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盗墓高手-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子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朝着我指着的方向定眼再看,才看出这种地下悬宫,并不是拥用超自然的魔力凌空而立,而是一座大型歇山式的古老建筑,两千年前的古人还真是智明,把这座悬宫造的跟山西的悬空寺一般,空悬在山腰之间,真是让人难以想像如此的工程技术需要耗费多少的人才财力才可铸成,不知是什么原理竟然让这座地下悬宫保存的好此完好,艳丽的色彩丝毫没有减少,就跟当初刚建成的模样一般无二。

    据我所知,隋唐时期国力昌盛,在长安城中大肆造殿,如大明宫毁于唐末农民起义,太液池也抵不得千年光阴,便化为尘地,在今长安,那些古代巨殿早已消失在历史悬河中,只能从当地人的传说之中能体会到当时的盛况,那里像这座悬宫之般经历两千余年。

    这悬宫所在的地窟看上去就像是个垂直的漏斗形,其形成的原因外乎其二,第一是洪水冲毁了溶岩形成一个套着一个的地穴,第二,就可能是远古时期火山爆发,溶岩被雨水渗入,滴穿而成,处于封建社会初期的秦人是如何寻到这么个地方,着实让我们很是不解。

    我看到小舅用手指拨了拨有拿出包里的罗盘对着地面观测这里的地地貌,我听到他低口小声说这悬宫所在地看上去很像传说中的一个穴地,但他又不敢确定。

    小舅站到杨子的旁边,见杨子还是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他又仔细了观测了一番,可以说终于看清了这悬宫的全貌,口中不由说道∶“此绝世仙穴也。”

    杨子回过头来不解道∶“邓爷此话怎说,依我看这不就是个地宫吗?不就是用来葬死人的吗?这人那,那个不得死去,有人说死的时候心里头憋着一口气,死后害人害己,所以说死的时候还是不要憋着一口气,免得为害人世。

    小舅白了杨子一眼说∶“这是什么道理,你有所不知,古代帝王最看中的不是他身前的权力,地位,而是他死后所入住的墓穴,可以说牵一而动全身,我读史书良久,那些帝王将相,无不都在登基成王之后,着手准备自己的陵寝,有些甚至倾全国之力,所以那些探穴寻地的人个个都成了大官,帝王深信龙脉之话,死后都得葬在龙脉之地,以保王朝千秋万代,永世长存,可这都是笑话,想那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墓穴极为奢华,可又有何人的王朝可流传万世,秦传二十余载,汉四百余年,唐二百八十余载,宋百余载,可笑竟是被胡人所破,北上狩猎,自古神州龙脉出昆仑,昆仑山也被称为万龙之祖,然则又有何人敢葬于昆仑,陕西此地水系众多,维有秦岭一脉,可做源气,无奈秦岭只有一脉不过多葬余人,不然会反噬其主。”

    “是吗,邓爷你是学道的,那可看出这是那个神仙宝穴,是或真可以让人一步登天,俗话不是说的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子摸摸脑袋看到小舅的长篇大论估计也是有些不了解。

    小舅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古之既有,想那秦始皇,闻得东海之上有蓬莱,方丈,灜州三仙岛,为求得长生不老之药,着方术卢生,徐福携三千童男童女出海寻求仙丹,徐福一去不返,因为他知道这个世界上是没有仙药的,而始皇却在南巡路上殡天,当时正值夏暑时节,天气炎热,尸体都已腐烂发臭,最后只得用咸鱼来阻其尸臭之味,仓皇葬于骊山之中,连他苦苦寻找可保尸身万年不腐的昆仑神木都没有用上,想那嘉靖皇帝一心求道,酷爱仙丹,施以邪术,用宫中处女之血来为其求道修仙所用,最后引得宫女发生宫变,差一点被吊死在寝宫之内。”

    这时候那家伙盯着杨子跟小舅说∶“邓三爷,你还没说到正题呢,这到底是个傻子神仙穴,当初我祖父他们是不是没有来过这里,我看这里四周金光闪闪,都是些奇珍异宝,咱们一行人,不如摆上一道,也学学那些盗墓的,发个横财,反正放在这里,最后还不是都烂掉,还不如便宜咱们,你们说是不是。”

