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浒天行-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智取?!”几乎同一时间里,众将又齐刷刷地把视线聚集到了萧炳坤身上。
“老将军,那依您之见,我军当如何‘智取’呢?”这又是耶律宗邦的声音,此刻他所有的心思都被调动了,探着头追问:“还请老将军多多指教,宗邦感激不尽。”
“元帅过奖了,末将愧不敢当……”萧炳坤摆了摆手,说着话便向前走了走。可还没走出几步,他忽又冷不丁回头反问了一句:“元帅,不知您对宋军主帅北贤王赵元丰有几分了解?”
“本帅跟赵元丰交手多年,双方之间大小战役不下数百次,但我只是听闻其名,未曾跟他谋面。听说那厮乃宋室皇族中人,熟读兵法、颇有韬略,又有一身极好的武艺,宋先朝太宗皇帝派他驻守北地已近二十年了……”耶律宗邦慢慢地说着,他不知萧炳坤所问究竟是何意,因而一边说着话一边还频频盯着萧炳坤看,眼神始终不曾离开。
萧炳坤点了点头,笑道:“元帅对赵元丰倒十分了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幸甚!幸甚!”然而,不到片刻,他却复又冷冷地反问道:“那元帅可知宋国德昭太子否?”
“德昭太子?”萧炳坤这么一问,众将也跟着好奇了,纷纷探过头来,想一探究竟。
………【第005章 老将献计】………
对于德昭太子的来龙去脉,耶律宗邦倒真的没做过多少研究,不过萧老将军这般问了,他难免有些疑问,又联系起到眼前破关紧要之事,他更是疑虑重重。寻思片刻,他抢在众将之前,抱拳问道:“老将军,那德昭太子不是已经死去多年了么,既然他人都死了,跟我们破关夺城之事又有何有何干系?”
“元帅,这里你就有所不知了。”萧炳坤微微一笑,赶忙分析起来:“那德昭太子是被人秘密诛杀了,而下令诛杀他的正是他的叔父宋太宗赵光义……”
“赵光义?”耶律宗邦与众将一样,无不咂舌。
“对,就是赵光义那厮!”萧炳坤点点头,继续接道:“赵光义用计毒害了其兄宋太祖赵匡胤之后,假借‘金匮之盟’登基称帝,他怕他的侄子篡夺他的皇位,便密令心腹之人暗杀了德昭太子一家,连同太子府上下千余号人一夜之间尽数被杀,就连妇孺和三岁孩童也没能幸免。当夜,哭声震天,血流成河,一片火海,实在是惨不忍睹啊!”
“竟有这等事情?”稍稍闭了一下眼睛,耶律宗邦禁不住摇了摇头,禁不住叹道:“大宋自称为‘礼仪之邦’,素来藐视我周边列国为‘蛮夷’,可万万没有想到他们皇族之间竟会如此自戕诛杀,真是枉颂了‘礼仪’二字……”
眼看着元帅和萧炳坤越扯越远,金尔木心中甚为着急,他忙向耶律宗抱了一下拳,郑重其事地说:“元帅,帝王者为万民之主,坐拥天下而号令四方,更加享尽了人间之乐事。正是如此,自古以来因争夺帝位而引的流血之事何止万千,尤其在皇室内部,为了争夺帝位,父子反目,兄弟相残,如此悲剧数不胜数――当此危机关头,元帅万不可因此感慨伤神呀!”紧接着,他转过身来,忙又埋怨萧炳坤道:“萧老将军,现在不是听你讲故事的时候,眼下事态紧急,众将正在商议军机大事,您休得再胡言乱语了!”
萧炳坤淡淡一笑,立即接上话来了:“副帅此言差矣,正因那德昭太子与此事大有关系,末将才……”
“大有关系?”耶律宗邦心中一急,忽地打断萧炳坤的话问道:“――什么关系啊?”
