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人一生-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象一条无家的野狗,在河边徘徊,不知到做什么。叫,不能作声,走,不知方向,迷罔的眼神,让每一个从我身边走过的人会不自觉的回头多看我两眼,像看一个怪物。
我在夜色中凭印像找到她租房子的地方,看不到在家的迹象,又怕她真来找我不见而走错了方向,在两者之间来回游荡。夜里十一点的时候我已经没有了什么感觉,坐在离她租房子不远的一块石头上,等待上天的安排,等待天亮,再回到原来的时光。
第七章 往事(1)
听我娘说,我一出生身体就弱。几个月大的时候,病生的厉害,娘都不敢要了,决定要扔的时候,好酒的父亲用一斤白酒连搓带揉又救了过来。一直到上了初中,身体还弱得很。直到父亲用推车从十几里路远的一个村子里,推来一个老奶奶给我鼓捣了一番,才渐渐好起来,这里我没有宣扬迷信的意思,但我想信有着心灵的感应,这也许就是医学上的心理暗示作用吧。
也因此上学由着自己性来,成绩时好时坏,父母又不识字,也不知怎么管。一年级上了两年顶一年。至于考学,从家人到自己当时是断没有这种想法的。
事有凑巧,刚上初三时,上课看小说,让教师逮住了,小说不但没收,还罚座位挪到最后一排。这才知道煤油灯下的苦读小说,知识没有学到多少却换来了一对近视眼。那时近视眼并不像现在这样普遍。一听眼睛近视了,是又惊奇,又可怕的。就像班主任老师说的,如果考不上学,锄地连草也会看不见。那样的人生是怎样的可怕?配眼镜是天方夜谈的事。
在我保证不再上课看小说的前提下,又把我调回了前排,其实不用保证,我已经被近视眼的事实吓坏了。
上课无事可干,小说是不能再看,退而求其次,也只有听老师讲课了。正巧那时家里刚扯上电灯。白天黑夜的,少年用不完的那份精力用在了学习上,成绩也突飞猛进起来。一学期的时间,由一个差生成为了班里的尖子生,成了学校培养考学的苗子。原来遥不可及的上高中、考中专的目标忽然之间清晰起来。
那时,在我们农村大部分人的印象里,只要考上吃国家粮的就算是大学,其余一概不知。现在想来可笑,但至少我和我的同学及我们的父母就是那样认识的,不怎么叫农村?中专考上就是公家人、吃公家饭,况且一旦预选成功无论农村、城里学生就是一个分数段录取。是农村家长、也是孩子的最佳选择。预选考重点中学则不同,到了正考时,试卷相对较难;再就是我们乡下初中,同样的考试题,录取分数要比城里的学生高的多。像我们那样的联中(几个村联合办初中)一年能考上三两个就不错了。
我们当时有句玩笑话,说考上重点高中,科举时候可能相当于考上了秀才。吃的是周转粮,当时我们戏称为半公粮。就是到粮所卖上三成麦子,七成玉米,到了学校可以领七成细面,三成粗粮。是中专之外的最好选择了。能够到县城上一中是我们当时每一个农村孩子所向往的,虽不及中专那么诱人,用我们农村的话说也已是学有所成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八章 往事(2)
也因此农村孩子上了县重点高中,大都学习很努力。
那一年我所在联中成绩出奇的好,预选上了五个中专,七个高中,我们“四王”也都在其中,“两王”考中专,“两王”考高中。
所谓“四王”是我们四个要好的同学自封的。在初三下半学期预选以后,不能升学的学生已经拿着文凭回家了。只剩二、三十人在一个教室内为考高中或者中专做准备,还有一部分家是城里的学生准备考技校(在当时不是城里户口的是不能考技校的,那时城里的孩子考不上学,可以考技校,考不上技校或招干或进工厂)。两个初三大教室,只用到一个,另一个上了锁。自由复习时,我们几个比较好动一点的男同学,老师特许可以到另一个教室内学习,也是老师对我们这几个成绩不错又年少顽皮的学生的关爱。这既自由了我们,又不会影响那些喜静的学习者。我们几个自然条件差不多,兴趣、爱好、脾气也相投有。恰同学少年,学也争胜、玩也好强。学习之余,我们以书为拍,塑料袋装本子纸为球,玩羽毛球;用钢锯片与碎碗片制作电热器,用水缸子当锅做大米粥,大米是王俊山他们三个人从村商店中偷抓来的,也就是几小把而已,这个游戏做了几次就因历史教师的一句话结束了,他说这样做出的东西吃了会致癌且影响智力;用铁丝绕成电网防外人进入。没有了学习压力,教师也不再管教很严。教室既是我们的学习之地,也成了我们嬉戏的天堂。
那时真有着春风得意的感觉,也有着不知天高地厚的豪情,
历史书上太平天国的故事我们印象很深。一次偶然的机会,不知是谁提议,各封一个王吧,自己选。于是王俊山自选做了南王、高玉华自选做了东王、高玉涛自选做了西王,我当时对翼王石达开印象最好,自己选做了翼王。这样我们就都有了自己的王位。只要我们在一起,相互称王,在老师面前却是不敢提的。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九章 往事(3)
