
乔西当即伸手:“成交!”
冬明一点头,与乔西击掌。乔西哈哈大笑,冬明弯了弯唇角,而姜灵用力皱了一下脸——果然!就是让人抹掉用的!接着姜灵乐了。皮特与麦芬早就笑坏了。
乔西笑过了,看看冬明,看看姜灵:“那。现在去办手续?还来得及。或者明天中午,早上凉快,我要干活。”姜灵当即点头:“现在吧。”
皮特高高兴兴道:“我们一起去!”结果乔西一怔:“嗳……什么时候改行当中间人了?”麦芬笑道:“我们要搬去瑟伦了,老邻居。”
乔西恍然大悟:“啊哈,那儿的房子可不便宜!唉,早知如此,我就咬住九万!不,十万……不不,二十万好了。”
皮特煞有介事地摇头:“太离谱了!”
姜灵乐坏了。而乔西本就是说着玩的。他们当下去市政厅办手续。
……
手续在综合办公厅办理,半自助的服务,有一个密匙卡。然后如果要纸质文书,得付十块钱——因为那个是传统,已经不是手续必须的一部分了……
对此,姜灵只能抹汗;她出于地契情节,掏了十块钱。还好那地契极为精美,非常物有所值,姜灵感到满意。
由于买卖双方都是私人,交易很方便,属于不动产,跟买房子一样。谈好价格,去过户、登记、缴税就行。当然,钱不够的得申贷款,不过那又属于另一部分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