    我们知道那家伙是说笑的,如果他贪图古物之前那么多的陪葬品也不少这些,但是我直到现在还不知道小舅跟那家伙到底是来这里面找什么的,还有就是他们为啥要欺骗我有什么诅咒,我暗中决定,要找个时机好好问问小舅,看看他葫芦里打的是什么如玉算盘。

    不过我看到杨子眼磆碌一转,可能是被那家伙说的动心了,就要往前冲,我赶紧用手拉住他,这时候听到小舅说∶“这神仙穴怕不是这么好闯的,不要鲁莽行事,我细细观察了许久,发现这只是一种只在古籍中有过记录的墓穴,好像叫什么九龙探地穴,我也只是偶尔听你外祖说起过。”

    他当年说这种宝穴必定出现在洞窟里,而且一定是那种天然形成的,不沾半点生人气息的地穴不然会破坏宝穴的灵气,若是人工筑成的,不出三年,便会鼠蚁成灾,毁于一旦,这种龙穴可遇不可求,那些帝王将相,穷其一生之力,追寻于它,我以前也并不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这种龙穴,认为它不过是古籍上记载的,多是夸大其词,危言耸听罢了就连晋代郭璞也只偶尔提到过。

    我有些疑惑的问∶“老舅,你怎么晓得这一定是什么九龙探地穴,而不是别的什么,虽然这地方看起来比较悬殊,不过我还真是看不出这是个啥东西。”

    小舅回道∶“你们看,这里的整个悬宫布局,都以光晕来行乎其中,中杂有谈紫之气,此乃天子气也,上有白玉明珠铺顶,星辰罗布,聚九天星辰之力,黄龙见尾不见首,前面定有九渠回沟填满玉石,饰以金罗,以守地气,祖黄,九龙朝外各守形势,地祖聚中,必生玄黄之气,中镇天心有光晕,光晕处处相连,浊清之气行乎其间,下为地上为天,龙水聚于其中,龙头齐下,三尺以内定有黄泉,黄泉之下泣血鸣,九龙朝拜,中天镇地,羽化而起鳞,尸行而不化,金棺聚顶,祖荫地气,百鬼不侵,鼠蚁不进,百岁之后,葬在此地的先人可以头生双角,全身起鳞,如同传说中的龙人一样,所以我想,咱们之前砍死的那条独角怪蟒肯定是饮取了这里的龙水,随着时间的增长,长出了龙角来,也许千百年后还真有可能化为真龙,遨游九天。”
第31章 ,叩启天门
    小舅的话还没说完,杨子已经跑进了云雾之中,仿如仙人。

    我与与小舅抬头望了望前面的悬宫,正在虹光云雾之中发出异样的光芒,如梦如幻一时间也没法多做考虑,因为杨子已经跑进去了,我们也不可能邋下他独自离去,当下便横下心来举步踏着前面的石步阶梯,向前悬宫前进。

    不久便见到了杨子,原来他知道我们一定会从后面跟上来的,他一个人也不敢冒然行动,便坐在石阶上等待我们的到来。

    杨子嘿嘿笑道∶“邓爷怎么样,咱们都到了这里了,也就没有收手的必要了。”

    说话间我们一行人刚好就站在那颗如太阳般的明珠下面,发出淡淡的光晕,仿佛七彩虹一样,此时光晕就在三人眼前,只觉得仿佛是进入了九天太虚之中,我都觉得自己仿佛变成了遨游天际的仙人,踏着五彩的烛光在天际上翻云腾雾,都忍不住伸出双手去摸那四周的光晕,当然是抓了个空,然后我们哈哈大笑起来,几人产生了一种奇怪的念头,如果这是梦,最好永远也不要醒过来。

    不过现实始终还是现实,当我回味过来,才发现这种身处梦境的感觉也不见得很好,我本已为这悬宫就在咫尺之间,却没有想到这悬宫就似海市蜃楼一般,当你靠近它它又出现在远处,我们不知来回转了多少路子,才算是绕到了天宫的殿门之前。

