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衙内贾宝玉-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宝玉只觉眼饧骨软,心中悸动,讷讷叫了一声:“宝姐姐!”
宝钗扭着那仿佛比雪花还要白皙的脖子,转过头来,水杏般的眸子闪出一缕媚人的柔光,银盆般的白嫩小脸儿上,透着婴儿般的红润,仿佛一朵鲜嫩的牡丹徐徐绽放。
“宝兄弟来了,快坐!”宝钗回眸一笑,满室牡丹盛开,飘香四溢,声音悠扬婉转,宛如仙乐,令人陶醉。
宝玉笑着,在她身边坐下,只闻一股淡淡的冷香,沁人心脾,脖颈间、手腕上肌肤丰泽莹润,雪白晃眼,不由深吸一口气,身子渐渐轻盈,飘飘欲仙,不知所以。
“宝兄弟?”宝姐姐一声轻唤,柔中带冷,远没有林妹妹叫自己时那般亲密。
“啊!宝姐姐,做什么?”宝玉从愣神中缓醒,糊里糊涂问了一声。
“嘻嘻!”宝姐姐闻言一喜,轻摇着身子笑道:“你来看我,怎么反倒问我做什么?”
这一笑竟比牡丹盛放的美艳还要动人心弦,宝玉不觉又看得痴了。宝钗见他呆了,自己倒不好意思了,红润的脸上似乎更加嫣红,轻声道:“宝兄弟来做什么?”
宝玉这才缓过神来,忙笑道:“来看看宝姐姐在做什么。”
宝钗含笑道:“能做什么,无非做些针绣女红。你又做什么,不用去宫里当差吗?”
宝玉道:“今日当夜值。”
宝钗点了点头,即命莺儿倒茶来,又问老太太姨娘安。
莺儿扭着细嫩的腰,迈着莲步,端了茶来,娇音细语道:“二爷喝茶。”宝玉点了点头,从她细嫩的小手儿上接过了茶,无意间碰到她柔软的小指儿,仿佛一股微弱的电流经过,莺儿身子微微软了些,随即便半遮着小脸儿,转身出去了。
宝玉喝了一口茶,答了几句,便问道:“哥哥不在家?”
宝玉问的自然是薛蟠,不想宝钗听了,脸色却微微显出一点愁色,淡淡的语气道:“老太妃生辰,宫里派了差事,哥哥每日在那里看着。”
宝玉道:“正应该如此,此事正于家有益,也不算不务正业了。”
宝钗知道宝玉还记得自己说他做些于国于家于己无益之事,便是不务正业,不由笑了起来,水杏般的眸子望过来道:“你还记得那事?”
宝玉道:“怎能不记得,宝姐姐的话我是句句都要记得的呢。”
宝钗听他说的暧昧,有些不好意思,又转过了头去,做起刺绣。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宝玉仿佛听她声若细纹般喃喃自语了一句:“因这话我还叫你哥哥了呢。”
宝玉没听清楚,便问道:“姐姐说什么?”
许是想起那日的旖旎,宝钗忽觉有些羞意,红了脸,只摇了摇头道:“没没说什么。”
宝玉见她不理这茬,便又继续说老太妃生辰之事,道:“这次老太妃生辰,可是户部和内务府协办,姐姐就不担心吗?”
提起这事,宝钗却有些怨气,说道:“你还好意思说,不都是你和我那个宝贝哥哥惹出来的祸事?”
宝玉故作惊疑道:“哦?何以见得?”
宝钗依旧那般不紧不慢道:“你们何故去招惹那范相家的公子?”
“哈哈哈”宝玉忽然笑了起来,喘着气道:“姐姐你可不知那范世杰有多嚣张呢,我若是不教训他,那还不被他笑死?”
许是想起宝玉教训范世杰的那首诗来,宝钗也忍不住“咯咯咯”笑了起来,笑过一阵,却又娇喘道:“虽说如此,可你行事也太过鲁莽了些,小不忍则乱大谋,只会徒增麻烦罢了,又有何益处。”
宝玉道:“姐姐此言差矣,若做每件事都要看此事是否有益处,片刻不能率性而为,那人生还有何乐趣?”
