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兄弟姐妹齐种田-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真是觉得哭笑不得。

    晚上一家人对了账闲聊时,爷爷把这事给家里人讲了,大家也是哭笑不得,还感叹可惜这糖做少了。随后一家人就提前商量起了冬天制糖的计划,我也乘机提出了要烤荞麦酒的打算。

    ps:

    亲们,今天第三更到。因为突然有事,所以5号0点后的第一更将与第二更一起在5号中午12点后送上。娃娃在此道歉,并望亲们能理解。
第一百四十九章 酿酒扯出的往事
    我兴奋的说了要烤荞麦酒的计划,其他人都还没来得及表态,爷爷就已经黑着脸当即反对道:“不行,咱们家什么都能做,但做酒就不行。”语气不容质疑的坚定,而且隐隐透着点别的气息。

    “为什么?”除了我,小辈的几乎同时问出了这句话。

    见爷爷黑着脸没回答,又看了一眼身旁表情怪异仿佛陷入回忆中的奶奶,我轻轻的咽了咽口水,才是小心的看着黑脸的爷爷道:“我,那我种了那么多荞麦怎么办啊?而且,而且我还想要酿造葡萄酒的。”说完也不再敢看爷爷那从没有过的严厉神色,转眼看向了还像在沉浸在回忆中的奶奶。

    这时年轻辈的六人也都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大伯左右看看两个老人,又见大家都让他带头问话的直使眼色,他犹豫一下就疑惑的轻声问道:“爹,娘,这,这是有什么事吗?咱们家烤酒杂不行啊?”他这话是问出了大家的心声了,我都跟着一起直点起头的看着脸更黑的爷爷和回神后一脸复杂表情的奶奶。

    爷爷看我们还都盯着,气道:“烤酒你们以为容易,真正能烤出好酒的,那都是那些人家的独门秘法。芽儿这从书上看来的,能烤出什么好酒来?咱们家不烤。”说完就磕灭了还没抽完的旱烟,站起身招呼低下了头的奶奶道:“老太婆,你也累了一天,早些睡了。”说完就站着等在那。

    这是什么情况?我那时而灵光时而短路的脑袋告诉我:有情况,绝对有情况。

    但也不等我那此时有些笨的脑子分析出是什么情况,我已经急道:“爷爷这理由不行。就算我的方法只能烤出一般的酒,可也比把荞麦3文一斤卖了强啊。今天荞麦都割回来了,晒上两天就能打场了呢。而且葡萄酒还是西域才有人酿的,我酿出来绝对能火。”

    还没等爷爷张嘴就要冲我吼,奶奶已经抬眼看着爷爷道:“老头子,你坐下。没想到今天这么巧就遇上了,唉。现在孩子们也大了,有些事也别就咱们两个憋着,今天我就把一些老事给他们都说了吧。”说完抬眼看着在旁边有些不安的燕儿道:“燕儿,你去糖作坊找翠花她们玩玩吧,奶奶这有些”话还没说完,燕儿已经脆应一声,也不管天正黑着,就向旁边的糖作坊侧门跑了去。

    见奶奶竟连燕儿都支走了,我更加紧张起来,也更好奇起来。抬看扫了其他几人一眼,大家也是一副差不多的表情直眼看着奶奶。而爷爷本是要阻止,但见奶奶摇头也并没再说什么。

    当糖作坊的侧门开了又关的声音远远传来时,奶奶才幽幽开口道:“其实我不姓杨而是姓杨。”一句话让我们听得云里雾里的。

    见我们都没懂,奶奶扯了扯嘴角笑道:“我娘家姓阳,阴阳的阳,明白了吧。”见大家诧异的点头,才是又强笑道:“我小时候虽没识上什么字,但是自己的姓氏和名字却是识得的。”

    她说完后,表情变得迷茫而深远,像是在回忆着往事道:“我的祖籍应是在大理府,只是后来跟着我娘,也就是你们的外婆、外祖一起流落到了武定府的。我们阳家,就我所知道的来讲,上千年来都在制酒,而且制酒的秘法只传长房长子,不传次也不传女”