    杨子指着前面的九道宛如龙形的水渠说道∶“邓爷,这不是你说的那个九渠回沟吗?原来是真的,咱的好好看看,里头是不是镶满了玉石黄金。”

    我一直瞪着那家伙跟郭家姐妹,发现他们三个好像对这些宝贝视若无睹,只是撇了一眼就不再转过头去,不像杨子那样一看到宝贝就两眼冒黄,怎么也不愿放手。

    我靠近一看一阵银光闪耀,里面都是汉白玉铺盖而成的方形玉砖,又以黄金铸成各类神兽镶嵌在玉砖上,非常生动栩栩如生。

    小舅指着前方的殿门对我们说∶“咱们既然闯到了这里,就看看这神仙穴是怎个的不一般,以前只是古籍上见认过,今儿个还是第一次亲眼体会到,这神仙穴的规模还真是大的出奇,不如咱们先商量商量,怎么进里面探这悬宫,看形式,这里头肯定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杨子裂开嘴唇,笑了起来∶“邓爷,正合我意,想当年我与别人盗墓那是学的一身好手艺,后来从了军,这手艺许久使不出来,没想到却在这里派上了用场。”

    杨子越说越来劲,把裤腰带抓紧,在空中打了几下拳头,又一个燕子翻身蝎子摆尾,在地上晃了几下,动作自如,表演非常到位,利索的很,真看不出来杨子还有这般的手段,不去盗墓,确实浪费了一身的好手艺,我跟小舅同时感慨道。

    我再次站在这虚无缥缈间的悬宫面前,只感觉心中澎湃无比,有一股使不完的劲,说起宫殿这种特殊的建筑,凝结了中国古典建筑风格与古代技术的精华,是王权政冶与世家大臣居住的权力保障。

    早在上古时代夏启把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后,便有了第一批宫殿的雏形,考古发现在夏朝的都城遗迹出土了可能是中国古代最原始的宫殿群“二里头王城遗迹”这也证明宫殿早在夏朝时期便成为权力的象征之一。

    隋唐时期,宫殿建筑达到巅峰,隋炀帝时的江都行宫,唐时的大明宫,只不过都毁于一旦,后世明清皇家园陵虽各具风格,如清时的万园之园圆明园中西合壁华美无比,但莫能超越隋唐时期的气势宏大,只不过是在细微处更加精细华丽而已。

    秦代虽然还属于洪荒未开的封建王朝,但在当时的亚洲地区也可以说是个超级帝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虽然当时的秦王朝势力大致只在关中一带,可我们见到的这座秦皇古墓,却与秦王朝的一些王陵截然不同,但其建筑风格脱不出秦时建筑宫殿的整体框架,无非也就是大同小异,在形式上约有不同,外观与布局都按先秦时期的行制,建筑材料则吸取了秦代王城的先进经验。

    正殿下有一条长长的金边王阶,上合九天星数,秦人尚黑,故属土德,我数了一下共计九九八十阶王阶,由于地势的关系,这玉阶虽然宽阔,却是垂直向上,最下面刚好从道道光晕中延伸而上直通殿门。

    大殿由巨大悬木为主体构成,气势宏伟木雕精致紫柱金梁奢华无比,上面用金文篆刻着两个象形文字,看样子这做梁的巨木倒像是传说中的扶桑,这种乔木只记载在《山海记》海外东经,上面说“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九日居上枝,一日居下枝在黑齿北”意思是汤浴的上面有扶桑巨木,天帝的十个儿子金乌都停在上面休息,(这跟凤凰只停在梧桐上是一个道理,说明扶桑在传说中是太阳升起休息的神木,通过对山海经的研究,考古学者认为其中所记载的汤谷可能就在今日的山东日照市内,所谓的扶桑并不是传说中的一种神木,而是个地名,十日可能就是当时的十个原始社会部落,历史上不是有后羿射日,射杀了天帝的九个儿子,可能就是征服了九个原始部落,而当时的情况却被山海经上记录成了后羿射日,拯救苍生的英雄,)九个太阳居住在上枝,一个太阳居住在下枝,它的位置就在黑齿国的北端。