“宋军主帅赵元丰正是那德昭太子之子……”萧炳坤立即应道。
“慢着!慢着!”听得萧炳坤这么一说,耶律宗邦眉角处猛然一皱,忙反问道:“老将军,你刚刚不还说德昭太子一家都被赵光义秘密诛杀了么?怎么那德昭太子忽然又冒出个儿子来?而且还是赵元丰?……你把本帅给绕糊涂了……”
萧炳坤忙又解释道:“元帅,赵光义密杀了德昭太子一家,此事确也不假,只是当日赵元丰年少,跟着一帮小厮出城打猎,彻夜未归,方才幸免于难。”
“那似乎也不对呀!”突然间,老将军关义山也止不住插上话来了,他与元帅耶律宗邦、副帅金尔木,以及萧炳坤等人都是多年驻守宋辽边境的老将,彼此间说话都还比较直来直去,没有多少顾忌。但见他缓缓摇了摇头,继而娓娓而道:“既然赵元丰是德昭太子之子,赵光义想让自己在皇帝宝座上坐得安稳,势必派人继续追杀――他怎么可能封赵元丰为王呢?而且还让赵元丰掌兵驻守北地,此等做法,岂不是自挖墙脚么?”
“得知德昭太子尚有后人存活于世,赵光义自然不肯放过,他连番派人追杀,只是一直没能得逞而已!”萧炳坤慢慢地踱着步子,继续说道:“后来因为密杀德昭太子一家之事有所泄露,大宋朝廷上下大为震动,迫于压力,赵光义方才封了赵元丰为‘北贤王’,并让他带兵驻守北地。当然,赵光义那厮派赵元丰驻守北地也没安什么好心,他一则是想把赵元丰赶出京城,二是想借我等之手将其杀之……”
“赵光义那厮用心何其毒也!”耶律宗邦听了,禁不住叹道,一时之间,众将也跟着叫骂起来。然而,只是金尔木没有吭声,等众人的声音渐渐小了,他才质问萧炳坤道:“老将军,你说的这些即便是真的,那又有何用?难不成――难不成你还想以此为契机,劝说赵元丰乖乖来降么?”
“副帅说的极是,末将正有此意!”萧炳坤立即抱拳应道,神色间还有几分洋洋得意。
“老将军真乃说笑也!“金尔木伸手拍了萧炳坤一把,禁不住哂笑道:“你我等人在边关与赵元丰周旋十几年,那厮究竟是何秉性,将军难道不知么?赵元丰对大宋一向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即便有人把刀架在他脖子上,我看他也不会投降的!”
耶律宗邦捋了一把胡子,忙也插上话来:“是呀,金副帅说的有理,本帅与那赵元丰交手多年,大小战役打了不计其数,我深知那厮忠君爱国,一向以保境安民为己任,他如何能降啊?”
萧炳坤仍是微微笑了笑道:“元帅,末将此举自然不能确保赵元丰一定来降,只是眼下并无他法,试一试又何妨?”看了众将一眼,他接着又道:“如今宋廷乃太宗之子赵恒临朝当政,自他登基以来,对北贤王赵元丰坐拥十万大军一直甚有顾虑。这次我大军南下,赵元丰连失边地城池,末将料想宋庭对他定会有颇多不满,我们正好以此为突破口,遣一能说会道之人前去宋营,跟赵元丰陈说利害,并许之以好处,说不定他会打开寨门来降呢……”
“许之好处?”金尔木赶忙问道:“――许他什么好处?”
“我们可以跟他许诺,只要他打开寨门投降,我们便助其登上龙椅,做大宋的新皇帝。”萧炳坤冷冷笑了笑,继续说道:“当然啦,只要他让人开了寨门,我大军一齐杀进,那往后之事就由不得他喽!”
“赵元丰又不是什么傻子,岂能骗得到他?”金尔木白了萧炳坤一眼,他越觉得这家伙真真是老糊涂了。然而,萧炳坤却赶忙解释道:“副帅,末将以为此法可行,一来当前我等别无他法,试一试又何妨?二来,此法成功则已,不成功也无大碍,我等所遣之人还可趁机探看一下黎城之内的虚实,对我军攻城也是百利而无一害呀!”
“哈哈……“低头想了片刻,耶律宗邦突然笑了,还应道:“老将军此法可行,就这么办了!”站在一旁的金尔木见主帅应允,自然也没了意见,他看了看众将,又看了看耶律宗邦,这才才小声地问:“――那派谁去合适呢?”