    奶奶就一直那么幽幽的说着,像说一个旁人的往事,哪怕说到她自己的父亲、亲哥哥、亲兄弟意外去世,她才十岁不到就跟着母亲被旁支亲戚逼迫无奈而逃出家园,连最后她的母亲我的女外祖凄惨病逝,她都没有落泪。

    听着这个因为一个酿酒秘法而造成的亲人相残的真实往事,我不知道心里现在的感觉是心酸还是悲痛。以前只以为奶奶是个不记得家事的孤儿,没想到原来是这样的情况。如今也不知道如何安慰她,只往奶奶靠得更近了一些,然后顺势窝到了她的怀里。

    抱了我在腿上的奶奶轻轻的揉了揉我的头顶,随后就把一块帕子往我脸上一擦轻笑道:“芽儿怎么哭了。”

    原来我都只顾沉浸在这个故事里,流出了泪都不知道。奶奶都还没哭呢。

    我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转过身看着她,想劝说安慰其实一定很心痛的她,她却摸摸我的脸看着大家笑道:“看看你们一个个什么表情呢,用不着再给我伤心了。唉,我如今这么把年纪,早就看淡了。”说到这时脸上真的是一副淡然的表情,边说还边一直拉着我的左手把玩着。

    她转头看了爷爷一眼,那一眼中似乎有着我没看清的浓浓情绪。还没等我分析出来,她已经回过头看向儿孙正经道:“今天说出这事,不是想让你们做些什么,当年我被我娘从家里带出来时,我娘和我也是满腔仇恨,可最后经过了几年的时间,我娘在临死前已经看淡了。只给我说让好好活命,不要想那些再没必要的,当着我的面,就把从家里带出来的制酒秘法的书给烧个了干净。所以说,从我这起,上一辈的亲仇已经完结了。”

    说完后,见大家没人表态,奶奶又道:“你们记住我今天说的话没?”终于大家都答明白了、记住了之类的话后,奶奶才是轻笑道:“芽儿要制酒,我倒是不反对的。正如刚才芽儿说的那样,制酒的人多了,也不是谁都制出了好酒来的。我还记得当年我爹也说过万千粮食果木都能制酒,但还真没制过那葡萄酒的。如今你们要怎么弄,就弄去吧。”就再没说什么,只是看着我还被她拉在手中的小手发起呆来。

    我看看自己被奶奶侧拉着的手,虽有些不舒服的感觉,却也没敢收回来或是动一下,只是看着表情有些沉重的爷爷和家里其他人道:“那咱们不做那荞麦酒了吧,咱们等过些时日葡萄熟时做那葡萄酒。至少荞麦其实也不用担心的,不做酒,咱们可以用它做月饼。”说完心时发着狠,一定要做出比那如今也许还在做酒的阳家旁支更厉害的果酒来。

    我的提议终是得了家里人的全体赞同,只是四月初五的这天晚上,我躺床上一直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一直听着从糖作坊回来上床一会儿就熟睡的燕儿那轻轻的酣声,后半夜时数了若干启遍羊,才是勉强的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一大家人集合吃早饭时,除了那精神抖擞当背景板的燕儿,其他人都有些精神不继的样子。

    但家里的农忙又要开始,两家新建的房子虽然已经上完了梁也盖了瓦,还内部装修的事情也还没完,一家人没有顾忌太多,又忙活起来。

    四月初六一早天才亮,燕儿就依然去张罗照管着路下那十几个养了鱼的山溏子了,爷爷也照常给呆在铺子里的晓晨哥送货过去,而老爹他们四个男人也各自忙着自家装修的那些琐事,奶奶她们三个女人依然准备作坊家里两头帮忙着。

    我也先跟着奶奶她们去了糖作坊,对正跟着一伙人一样放下手里琐事上前来问安的张老实道:“张大爷,今天得雇上些人犁田了,咱们先把要栽秧的田犁整出来做上水田,忙完这个再整地点上玉米花生那些。”

    张老实点着恭敬的道:“是的小姐,昨天下午收完荞麦时,我已经问好了四个帮忙犁地的村里人,他们这时应该也快来了,田边地头的一些散碎活计,我一人就能做好。昨天下午还叫了十个半大孩子去早玉米地里除草,等过两日再找些人给那早玉米和青椒都浇一次驱粪池里的清肥就行。小姐您看这样安排合适吗?”

