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匡政之路-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这里,苏望和张宙心在电话里都不由笑了起来。
“苏主任,你知道现在传言你什么吗?无错。”
“传言什么?”
“我调到省委办公厅去了,而你还在义陵县,有的传言说那几篇文章其实是我写的,你只不过是利用职务硬挂了个名而已,现在已经被省里知道真相了;有的传言说是你犯了错误,所以省里不调你而调我;有的传言说是省里也想调你,只是安县长故意卡住了,不准你走,因为你得罪过他,他要把你留在义陵县好好收拾一番。”
听到这里,苏望不由乐了:“我说我刚进县大院时大家怎么用那么奇怪的眼神看着我,都快赶上看大熊猫了。”
张宙心在电话里也笑了两声,然后接着道:“刚才武局打电话来约我一起吃晚饭,还提及约你一起来。听他语气,似乎也相信了传言,说不定想在饭局中说道我们俩。”
苏望叹息道:“武哥是位真性情的人。”
“是的,武局的确是值得做朋友的人。”
饭局设在浦江酒家,因为武琨家和张宙心家现在晚上经常有人去拜访,不方便。
武琨进包厢时,看到苏望和张宙心坐在那里有说有笑,不由露出一脸轻松,“你们两位没事呀?”
“武哥,我跟老张能有什么事?”苏望一边招呼武琨一边故意问道。
“老张要调去省委办公厅,而你却还留在义陵,我担心你们俩,那外面的谣言都传成那样了。”
苏望和张宙心不由相视一笑:“武哥,这谣言有时候是有些人不了解真相在那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张宙心在旁边接言道:“武局,其实我能去省委办公厅还是苏主任帮我联系的。你以为就凭我自己,有这个能力吗?无错。”
武琨不由大吃一惊:“苏老弟,你路子挺广的,都通到省委办公厅了。你怎么不想调走呢?”
“我的根在义陵,而且我资历这么浅,调到省里去干什么?与其在省里那个深水潭里当小兵熬资历,我还不如在义陵这个小池塘里当小兵熬资历。而且明年我可能会去首都。”
“什么了?有什么变动吗?无错。”武琨和张宙心都大吃一惊,连忙问道。
“我准备考首都大学经济学院俞枢平教授的研究生,进修两年。”
“俞枢平俞教授?”张宙心眼睛不由一亮。
“老张,你听说过俞教授?”
“我听姚书记说起过。他八一年在中央党校学习时听俞教授讲过课,对他的学识是赞叹不已,经常说俞教授是对我国国情认识最清晰的经济学家之一,提出的经济思路也非常正确。苏主任,考俞教授的研究生你有把握吗?无错。”张宙心觉得俞枢平教授八一年就能到中央党校讲课,那不是一般的经济学家,他的研究生也不是一般人能考取的。
“有把握,俞教授答应我,只要我研究生统一考试时公共课过关,他就能在专业课上给我优惠。”
“苏主任,想不到你能遇上这种好事?”张宙心又惊又喜道。
苏望把自己在《经济观察》杂志上发表文章,认识俞枢平教授的事情简单地说了一下,感叹道:“我也没有想到有这个结果,我原本想着老张去省委熬熬资历,方便的时候再回来,届时我的资历也熬得差不多了,我们再一起奋斗。却没有想到有了这个机遇。”
武琨长舒了一口气道:“我说苏老弟怎么这么镇静呀。其实你有这个本事,又有省里的关系,怕个球,只要在熬资历的时候慢慢积累成绩,总有一鸣惊人的时候。现在又有这个好机会,苏老弟,你真的前途无量啊。”
“武哥,老张,我再前途无量也需要朋友帮衬,不管我在首都如何学习进修,还是要回郎州来的。”
“好,苏主任,武局,让我们借着春风,一起共同进步”张宙心举着酒杯道,苏望和武琨相视一笑,也举起了酒杯:“好,大家一起进步”
第二天上午,郭志敏打电话过来:“苏老弟,听说老张调省委办公厅去了,你怎么没调呢?”
“郭哥,你没信谣言?”
