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西河风雨录-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这个办法好!石大队长,你的对帝国大大的忠心。我的决定,皇协军的扩充一个团,你的去办,团长的你当。”小野对石冠忠的提议立刻做了口头准许,尽管石冠忠的建议并没有多少新鲜东西,小野还是表现出了浓厚兴趣,这就是他聪明的地方。因为小野明白,要想真正的治理西河,没有中国人配合是绝对不行的。那么要中国人心甘情愿的配合,你就要给对方好处,精神上和物资上的都要给,你不能既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他要一反高岛的执政理念,收拢中国人的人心。
小野的许愿让石冠中大为兴奋,差一点就下跪了,因为和高岛比,双方反差太大了。在中国的旧式军官中,很多人民族意识并不强,到是很讲究“义”,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小野和高岛的强烈反差让他不能不激动。这时的他忘了自己是个中国人,而是要对得起小野的栽培,所以他又出了很多主意,才恋恋不舍的离开了。
收服了石冠中,小野虽然有些快意,并没有感到轻松,因为要做的事情太多,西河让高岛治理成了一团乱麻,时间又不允许他慢慢来,所以他首先要做得事就是收拢人心。从来没有主持过一个地区政务的小野,一出手就抓住了主要矛盾,的确是管理者中的天才。现在小野知道了,为什么高岛走时一脸兴奋,因为高岛早就知道,西河是个烂泥塘。
“报告。”嘶哑的喊声在门外响起,让小野从沉思中回过神来,他的两眼就向门口投去。
门口站着的人叫赵奎。他身体矮胖,脸上堆着谄媚笑容,松弛的颧骨上方,镶嵌着老鼠般的眼睛。扁扁的鼻子,城门般的嘴,整个五官极不协调,像是怀孕期间老天爷下错了药,使他要多难看有多难看。用石冠中的话说,天生一副奴才像,于得水说的更损,在娘胎里就是宦官。高岛在时倒是信任他,只是完完全全的,把他当成一条狗,说训斥就训斥。小野却不这样看,他的用人原则是:用人用其所长。奸臣虽然可恶,但能为你所用,忠臣固然可敬,却只能给你找麻烦。如果中国都是忠臣,大日本帝国永远不会征服中国。
“哦,赵队长,你的请坐。”
“太君坐,我的站着没关系。”赵奎谄笑的说,身子向前倾着,两条腿并拢,像是得了软骨病。
小野皱起了眉头,刚想训斥他,却又换成了笑脸,因为赵奎的举动让他想起了一部中国古典戏曲《法门寺》。剧中那个当惯奴才的贾桂就不会坐,恐怕他们得的是一样病。“石大队长刚刚的走,你们的,朋友?”
“太君,人家是正规军出身,当过**的营长,瞧不上俺,俺哪里敢高攀。”赵奎说这番话时,脸上仍然挂着笑,可那笑比哭还难看,米粒般的小眼睛里,闪烁的目光是愤愤的,典型的红眼病心态。“人家是打仗的好手,当年在西北军和皇军打过仗。”
“哦,各为其主,我的不怪。”小野笑笑说,对这种恶意中伤从心理鄙视,立刻看穿了赵奎的小人嘴脸。“你的对帝国大大的忠心,我的明白。”
“谢谢太君。”赵奎鞠了个躬,脸上的笑浓浓的,他太需要小野的支持,否则哪有资本和石冠中斗。出身警察世家的他,天生就是奴才。他的家训是:只要是主子,无论是谁,都必须绝对忠心。对上媚,对下压,是他们这一行的看家本领,什么国家啊,民族啊,良知啊,一概不要。
“大大的好。”小野故意竖起了大拇指。作为西河的主政官,小野需要一批忠心的奴才。“镇里的情况,你的熟悉?”
