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冥-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知道。”延龙云望向天空,在也没有一丝细小而尖锐的冰冷落在他的面颊。
延龙云逐渐有了体温,他的血又因为某种情感而开始了流动,“黛儿,对不起,今天没有参加说好的聚会。”
亢龙台的夜色里出现了银白色的光芒,此时正投在两人的身上。
第二十三章困龙在渊完'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二十四章 欲加之罪
“延龙云,你可知刚才说了什么?”
“延龙云自然清楚自己刚才说了什么。”站在台上的延龙云不卑不亢的回答道。
惟庸从座位上站起来,样子活脱是一个炸了毛的猫。“大逆不道,凭你一个区区小辈,也敢对九狱之战妄加评论,说三道四!”
“延龙云不过实话实说,据理而言那里是什么说三道四?”
“好一个实话实说,据理而言。”惟庸怒道,“好一个乳臭未干,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他脸色变得阴沉的可怕,“九狱之战,我们青龙族死了不知多少同胞,如若不是他们的牺牲,哪来如今你安逸如斯的日子?你不知感激,不念先辈的恩泽,反而对他们功业存疑,口出不敬之言,心怀异端之念。什么有失仁义,杀伐过甚皆是邪说妄谈,一派胡言。”
延龙云缓缓道,“九狱之战期间,青龙族记载于册的死伤共三百三十万八千九百七十四人,生死不明的有四万一千零三人,间接因为战争而死的普通民众、外族徭役、瀚莱族人、行旅商贾及其他各色人等初步估计不下于二十万,未记录在案的更是不可计数。”
“你既然知道我们青龙族在九狱之战中付出了如此巨大的牺牲,就不该对他们妄加评论,心怀不敬!”
“不错,青龙族在九狱之战中的确损失惨重,可是同样的不要忘记其他的国家和部族的损失同样很严重。鬼域,阵亡士兵不下三百万,加之幽泉夺位的内乱,九狱之战期间,整个国家死伤不下五百万;百泽,受鬼域与四族交战波及,共有三十二个部落被灭族,百泽一部相比九狱之战前人口减少一半;安庸,南方小国,军民死伤四十万;冥国,西方霸主,一百八十万,近半数国土沦陷;太氐,北方游牧部族,两百一十万,;北方狼族,生性凶悍,人数本来就少,一百九十万;白虎族,天生勇力过人的部族,二百九十四万;玄武族,不问世事却还是被牵连进来,一百三十万;南方朱雀族,三百八十万,都城赤融毁于战火,迄今还在重建;不计其他死伤,九狱之战期间各大小部族共两千四百一十一万人死于战火。”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九狱之战是人间惨剧,短短三年间,各个部族之间大大小小交战不下五百次,战火绵延不绝,从西方冥国紫石关口至东青龙族藏鳞海滨,由北方太氐苍黄高地到南朱雀族浴火奇甸,整个大陆都笼罩在一片遮天蔽日黑暗窒息的硝烟中。黎民百姓流离失所,千家万户十室九空,民不聊生,生灵涂炭,也正因为如此,无数城郭楼宇房舍毁于一旦所以我们才更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吸取曾经错误的教训,不让九狱之战那样的惨剧重演。假如我们这一辈还是像九狱之战时一样相互攻伐不休,那么这才是对先辈们用无数的热血和牺牲换来的和平时代最大的不敬!不论是作为九狱战后出生的我们,还是在九狱之战中活下来的前辈,在此后的时间里都要对九狱之战作好反思和总结。惟其如此,一代代的人们才能在先辈的经历中获得有益的经验并在他们存在的年代里将这个本来就不完美的世界变得更好一些。”
“这跟你说的青龙族出兵赤融城是错误的决定又有什么关系?”一位长老看到惟庸一副脸色铁青的模样,极有眼色地替他问出了这个问题。
“青龙族出兵赤融城不就是九狱之战后期最大的一场战役吗?”延龙云问道,“九狱之战最后的一场战役‘灭崖之战’也不正是结束于朱雀族浴火奇甸?”