“那些谣言,嘿嘿,都是不知真相的人在那里胡说八道。你的本事我还不知道,除非是你本人不愿意,要不然省里肯定是先调你。”
“还是郭哥了解我。”
“行了,电话里不方便,我待会就要去县城办点事,中午一起吃饭,大勇和文兴都要一起过来,大家有段时间没聚了。”
“好的,那我们中午见。”放下电话苏望不由感叹,自己还是一芝麻官,饭局就一场接着一场,要是官再当大一点,那岂不是更忙?难怪说饭局是干部的第二工作。
饭局安排在浦江酒家,苏望中午一下班就过去了,郭志敏、田大勇和周文兴都在那里等着,想来田大勇和周文兴都成了郭志敏的心腹,而且与黎绪刚、张文明的关系也不错。只是黎绪刚是龙玉珍的人,张文明是萧鸣声的人,按道理说张文明可以成为郭志敏的盟友,可黎绪刚应该跟郭志敏走不到一起。不过人家的事人家会处理好的,你也用不着如此操心。
“苏大将,老张调省委办公厅的事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按道理先调你才对呀。”刚坐下田大勇就忿忿不平地问道,周文兴也是一脸忿色。
苏望笑了笑,没有答话。田大勇急了,追着说道:“你不知道现在外面都传成什么样了?就拿那个陈水莲来说,这几天是她最高兴的日子,没事就在我们面前嘀咕,说你要不是犯错误了,怎么轮到老张调省委办公厅?甚至还说那几篇文章其实是老张写的,你只是欺名盗世。”
周文兴也在旁边急红着脸道:“是啊苏镇长,你不知道我看到陈水莲那张脸,就恨不得用鞋底在上面狠狠印上两个记号”
“文兴,你跟大榜学坏了,以前的你可讲不出这样的话。”苏望乐呵呵地说道。
看着气急败坏的田大勇和非常郁闷的周文兴,郭志敏笑着道:“苏老弟,你还是把真相跟他们说一说吧,要不然他们真会去把陈水莲收拾一顿。”
苏望把情况跟两人一说,说辞跟昨晚与武琨、张宙心吃饭时说的一样。
“苏大将,你怎么会不想去省委办公厅呢?人往高处走,这么好的机会你怎么会放弃呢?”田大勇还是不解道。
“大勇,苏主任考虑是对的。他副科级才半年,就算是去省委办公厅也得熬个一年半载才能升职。再说了,副科级、科级在我们县里大小还算个干部,到了省里,那就什么都不是了。”郭志敏帮忙解释道。
“唉,苏主任,你不知道这谣言一出来,很多人就对你有了看。原本大家都知道安县长跟你不对路,现在更是使劲地踩你。原本闻部长也是有事到县城来,郭书记原本想约他一起来跟你吃个饭,谁知道他推辞了,还不是听了那些谣言。”周文兴忿忿不平道。
苏望不由默然了,自从来到县城里,跟闻景初接触交流少了,关系也变得淡了许多,加上安孝诚上台当了县长,又有这次传言,估计他是不看好自己了,所以才会疏远自己。或许在将来的路上,自己会认识更多的朋友,而也会有人像闻景初那样疏远自己。
看到苏望情绪有点低落,郭志敏拍了拍他的肩膀,劝慰道:“苏老弟,只有这样的大浪淘沙才能知道谁是真正的朋友。”
“谢谢你郭哥”苏望知道郭志敏比闻景初之类的人要聪明的多,能够猜出很多事情的真相,所以对自己也会抱有希望。但是他能一直支持自己,也算难得了。
大家边吃边聊,心情一下子都好很多,到了一点半,大家都还有事,便起身了。苏望和郭志敏留在最后,看到田大勇和周文兴的背影,苏望悄声问道:“郭哥,是你介绍武哥认识林书记和马书记的吧?无错。”
郭志敏不由笑了:“我就知道,老武那点小心思在你这七窍玲珑心面前还不跟透明似的。”
“能靠上马书记和林书记的确不错,虽然武哥得到了地委公安处和省厅的欣赏,但是县里也得有人啊。”
“是啊,老武以前一直升不上来,就是吃这个亏。现在他有劳在身,再不努力就浪费了。”
“理解,以后还要你多帮衬一下武哥,他虽然不缺心眼,但是也刚够用而已。”
“呵呵,我一定好好帮他参谋。他升上去了,我也能沾点光。”郭志敏毫不犹豫地答道。
章节目录 第一百零八章 苏大才子又爆发了?(一)
第一部科级干部第一百零八章苏大才子又爆发了?(一)
第一部科级干部第一百零八章苏大才子又爆发了?(一)
书名:匡政之路
过了两天,张宙心走了,在不知多少人羡慕的眼光下去荆南省委办公厅综合调研二处一科担任科长。县里还特意派了一辆小车送他去潭州。马书记、安县长、龙书记等几位县里领导还亲自在县大院跟张宙心握手告别。苏望没有下去凑这个热闹,前一天晚上,张宙心做东,在浦江酒家摆了一桌,请了他,还有武琨、郭志敏、田大勇、周文兴几个朋友吃了一顿。
但是苏望感觉到,县大院对他的议论更甚,惋惜、幸灾乐祸的眼神更多更浓了。不过苏望却没有在乎这些,他已经收到俞枢平教授寄来的资料,也抽空去郎州市,在地委招生办报了名,顺便带回来一台IBM的台式电脑和一台打印机,现在他感觉用钢笔写长篇大论实在是太累了。苏望现在想尽快把调查与规划报告写完,好集中精力进行考研复习。虽然他对自己的知识基础有信心,但是总得要好好复习,万一考不上就真的太浪费这大好机会了。
苏望又到下面乡镇跑了十几天,把材料都补充完整了,然后坐在办公室里开始整理,着手写报告。他时不时地让陈通闵去统计局、档案馆找相关的资料,彷佛又回到与张宙心一起写那几篇文章的时期。