“太君,不是吹牛,别说镇里,这西河的三山五岳,哪一寸土地上长什么草,哪一座山上有什么树,哪家的姑娘好看,哪家的婆婆最凶,没有我不知道的。”对当地风俗人情的熟悉,的确是赵奎的强项,见小野提到这些,脸上不免露出了得意之色。然后他就如数家珍似的说了起来,虽然他的话常常不得要领,有些罗嗦,但那份记忆还是让小野吃惊,说他是西河的活地图并不过分,通过他的话,小野对西河各方面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你的说说刘百川的情况。”
赵奎并不知道小野为什么偏偏对他感兴趣,但是主子要听,只好压下心中要说的话,讲起了刘百川的历史。“他家祖辈都没有做过正经营生,靠做中间人为生。做人的规矩是:有钱的热情招待,没钱的笑脸相迎。当家的有三个儿子,一个姑娘,两个大的不在身边,小儿子念书。刘百川爱画画,听说画得还不错。”
“他的读过书?”
“读过,听说墨水不低。他家也怪,男男女女都读书,据说也是祖上留下的规矩。”赵奎说着撇撇嘴,他的确弄不懂,一个既不经商,也不从政的人家,读书有什么用。
小野却从中闻出了味道,按照赵奎介绍的情况,刘百川应该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那种,说不定正是他要找的人,对他来说,找到史村和佐佐木的下落是当务之急。又问些具体情况后,小野就没有心情和赵奎扯皮了。赵奎提供的刘百川情况让他看见了找到史村和佐佐木希望,决定立刻去找刘百川
其实刘百川也在为这件事烦心。袁喜才是昨天晚上派人通知他的,让他把消息发布出去,赎人的底价也给了他。按说对他来说,做这种事是轻车熟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中间人只管收取佣金就是了。可是这次人质情况太特殊了,被绑架的不但是日本人,而且是日本要人。谁不知道日本鬼子杀人不眨眼,弄不好,钱赚不到不说,还可能把命搭上,那才叫赔了夫人又折兵。不做吧,吃的这碗饭,失去信任,以后在江湖上怎么立足?另一个难处是袁喜才开得价码太高,一般人既买不起也不敢买。他掰着手指数了数,按照袁喜才开出的价码,只有日本人和国民党出得起价,八路军就是有心买,恐怕也买不起。论可靠,论风险系数低,卖给八路军最保险,只是……这时的他,手里转着钢球,在后院兜圈子,迈方步,地面已被踩出很多脚印,却还是拿不定主意,不知道是不是该通知八路方面,气得他回到屋里扔下钢球,把《三国演义》找了出来。每次碰到烦心的事,解不开的疙瘩,《三国演义》就成了他的《孙子兵法》,就向书中问计。其实,书中的内容他背都背了出来。
“老爷,有人找。”身体瘦弱的管家出现在书房门口,仿佛没有吃饱饭,说话声音细细的,像蚊子叫。
“什么人?”刘百川合上了书本问。
“说是商人,看起来像日本人。”管家说。
“这么快就闻到味了?”刘百川心想,满脸是疑惑之色。“请他进来。”他说,日本人是不能拒之门外的,这里人家说的算。
来人是小野,商人打扮,他料定刘百川还不认识他。“刘先生,冒昧来访,失礼了,这是一点小小的礼品,请笑纳。”
“不敢当,不敢当,请坐。”刘百川被小野的恭敬弄楞了,差点怀疑自己耳朵出了毛病。大日本皇军什么时候对平头百姓恭敬过?他又不是贵族、名流。来人不仅恭敬,还带来了礼物,这不能不让他惶恐。江湖经验告诉他:世上没有免费的晚餐。“上茶。足下怎么称呼?”他先对管家说,然后又转向了小野。
“小野申二。”
“哦,小野先生到我家,门第生辉,不知有何见教?”