    我也不理奶奶她们三个女人正笑瞪我,只想到那每个山梁中部都挖下的那驱肥池里,放进去的甘蔗渣和草叶应该确实已经驱出合用的肥水了,就点头道:“嗯,你安排得很合适呢,如果散活多,你也别一人强顶着,多雇上一两个人帮忙,你毕竟也是有了年纪的人。其它也没什么事了,你看着安排就是,以后每天干完了活,记得带大家到我奶奶或是我大伯娘那里去领当天的工钱就行了。”

    他点头应下时,被雇来犁地的四个村里年轻男人也进了作坊大门,我也没再交待什么,就让他带着他那孙子去忙活去了。

    如今张老实管理田地的事情上了手,我倒也没以前那么忙了,得了空就能做一些其它的事或是一些秘密的事。

    送走了下田的人,见奶奶她们三人又到作坊后去跟着张、范两家人忙活起了喂鸡猪牲口的琐事,我走到后门边笑着大声道:“奶奶,我去看我爹他们整房子了喔。”

    喊完就听奶奶她们笑骂着答应了,我也带着柯楠直接就往家里正装修着的新房而去。

    三栋六间的大房子和一栋四间一屋的大厨房都已经建了起来,房子一层各屋的墙面也都分砌好还安好了门。光在我家这边的40个雇来的村民正在老爹和大哥两人边帮忙边指挥下,开始打着正房二层的楼板。

    这次打楼板跟原来下面房是一样的,只是打完楼板后,面上还要用泥浆和石灰浆当水泥,拌了细河沙来铺上了一层订做的薄而大的青砖。

    原是想要整成现代一样的那种像瓷砖一样的青石板地,可是这年代,那造价更贵不说,时间上也赶得很,所以只得退而求其次,订了500*500的10厘米厚的青砖了。虽然肯定赶不上现代瓷砖平滑好看,但只求能别一走就满鞋底灰,我也就能满足了。

    正看着院中合草泥浆的几人发呆,大哥从楼上下来看着我笑道:“田里的事都安排好了?”

    我也笑着把张老实如今已经能接手田地里的活计的事情给他笑说了,然后正色道:“也不知道砖瓦窑那边铺地的大青砖烧得怎么样了,我昨天也没去看看,我等下得去看看了,顺便还得去坛罐窑那再订些大瓦缸和酒坛子,过两个月做葡萄酒了。中午的时候记得给奶奶她们说,不用给我留饭,我跟爷爷他们在镇上吃。”

    跟大哥又随意的说了几个装修上的小事情,我才是出了门往外走到了大伯家。

    大伯和浩清哥见我进来,自是高兴的问起了话,听我说要独自去镇子上,大伯笑道:“行啊,芽儿现在都长大了,胆子也是越来越大,活像个假小子。嘿嘿。等以大伯得了空给你买上一匹毛驴,你到镇上就方便了。”说完时,他们父子两都笑了起来,惹得院中听到的人也跟着笑。rs
第一百五十章 买坐骑
    毛驴?想到永红哥结婚时骑着那挂了红的毛驴去接亲的样子,我身上一阵的恶寒。

    也不管院中几人都还在咧嘴笑,我仰头道:“嗯,我都这么大了,是得有个坐骑呢,等下我就到镇上去寻寻,如果有合适的小马,我就买上一匹。”说完得意的冲大伯和浩清哥拍了拍我随身斜挎着那实则只装了几十文钱和几张图纸的小花包。