中考时,学校一块找车拉到县城去考试,一部分留在县城师范学校考中专,一部分到离城五里的县中学考高中。我和高玉华、还有我们村一个要好的高个子同学参加高中考试,南、西“二王”去县城师范考中专。
这也是我们第一次走出家门来到县城……在我们眼中的城市,也是第一次见到了山。之前,出门最远的地方是逃学到了离家十几里远的一条河,当时的目的是想过河再走几十里就到的南山(一个高一点的土岭)去看一看,终因天黑未果。那时,山和海,我只在书上见过,对我来说还是一个梦。
学校建于民国初期,坐落在县城东南五里远的一座名子叫“草山”的山腰上,风景不错。是全省很有名的一所省重点中学,在国统时,已名扬全省,也因此,这个县是全省教育模范县。心向往之已久。
去的那天,下着小雨。刚穿过县城,就看到远处雨蒙蒙的一片山头。出城不远,拐了一个弯,车开始由西向东朝着一座绿树环绕的山头竞直走,便看到了一个很大的村庄自下而上向山顶延伸,直到山腰隐没在丛林中。周围有墙,与山中的丛林、杂草分开。先知者说那就是中学。这时的心情激动自不必说,也完全没有了考试前的紧张。
下车的时候,已近中午,小雨仍然稀稀疏疏的不停。早有服务人员在学校里接着。我们几个初到生地,还是有些紧张,东张西望,断不敢离大队半步。只感到校园景色非常秀美,却来不及细看。
等到安排好住的地方,在服务人员指点下,到伙房吃完饭已是下午一点多。领队老师带我们一起熟悉完考场后,让我们自由活动,只是要求不要离开太远。
西、南“二王”也与带队老师说了谎,赶了过来。他们考试的地点在城东边,距此不到五里地。我们这才一起有机会细细的看看这向往已久的校园。
学校建在山西坡,建筑群由低而高,错落有致,梯田形向上延伸,大门面西而开。门外路南面是一个足球场,北面是一条潺潺北流的小溪。一进大门是一条十几米宽的青石路,一直向上延伸到校园尽头,路的南面是一个篮球场,再向南就是中午吃饭的食堂,北面是一个大荷花池,这就是有名的山泉池了,校名也因此得来,里面开满了荷花,源源不断的池水向西流,穿墙而出,池塘的北面有几排房子,像是住家或是宿舍;正面是校部,一个很大的四合院,四面开门,庄重、严谨不失气派,校部东边是一个广场及大会堂;拾级而上,路的北面东西层层向上、南北五排坐落着四十个教室,南边是东西两座教学楼,楼南面是一片学生宿舍,也是东西四级高低不同;学校的大操场在最上面山腰中,东西宽约五百米、南北长约八百米,两排、八棵姿态各异的芙蓉树把操场分为南北两截,北面安置着双杠、单杠等各种健身设施,南面有六个篮球场、一个足球场。整个校园建筑之间,亭台、石凳随处可见,花坛点缀,绿树成荫。不禁让我们惊叹于造物主的神奇,设计师的独具匠心,建筑者的巧夺天工。。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十章 往事(4)
看遍了校园,兴致未尽,本来就好奇,我们几个决定瞒着老师去校外爬山。阴雨中我们第一次爬上了向往已久的云雾飘渺的山顶,看到远处雨蒙蒙中隐若可见的城市、脚下尽收眼底葱郁的原野,心情的激动自不必说,时间的流失也就没有谁会在意,回来时天已擦黑,也错过了吃饭的时间,带队陈老师急的不得了,训了我们一顿。
也许是白天的激动,也许是老师的批评,我们几个很晚还不能入睡,一个个披衣下床,这时陈老师已在室外的石阶上坐着,见我们出来,叫我们围他坐了。
我们都没有言语。他说了很多,说他没有做好工作,没有带好队,不应该批评我们,怕我们休息不好,明天考不好,对学校、对我们的家人,更主要的是对我们,没个交待。说我们不懂,如果因此耽误了我们的前程,他会很内疚。他讲了一个秀才赶考的故事,让我们开心、放松。
我们也非常自责,知道不应该贪玩,如果考不好,对不起老师,对不起家长。
陈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地理、生物、生理卫生全由他来教,课讲得很生动,也非常负责,尤其对我们这几个男生,关爱有加。后来我们一起谈起他的时候,都认为,也许没有他,那一年不会考上那么多学生,我们的将来也许会是另一个样子。
后来的结果,我们七个考高中的五个考上了重点,另两个上了普通高中,五个考中专的也全部过关。是我们联中最辉煌的一年。也算对得起第二年因病去逝的陈老师了。
再后来,我们开学后不久,南、西二王听了高玉涛当老师的哥的话,知道大学并不是中专而已,还有更远的前途,就决定放弃中专上高中。他们的成绩都不错,在考中专的考生中也是一流的,学校当然也不拒绝。
我们被分配到了不同的班级。我和高玉华、还有一个我村高个子的同学分到了六班,高玉涛后来插到了一班、王俊山插到了四班,这样我们又顺利地进入了高中,依旧混在一起。