十月底,苏望终于把初稿定了下来,开始进行修改。按照苏望的计划,修改地差不多之后,他就在家里用电脑正式打出来,再用打印机打出两份来,一份提交给郑渝民,一份寄给俞枢平教授。
这天,正当苏望在办公室进行第二次修改时,电话铃响了。
“你好,我是苏望,请问哪里找?”“苏老弟,我是老郭啊。”
“郭哥,有什么事找老弟我呀?”苏望语气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苏老弟,听说你又在写一篇大作,不知能不能拜读?”郭志敏直奔主题道。
苏望心里不由一咯噔,自己写报告的事情只有张宙心、武琨还有郑渝民、陈通闵等少数几个人知道,以前跟自己跑乡镇的汤致远也不清楚。是谁告诉郭志敏的?张宙心去了潭州,他这人一向守口如瓶,武琨不关心这事,所以也肯定不会主动提,郑渝民跟郭志敏又不熟,那只有陈通闵,又或者是郑渝民告诉县委那边,然后县委那边找郭志敏出面问这件事。
“郭哥,是郑主任告诉你们的?”苏望直接问道。
郭志敏沉默好一会才答道:“不是的,是有人告诉林书记的秘书小宋,所以林书记让我来打听一下。如果不方便就算了。”
苏望心里明白了,那就是陈通闵通风报信,他沉吟一下道:“这报告我还没有最后完成,这样吧,我过两天最后定稿,会直接提交给郑主任,还会寄给首都的俞教授,你帮我修改一下,要交上去这文笔总不能太差。”
“首都的俞教授?”郭志敏诧异地问道。
“是首都大学的一位经济学教授,我时常向他请教经济学问题,他听说我在搞这个报告,很有兴趣,所以想看看。”苏望简单介绍道,他目前还不想把自己考研的事情到处说。
“好的,那我就等你通知,到时我上来帮你看一下。苏大才子的文章,需要修改的不多啊。”郭志敏明白苏望的意思了,当即答道。“郭哥,你不是不知道我的文笔,写报告还行,真要发表必须你这样的老笔杆子把把关。”苏望跟郭志敏闲聊了几句便挂下了电话。
苏望坐在那里,心头转了好几圈,然后定下心来,继续修改手里的文章起来。到了第三天,苏望给郭志敏打了一个电话,请他过来到家里帮忙修改。
郭志敏仔细地看着电脑上的稿件,苏望先总结了一下义陵县的情况,把优势和劣势都列了出来。义陵县高山耸立,山地、丘陵密布,可以说三分之一是山地,三分之一是丘陵,还有三分之一则是肥沃的河谷盆地。义陵县最大的优势除了物产资源丰富之外就是交通非常便利,一条铁路、一条国道、两条省道贯穿全县,乡乡通公路,百分之九十的村也都通公路,而且中小型水电站有十二座之多,电力资源非常丰富。
苏望先将义陵十个镇、二十个乡的农村经济、乡镇企业一一简单的叙述了一下,并指出该乡镇的优势和劣势。最后站在全局的角度上将义陵县分成四大块,第一是农业区,主要集中麻水镇、江东镇、光明乡等几个多是河谷盆地的乡镇,指出该区应该以农业为主、副业、工业为辅。
苏望提出两个建议,一是农村循环经济建设。首先是资源的高效利用,第一通过探索高效的生产方式,集约利用土地、节约利用水资源和能源等。如推广套种、间种等高效栽培技术和混养高效养殖技术;第二是改善土地、水体等资源的品质,提高农业资源的持续力和承载力。其次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形成多条产业链,如种植—饲料—养殖产业链,养殖—废弃物—种植产业链,养殖—废弃物—养殖产业链,生态兼容型种植—养殖产业链,废弃物—能源或病虫害防治产业链,将农业生产中的多种资源合理有效的利用起来,不仅可以取得最大的效益,还可以为农村沼气等清洁的生活能源,提高农村生活质量。苏望还以光明乡甘露村为例,对循环经济进行说明。
二是在农业基础上深化生产,发展副业和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如发展水果产业、水果加工产业、饲料产业、制糖产业等等。
第二块是山区,苏望提出山区不能光靠木材吃饭,也不能光是靠山吃山,应该利用各地的天气、地理和资源优势发展多种产业。如岩脚垄乡等几个山区,可以发展黑茶业。它们和隔壁扶阳市归化县地理气候环境一样,出的茶叶也一样,甚至民间制茶技术也大同小异,完全可以发展自己品牌的黑茶,向全国有名的归化黑茶靠拢。而观音殿乡等地则可以发展药材种植业,那里出金银花、菊花、杜仲、厚朴、天麻等三十个品类,只是以前大部分靠天然摘采,无法形成规模。苏望指出完全可以向省农科所求援,与某些制药厂联合,获得技术和资金,大规模进行药材种植。
针对以上以农林产品的副业和农业,苏望着重强调了产业链的设想,他引入以前在《经济观察》发表的那篇文章的思路,指出以产业链为基础产生规模和效益,避免农村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弱势和缺点,发扬优势和长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