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梦幻王朝-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是说,吴中该如何自处?是割据江东呢,还是要夺取江山?”
  “这……”崔明理一时答不上来。依照这位吴王的性子,谈什么夺取江山,岂不痴人说梦么?他想了想,才道:“若要雄踞江东,或可……”
  “这也做不到的。”李陵一摆手,道:“想孙权何等英雄了得,终究不过是守住了祖业,等他一死,江东仍然失了。我当可比得了孙权?”
  崔明理没言语,他细细的品味着吴王的话,想从中揣测出真正的意思。
  “你也不用猜,我明说了吧。”李陵笑道:“什么皇权帝位,逐鹿天下的,我看都没大意思,我也做不来。若我收了心,当是天下第一名臣。”
  崔明理愣愣的看着吴王,有些感动,又有些诧异。这是那个整天沉溺声色的吴王么?他觉得自己好像并不认识眼前人。
  “这就是我的意思,你还不懂?”
  崔明理并没有思考,事实上,这番话对他的冲击极大,令他大脑一片空白。听到吴王问话,只是下意识的摇摇头。
  “我是说,”李陵深深吸了口气,周旁的雾气涌动过来,令他的面目都有些朦胧了,“三哥既然想当皇帝,我便助他一臂之力,不过,他需要给我一个丰厚的回报才成。”
  崔明理似乎才从镇静中清醒过来,皱眉道:“那还有太子和二皇子呢……”
  “说的也是。那就要看他们谁出的起价钱了,哈哈哈——”李陵突然放声大笑起来,声音异常诡异。崔明理苦笑一声,还好,至少他终于能够肯定,眼前人确实就是吴王李陵,而不是别人装扮的。
  “大哥是不行了。”李陵笑声一敛,冷然道:“他看似手握天下,实则根基不牢。当初二哥遁出长安,一半迫于形势,另一半恐怕也是因为看透了这局棋!一子立于天元,焉能得势?反不如我辈起于边角之地!”
  “莫非……”崔明理一惊,道:“二皇子已然布好了局不成?那他如今身在何处?”
  “布局么,那倒未必。他不过因势利导,一半也是被迫。至于他在什么地方……”李陵眼珠转了几转,笑道:“哪里有兵,他自然在哪里。若我猜,不是蜀中,便是陇西。”
  崔明理喃喃道:“那天下非二皇子莫属了?他若手握雄兵,谁能抵挡?”
  李陵手中捻了朵野花,举在眼前慢慢转动,仿佛无比珍视。然而片刻后,他突然将鲜花弃于道旁,淡淡笑道:“说这话,为时尚早呢。一时半刻,他怎就能说服那些统兵的大将?帮他夺嫡可以,但要说打回长安……嘿嘿,除非皇上死了!”
  “我想好了。”李陵的声音严肃了起来,“崔大人,我决定出兵,助他们一臂之力!”
  崔明理面色大色,急急道:“吴王三思!以吴地之力,能成得什么事?”
  “足够打破这平衡了。”李陵打了个哈欠,有些懒懒的道:“你不觉得,眼下局势沉闷,太过无趣了么?”
崔明理摇摇头,暗中叹息。吴王性情古怪,只凭自己的心意做事,什么进退趋避,都全然不顾。那眼下这事来说吧,“太过无趣”就成了起兵北上的理由,实在让他难以接受。就在刚才,自己还一厢情愿的以为这位吴王转了性呢。
  李陵见崔明理沉默不语,便知他的心思,道:“崔大人以为,我不出兵,朝廷会放过我不成?若太子得了天下,我也没什么好处。”
  崔明理见劝李陵不动,正在焦急,突然心中一动,故意摇头叹道:“吴王天纵奇才,何必遂了他人的心意?燕王这般支使我们如棋子,岂不欺人太甚!”他改不了李陵的心思,便要使出激将法。李陵平时最恨守别人摆布,想必会有效果。
  “错、错、错!大错特错!”李陵连说几个“错”字,而后咯咯的笑了起来。崔明理被他笑的浑身发毛,只好楞楞的站着。李陵笑了片刻,拍手道:“看来你还不明白他真正的心意。三哥明知我不会出兵,只不过用这个法子让朝廷分心罢了。我敢说,我这里接到信,大哥便已然知晓。嘿嘿,好个如意算盘,看来三哥还对潼关一事念念不忘呢!”
