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田园路-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天一早,枝儿早早睁开了眼睛,屋外依旧响着滴答滴答的雨水声,但是枝儿的心情却出奇的平静,没有了前几日晨起时听到雨水声的烦躁,似乎大哥的归来,像安定了枝儿的心,懒散的伸个懒腰,枝儿起床穿上衣服,就推开了西厢的房门,一开门,果不其然,像以前一样,迎接自己的还是阴沉沉的天气。

    “唉,”枝儿忍不住叹了声气。

    “一日之计在于晨,要用饱满的热情面对每一天,这不是你说的吗?”

    枝儿一抬头,发现说话的是站在东厢门口的大哥杜仲华。“大哥,这么早就起来了,怎么不多睡会?”

    “还睡?昨天睡了快一天了都。我说你啊,小小年纪的,叹什么气啊!”

    “我是不想唉声叹气的,可是你看看这天,我都好几天没看见太阳了,没有阳光就没有好心情啊!”枝儿一边说,一边冲到东厢,跑到大郎身边,皱着鼻子跟大郎抱怨。

    “枝儿,你说,我们这儿,真的会···”看到身旁的妹妹,大郎忍不住问枝儿,自己的这个妹妹真论起来比自己要强多了,私底下,自己有事总喜欢跟枝儿探讨一下,枝儿的看法,虽是有些天马行空,但却是常常与爹爹不谋而合。

    “大哥,我觉得,这回恐怕真的会出事。”说起这个话题,枝儿忍不住压低了声音,“咱们拜县本身就算是凹地,这雨水又这么个下法,河堤早晚扛不住。”

    这是枝儿的真心话,别说是这个年代了,就是在现代社会,河堤建造的比现在强了数倍不止,可是遇到洪灾,也是多是撤离躲灾的。就凭现在的建造水平,这河堤能撑到现在也不容易了。

    “我也觉得心里不安稳,我在府城听知府大人的意思,似乎都是放弃咱们,就等着咱们往北走了。”大郎听到枝儿这么说,更是忧心忡忡。“昨儿有人问起我来,我不敢直说,就怕闹得人心惶惶的,可是,我现在想想,要是乡亲提早知道信儿,多少能提前有个准备,要不··”

    “你这么照直说,恐怕大家还觉得你危言耸听呢!而且县令大人不是还要加征徭役固堤吗?你这么说,不是给县令大人拆台吗?”枝儿赶紧拦下大郎,在现代还有个扰乱社会治安罪呢,更何况现在!大哥是出于好心,可是在现在这个人心惶惶的时候,还是从长计议吧。

    “恩,我知道··”大郎很是纠结,一方面,爹爹曾说过君子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是,枝儿私底下也说过,人总有亲疏远近,凡事该量力而行。

    “大哥,不管怎样,我们自家还是先准备准备吧。”枝儿看到大哥苦恼的样子,忍不住转移话题,这种事,是分不出谁对谁错的。大哥受爹爹教导,有读书人达则兼济天下的想法,而自己只是小女儿心思,想到的先是保全自己的小家。

    “嗯?准备?你打算干什么?”大郎听到枝儿的话,忍不住好奇。

    “没什么,以防万一。家里我们俩能做一半的主,我打算先悄悄的把值钱的细软收拾收拾,每人身上都带些,粮食种子什么的也收拾点,藏在车里,要是李家洼真的淹了,咱们不管去哪,这都是依靠。”枝儿把计划说给大哥听。

    “恩,也好,不过这种大事还是得跟爹爹说说。”大郎也支持果儿的未雨绸缪。

    正当兄妹二人说话的时候,杜老爹和杜沈氏也起了,枝儿忙回屋叫醒果儿,去忙早饭去了,而大郎,也去找杜老爹汇报自己和枝儿的安排去了。

    “可以,枝儿的想法不错,等会叫枝儿来,有的事情,我也得跟你俩说说了。”书房里,杜老爹听到儿子转述的女儿的计划,颔首答应了,杜老爹虽是有读书人的气节,但也不是不知变通的人,更何况,书上也曾说过,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大郎听到爹爹的话,匆匆去叫枝儿了,枝儿跟着大哥来到书房,映入眼帘的便是杜老爹负手站在窗前,一脸的黯然的景象。

