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浒天行-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着,他心头一横,禁不住嘀咕道:“一定要寻着那天师,大不了就一个‘死’字!”

    又复行了百十来步,洪太尉口里憋了数口火气,止不住又叹声怨道:“都怪我这该死了贱命,圣上敕令期限,差我来这里,何苦受了这番惊吓……”

    岂料,抱怨之声未尽,忽地又卷起一阵阴风,吹来一袭黑影。洪太尉一阵慌忙,下意识拂袖甩了甩,待他看时,却见山边竹林里传出一阵幽响,忽然窜出一条大蛇来,水桶般大小,全身尽是雪花的颜色。那大蛇瞬刻间便盘住了一棵大树,嘴里吐着火红的长芯子,进进出出的,“嗖嗖”直响。

    洪太尉见了,又是一惊,随手把银炉一掷,叫了声“我的娘唉,今番我命休矣!”便又扑倒在地,慢慢爬到一处大石背后,大气也不敢喘一下,吓得差点尿裤子了,三魂七魄已然去了大半。

    待到洪太尉惊魂稍定,壮起胆子微微探头看时,那大蛇却早已不知去向。这时,洪太尉慌忙拍了拍胸口,暗自庆幸,笑着道:“惭愧,惭愧,惊杀本官了!”

    又见自己浑身上下满是尘土,狼狈不堪,洪太尉禁不住又骂起那住持真人来:“好个无良的道人,无故戏弄本官,叫我白白受了这般惊吓,简直生不如死……若到了山顶还寻不见天师,看他还有何话说,本官定叫他好看……”

    如此闲说嘀咕叫骂了一阵,洪太尉又收拾了银炉御香,再把身上御赐丹诏及上下衣物整饬了一番,再投小路径往山上来了……



………【第035章 牧童笛歌】………

    复行走不出百十来步,忽又听到树林深处传来一丝声响,洪太尉心头不由一紧,以为又是什么怪物来了,禁不住汗如雨下。不料,他仔细分辨一二,却现那声音竟是笛子声,悠悠扬扬地在松树背后吹响,而且那笛声似乎渐渐近来,声音也越大了。

    如此,洪太尉的心稍稍平复了些,连连在额前抹了几把汗水。待他定睛看时,但见一头老黄牛缓缓地从山凹里转了出来,那牛背上坐着一个青衣小道童,他倒着骑在牛背上,横吹一管铁笛:笛声悠扬婉转,竟比那红歌教坊里笛鸣强似百倍,彷若高山出流水,清澈自然,好比天籁之音。

    那老牛儿缓缓近来,洪太尉禁不住好奇,小心地打量起这吹笛的小道童来。只见那小道童头上束着两条小辫子,脸上红扑扑的,他身着一身粗布青衣,脚下穿着环套麻线小鞋,更有一条翠绿的新草结成的绳子缠在他的腰间,尽显一副天真烂漫的模样,惹人喜爱。

    再细细看时,但见那小道童明眸皓齿,不染半点尘埃,气定神闲,视外界空无一物,又好似胸怀天下,满目山川,绝无半分世俗之态。昔日,八仙之吕洞宾曾有诗赞牧童曰:“草铺横野六七里,弄笛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比起此牧童,悠然而乐,恰有七八分神似。

    可是,单单一个小道童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荒野山林呢?洪太尉不觉心生疑惑,他也是久经官场之人,阅人无数,但此刻他却丝毫也看不出这个小道童到底是何来历,只是感觉有一股远离尘俗的天然气息悄然袭来,让他整个身心不禁畅快淋漓起来。

    小道童骑在牛背上,缓缓前行,他似乎根本就没有察觉洪太尉的存在,继续吹着笛子,脸上露着浅浅的笑容。那牛儿爬上岭来,正要转过山去,洪太尉见了,慌忙唤那个小道童道:“你从哪里来的?是上清宫的道童么?――你认得我么?”

    然而,小道童坐在牛背上并不作理睬,只顾吹着笛子。洪太尉心头一急,连连又唤了数声。这个时候,那小道童方才停止吹笛,轻轻一笑,他便用铁笛指着洪太尉说道:“你来此处,莫非是要找寻天师真人么?”