  说到此处,他大笑几声,道:“不错,我李陵岂能遂了别人的心愿!我偏要引军北上,让大哥,二哥,三哥都措手不及,哈哈,我真想瞧瞧他们的样子!”
  崔明理顿时思绪混乱无比,他第一感觉就是,吴王“疯了”。当然,李陵也从没正常过,只是这次的决定,比平时更加出格。
  李陵此时已然完全被自己的天才计划陶醉了,他口中念念有词道:“不错,从丹徒、晋陵、江阴三路同时发兵,打他个防不胜防,到时候……”
  “吴王。”崔明理竭力稳住自己的情绪,低声道:“当真要发兵的话,连兵甲都不够的。”
  “怎么会?”李陵一愣,立刻回到了现实。诧异道:“我明明学三哥设了个督造处的,他们都督造什么去了?”
  崔明理头痛的要命。这位王子聪明绝顶,耍起手段来无人能及,可偏偏不在政务上用心,要不然,江南的防务又怎会如此孱弱?这事情也不是没提过,他也联合几人上过表,说这样下去,无以御敌之兵。然而这个年轻皇子满不在乎的批复:若关中来攻,何须一刀一兵?可以火焚扬州,苏州,杭州三重镇相挟。敌兵自退矣。
  当时他险些被气吐了血,吴王这话简直一副无赖嘴脸。就像几个兄弟分财产不均,动手要抢,这位说了:“你们抢?抢我就烧了,谁也别要!”当然,这份折子一直被压了下来,没敢外露。不然实在有失大唐皇子的体统。不过仔细想来,这种威胁或许还真有效,另外三个皇子都清楚李陵的脾气,当真是说得到,做得到。
  就这么着,原本就不多的军费压了又压,全都省下修筑亭台楼榭去了。什么督造处根本是个空架子,哪里来的钱呢?而如今,吴王突然要打仗了,自然没兵器用,便睁着眼睛问督造处的不是,着实让人哭笑不得。
  “这个……”崔明理自然也不好直斥吴王的不是,一时没了话。
  “那现在开始造吧,一个月的功夫,够不够?”李陵又打了个哈欠,似乎当真有些困了。
  崔明理连连摇头,道:“吴王,这未免太急了吧?”
  “一个月后就要出兵,拖得越久就越不利!”李陵的声音冷竣起来,道:“若当真造不出来,我倒有个法子。”
  “什么?”崔明理突然觉得后背发冷,吴王的“高招”他可从来不敢领教。
  “这剑池据说埋了很多名剑,少说也有两三千把。”李陵嘻嘻一笑,道:“崔大人负责把它挖出来,不就是现成的兵器么?”
  “这……”崔明理一时语塞,额头冒汗。他顿了顿,终于道:“老臣这就去督造兵甲,不过钱粮调拨,还请吴王……”
  “这个好说,你回去等着接钱就是了。”李陵挥挥手,崔明理擦了擦额头的汗珠,急急的去了。李陵仿佛卸下了一个极重的担子,长长吐了一口气。他伸了个懒腰,抬头看了看薄
  
雾中高耸的佛塔,自言自语道:“我眼花了么?怎觉得这塔有些歪呢?”