    “爹,怎么了?您找我有什么事儿”枝儿出声打断杜老爹的沉思。

    “刚刚大郎和我说了,我觉得你的想法可行。”杜老爹一边说,一边走向书架边上,在大郎和枝儿诧异的眼神中,撬起了一块方砖,从里面掏出一个小木盒子。

    “这里面是为父多年积攒的积蓄,”杜老爹一边走回书桌,一边打开盒子,“里面有一百八十两银子,我都换成了银票,原本是打算给大郎以后··”说着回身,看见的是儿女惊讶的眼神,杜老爹忍不住得意了一把,“怎么,想不到?”

    “确实没想到。”枝儿乖乖的点头,她自是了解现在的物价水平的,一百八十两?这对于在李家洼生活的人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按最明显的算法,土地是大家的命根子,是最值钱的,现在的物价,一亩良田,也就五六两银子左右,杜老爹攒下的一百八十两,可以买上三十多亩地了!村里最富裕的人家,也就是**亩地而已,而且,杜老爹攒下的杜家家当还不只是这一百八十两,这只是杜老爹攒下的现钱,杜家还置备了各式家底,那八亩连成一片的良田,屋后拴着的耕牛,杜家这宽宽敞敞的大屋,还有杜沈氏母女三人的首饰,虽然枝儿是觉得那几只镯子并不多么精致,但是在这年代,有个包银的镯子就算是难得的首饰,可是杜沈氏母女的镯子都是实心的,纯银子的!逢年过节带出来,惹得见过的所有的大婶大妈们嫉妒的眼睛都红了!

    “读书人果然是最赚钱的行当。”枝儿忍不住喃喃自语,对杜老爹的过去,枝儿自是知道的,当年,自家老爹是一无所有的穷小子,可是现在呢?真论起来,自家这是二百多两的家业呢!正经算起来,这都是爹爹的举人头衔带来的。因为是举人,可以免赋税,可千万不能小看这几个字!这年头,大家在地里奔波一年,收获的粮食十之四五要交税给官府的,这还是最近些年,朝廷减轻赋税的结果,交了税剩下的,大多数人也只是能够糊口罢了。而杜老爹这一免除赋税,十成十的粮食都是自己的,这一反一正,普通人家辛苦劳作两年,才比得上杜家一年的收成,更别提举人每月还有俸禄可拿,最初还给发过盘缠以供进京,这样算起来,也难怪都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了。

    “你啊,你这小脑瓜子都寻思什么呢!”听到枝儿的话,杜老爹是哭笑不得,忍不住伸手戳了枝儿的脑袋一下。
第二十九章
    “枝儿,你还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大郎也被杜老爹这多年积蓄惊到了,可是听杜老爹说完,大郎就明白了,怪不得爹爹一直没有动用这笔银子,肯定是为他以后准备的,正当大郎感慨时,没想到枝儿居然出人意表的蹦出了这么一句。

    “你把读书人看成什么了?赚钱的行当?!简直就是有辱斯文!”杜老爹虽是从心里赞同枝儿的话,但碍于大郎在一旁,只能斥责枝儿,免得大郎被移了心思。

    “哎呀,人家只是太惊讶了嘛!没想到爹爹你会攒了这么多银子。”枝儿知道爹爹怕自己带坏了大哥,顺势转了话题。

    “我好歹也做了十多年的举人,攒下这些难道还奇怪吗?”杜老爹其实也是对此极为自得的,一般人家,一辈子拼死拼活的,到最后能攒下几十两家底就不错了,而自己短短十几年便成就了这样一份家业,可以说是足以傲视众人了。

    “这些是我历年攒下的,我都换成了银票,多是五十两一张和十两一张的,我原本是为了大郎准备的,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今年会发生这种事情。大郎和我说了你的计划,你分分,给逢到衣服上吧!若是有个万一··”杜老爹边说着边递给了枝儿。