    洪太尉不禁大惊,问道:“你这小小牧童,如何得知本官是来寻天师的?”忽又笑了笑,又道:“不知天师结庐何处,但请牧童小弟指明去向,本官感激不尽……”

    小道童掩嘴笑了一阵,回道:“我早间在草庐之中服侍天师真人用斋,听得天师言说,当今仁宗天子差了个洪太尉手捧御笔丹诏,来此山中,要宣他前往京师修设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祈禳天下瘟疫,以保万千黎民安宁……你可是天师所言之洪太尉么?”

    “天师真乃神人也,我上山何为,不曾有人告将于他,他却尽数知晓,道法真乃高深莫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洪太尉心中不禁叹道。忽又听得小道童询问,他慌忙抱拳行礼道:“惭愧、惭愧,在下正是圣上御命亲使殿前太尉洪信,特来相请天师真人去汴京祈禳瘟疫,还请牧童小弟指路。”

    “太尉大人,你不必再上山了。早间我便听闻天师说他要乘鹤驾云而去,相必这会儿已到东京去了,你再去草庐也是徒劳无功,还是早早下山为妙……”又笑了一阵,小道童忙又提醒道:“此去前往草庐,路途艰险崎岖,山内又多有毒蛇猛兽,你若不听我劝言,白白丢了性命,可不要怪我哟!”

    洪太尉心有不定,复又喝道:“你休得用谎话诓我?”然而,小道童却掩着嘴巴,又是轻声一笑,也不再作回应,只是伸手在牛背上拍了一把,便又吹起铁笛,投林中小路去了。

    看着小道童渐渐远去,洪太尉禁不住寻思道:“这小小牧童,年不过十,为何尽知我上山之事?想必是天师真人特意吩咐,勿要我多走冤枉路不成?――想必是了!一定是了!”想着想着,他心里不禁大喜,手舞足蹈的,还差点叫出声来。

    但是,稍稍静下心来,洪太尉忽又觉得似又不妥,然正要举步再行时,他猛然又想起刚刚连番受过的惊吓,险些还丢了性命,双腿禁不住又颤抖起来,一下子又软瘫在地……

    歇了半日,洪太尉方才缓缓爬起,寻得银炉,却现炉中御香早已燃尽。连连叹了几口气,他不敢再耽搁了,匆匆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又整了一下衣襟,便寻了来时旧路,一路狂奔下山,不敢停留片刻。

    众人见得洪太尉奔下山来了,纷纷围了上去,但见他口喘粗气,面色蜡黄,慌忙七手八脚将他扶到后殿休息。待他喝了口茶,歇息片刻,主持真人这才相问道:“敢问太尉大人,可曾见到天师否?”

    这不问尚且还好,一问洪太尉登时就来了火,扯着嗓子便吼也似的道:“本官好歹也是堂堂朝廷二品大员,圣上的御命亲使,你为何教得本官走这般破败山路、吃这般辛苦,差点儿还白白送了性命……”

    住持真人一头雾水,单手施揖道:“太尉大人明鉴,贫道如何敢戏弄大人?”

    “你如何不敢啊?”洪太尉好不气愤,如实道出了这一路经历:“这山路崎岖不平,本官拄拐而行,累点苦点也便罢了。谁料刚翻了一处山头,本官歇息片刻正要起身,却见一只成了精的大蜈蚣突然窜出,足有四五丈长,碗口那么粗,吓得本官大气也不敢出一声;又走了不到三五十步,从山凹里忽然跳出一只吊睛白额的大虫来,吼叫一声,震得是地动山摇,本官惊得三魂七魄丢了大半;然则本官惊魂未定,缓缓前行不到百步,从那竹林深处忽又窜出一条雪花大蛇来,足有水桶那么粗,吐着火红的芯子,好不吓人……倘若不是本官福大命大,又有圣上天威护佑,如何还能留得性命回来?尽是你这无良的老道,戏弄本官,险些让本官白白丢了性命!”

    住持真人复道:“贫道纵有天大的胆子,怎敢戏弄大人?”