“末将保荐一人,不知可行否?”这是关义山的声音。
“是谁?”见关义山信心满满的模样,耶律宗邦、金尔木和萧炳坤三人几乎同声问道。
“后军粮草都尉程泰……”关义山抱拳禀道。
“此人是何来由?”耶律宗邦忙问:“――他有何本事?为何要派他去?”
这时,关义山看了萧炳坤一眼,诡秘地笑了笑道:“此人萧老将军甚是清楚……”
倾刻间,众将又将目光又聚集到了萧炳坤身上,但见他有些憨憨地笑了,这才向耶律宗邦抱拳禀道:“回元帅,程泰原本是个宋营小将,十几年前的一次战役中他因为受伤被我部俘虏了,我和关将军见他是条铁铮铮的汉子,便没有杀他,后来还保荐他在后军中做了一个都尉。此人原先就在德昭太子府当差,赵光义那厮派人血洗太子府,他凭借一身武艺方才杀出重围。末将以为此人跟赵元丰也算是故交旧识,让他为我大辽特使前去劝说赵元丰来降,应该是再也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程泰此人可信否?”金尔木终究有些不放心。
“副帅尽管放心,我和关将军都可以替他作保。”萧炳坤看了关义山一眼,又连连拍了拍自己的胸膛说道:“程泰也是信义之人,我们大辽有恩于他,他不会背信弃义的,更何况他尚有妻儿在我大辽――他又怎敢再起祸心?”
“对,我也可以替他做作保!”关义山急忙点头应道。
“好啊,既有二位老将军替他作保,本帅也就放心了。”耶律宗邦不禁大笑了一声,忙又吩咐道:“传本帅将令,特命程泰为我大辽特使,让他立即前往黎城劝说赵元丰来降――此事便有劳二位老将军前去安排了。”
“是,末将领命!”萧炳坤和关义山同声应道,随即转身而去。
“宗邦兄,此举似有不妥啊!”看到二位老将军出了营帐,金尔木忙凑道耶律宗邦耳边,轻声说道:“那程泰毕竟是宋人,叫他劝说赵元丰来降,未必可行……”
“唉!”耶律宗邦小声叹道:“这个我也知道,只是眼下我等并无他法,权且试一试再说。”
“那好吧!”金尔木不由地也叹了一口气。
忽然,耶律宗邦大声喊道:“众将听令――”
众将抱拳,齐声应道:“末将在!”
“传本帅将令,各部将士今夜好好休息,明日一早三军齐,一举拿下黎城!”
“末将领命!”众人齐呼。
………【第006章 大辽使臣】………
真定府北六十里,黎城,宋军前线临时指挥大帐。帐外,天色将黑,残阳如血,几只黑鸦低空掠过,出一连串凄楚的嘶鸣,让人止不住有些揪心;帐内,灯火已经掌起,北贤王赵元丰身着战袍铠甲,正俯身察看地形图,几员大将则站在一旁小声地商议着。
这几日,辽军频频来袭、伤亡惨重,身为前线主帅的赵元丰心中甚是着急。然而,朝廷的援军却久久未至,他也只得被动地防守着,生怕有所闪失,让战火进一步蔓延,祸及更多的黎民百姓。但是,赵元丰也深知这般被动的防守也并非长远之计,他把地形图看了一遍又一遍,希望能找到什么破敌之法……
“禀告王爷――”忽然,一个兵士靠上前来报告。
“何事?”赵元丰仍然伏在桌上,一动不动。
“禀王爷,帐外有一辽军使臣来访!”那兵士道。
“什么?辽军使臣来访?”赵元丰一惊,慌忙直起腰来,他扫了那兵士一眼,便慢慢踱起了步子,还不自觉地伸出一根手指头在自己的鼻尖处轻轻地划了划。他这神情看似波澜不惊,但心里面却禁不住犯起了嘀咕:“眼下宋辽对垒,双方都打红了眼,这个时候怎么会有辽军使者来访呢?……难道这又是耶律宗邦那厮老狗玩的什么阴谋诡计?……”
几位将令也觉得奇怪,眼下两军打得火热,不分胜负,可辽人却突然遣使而来,这其中必有缘故。但究竟是何缘故,谁也说不上来,只得相互小声议论着。忽然,赵元丰停住了脚步,询问众将道:“诸位将军,辽军突然派使臣前来,会不会有诈?”但等不及众将说话,他便吩咐那兵士道:“去,让辽军使臣进来说话!”