    枝儿从杜老爹的手上接过盒子,顿时觉得手上的盒子简直是重逾千金,看到杜老爹晦暗的脸色,忍不住开口安慰:“爹爹,我也只是做最坏的打算罢了,事情想必不会坏到那般田地。”

    “行啦,不用再说了,你去忙吧,”杜老爹不以为意的摆摆手,又嘱咐到“对了,先瞒着你娘吧,她知道了必定不安。”

    “恩,我知道了。爹,也得跟舅舅说一声吧?”

    “我昨天大致跟他说过了,大郎,”杜老爹转而叮嘱大郎,“若是有机会,你再栽培栽培柱子,让他留心点。”

    “恩,我知道,我会叮嘱柱子一声的。”大郎应下了。

    “行啦,你们俩都忙去吧,让我一个人静静。”杜老爹见儿女都心有成算的样子,摆摆手让两人先退下了。大郎和枝儿离开后,杜老爹不由得舒了一口气,说起来,自己也算是时运不济,前半辈子的坎坷就不说了,到这般岁数了,又遇到这种事情,好在儿女争气,非但没有自乱阵脚,还都各有成算,希望这回能有惊无险的吧!杜老爹暗自祈求。

    出了书房,枝儿奔到厨房帮杜沈氏忙活早饭去了,面对杜沈氏的询问,枝儿轻描淡写的告诉杜沈氏,爹爹是挂心明天宴请姥爷一家的事情,轻易的转移了话题。

    正当杜家吃着早饭的时候,大门被拍响了。

    “杜举人!杜秀才!在家不?”门外传来了隐约吆喝声。

    “谁啊?这大清早的。”杜沈氏一边抱怨一边对枝儿说“枝儿,去开门看看,这谁啊,连顿清闲饭都不让吃了。”

    枝儿麻利的下了炕,跑去开门,一开门,发现是李大山,只见他一脸急色,看见枝儿开的门,忍不住追问:“枝儿,你爹和你大哥呢?在家不?”

    “在家!正吃饭呢,”枝儿一边回答,一边把李大山往屋里领,“大山哥,出什么事了?看你急的。”

    “河堤快不行了,爹爹开了祠堂,请大家去商量事情,我是来请杜举人和大郎的。”李大山一边解释,一边几步进了屋。

    杜老爹听到李大山的声音,早早下了炕在堂屋等着,这一听到信儿,连忙追问:“什么?怎么这么突然,不是刚说要加固河堤吗?”

    “杜举人,你甭问了,到时候就知道了,劳烦您,对了,还有大郎,劳烦您二人和我走一趟,爹爹在祠堂等着呢。”李大山顾不得解释,只是催促杜举人。

    “你稍微一等,我们这就去。”杜老爹也知道情况紧急,不再多话,进屋收拾了一下,就和大郎一起往村头的祠堂去了。

    送走了杜举人父子俩,杜沈氏和枝儿姐弟三人都没有了胃口,匆匆吃了几口饭,杜沈氏就出门打听情况去了,枝儿也赶紧抓紧时间收拾东西。

    “果儿,你今天别出门了,来给我帮忙吧”

    “大姐,有什么事啊?我和秀儿约好了,今天要给她看我的新帕子呢!”果儿有些不愿意,自己还想和秀儿显摆显摆新帕子呢!