“请刘先生看看礼物是否满意,然后我的请教。”
刘百川疑惑的瞥了他一眼,慢慢打开了包装纸,当他看见是明刻版的《三国演义》立刻怔住了,脸色涨得通红。他太知道这部书的价值了,送这样贵重的礼物,所求之事当然重大。刘百川真的害怕了,这哪里是书,分明是点着导火索的**包,倾刻间会让他粉身碎骨。“小野先生,这礼物我不能收?”
“不入刘先生的法眼?”
“不,不是。”刘百川苦笑笑。“礼物太贵重了。”
“哦!”小野故意长出了一口气,把书往前推了推。“你们中国不是有句古话,红粉赠佳人,宝剑送烈士。刘先生是饱读诗书之人,正该拥有它。”
“不,中国还有句俗话,叫做无功不受禄。”
“我的明白,是我有求先生……”
“请把话说明,如果我能帮上忙……”
“只要刘先生肯出头,这个忙是一定帮得上的。”小野微笑的,用肯定的语气说,眼睛紧紧的盯着刘百川,他要通过对方的眼睛,看看他是否在说谎。
“好吧,你说说看。”刘百川知道这关是必须过了,就咬牙答应了。
“我在军界有个朋友,托我找两个人,一个是史村,一个是佐佐木,凭先生在江湖上的声望,这不是难事吧?”小野故作轻松的说,仿佛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听说是这件事,刘百川暗暗吁了口气,紧张的神经立刻放松了,但是却故意装出无可奈何的样子“既然小野先生看得起我,我尽力就是。”
“拜托了。”小野站了起来,深深鞠了个躬。
 ;。。。 ; ;
第八章,引诱(2)
二
这时的林强自然也知道了史村和佐佐木落在飞虎山的消息,所以急了,要独闯飞虎山,他的鲁莽自然在运河支队上层引起了一片反对之声。飞虎山上的大当家袁喜才,从来不肯和八路军合作,双方还时有摩擦。尤其是林强到来之后,对一切作恶的,骚扰当地百姓的土匪,采取了雷霆手段,从此袁喜才的手下不大敢进入运河支队活动区域,行动受到了很大限制,随着运河支队的影响不断扩大,双方的冲突也日益增多。
对于恶匪,惯匪,林强的态度是:坚决镇压,让他们从地球上消失,因为双方的人生哲学势同水火,根本就不可能调和,矛盾就不可避免了。就是这样一个对手,林强要上山要人,这无疑是飞蛾扑火,太过凶险。要知道,林强的安危关系到整个运河支队的存亡,这一点大家早已认同。因为谁也不会忘记,当年的运河支队在日本鬼子,国民党,土匪和地方家族势力的夹击下,生存艰难,几次差一点遭到灭顶之灾,是林强来到之后,以他那钢铁一般的意志,丰富的斗争经验,迅速地扭转了被动,使运河支队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成为了西河地区举足轻重的武装力量,林强自然就成为了这支部队的主心骨,如果他有个闪失,对运河支队和这一地区武装斗争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大家如何敢让他去冒险?但是,林强的倔强同样是出名的,如果有一个人能说动他,那就是政委谭洁,这件事说来有个故事。去年五一反扫荡,不是谭洁坚持把部队撤出西河,避敌锋芒,运河支队很可能会像其他兄弟部队一样,遭受重大损失。当时这件事给林强的震动是强烈的,也许就是从那时起,他知道在这支以农民为主体的队伍中,还有谭洁这样不可小觑的人,所以大家见不能说服林强,都盼着谭洁回来。
那么,谭洁现在在哪?