    真是被提醒了呢,每次到镇子上,不是跟着大人坐骡车,就是自己甩两条小火腿,买上一匹马来,可不是又快又省力么。嘿嘿。

    也不管两人呆直的双眼,咧嘴一笑就依然得意着往门外走去。

    “芽儿等等,到了镇上到那周木匠铺子去一趟,家里订下的那些窗户,你催着他赶工做快些。”大伯在身后喊完,听我应了后,又急急追出被折了的篱笆墙边喊道:“别买马啊!你还小呢,小丫头哪里能骑那些。”见我也不应声直往前跑,他还在那一直大喊着劝说,直到我都快听不见他声音了,才听到浩清哥大笑着劝说的声音。转头再看时,已经不见他二人的身影了。

    边快步走,边心情愉快的哼了几首轻快的流行歌,二十分钟不到就溜到了镇口的坛罐窑厂,吸口大气平复了下依然过于激动的心情,才是往敞开着的大门走了进去。

    坛厂的汤老板听到院里新请的工人招呼我的声音,笑着就从一个低矮的小房子走了出来,热情的笑道:“芽儿来了,今天是要买什么样的坛子?如果没合适的,我马上叫人给你烧制去。”

    见他这样热情,我也边笑着叫人,边就把小花包里一张标明了大小尺寸的图纸找了出来,然后递给他道:“汤大伯,你看看这图。如果可以,这瓦缸就照这样式和大小给我家烧50只出来,要是觉得太大不好烧,那尽最大的尺寸烧来也行。能装50斤和20斤的酒坛子各要100只。”

    他细看了一阵图后。笑道:“行的,都没问题。50斤的酒坛子我这里现成的都有七八十只呢。你要这方瓦缸虽说是四尺半高三尺宽,但还是都好烧的。只是50只的话,可能要大半个月才能做成了。不知道你家那边赶不赶时间,如果实在急着用。。。。。。”

    也没等他说完,我就笑着摆手道:“不急的,两个月内能做好就成。汤大伯你给算算要多少钱,我先把订钱给你交上一半。”

    四十来岁越发精神的汤老板忙是摆手说不用什么订钱,然后细想一下道“瓦缸子就算你家38文一个,那酒坛子大的16文。小的9文,你看合适不?”

    这价钱确是便宜的,而且可能多少因为近些年我家里那些产业,间接的给他带火了原本不太好的坛厂生意,他这价钱算是给得非常优惠了。

    订下了酿酒要用的装备。我一路又往镇子下方的木器铺传了话,之后连自家铺子都没忙去,就直冲向了每天都有的牲**易市场。

    这地方从上次和大哥买了牛就再没来,但我一进市场,不少卖牲口的牲口贩子都热情的上来打着招呼。

    甜笑着跟六个人都打招呼问好后,我眼睛才得空往一排排的临时牲口栏里扫去,晃眼真没看到有马。有些不解的问着旁边都还没离开的几人道:“大叔大伯们,你们都没马卖吗?”

    一话,倒真是让其中四人都露出了失望的表情,但其中两人都笑了起来,说起了各自牲口栏里几匹马的情况。

    唉,这小镇子上。马这种又贵又不得力的动物是稀少的。两家牲口贩子手上,也只有区区五匹马。

    但好在,一阵的相看下来,我还是选中了一匹一直没人买的一岁都不到的小母马,价格比头大黄牛还贵最低要10两银子。而另一个贩子那里。一匹据说已经4岁多的成年马,要18两银子。

    牛和骡子这两种,我是跟着外公学会了如何相看,只是这马倒是头一次,也不知道买得合不合适,打定了要买下的主意后,看着两个还在旁边直夸自己马如何好的中年贩子笑道:“两匹我都想要呢,如果可以的话,麻烦你们帮我牵去我家铺子去一下吧,让我爷爷再看上一眼,他要说我选得都合适的话,就都要买下来的。”这话,两个贩子都没异议,看他们那表情,想来这两匹马真像他们说的是不错的了。

    从后院进到铺子后,爷爷听说我要买马,也是吓了一跳。但看着两个贩子都送了马来,他倒也没多说什么,只是相看起了两匹马,最后倒也没带什么不满情绪在内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