  他朝着山上信步走去,却在剑池旁停下了脚步。池水幽碧,仿佛是千载的沉积,恍恍惚惚的看不清晰。李陵在里面看到了一片迷雾和自己朦胧的影子。
  “这池底,当真有剑么?”他怔怔的问着。一个人也没有,只有一片雾气茫茫然开合舒卷。
  江南的情形,迅速被几方面知晓了。打造兵器,操练士卒,这样大的动作是怎么也瞒不过的。不过当时,不论是太子、燕王,还是不知隐身何处的二皇子李征,都不认为李陵真会起兵。太子只是草率的发诏令各地加强防务,李沐风也没有跟着李陵的步调提前计划,在他们看来,李陵真正的意思不在于此。他虚张声势一番后,就会把这些兵力转来加强防御。
  因此,一个月后,李陵的突然进兵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也真正打乱了这盘原本就混沌不明的棋局。
  谁也想不到,险些第一个攻入长安的,竟是那个莫名其妙的吴王李陵。
  “春暮,吴王尽发吴越精兵,自丹徒、晋陵、江阴三路起,众十万,击破襄阳,直指长安。”
  “众十万……破襄阳……”一名身着淡紫色长袍的青年男子手中捏着战报,一双剑眉紧紧锁在一起。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淡淡的洒在他的肩头。于是,一抹柔和的光芒笼在他身上,和他那不可轻慢的高贵气质融为一体,倒仿佛发自本身,浑然天成。
  “少卿,你怎么看?”这名男子正是李沐风,他反复把战报念了几遍,才回头询问顾少卿的意思。
  “这个吴王,当真让人难以看透。”顾少卿苦笑着摇摇头,给李陵的那封信,正是他的授意,用意正如李陵所料。谁知这个吴王竟当真发兵北上,一下令幽州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不说这个,我是问这战报。”李沐风扬了扬手中的折子。“这个么……”顾少卿沉吟一下道:“此中大有文章。”
  “哦?这所言有虚么?”
  “倒也未必。”顾少卿摇摇头,道:“吴王攻破襄阳,虽说令人吃惊,若仔细想来,却也合情合理。一来吴王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二来襄阳实则兵力空虚,难以与之对敌。”
  “是了。”李沐风含笑点点头,道:“这兵么,想来都番上到了关中去了。”
  “不错。”顾少卿思索着道:“而今最是难解的,便是这十万大军。若当真这个数目,确实是‘尽发吴越精兵’了,只是……”他顿了一下,没再说下去。
  李沐风自然明白。他本也是在这事情上不解。想来,倾吴越之兵,也不过这个数目,可精兵尽出,难道后方就不要了不成?吴越之地并非幽州,身后依旧是大唐疆域。就算而今关中势弱,可南衙十六卫无数掉兵令发出去,未必没有作用。只要岭南道出兵,这江南之地正是门户大开呢。
  老四当真疯了不成?
  “这会不会是障眼法呢?”李沐风沉吟着说道。
  “未必,”顾少卿摇头道:“少卿实在看不出吴王作伪的必要。若是虚张声势,未免太过了些。”
  确实。都已经攻下了襄阳,无论如何也不能算作佯攻了。就算他不再进兵,关中也放他不过。毕竟襄阳一失,则长安危矣。
  “莫不是——”顾少卿眼前一亮,道:“吴王当真弃了江南?他若坐镇襄阳,随时可进兵长安,至于粮草,就地取材也抵得住一时之需。”
  “笑话。”李沐风晒笑道:“他以为他攻得下长安么?”
  “就怕,吴王当真以为呢?”
  “有趣。”李沐风低头想了想,微笑道:“倘若如此,我便推他一把。少卿——”他看了一眼顾少卿,道:“计划,怕是要变一变了。”
  “莫非燕王要出兵么?”
  “不错。父皇看来已然不行了,眼下正是山雨欲来之时,我看这八方风雨等要汇集关中了……”李沐风闭口不语,微微一笑。
  
顾少卿当即明白了,略带惊讶的看了一眼李沐风。他倒不奇别的,只是就在不久之前,燕王还在因为给吴王的一封书信犹豫不决。而现在,似乎要把吴王起兵作为南下的理由了。
  “这有什么可奇怪的?”李沐风看出了顾少卿眼中的那抹异色,笑道:“他既然做出来了,我当然要利用一下,不然也于事无补。”
  “这理由么,就是平乱。”李沐风的嘴角微微翘起一条弧线,道:“或许,二哥找的理由也大同小异呢。”
  “吴王叛乱么?”顾少卿想了想,笑道:“想必太子不敢昭告天下吧?”