    “本官看你的胆子似乎比天还要大啊!”洪太尉伸手便要来揪持真人的花白长胡子,不料真人却丝毫也不闪躲,他只好又垂下手来,气也立时消了大半。

    “多谢大人手下留情。”欠身施了一礼,住持真人又道:“若是老道猜的不错,那定是祖师爷在试测大人,看大人是否有志诚之心。实不瞒大人,本山确有虎蛇,但都受得祖师爷点化,却不曾伤人,大人勿惊。”

    “哦,原来如此!”洪太尉止不住连连点头,脸上也露出了少许笑容。忽又想起在山中遇着的那个小牧童,他张口又道:“本官翻了一个山头,正要前行,那松木林中突然转出一个小牧童。他倒骑在一只老黄牛背上,横吹着一杆铁笛,笛声悠扬婉转,胜似天籁之音。本官好奇,便唤住他,问他从哪里来,可否认得本官。他笑了笑,说全都知了,又说早间天师吩咐已乘鹤驾云投东京去了。本官心中见疑,复又再问,可那小牧童却不再理会,径直骑着牛就走了……本官因此原路折下山来。”

    “太尉大人可惜错过了,那小牧童正是天师也!”住持真人听了,不禁叹道:“可惜,真是可惜了啊!”

    “那小牧童便是天师?”洪太尉不觉大惊,忙问:“本官虽未见过天师真人,但也闻听真人已过百岁高龄,怎么会是一个小小的牧童呢?――这也太奇怪了!”

    住持真人笑了笑,捻着长须回禀道:“大人有所不知,我们这代天师道法极高,非同常人,能驾云能兴雾,又能万千变化,四方显圣,极其灵验,古今未来,莫不知晓,世人皆称之为‘道通祖师’……如此幻做一个牧童模样,实不足为奇也!”

    “本官真是有眼不识天师真人,可惜啊,真是可惜了啊!”洪太尉禁不住连连叹道:“如若知道那个小牧童便是天师,本官就是千叩万叩,把脑袋磕碎了也得恳请他老人家下山祈禳天灾。唉,真是可惜了!”

    可是,住持真人却轻轻笑道:“大人但请放心,祖师爷既然法旨说要乘鹤驾云而去,想必已经早早去了,等及大人回京之日,恐怕这场祈禳瘟疫的法事已经做完,祖师爷也要径自归山了……”

    听了这般,洪太尉方才放下心来。这时,住持真人一面吩咐了下去,叫人安排筵宴,款待洪太尉一干人众;一面又搬请圣上御笔丹诏藏于锦盒之中,供于三清殿上,焚香礼拜。

    当日,就三清殿内大摆斋供,设宴饮酌,一干道众及官员相谈甚洽,道德法事,众生百态,畅快淋漓……席至日落,方才散去。



………【第036章 误放魔君】………

    次日用罢早膳,住持真人和一干执事道长便齐齐来请洪太尉游山赏景。洪太尉原本也是附庸风雅之人,对山川河泽更是情有独钟,年轻游学之时也曾游遍三山五岳,只是这龙虎山胜境却是第一次来,听得众位道长相邀游山,不禁大喜,欣然应约。

    许多道众跟随在旁,前呼后拥一般,缓缓径出后殿厢房。前面有两个道童引路,行至宫前殿后,诸多景致一一看遍。三清殿,不愧是上清宫的主殿,历经数百年风雨,依然光彩依旧,辉雄庄严。又至左廊下,九天殿、紫微殿和北极殿,逐一看过,叹为观止。再至右廊下,太乙殿、三官殿和驱邪殿,并其他殿宇庙堂,构造之奇特,做工之精细,世所罕见。

    在众人陪同之下,走走停停,上清宫内诸多殿宇洪太尉尽皆游遍。不过,他已是年过四旬之人,平日里更是养尊处优,过惯了清闲日子,路走得多了自然然有些吃不消。于是,看到一处小亭子,他便唤住主持真人及其他道长一起坐下休息。

    住持真人急忙让人奉茶,又摆上时鲜果蔬及点心。休息一阵,吃了茶,又进了一些点心,洪太尉渐渐又起了兴致,就着头顶亭角问这问那,似乎一点也不知疲倦了。忽又看到右廊后面还有一所去处,好像刚刚未曾去过,他便径直走了过去。

    待洪太尉靠近看时,却见是另外一处殿宇,周遭都是红色的泥墙,有些已经脱落了,年代颇显得久远。看那正面,乃是两扇朱漆大门,门上挂着胳膊般粗的大锁,两门缝之间竟还贴着十数道封皮,封皮之上又重重叠叠盖着许多朱红大印,好似朝廷府库禁地一般。

    再看那门**方,有一朱红漆金字牌额,上书四个金字:伏魔之殿。洪太尉见了,不禁更加好奇,指着门便问:“此殿却是何去处?”

