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风雨江山情-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义。”范怀重重得点点头,“周姑娘,我必保你性命无忧就是。不然,等冬晗回来了,我要如何面对她。”我莞尔一笑,“阿檀再此,预祝你们白头偕老。”
接下来的几日,大宋行军逐渐深入后蜀,气温渐高,士兵们将厚重的棉袍脱了下来,换上了轻快的单衣,全速前进。我和数以万计宛若黑压压的蚂蚁一样的普通士兵一样,吃着最坚硬的饼,夜幕降临的时候,睡在草席上。可是要说不同,那就是我每天都有不同的人看守,在休息的时候,别人都在黑甜的梦乡瞭望着家乡的一切,我手上拿着针,面前是一堆棉花,布帛,还有样图,数不清的任务全都压在我的身上。
我心中暗想,我在做的是什么东西呢?看样子仿佛一个棉套,却小的我一只手都塞不下,想必不是手套。管它是什么!我就算照做,以自己的女红手艺,也决计是合格不了的。想到这里,我飞针走线,不一会儿又缝好了一个。
范质照例每天来检查一次我的女工活计,今天他又皱起了眉头,本来沟壑丛生的脸上又出现了缕缕皱纹,痛心疾首的说道,“女子要论德言工容,你连容貌都不是最上等,怎么匡义会受你这种女子的魅惑?”
我挑起一只刚刚做好的棉套,转在手指上,故作放肆的说道,“你越瞧不起我,说明赵匡义眼光越差,饥不择食,连我也要了!”说罢下巴一扬,“天气渐暖,后蜀根本不用这样的棉制品,怎么监军大人还要我紧巴巴的赶出这些东西?”这样小的棉套儿,人也不能用,到底是拿来做什么的?
范质双手一拱,不屑的看着我说,“这元帅的妙计,你这小女子怎么会知晓?”“哟,瞧你说的!”我看着他感激涕零的样子,有意抖出那一晚赵匡义说过的话,“这元帅的计谋在妙,还不是年纪尚轻,需要您大人提点啊!您可是,直接听命于官家的!”范质面露喜色,忽而又觉得在我面前乐不可支有些有**份,马上收敛了神情,“你一个南唐村野之人,哪里的那么多蛊惑人心的言语。还不快缝制棉套?记得针脚尤为要注意一些,那两根带子一定要缝的严严实实的。”见我不语,大声斥道,“听到没有?”我徉装畏畏缩缩的应了一声,他满意的走了。
………【第六十一章 渡嘉陵(上)】………
宋军顺利前行了几日,前方也不见用什么动静,地形却倍加陡峭,我每天被不同的人看守,在最后方根本什么消息都得不到,仿佛被包裹在密不透风的蓑衣之中。或者说,我根本不知道前方的战火是怎样轰隆的,至少在后方,我嗅不到一丝硝烟。
二月中旬,宋军行至嘉陵江边,我伸着头看了看江边排列的格外整齐的高高的战船,心下叹道,原来他早就着手准备了,与这样的人为敌,我南唐有几分把握?正这样想着,旁边的看守不耐烦的大声提醒到,“上船!”我抬眼一看,面前有一叶小舟,遂苦笑一下,还是上了船。小舟也雄伟高大一眼望不到顶的大战船一起向着对岸划去,我望着不住流过的江水,纵使嘉陵江上薄雾弥漫,还是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遮天蔽日的帅旗映红了江面,每一面都有一个硕大的赵字。
宋军扣着战船大声呐喊,喊声透过江面,又被江面折回,每一声都喊着兵戈之气的雄壮和裂土开疆的兴奋。若不是经历过扬州之战,连我也要被他们的情绪感染,和他们一起呐喊了。可惜,战争都是在腐肉中开出的花,难道我还能将它作为饰物插在头上?我冷冷看着兴奋不已的宋军将士们,骤然觉得有些不自主的悲哀缠上身来。于是默默地转过头,不去看他们一张张高兴的变了形的脸。
远处,有什么东西在慢慢蠕动,黑压压的一群,彷如是密密的水草在不断的舞动,又好像爬满了蚂蚁的糖稀,慢慢向我们逼近。待靠近一点,定睛一看,是一群战船,几面三足鸟的太阳旗插在战船上迎风招展,另几面旗上刻了一个个大写的“冯”!