宝钗细细一想,却也觉得这话有些道理,若事事都受羁绊,不得自由,的确无趣,但宝钗本就是举止端庄贤淑,合乎规矩的大家闺秀,自然也不能全然赞同宝玉的话,言道:“虽如此说,但也不能不分人,不分事,恣意妄为,你在家里胡闹一些,谁又曾说你来?”
宝玉笑道:“如此说来,我不该耍范世杰那厮,只能由得他来耍我了?”
宝钗被宝玉这几乎耍赖的话倒也说的语塞,半晌方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无缘无故他怎会来惹你?”
宝玉见宝钗脖子雪白一片,忍不住挪近了些,鼻子几乎就凑在宝钗小脸儿上了,嬉皮笑脸道:“若是他惹我了,我也不能反抗吗?”
对付宝玉这无赖举动,林妹妹要么会骂着把他推开,要么就是红着脸儿让他偶尔得手几回,而与林妹妹不同,宝钗也不骂他,也不推他,也不由着他,只是微微挪了挪身子,又和宝玉保持了些距离。
宝玉这个无赖,心想宝姐姐这般性格,何年何月才得一亲芳泽啊?
宝钗道:“能忍处自然要忍。”
宝玉道:“那不能忍呢?”
“不忍则徒增麻烦。”
“何以见得?”
“你和哥哥便是因为没忍住,你看如今又如何?”
“如今如何了?”
宝钗为之气结,本以为宝兄弟今时不同往日了,再不似那般小儿相似,不想却原来还是如此。
宝钗叹了口气道:“如今得罪了位高权重者,你我两家都要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差错,否则却不知会有怎样的灭顶之灾。你说又如何?”
“我看不尽然。”宝玉本想这么逗宝姐姐玩儿,但见宝钗一脸愁容的样子,又有些不忍心,便将自己宽慰贾政的话,也一并与宝钗说了。
宝钗虽说没有贾政那样的阅历,可她读书破万卷,史书更是读了数不胜数,其中一些权谋自也琢磨得出一些道理,听了宝玉这话,细细一琢磨,竟也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宝钗惊了一跳,再看宝玉的眼神就完全不一样了,一脸疑问的问道:“宝兄弟如何能知道这么一番道理?”
宝玉自然不能告诉他是上辈子看书看电影看电视知道的,只得打个哈哈,笑道:“自然是看史书得来的心得,我聪明绝顶,只要细细一想,什么道理不能明白?”
宝玉半真半假,一脸无赖样,让宝钗一阵气苦,摇头想道:“宝玉如今一会儿看事情竟比一般人都要深远,一会儿却还是这般如个小孩子,真是越来越叫人看不明白了。”
宝钗低头沉思了一阵,又道:“按你这么说,贾家目前自是不用担忧,可薛家又如何度过此次难关?”
宝玉问道:“姐姐以为该如何?”
宝钗道:“依我看,若是哥哥这回能仔细办差,事事亲为,事事小心,不出丝毫差错,我看他要抓住我家把柄却也不是那么容易。”
宝玉笑道:“正是如此。不过”
宝钗见宝玉还有其他想法,有些惊疑,问道:“不过什么?”
宝玉道:“恐怕薛家哥哥再怎样小心谨慎,却也难逃别人算计啊!”
宝钗不能完全同意他的说法,只是问道:“那你说该如何是好?”