生活在课后的爬山越岭、体育场上的我夺你争、夜晚的草中行拳、闲时的林中抓鸟、饭前午后的相互争论中得以充实。时光在快乐和忙碌的学习中飞快的流逝,低头看花开叶绿、仰天望风行云涌。大学也好像已向我们招手。也许因为竞争,也许我们都很努力,进入高中后,我们的成绩都非常突出。每次考试,我们几个的成绩也总是名列前茅。如果没有一些事情的偶然发生,也许人生会是另一个样子,但人生像一首歌中唱的,也许已没有也许。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11章 那段日子1
那会儿,一个农村孩子到县城重点高中上学已是不易,有段恋情就更是一件幸运的事了。现在来说也不知是幸运还是天意。
高二那年深秋的一天,我作为数学课代表,晚自习之前照例是到每个同学面前收作业,收到许文倩时,她拿着作业本却不松手,眼睛看着我。傻子都知道怎么回事。想走又不能,我也看着她,不知过了多少时间,也可能只有几秒钟,她脸一红,松了手,当时我的脸也好不到哪里去,低着头匆匆忙忙收齐作业到办公室交了差。
虽然心里知道,每时每刻老师也会提醒,这个时候是绝对不能谈恋爱的,也不能分心,只能有一个信念,那就是高考,可是人一旦碰到这种事是不能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那次之后,两人像有了默契,每次碰面,会不自觉的相互看上几眼。
一次晚自习后回宿舍,从她桌边走过,这时教室里碰巧没有人,刚走过去,她在后面叫:“张道涵!”我乖乖地站住了,转过身去,她坐着不动,也不做声,笑着。我也看着她问道:“有什么事吗?”她说:“谁规定了有事情才能叫你?”我站在那里很不自在,“那,那……”了半天没有说出一句话,她头那么轻轻一点,似乎是叫我过去,我像接到了命令,不自觉的走到她跟前。她笑着说:“你数学成绩那么好,帮助帮助别人还不行吗!”说完仍望着我,笑着。我心中发慌,有些语无伦次,说道:“帮什么?”她依旧望了我说:“你说呢?”我躲着她的眼神,盯着课桌没说什么。她轻轻一笑说:“张道涵!”我猛地抬头说:“什么事?”她抿嘴一笑说:“没什么事。”我站着不动,额头上的汗都出来了,抬手摸了一下额头。她一笑,嘴角一扬说:“没什么事,你走吧!”我像大赦一样快步走出了教室,感觉到后面一直跟着的眼光,怕走慢了会失态,几乎是小跑而去。这才理解了为什么邯郸人学走步反而不会走路的道理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12章 那段日子2
我也知道许文倩这样的女孩不是为我这样的人准备的,她的漂亮在我们班里,甚至全校都是出名的,是体育队里的一枝花,是众多体育健儿的追求对象,也是寝室里的男同学经常谈论的话题,据说追求她的不下五、六个,追求者不是体育队上自以为英俊潇洒的帅哥,就是城里有钱或者有权的贵家公子。对这样的女孩我从来视若天人,只可远观夜梦,却是敬而远之的,用贾宝玉的话说,她是水做的,我不过是一个浊物,虽然我内心并未小视自己,甚至还有点自傲。
况且我也知道三年的高中生活来之不易,用老师的话说我的任务是来学习的。用老父亲的话说是为了脱离农村吃上公家饭。如果三心二意,耽搁了前程,于已于家都是无法交代。
高中一年多,我很少跟女同学说话,更不用说跟许文倩了。不是不想,只是我知道自己的责任,只是尽量把精力用在了学习中,并通过名次的形式表现出来。我知道我自己的份量,也知道女人是老虎的道理,谈恋爱意味着自毁前程,老师不说我也明白,况且老师天天在谈。也知道许文倩这样城里女孩,即便是将来也不是我所能追求的。说实话,想都没想过会与她有什么特殊的关系。之前我心如止水,一心苦读。我很现实,不是自己的东西,想它干嘛?
我知道许文倩是个好女孩,她是体育队中学习最认真的一个,也是成绩最好的一个,只是我们那时,似乎体育及艺术类考生不像现在这样普遍,只占很少部分,大学招生也相对较少,对文化科成绩要求虽低,但也相对严格。不像现在,只要有钱、有权或者关系,一般的艺术类生还是能够上大学的。
许文倩的成绩虽然在她们体育、艺术类学生中相对较好,体育成绩是没的说,但就文化科成绩能否考上大学还很难说。虽然是城里人,考不上大学一样工作、吃公家饭,但是考上大学还是当时每一个高中生的最高愿望。
她对我好,我唯一能帮的也就是能让她的成绩有所提高,能帮多少帮多少,能考上大学或者考上一个好一点的大学更好,别的也没去多想。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13章 那段日子3
这之后的一段时间,她的问题特别多,每到自习或课间总有问题要问,当着同学的面我也不好说什么,只能认真解答。一段时间,搞得教室后面的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