此刻的谭洁穿着一身土布衣服,农村妇女打扮,正在赶往运河支队驻地的路上。这次冀州特委扩大会议上,郭刚书记重点强调了几件事。一,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战争规模的扩大,鬼子对物质需求会急剧增加,必然要疯狂掠夺战争资源,华北盛产的谷物,棉油,矿产都是他们急需的。为了把华北变成第二个满州,他们会采取一切手段,所以华北地区的形势将会变得极为严重,大规模的扫荡不可避免,而巩固华北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反扫荡是重中之重。郭刚一再强调,鬼子的即将举行的扫荡会是疯狂的,八路军所属的地方部队即要保存自己,又要消灭敌人,任务艰巨。二,要尽一切可能,阻止敌人建厂,捣毁或者破坏敌人的物质建设,使他们不能舒舒服服的把华北变成物质供应基地。郭刚强调,随着美国的参战,国民党得到了大批物质援助,蒋介石的腰杆硬了,掀起了第三次****。对他们的**,要做到有理,有利,有节,该合则合,该打则打,把握政治上的主动权。会后,郭刚书记把她单独留下来,意味深长的告诉她,今后一段时期,冀州将成为敌我争夺的重点,西河会成为重中之重,未来的斗争将十分严酷,让他们做好思想准备,以后工作的重点要落实在阻止,延缓敌人的建厂和物质储备上。会议一结束,谭洁就马不停蹄的往回赶,要把特委的指示精神尽快传下去,让每个指战员都弄懂形势的严峻和任务的艰巨。
此时的她,因为走得急了,尽管是隆冬季节,额头上却有细细的汗珠在冒出,略微有些粗犷的眉毛下,一双水晶般的眼睛亮得灼人,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这种眼睛落在女人脸上,其实是不幸的,容易破坏脸上的美感。或许是上苍的偏爱,谭洁正是因为有了这双眼睛才变得迷人,只不过是表情有点冷。
谭洁出生在一个中等农民的家庭里,小时由于父母的过分疼爱,几个哥哥没机会学文化,她到进了学堂。从小吃惯独食的她,在学堂里也是鹤立鸡群,论学习,所有的男生都比不过她。后来进城读女子中学还是独占鳌头,如果不是爱上了大她六岁的国文老师——后来的丈夫穆雨宽,走上了革命道路,论她读书的本事,说不定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当年,她和丈夫一直在白区做地下工作,直到丈夫被捕她暴露了,才来到运河支队做政治工作。开始她和林强的合作没有多大矛盾,林强抓军事,她抓组织和政治,随着工作的展开,队伍的扩大,林强的目中无人开始显现,唯我独尊越来越厉害,军队的事几乎不让她插手。去年春季反扫荡,不是她以上告相威胁,和他大吵了三天,支队是不会离开西河的,事后证明她当时的决断是正确的。当初没有走出冀州的兄弟部队,大多损失惨重。从那之后林强对她的态度起了转变,军队上的事情开始和她商量了,两个人的关系渐渐转暖。特别是她丈夫牺牲后,他表达出了近一层的意思,作为过来人,谭洁当然明白其中的含义,可是她并不想接受。一是丈夫刚刚离去,心中的伤痛折磨她,二是她不喜欢林强,觉得林强个性太强。和既有能力又有学识的丈夫比起来,他显然相距太远,尤其是他那极强的个人英雄主义让她反感。她觉得真正的男人不光有刚的一面,还应该内敛,过于张扬就是肤浅,为此她不只一次的暗示过他,可惜林强听不进去。上次他和田亮去西河消灭叛徒侯人国,她并不同意,认为这种锄奸的事情,没必要让一队之长去冒险。当她劝阻不了就再三告诉他,能行则行,不能冒险,可林强根本没有把她的话当一回事,仍是我行我素。如果不是幸运的碰到李威,后果是不言而喻的,这就是他——林强,一个个性特强的人。假如和这样的人在一起生活,还不得天天吵嘴?在感情上,谭洁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只要她喜欢,会不顾一切的追求,如果不喜欢,谁说也没用。
看看快到地方了,谭洁摘下了围巾,路上不时的有人打招呼,当地的百姓很是认可他们这位女政委。
“政委,你可回来了?”张秋菊看见她,三步并作两步的跑了过来,乌黑的短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