    这些完全与我们前面看到的浮雕上的描绘相同,在这莫明的洞窟里头,盘岩重叠,险象凡生,硬生生的把这座宫阙镶嵌在山穴之中,在凌烟虚无之中,看得我们是目眩心骇,我们沿着垂直的玉阶攀缘而上,放眼而望,只见宫阙金顶之上,蓝天白云之间,那条巨大的黄龙仿佛复活了一般,四下子虹光闪烁,一派与世隔绝的脱俗景象,但我们之前见到的那些令人毛骨耸物的事物,又告诉我们,绝对不能把这里当成一处人间仙境。

    不管这悬宫景象如何神秘,不管它再怎么装饰再怎样精美,它都是一处给死人入住的宫殿,是一座古墓,而为了修建这样一座大墓,更不知道有多少普通百姓送命于此,从那些殉葬坑就可以看出。

    汉白玉台阶又陡又滑,我们站在上面,有如登上悬崖峭壁一般,由其是小舅身肥体弱,踏上这垂直般的玉阶,便吓得脸上变色,望向下面,更是魂不附体,只好由我和杨子两人架着他缓缓向上。

    这一段汉白玉阶本来就很难行走,我与杨子两人又要架着小舅更是十足艰难,我们几乎是连拖带爬,好不容易终于到达了阙门之前,我问问杨子要了长刀来到殿门前,只见那殿门旁立着一块石碑,碑下是一个跪着的异兽,头生双角,像是传说中的獬兽,做出在云端之上负碑的姿态,石碑上用红色的朱沙上书几个大字,笔画繁杂,我们几个人几乎是一个也不识得,只知道可能是上古时代的金文或甲骨文,我们蹲下来研究许久,才终于有了一点眉头,从那些象形文字的结构上可以看出,原来这悬宫是有名头的,叫什么阿房天宫。

    我忍不住笑道∶“这墓里头的老鬼大概是想做神仙想疯了,以为在这地穴里造出这样一个天宫,就能飞升成仙,长生不死。”
第32章 ,九鼎
    小舅回过头对我说∶“这世上又有哪个帝王不追求长生不死永世长存,不过自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之后,后世的君王大多都明白了长生不死不过是痴人说梦,生老病死是天理循环,纵然贵为真命天子,也难以逆天行事,既是那些帝王明白了这一点,他们依然希望死后能够享受生前的荣华富贵,所以才这般大肆土木建筑王陵。”

    杨子笑着对小舅跟我说∶“他们要不是穷奢极欲,在这洞窟里建造这般的地宫,置办这么多的陪葬品与殉葬坑,又怎么会被咱们稀里糊涂的闯了进来,既然进来了,咱们就不必客气,反正都是给死人用的,他都已经归天几千年了,怕是尸首都以化为灰尘了,也用不让这里的宝贝了,咱们将带出去用来救济贫民,岂不是大快人心,我要是在墓中还能看到那老鬼的尸首,定要给他鞭尸以正效鞣。”

    杨子口中还说着话,就看见他抬脚使劲踢开阙门,那阙门只是关着好像并没有上锁,十分的沉重完全是青铜铸成的,杨子连踹了几脚,直震得脚底发麻,也只被踹开了一条细缝,连一人多宽都没有,里头漆黑一片阴森的紧,从细缝处吹出一股股阴风,吹得人头皮发麻,我大着胆子向里头一望,什么也看不清楚。

    按照史书上所讲,一般陵墓所建的悬宫地宫一般都是供人来顶礼膜拜的,在里面很少会有机关暗器之类的,但我们还是为了安全并不愿意冒这个险,必竟这是在地底下的悬宫,而不是那些后世帝王建在地面上的冥殿一样,谁知道里面有没有下毒或者暗器一类的存在。

    于是我们合力把殿门拉开一点,刚好够一人通过,我迅速把点燃的一个火把往里一丢,只看到火光大亮没有熄灭,看来大殿里的空气没有什么问题,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