“是!”那兵士抱拳应了一下,随即撩开帐布退了出去,稍过了一会,他便引着一个辽人装扮的中年汉子走进大帐来了。向赵元丰抱拳施了一礼,那兵士立即禀道:“王爷,辽军使臣带到!”
恰在这时,那一身辽人装束之人快步走上前来,他俯身一跪便喊道:“大辽国使臣程泰拜见大宋北贤王!”声音洪亮,分明带着江南的语调。
“程泰?”突然间,站在一旁的老将军冯翼禁不住惊叫了一声,神情异常激动。
“您是?”那辽军使臣听了声音,慌忙转身一看,恰见说话之人竟有几分面熟,不免也有些激动,但情急之间他又想不起这人是谁了。只见他慢慢站了起来,抱着拳,吱吱呜呜地问:“敢问这位老将军,您――您是……”
“是我呀!”冯翼忽地走上前来,一把抓着那使臣的肩头,喜极而泣道:“程泰兄弟,难道你不认识我了,我是你冯翼大哥啊!”
冯翼?大哥?这些字眼让程泰的心顿时豁然起来,他万万没有想到眼前的老将军竟是自己久别多年的故人,一时激动不已,倾刻间便落下两行浊泪。慌忙一把紧紧抓住了冯翼的双手,程泰哭诉着喊道:“冯大哥,这么多年不见,您让小弟我想得好苦啊!”
“好兄弟,你让哥哥也想得好苦啊!”冯翼慌忙搂住程泰,一时间老泪纵横:“这么多年了,你音讯全无,为兄我还以为你――”话到此处,老将军的声音哽咽了。
“多谢大哥还惦念着小弟,这些年来我日夜思念大哥,原本小弟以为今生再无性命与大哥相见,还好老天爷垂怜,今日又让我见着大哥了!”程泰也哭着说道,把冯翼抱得紧紧的。
“是呀,是呀,多亏了老天爷垂怜……”冯翼伸手连连拍了拍程泰的后背,又拂袖匆匆擦去脸上的老泪。这一刻,他的脸上露出了许久不曾有过的笑容。
这场久别重逢的戏码刚一上演,立即引起了众将一阵小声的议论,毕竟来者程泰是辽军使臣,如今宋辽战事正酣,冯翼却跟他称兄道弟,这到底是何缘故?特别是赵元丰,他心里也有颇多疑问。不过,他倒不是因为程泰这一身辽人的装束,更不是因为程泰是敌军的使臣,他只是不喜欢这种哭哭啼啼的场面,尤其是大老爷们如此这般婆婆妈妈,他更是接受不了,浑身觉得痒痒的――因为在他的眼里,男人只能流血不能流泪。
然而,这个程泰的突然出现似乎又让赵元丰隐约记起一些少年时代的事了。不由地,他缓缓靠上前来,假意咳了两声,便指了下程泰问冯翼道:“冯老将军,这位是――”
“末将一时激动,失礼了……失礼了……请王爷恕罪!”拱手行了一礼,冯翼慌又擦了擦脸上泪痕。稍稍过了一会儿,他才笑着问赵元丰道:“王爷,这位是程泰兄弟,不知您还有印象否?”
赵元丰伸手挠了挠自己的眉间,憨笑了笑:“好像有点印象,只是一时想不起了。”
冯翼忙笑着提醒道:“王爷,这便是当年在太子府给您教习枪棒的程教师啊……”
“程教头?”经冯翼这么一提醒,一连串少年时代的故事在赵元丰的脑海深处急剧地翻滚出来,他猛然一拍脑门,再一把抓住程泰的手,喊道:“哎呀呀,泰大哥,我记起来了,你就是泰大哥!”
“谢谢小主人还记得我程泰,我这就给您磕头……”程泰“扑嗵”一下又跪在了地上。
“泰大哥,你赶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