  “是啊。”李沐风点点头,笑意更浓了。“不过,他就算不说,我也不能不顾兄弟情谊,更不能不顾父皇安危,卫戍长安,本就是份内的事。”
  “只是,幽州连连用兵,已经不宜征战了。”李沐风笑容一敛,胸有成竹地道:“要契丹各部出兵。这事情便交给守约了。至于薛礼,让他带自己的骑兵去和耶律丰汇合。两军由他总领,但切不可合兵一处。”
  “契丹骑兵么?”顾少卿沉吟了一下,道:“恐怕难于控制,若要临阵出了乱子,反倒不妙。”
  “守约定有法子。”李沐风淡淡道:“再者,若契丹临阵哗变,也要想想后果的。”
  顾少卿登时明悟。心道:是了。这契丹部精英尽出,后方便只剩下妇孺老弱,前方要敢有所异动,这些人可就……想到此处,他不由打了个冷战。
  幽州守军按兵不动,不光是为了休养生息,还包含了对契丹的胁制。燕王的用心,当真极深呢!
  顾少卿心思极快,这些想法瞬间便在心中转了一遍。不过,他倒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只是更加佩服燕王的心思缜密。在他的脑子中,契丹毕竟是契丹,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在这个观点上,顾少卿太过泾渭分明。
  “另外顾况那边,”李沐风道:“让他加紧行动,也算带罪立功了。”
  “其实,顾况何罪呢?”顾少卿突然问。
  “无罪么?”李沐风看了他一眼,冷笑道:“少卿倒说得轻巧,顾况坑杀关中战俘一千又二十三人,这还无罪?现在关中人人传言杀人魔王顾况之名,你当我不知么?”
  “这也不过是燕王纵容的结果罢了!”顾少卿一挥袍袖,沉声道:“若燕王并非有意纵容,何必将那一千多战俘交给顾况看管?围村的是他们,杀了公主的也是他们,以顾况当时的心境,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这些事情,燕王当真想不到吗?”
  李沐风愣住了。他负手看着天棚,半天没有说话。突然,他叹息一声,摇头道:“我确实没想到的。不过此番想来,潜在我心底的念头,正是如此吧……顾况,也不过是代我受过罢了。”
  “好,不提顾况之罪……”李沐风深深叹了口气,有些无力的摆摆手:“就让他尽力去做吧。”
  “是。”顾少卿没再说什么,依令而行,转身出了王府。
  “无忧……我真的对你不起……”李沐风怔怔的看着窗外的晨光,发出一声绵长的叹息。
  
襄阳城破的消息已经传到了长安,然而却并未给民间带来太大的振动。襄阳毕竟还远,之间有秦岭为屏,怎么就会打的过来?不管怎么想,战争离这些小民似乎还远的很。吴王的消息,更多的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又是华灯初上,芙蓉院内红影交错,一片莺声燕语。老鸨正忙着招呼客人,却见一阵珠帘乱舞,径直进来两人。他们都穿着一身素袍,看似普通,可结实的身体和那股彪悍之气无法掩盖,往堂里一站,立刻引得众人侧目。
  老鸨自然认识。这是禁军的将军,哪一个都怠慢不得。不过她人情熟透,知道他们的身份不宜外露,只是笑着连声叫“爷”,把他们迎了进来,又忙叫过相熟的姑娘。
  赵继愈本不想来的。他平日自律甚严,军中上下交口称道,否则也不会三十出头就做上了左卫将军。可等到了这个位置,才发现不由他不变,若仍照原来的行事定会惹人排挤。不得已,偶尔逛逛青楼,玩忽一下职守,都成了融入角色的功课。
  就他本性而言,原不必如此。大不了一辈子不升官,也落个光明磊落,干干净净。然而,某个特殊的原因令他不得不如此,至于为什么,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芙蓉院是老地方了,不过今天一进门,他就了一种非比寻常的感觉,至于是什么,他又说不出。正在应付老鸨的时候,突然一个清朗声音在身旁响起:“叔父!”
  赵继愈一愣,回头看去,只见一个清秀少年站在身前,笑吟吟的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