    “这都什么时候了,还顾得这些!你今天就待在屋里,老老实实的帮我干点活,去找块结实的料子,裁成小块,不用太大,半个手掌宽就够了,料子一定要结实。”见大姐一脸急色,果儿下意识的觉得不安,搬出针线篓子就去干活了。

    枝儿回到西厢房,翻出了油纸,准备将爹爹给的银票分别包起来,为了以防万一,枝儿给每人都准备了一份,就连二郎,枝儿也给准备给他放几两银子在身上,若是有个万一,大家失散了,好歹是份保障。仔细的用油纸将银票里里外外的包了个严实,生怕进水,枝儿也不知道,这年头银票落水了还能不能用,以前的纸钞是可以的,可这年代,枝儿是没听说过类似的事情的,万一不能用了,哭都没有地方哭去,包好了银票,枝儿又去将现钱和值钱的东西都归置了一下,准备等杜老爹回来再安排。

    忙活了半天,枝儿连急带累的,出了一头的汗水,擦擦汗水,枝儿自己忍不住自己安慰自己,不会有事的,一定不会有事的,就算是河堤不行了,那也不过是搬个家而已,别太紧张。

    等心绪平静下来,枝儿找了各人的衣服,抱着去找果儿了。

    一进屋,就看见果儿认认真真的做着针线,想到自己刚刚因为着急,吼了果儿一句,枝儿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果儿,刚刚大姐··”

    “没事的,大姐,我知道你是着急。”果儿很体谅的安慰枝儿“大姐,你也别着急,到底怎么样还不知道呢,别自己吓自己。”

    “恩,我知道。”枝儿摸了摸果儿的脸,“我刚刚是急昏头了,对不起啊,不分青红皂白的就吼你。”

    “不要紧的,大姐,你这是?”果儿看见枝儿手中的衣服,疑惑的问道。

    “把这些银票逢到衣服里,每件衣服缝一份,缝好了,就好好穿这身衣裳。”

    “恩,我知道了。”果儿难得的没有刨根问底,按枝儿的要求,针脚细密的开始缝这几个暗袋。
第三十章
    在枝儿按耐住心里的不安,一边自欺欺人的安慰自己,一边忙着准备退路的时候,杜老爹和大郎已经步履匆匆的跟着李大山到了村口的祠堂。

    推开祠堂的大门,大郎发现祠堂里已经聚了不少的人,几位李家的族老,还有各姓的当家人,总共十五六人都聚在这祠堂,这虽说是李家祠堂,可是多年下来,祠堂的作用已经逐渐消退,反而变成了村里议事的地方,这次,是关系到河堤,关系到自家的大事,来的人只多不少。祠堂里细碎的说话声此起彼伏,大郎看到众人的脸上都多少带着凝重之色,便知道情况恐怕真的不妙!

    “爹,我把杜举人和大郎请来了。”李大山一进门,就大声朝里正汇报。

    听到李大山的话,原本嘈杂的祠堂立时安静了下来,里正连忙迎了上来:“杜举人,大郎,哦不,杜秀才,你们可算来了。”

    “到底怎么回事?大山说,河堤不行了?”杜老爹来不及客套,直奔主题去了。

    “哦,没呢!”里正听到杜老爹的问话,赶紧摇头解释说。

    “没事?那你这急三火四的找我干什么?!拿这种大事刷弄我呢!”杜老爹一听里正的话,火气蹭蹭的上来了

    “杜举人,你别怪里正,河堤是暂时没事,但是,照这样下去,出事也就这几天了!”一边的李木匠听到杜老爹话里的火气,知道是里正刚刚语焉不详的话,惹怒了杜举人,连忙对杜举人解释。

    “什么?怎么会这样?不是前几天还没事吗?”杜老爹一听,顾不得生气,连声追问,一旁的大郎也盯着李木匠,等着李木匠解答。

    “杜举人来得晚,还不知道详情,铁柱,你跟杜举人说说。”里正也知道自己刚才答得不全,这下子点了李铁柱的名儿,让他来说清楚情况

    “杜举人,你也知道,我这几天天天在河堤上转悠,哪天水位在什么位置我都有数,这昨天下了一宿的雨,我不放心,今早我早早就去了河堤,结果···”李铁柱听到里正发话了,赶紧跟杜老爹解释。

    “结果怎么样啊,你说啊!”杜老爹着急的追问。

    “水位升的太快了,那河水就差几掌就没了河堤了!多亏今天雨停了,要是按昨晚那个下法,恐怕今天就能决堤了。”李铁柱赶紧把自己看到的情况说了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