宝玉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哦?这样便成了吗?”宝钗又用水杏般的眼睛瞟了过来,让贾宝玉心生一丝绮念。
“你放心,宝姐姐的家,我自会尽力保得周全。”宝玉郑重道。
宝钗听了这话,又喜又忧:喜的是宝玉心里有自己,忧的是不认为宝玉这个只有十几岁的少年真能斗的过百官之首的范源。
虽然通过上次打赌之事,宝玉造出香水来赢了赌约,让宝钗对他改观不少,又通过他方才对于君臣之道的一番见解,也让宝钗知道他考虑问题比以前成熟了,但是香水之事毕竟是小道,是小聪明,那番见解也是从书中理解而来,没有经过实践的验证,所以宝玉要斗过老谋深算,屹立朝堂多年不倒的宰相范源,宝钗认为还是不现实的。
与林妹妹不同,林妹妹可以完全理想化的,无条件的信任她的宝哥哥,可宝钗却是理性大于感性的人,她虽然也希望宝兄弟无所不能,让人值得信赖,但通过她的理性分析,还是把这个可能性给否决了。
宝钗看着面前这个面如女孩儿般白皙,有时候像哥哥一样值得信赖,有时候却又像弟弟一样顽皮,有时候像男人一样担当,有时候却又像孩子一样耍赖的十四五岁的宝兄弟,眼神复杂,心绪如一团乱麻,五味俱全。
最后宝钗还是在心里叹了一口气,暗暗思道:“这回薛家还是要靠哥哥啊,如果他此次全心全意,事事亲为,用心仔细,绝不出任何纰漏,或许能助薛家度过此次难关。”
………【第八章 皇宫内】………
秋季落叶飘零的季节,皇宫树木稀疏,却难见几片落叶。
王星当了一日的值,拖着疲惫的身子慢慢朝宫外走,却见前面一个修长的身影,夕阳斜照,地下的影子横跨出去老长。
“王爷吉祥安康!”王星认出了是乾王,慌忙向前见礼。
乾王凭空虚扶一把,笑道:“王侍卫免礼。”
两人都要出宫,寒暄几句,便一前一后往宫外去。
乾王问:“王大人近来可好?”
王星亦步亦趋跟在乾王身后,见问忙微微颔首答道:“家叔一切安好,多谢乾王挂心!”
王星点了点头,又问:“王侍卫可还是在文华殿当值?”
皇宫侍卫分散在各大宫殿侍卫,并非所有的侍卫都在乾清宫侍卫皇帝,像贾宝玉虽有救驾大功,在没有得到圣上充分信任之前,也是难以侍卫在圣上身边的。
“是。”
乾王和王星二人一行走,一行闲聊,慢慢接近宫门,只听乾王忽然问道:“近来侍卫处可有大新闻否?”
王星想了想,回道:“除领侍卫内大臣陈大人降职外,便也没什么。”
乾王点了点头,便不再说什么,继续往前走。
王星在乾王面前虽然拘谨,但也知道机会难得,想多与乾王说几句,也好更加亲近亲近,于是便没话找话道:“不过还有一件比较稀奇的小事。”
“哦?”乾王似乎有点兴趣。
王星忙接着道:“最近来了一位年纪只有十四五岁的小侍卫,便是那立了救驾大功的荣国公之后,工部员外郎贾政之子贾宝玉。年纪如此小的侍卫,也算前所未有的。”
“哦,他呀!”提起贾宝玉,乾王心思百转,五味俱全,贾宝玉既是华朝建国以来年龄最小的侍卫,却也是一个他看不透的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王星见乾王似乎有点兴趣,忙又继续说道:“不过贾宝玉毕竟太年轻,听说因一件小事而与范相公子不睦,少年显贵,恐亦非好事。”
乾王只是点了点头,便不再言语。不知从何时开始,乾王对这个贾府家的十四五岁公子便开始格外的关注,他戏耍范世杰之事乾王就在场,自然清楚的很,开始时他也认为贾宝玉只是小聪明,做事鲁莽,不计后果,恐怕终究要惹来大祸,知道他又弄出来香水赌约一事之后,乾王便更加笃定了自己的想法,并且还与永陵打赌,认为贾宝玉必死无疑,可事情偏偏不是这样,在关键时刻,贾宝玉却莫名其妙立了救驾大功,化险为夷,并且封官赐爵,荣耀一时。
如果这只是偶然,那么他的运气实在是好的出奇,自古成大事者,谁不多多少少要靠些运气?要是自己能借借他的运气,大事或可因此而成也说不定。
想到这里,乾王不由自嘲的笑了笑,自己这是怎么了,竟然想着靠运气成事,当真有些小孩子气了。
再又一想,如果此事是贾宝玉有所作为而成的,哪怕只是提前知道了自己要被问罪,冒着风险,稍稍谋划了几下,那也是不得了的人物啊!