“既然青龙族出兵赤融城的战事是九狱之战的一部分,那么对它进行分析和反思自然是理所应当。”延龙云接着说道,“更因为它是青龙族战史上既不能忽略一次战争也是我们这一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南方朱雀族对青龙族怨恨的种子在青龙族的军旗插在他们的土地上就已经播下,历经十数年的时间,这个种子彻底让朱雀族陷入极端的偏见中,每一个青龙族人都要为此承受这一场战争带来的怨恨。我们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忘记南方朱雀族心中的怨恨,但是他们不可能忘记作为国都的赤融城被毁于一旦的国殇,也不可能让他们忘记失去亲人的家仇,这两种伤痛在十数年间一直伴随着他们生活,可能早就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至今青龙族的南方广大的龙泽河流域都面临着战争的威胁,而其中最大的那一股汹涌的战意毋庸置疑来自十数年前被这场战争创伤的朱雀族。”
惟庸还是没有说话,那个有眼色的长老心领神会的问道,“就算如此,它朱雀族敢犯我边境,南方龙泽再战一场又有何不可?你也不过是后生小辈没经历战火,畏惧也是情有可原。”
延龙云正色道,“长老此言,请恕延龙云不敢苟同。”
课室之内一片压抑的安静,延龙云在通艺馆最后几年跟长老的关系可谓是人尽皆知,声名遐迩。前三届弟子都知道有一个和长老分庭抗礼的异类师弟,而后三届的弟子们却听说过有一位敢于跟长老叫板的超级师兄。清楚还担任授课长老期间延龙云便毫不犹豫地拆授课长老的台,清楚失踪之后,授课长老没被延龙云砸了场子就是谢天谢地了(这其中和有清楚很大关系——他本人身为长老却为老不尊,能让弟子们对他保持尊敬才是怪事。而且,清楚眼界之高,连英雄盖世的青龙廷在他眼中也不过尔尔,作为一直坚持听他授课的延龙云眼界自然低不到那里去——这个原因直接导致了他与华而不实、滥竽充数、以权谋私的这些类型的长老关系的破裂,延龙云没有想到的是根据他的标准,就把通艺馆大半的长老得罪了)。
他的这句话在一贯和长老的对话中没什么可让人耳目一新的,实际上,很多年来,延龙云说过比这句更精彩的言论,比如:
“在下认为长老可以换个题目讲解,因为很明显这个军械论题超出了长老您的认知范畴。”(军政课上的建议)“就于以长老您刚才的观点而言,符合的现实似乎存在于三百年前或者比这更早的年代。”(政治课上的评论)还有就是:
“如果长老您没有亲身参与过拓陵之战,那么您刚才说的一个士兵的衣领处绣了朵菊花是听谁说的?”(战史课上的提问)“作为一个将帅,要山崩于前面不改色。长老您刚才摔了一跤,从您的言传身教来推论,一个合格的将帅也是可以跌倒之后大喊大叫的吧?”(还是军政课上的言论)但是一年来一次通艺馆的惟庸显然是不了解延龙云与长老一贯的对话及他们之间早于无可救药的关系,他面色阴冷的从嘴角挤出几个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第二十四章欲加之罪完殷文在上个星期军训(想必各位读者理解军训是一个什么概念),实在来不及更新《明冥》,军训时觉得每天都是世界末日——世界末日死了也就算了,可是第二天醒来发现还是世界末日,这种事是这么回事?现在殷文还在床上,不要问是怎么回事,一个作者不应该将自己不适合的情感带到书中影响读者阅读时的情绪。
祝读者们中秋快乐。
一直坚持着的殷文于2015年9月27日'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明冥中的部族东方篇
明冥中的部族
东方:
青龙族,东方青龙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部族,他们不知道来于何处,祖先也因为年代的悠久而无法细究,或许他们的祖先更像是一个传说的产物。青龙族原本生活在青黛峰脚下,后来向东向南两个方向扩张,成为东方最大的部族。
青龙族崇拜青龙神,每年四季都有祭祀青龙神的节日,并把青黛峰视为青龙神在凡世的化身。
目前青龙族分裂成三部,缺乏统一的领导。并且三部之中存在分歧,(《阳在下也》中清兆和清牧的会面可以窥见一斑)但在表面上没有闹僵。
青龙族有很多习俗,除了祭祀青龙神,书中出现的节日有常念节这是为祭奠亲人的节日——与清明节很相似(《阳在下也》战为所争下),他们还有去河边濯洗祈福的习俗。
青龙族的疆域在青龙廷时期得到进一步扩张,东到藏鳞海群岛,西至拓陵,北抵青黛峰,南达朱雀族边境。
由于青龙廷的赫赫威名于战绩,青龙族沉醉于九狱之战的辉煌中。不过很明显有人还保持着清醒。
瀚莱族,藏鳞海滨的原住民,由于青龙族的扩张而遭到严重的打击,族民减少大半,并被迫向海上迁徙。他们拥有自己的文字和医学,航海技术发达,现在部族人数很少,大多生活在藏鳞海附近。青龙族自青龙廷时代开始对瀚莱族实行保护政策,废除了一系列在历史上最高执政使制定的打压瀚莱族的不公平政策。但是,他们的现状在如今并没有改变多少。
东方还存在其他部族,都因为青龙族的扩张而消亡或者迁徙到其它的地方。这里不一一作介绍。
总而言之,这片大陆的东边就是青龙族一家独大的局面。
由于《阳在下也》对大陆上其它部族没有深入介绍(主要的四象部族和其它部族只介绍了青龙族和鬼域,其它部族在正文中还未正式出场。同时鬼域不在大陆东方,本篇不介绍),所以先介绍已经出场的部族。
接下来的章节,殷文将介绍已经在《阳在下也》出场的组织。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