“嘟——嘟——嘟——”宋军率先吹起了军用号角,我想着他们看去,只见前一瞬间还在扣舷而吟的将士们这会儿凝声静气,而且身处在前排的个个端起了弓箭,箭尖上还挂着红硕的火焰,那速度令人咋舌。而一直是两船并排而行的宋军此时悄然改变了行军阵型,在我这个角度,能清清楚楚的看到两只战船偏西,两只战船偏东,正南四只战船应该是只要迎敌之用,上面站满了密密麻麻的弓箭手。正好形成一个口袋形状将后蜀水军围起来。
“冯清源————”正南方向的战船上推了一个喊声奇大无比的将士出来喊话,“你这后蜀娘们儿,还不赶快回家绣花去!上什么战场?投降吧!饶你不死!”他的叫声震耳,江面上泛起了涟漪。宋军船上也爆发出了一阵阵笑声。
后蜀那边没有什么反应,这位将士继续叫阵,“冯清源————你是不是缩头乌龟?”说时迟,那时快,一只长箭跨过广阔的江面,想着他的面门,分毫不差的射了过去!“啊!”一位身披金银双丝甲的人起身一踏,拿着匕首反手一拨,只听那枚箭铮撞到了船舷上,那人不紧不慢地朗声说道,“冯将军怎么恼羞成怒?这可真是女子行径了……”他的声音不大,却让距离他不是那么近的我都听的清清楚楚。
正在向着这里全速前进的后蜀战船这时停了下来,像是在商议着什么,接着他们向着四面八方迅速散开,想冲破宋军的包围,身披金银双丝甲的赵匡义等到他们首尾不相接的时候,做了一个手势,然后大声吼道,“放箭!”
漫天的火星硝烟和着真正的血气将清凌凌的嘉陵江染的污秽无比,后蜀被宋军这样忽如起来的一攻,手忙脚乱,战船却没有在聚到一起,而是各顾各的,红色的后蜀箭和黑色的大宋箭交织在了一切,一片火光中分不清是谁和谁的。
“滋————”一只冷箭射过来,“啊!”小舟猛烈的摇了一摇,然后不动了,看守我的人胸口中了一箭,伏在小舟的船头上,连一句话都来不及说,害怕冷箭的再次射来,我急忙躲在他身后。不知是江水推着小舟在抖,还是我自己在抖,惶惶然中左右摇摆不定的感觉越来越明显,牙齿都在格格打颤,看不到边,没顶于此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了。
忽然肩上被什么东西拍了一下,我瑟缩了一下,那只手越过我的肩,向我的脸滑过来。
我用胳膊像身后挣命地杵了一下。却被那人轻轻拉住。“都要没命了还这么硬气……”他低低地说。熟悉地声音倾泻过来。仿若嘉陵江地无尽地流水。我看了一眼战船上地金银双丝甲。眼前赵匡义身穿地黑色普通兵服滑稽地很。
“你……”想开口问问他为什么到这里来。有什么话在喉咙处就是出不来。硬生生地被堵在心中。宛若是很久以前丢失了地。现在才找回来。说不出也咽不下。眼前地人却好像都明白一样。千言万语融化到他漆黑地眼眸中。他腼腆一笑。“再犹豫就没命了。傻瓜!”