    住持真人靠上前来,答道:“回禀大人,此间乃贫道前代老祖天师镇锁妖魔之殿。”

    “镇锁妖魔?”洪太尉一听,不禁喃喃自语道。片刻过后,他忽又指着门上封皮道:“为何此处重重叠叠贴了这么多朱印封皮,跟朝廷的府库似的?”

    住持真人复又单手作揖,缓缓答道:“此殿乃我辈老祖大唐洞玄佑天国师镇锁妖魔之处,但凡经传一代天师,必将亲手贴上一道朱印封皮,教使子孙后代不可妄开此门。听闻老祖师曾收罗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共计一百单八个魔君,尽皆镇锁于此处,若是走掉了一个,天下必将大乱。如今已传了十几代天师,无人敢开此门。这大锁也是用铜汁浇铸过的,谁也不知里间是何模样,贫道自接任住持之位已有三十余年,也是一无所知。”

    听罢真人这么一说,洪太尉不觉惊怪,心中暗暗想道:“难道这世间还真有魔王,我且看上一看再说。”于是,他便对住持真人说道:“你且让人快快把这门打开,让本官看看这魔王究竟是何模样?”

    “大人不可啊!”住持真人慌了,急忙劝阻道:“太尉大人,此殿门万万不能打开。先祖天师曾再三叮咛告戒,我等子孙后人切不可擅开此殿,否则走了妖魔,必将贻害无穷啊!”

    然而,洪太尉却不以为意,只是笑道:“你这个老道士,尽胡说八道!什么“伏魔之殿”?依本官之见,定是你们这些老道故意捏造这等神鬼怪事,用以煽惑乡民百姓,滋生事端,是也不是啊?”忽而她又大声笑了笑,接着道:“还假称镇锁妖魔呢,呵呵,依着本官看来,这些东西都是你们这帮老道在暗地里搞的鬼,好显耀显耀你等的道术罢了。本官虽然不才,但也曾读过许多神鬼札记,何曾听说过什么‘锁魔之法’?神鬼之道,向来飘渺,本官就不信此间真的有魔王――快快把门打开,倒让本官瞧瞧魔王到底是何模样!”

    住持真人慌忙跪下了,连连回禀道:“大人,此殿万万不能打开,若是放走了魔君,必将天下大乱,贻害无穷……”其他道众急忙也跟着跪下了,齐声呼求。

    “都是些无良道人!”洪太尉拂袖一甩,大怒道:“你等若不快快开了此门与本官查看,等回到京师,本官定要先奏你等阻拦宣诏,违逆圣意,不让本官叩请天师下山;再奏你等私设此等神鬼之所,假意声称‘镇锁妖魔’,实则迷惑军民百姓,意图不轨。到那时,朝廷必将拆了你们的庙宇,追缴你等度牒法器,再行刺配到边疆苦寒之地,让你们叫天不应,叫地也不灵!”

    洪太尉一番说辞,唬得住持真人及一干道众心惊胆战,大汗淋漓,不敢再说一句违逆之言。因为惧怕洪太尉的权势,他们只得唤来几个火工道人,先行把朱印封皮揭了,再用铁锤凿子,劈里啪啦,一番乱造,强行砸开了大铜锁。

    接着,众人一齐将大门推开了,但见里面漆黑一片,好似地狱之门突然洞开。因为此殿数百年未曾开过,太阳也照不进来,隐隐闻着有一股霉的味道,更兼阴风阵阵,让人不禁更加害怕起来,谁也不敢第一个踏门而入。

    见此情况,洪太尉高声一笑,径直走了进去。众人见了,这才稍稍有了些胆气,陆续跟了进来。然而,殿内暗黑,伸手不见五指,更分不得东南西北,众人摸黑而行,互相踩踏,时不时有人尖声大叫。

    洪太尉慌忙命人取来十数个桐油火把,进来一照,这才现殿内四处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