自古成大事者,谁能事前知道一定就能成功?谁不是冒着天大的风险行事?陈胜起义,又有多少是出于谋略?还不是成为了一件流传千古的盛举?刘邦赴鸿门宴,又能有多少谋略,难道不也是在冒天大的风险?还不是成了万世美谈?
一件没有任何危险便做成的大事,那是只有在野史和戏曲中才会出现的,纵观历史,那是从来没有过的。
如果此事的发展,一切都在贾宝玉意料之中,那么贾宝玉便不是个普通的十四五岁孩子而已了,恐怕诸葛再生,也不过如此了吧?而且还是演义中的诸葛,历史现实中的诸葛也远没有这般厉害。
乾王想到这里,却又不由自嘲的笑了笑,自己这是怎么了,怎会把一个孩子看的如此之高?
乾王一边想着,一边同王星走出了皇宫,皇宫外面自己的车架早已等着了,乾王回头向王星道了一声:“告辞。”便上车回王府去了。
王星赶紧颔首恭送,直到再见不到乾王车架的影子,这才上了自己的车架也回府去了。
秋季阳光柔婉,落叶飘零,整个京城似乎都有些安静,静得有些冷清,宫内宫外似乎都是如此,仿佛时间都已静止,仿佛任何事情也不会发生。
乾王又同往常一样,来宫内当差,今日杂事颇多,让他有些烦躁,便停了笔,慢慢靠在座位上闭目养神。
“哎!可惜了,贾府那个孙子,年纪小小就立此大功,本是前途不可限量,却不想因小不忍而终究要葬送了自己啊!”
“是啊,我看最近范相眼中总有些阴历之气,恐有所谋啊。”
“小声些,恐隔墙有耳。”
“我看你们过于小题大做了,范相何许人也,如果真要有什么动作,岂会弄得尽人皆知,我看你们是在杞人忧天罢了。”
“那也不尽然,自古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范相心中所有,又岂是我等能猜到的。”
吏部堂官们忙完手中的差事,三三两两开始聚在一起闲聊起来,倒和后世大部分公务员办公室中的情景有几分相似。
而当乾王听到那人说“虚虚实实,实实虚虚”之言,心中感叹:“是啊,虚虚实实,实实虚虚,不了解范相的人谁又能猜透范相接下来的举动呢?”
按道理来说,如果范相真要对付贾家或者薛家,应该是神不知鬼不觉才对啊,却为何又偏偏要让户部和内务府协办此事,户部是归范源管辖,这不是明摆着要告诉别人自己要利用户部对付薛家,岂不是叫人有了防备?
如今贾宝玉是京城焦点人物,不仅因他的救驾大功,更因他与范相的纠葛,对于这一切,乾王自然也都听说了。但如果是之前,乾王必定会对贾宝玉嗤之以鼻,很不以为然,必定认为贾宝玉必败无疑,可经过秋围之事,他又总觉得贾宝玉或许会有出人意料的表现也说不定。不过在心里,乾王还是不很看好贾宝玉的,虽然竟似乎隐隐有一丝期待贾宝玉会有惊人的表现。
“呵呵”乾王又再次自嘲的笑着摇了摇头,因为这个贾宝玉,乾王也不知如此已是多少回了。
午时,皇后又派人来唤乾王进宫去用膳,乾王便起身进去了。
永陵公主也在,见了乾王来,立马嘟起嘴巴,上前质问起来:“四哥你可真耍赖皮,上回你赌输了,怎么还不兑现赌约,怎么还不去向父皇求恩,让我出宫玩一回?”
“永陵不得胡闹。”皇后虽是喝斥,却也带着笑容。
“呵呵呵”乾王笑着拍了拍永陵道:“王妹怎么还记得此事?”
永陵嘟起她粉嘟嘟的小嘴儿,拍开了乾王的手,气呼呼道:“一辈子都记得呢,我可不像你,说过的话不算话,也不知羞,我看你就是不如那个贾宝玉,人家比你聪明,你说人家是小聪明,人家想出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