他拉起我地手。掌心地疤痕和我地正好相对。有些粗粝。有些痒。感觉异样非常。我们低伏下身子。将船上地尸体踢下江。慢慢摇着小船到了偏西地大战船处。一只软梯赫然留在那里。
他像我招手。我刚要上软梯地时候。按住我地手。“提防后蜀放冷箭!”我疑惑地看着他。他一把将我拉在怀中。单只手上了软梯。“你。你是怎么看到我地。”我在他上梯子地时候问道。
耳边似乎有金石破空之声。“低头!”他一生低喝。我无奈地缩到了他怀中。他不住地向上爬着。“元帅到了!”范质一生高呼。几个士兵将赵匡义拉起来。他将怀中毫发无伤地我放在船上。轻轻地说道。“周嘉敏可以有很多。阿檀只有一个。”
我被他这句话揪了一下。心不知怎么地突突地疼起来。“何必?我注定是周嘉敏。我注定是南唐人。我注定和你们大宋势不两立……”
他留给我一个寥落的背影,身后细细的,留成一线的血。血?我惊讶的看过去,赵匡义的后肩上插了一只鲜红的箭。上面还画了一个代表后蜀的三足太阳鸟。
………【第六十二章 渡嘉陵(中)】………
范怀看到地上的鲜血惊呼,“二爷!”赵匡义瞪了他一眼,将手一摆,示意他不要说话,范怀疑惑的看向我,“周姑娘,你……”我摇摇头,不知如何应答,只想找到一个静谧无人的角落好好藏起来。赵匡义发了话,他平静的说,“范怀,你去讲军医请过来,将周二小姐带走。先等一会儿,带到后蜀撤兵,就带到最远的那艘船上好了。只是,不要让范监军看到。”话语中没有一丝因疼痛而带来的颤抖,神色一如往常,此时稳稳的显示出大宋元帅的气魄。不知怎么,我原本温热的心一下子凉了起来,手指甲一下子嵌在了掌心当中,连疼痛都浑然不觉。范质这时好似明白了些什么,抱拳粗声应答称是。
“周姑娘,周姑娘!”范怀以为我没有听到,大声叫道,我报之柔柔一笑,跟在他身后走到舱后。
他疑惑的问道,“周姑娘,我看二爷怎么也不像是要杀了你的人,怎么你当时那样说?”我摇摇头,缩在舱后一片油布之中,不言不语,只是眼角不知被什么东西慢慢浸润。范怀慌忙道,“周姑娘,我,我不问就是。你,你莫哭。”我将脸藏在膝盖之中,屏蔽了一切危险和喧嚣。
范怀终于走了,我悄悄抬起头,空旷的舱后只有我和一堆油布,我甩甩衣袖,瞬间抹干眼泪,站起身来————在这个位置,看的更加清晰了,江面上依旧是火焰与箭支齐飞,后蜀的两只战船正带着金黄红硕的火焰,缓缓向嘉陵江中沉没,船上无数的人惊呼,有少数人跳下江,多数人的人在船上空嚎,却无法挽回船身的沉没,更多的人在船只沉没之前已经死了,一团一团的火焰在战船上升起,浓黑的硝烟直冲向空,嘉陵江此时宛如人间地狱。
————若是扬州之战的风向不同的话,此时与彼时又有何不同?
后蜀的战船四下逃窜,开始溃不成军,宋军趁机又改变了阵型,两只战船包围着后蜀的一只战船,猛烈的放箭,想必此时后蜀箭支已尽,红色的箭雨没有在出现在江面上,嘉陵江被宋军黑色的箭支笼罩着,很快后蜀余下的战船就沉了下去。四方的宋军开始像这只战船聚拢,又恢复了开始时的阵型,顺利而得意的像对面划过去。
嘉陵江的雾气,悠悠的散开了……
“元帅指挥得当,后蜀乃鼠辈,岂是我大宋的对手?”一个粗犷的声音绕过船舱到了我耳边,“这,”赵匡义的声音停顿了一下,“崔彦将军不可大意,冯清源乃是后蜀名将,纵然我们做了准备,但他怎会如此不堪一击?”另一人话语中带有浓浓的疑惑,“元帅此言即是,尤其是冯清源当时忽然变阵,像是要消耗我军箭支一般。”赵匡义闻声颔首,“王全斌将军此言正和我意,倘若后蜀在来进攻,我军箭支充足于否?”
那个粗犷的声音刹那之间没了生气,“秉将军,箭支以用三万只,剩余只有五万只。”另一人惊呼,“五万只?怎么算都不够!”那粗犷的声音不服的说,“怎么不够?你能保证后蜀在打过来么?他们自顾自都不够呢!”
“哼,保证,战场之上哪有什么保证,崔彦!你分管箭支粮草,怎么对这些事情这样漠不关心?”
“王全斌!不要以为元帅和你一条心你就为所欲为,大家都是为了官家打仗的,你莫要得寸进尺!”
“得寸进尺?难道是我不让你上前线地?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地重量?你上战场那次不被人打地连毛儿都没了?土坷垃也想被人当玉石。你做美梦吧!”
“够了!”赵匡义一声怒喝。截断了舱内两人地吵架声。我又悄悄地向前方挪了挪。想听清他们说地话。“你们都是官家地良将。王大人擅长用兵。曹大人口才好擅长劝降。哪能在异国他乡起内讧呢?”
他接着说。“此次后蜀极易接着出兵。嘉陵江面辽阔。他们要在派出一队船只也不是不能。若在这一战消耗了全部箭支。那么剑门关。成都。以及后蜀宫廷将没有任何地箭。”
船舱一阵静默。连三人地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崔彦那粗犷地声音撕裂了沉默。“元帅。可否请押运粮草地陈信带过来几万只箭?那小子倒挺可靠地……”
赵匡义接口道。“这如何能行?从汴京到嘉陵江怎么也要十多天。等到陈信来了。我们也就弹尽粮绝了。”说着轻轻敲击着茶杯。传来规律地声音。“若后蜀在来攻。能丢卒保帅。抢先渡江。也不失为一法。”
王全斌补充道,“元帅难道忘了么?孟睿,冯清源,魏浩虽并称后蜀三大良将,但真正的掌权人都不是此三人啊!”
“你说的是,徐云鹤?”赵匡义问道,呵呵一笑,“这若不是将军提醒,我倒是差点忘了。崔将军,烦请你写封信给此三人吧。”
崔彦高兴的答应下来,却接口问道“元帅,莫非这是要招降他们么?”
王全斌大笑,无比酣畅淋漓,“啊呀!崔彦,可惜了你的好口才,你怎么就那么笨呢?元帅摆明了是要使出反间计,让徐云鹤怀疑他们,谁知你竟然不开窍。”
舱中刹那间静了下来,传来一缕墨香,半响是崔彦不情愿的一句,“元帅,请过目。”
“过目什么?”一个威严而苍老的声音插了进来,“范监军快请!”赵匡义连忙说道,“此处是崔彦拟写的信,准备投给孟睿,冯清源,魏浩手上的。”
“反间计?”范质问道,
“范监军所言即是,我军箭支不足,若不出此计,唯恐落了下风。”赵匡义声音中透着纯粹的恭敬,“元帅不必惊慌,此行官家告诉下官一物,换做桃花源。”范质慢慢说道,声音中不无得意。
“桃花源?”船舱中的几位疑惑的问道,“此物是什么?”
范质娓娓道来,“此物是一种毒,阴险无比,乃是后周生死门秘制,只要一沾上,人必死无疑。”
我狠狠咬着下唇,扣住船舱上的木框,直至它的木屑刮到了我的指甲,生怕自己一个松手,就会冲出去,想着汴京那宏伟壮丽的宫殿上跑去。桃花源,桃花源,枉有一个美丽的名字。真实的桃花源却永不存在。果真是赵匡胤!
娘,扬州之战,还有瘫在床上三年之久的爹,一幕幕都在我眼前不停的旋转,最终幻化成一道道利刃,割在我心尖上,我一握手掌,那上面一道长长的疤痕好像一个笑话。
………【后蜀卷 第六十二章 渡嘉陵(下)】………
这倒是奇了?”赵匡义笑着说道,“此法不仅阴毒,而且能否用于行军之中,还有待商榷,莫非官家告诉了范监军什么妙法不成?”
范质沉默了许久,“官家的意思是————对主帅下毒,正如扬州之战对待周宗那样。”
我脸上仿佛被人打了一记沉重的耳光一样,无数的声音侵入到了耳道之中,一时间嗡嗡作响,再也听不清他们接下来说的是什么,身上仅有的一丝力量也被这一句话无情的抽走,随着滚滚的江水,和着鲜红的血和浑浊的浓烟,仍在了腐烂的征程之上。
迷迷糊糊之中,范怀大声叫道,“二爷,军医来了!”我机械的蹩进舱后,林升哈着腰,低头走进了船舱之中。船舱重归于平静。
远处,金红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