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兄弟姐妹齐种田-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卖了,但那苹果树眼看就快死了,可竟然又找不着骡车愿意给他拉货。

    原本空间里自己早育了不少的果树苗,当然也包括苹果和核桃,只是没有正当的途径拿出来种,现在机会来了,虽然只有两百棵,但怎么说也是买到树苗了,以后找了机会,再想法就用‘买’为借口,慢慢把树苗都拿出来。

    打定了主意,见那中年男人又一副苦闷的样子,就笑道:“大叔要不把树功都卖我吧,那苹果树我也买了,能活不能活都不怨你,我给你5文一棵,核桃树也给你5文一棵,想来你也不得亏本了。”

    见他犹豫,又笑道:“其实那种核桃你可以直接用果子就能‘秧’(育的意思,本地土话)出苗的,你下次直接带核桃回来秧吧。苹果如果我拿回去能种活,那过几年你到我家来拿些苗回去种就行。”然后细细把自己家铺子的位置给他说了。

    却没想到他竟是认识我家铺子的,一个月多前还在我家铺子里买过山货去北方卖,这生意也就顺理成章的谈成了。

    付了钱又找人帮忙搬树,一阵忙活后,快中午1点时几家人已经做到陈记食铺里吃上中午饭了。

    外公和爷爷跟李外公喝了口酒,看着我笑道:“芽儿你这丫头,一不留神竟买了那多么树苗回来,小小年纪尽操心大人的事。”说完后跟大人们就这话题说笑了起来。

    小舅说了会儿,突然想起问道:“听说你还收到不少的野蜜蜂,那蜂桶够用不,不够我和你两个舅舅乘过年没事再给你做几个出来。”

    “呵呵。”我抿嘴笑了一下,把口中的土豆咽了下去才道:“够的,前阵子我大伯不是忙么,没时间帮我做,我听村里大虎子说他爷爷会做些木活,就找了大虎子爷爷给做了些。现在蜜蜂连着外公给找来的两窝已经有13窝了,空蜂桶还有10个没用呢。”

    ps:

    亲们,周六两更喔。快月底了,有小粉红票票的亲给娃娃投一张吧,好想要小粉红啊,娃娃会努力更新来感谢的。
第一百二十八章 再聚码头
    随后一家人自是闲聊着吃完了中午饭,外公和李外公他们也准备回去了,爷爷则说铺子里还有几百斤柿饼脆柿,得再等等卖完了才赶紧拉树苗回去种上。

    一群人走在街上,想到自己给外公家买的年礼,忙悄悄把浩清哥拉到跟前道:“浩清哥,我给我外公家买了4匹细布当年礼了,你和浩宁哥之前也说买年礼给你外公家,都买了些什么?”

    他在哥哥中算是个聪明知事的,一听就明白我话外的担心,笑道:“买了些糖酒点心,也给我外公买了几斤旱烟,我也没想到买布什么的,我外公家人少,现在也去买两匹去。”

    说完悄悄就往后走,我忙喊住他问道:“有钱么?”见他轻轻拍了拍怀里一笑,我也放心的笑了。

    一群大人边闲聊边逛着走路,自是没注意到我们兄妹的小动作,只是眼尖的浩宁和小哥凑上来问道:“芽儿,你刚才跟我哥说什么呢,神神密密的。”

    小哥也悄声道:“是啊,说什么呢,讲讲。”

    笑看他俩一眼,得意的笑道:“不告诉你们。”说完就往大队伍追了上去,气得两个小哥哥在身后直跳脚的批判我,倒是惹得爷爷转回了身,冲他俩一阵笑骂。

    浩清哥抱着两匹布回来时,我们在后院中已经把东西整理得差不多了,见他进来我们兄弟两交换了个眼神,叫上兄弟几个取送给外公家的礼物去了。

    哥哥们把布匹和一些糖酒点心交给自己的外公家时,两个老人自是一阵的推让,糖酒点心也倒是开心的收下了,可对于细布匹却怎么也不肯收。

    爷爷也跟着劝说起来,最后见两个外公实在不肯收,爷正色道:“两个亲家都别推了,这是孩子他们娘早上嘱咐给买的,最近家时实在太忙。过了初二就又得忙上了,怕是也没时间再回娘家去看你们,索性今天一次就把东西给我们了,这还都是你们闺女存下的私房钱给买的。收下吧,别见外了。”

    见爷爷说到了这份上,而且也知道他说的是诚心话,对于儿媳妇给娘家买这些礼物真没意见,两个外公也自是不好再推让了,开心的收了下来,然后热闹的打了招呼回去了。

    本以为今天货商比平时少了,柿饼脆柿怕是要晚些时间才卖得完,结果才过了一个多小时,来了两个货商就把货都一次就买完了。

    爷爷清点了一下我们采买的年货。因发现少了过年要用到的香烛,一时兴起带着我们兄妹8个就上了集市。

    买了东西后,更是兴起带着我们在集市上狠逛了一圈子,最后还逛到了码头上方的坡上,不时有上下认识的货商跟我们打着招呼。相互说着年前的祝福。

    坡头正是六年前腊月二十八爷爷带我们来看码头的地方,满脸红光的爷爷穿着八成新的粗布衣服,跟上下的货商们打着招呼也很是有些气势;而哥哥们虽也都穿着半新不旧的粗布衣服,蜜色的肤色很是健康,几人看身形都很是壮实的样子,三个还上学的小哥哥虽还显稚气,但两个大的哥哥已是意气风发的偏偏少年郎了。之前一路上就引得不少赶集的小姑娘不时则目。

    此时,一下子竟上我想起了六年前的情景。

    当时爷爷背着我,领着五个哥哥就站在这地方大笑过。那时我们还都穿着破旧的粗布衣服,一个个黄黄瘦瘦,没有一个人认识我们,也许只把我们当成了一群穷开心的疯子呢。爷爷他们当时怕更不会想到六年后的今天。会有这么多人热情和尊敬的跟我们打招呼。

    除了两个小哥哥和两个小堂哥在旁笑闹着,爷爷和三个哥哥站在旁边看着码头的目光都有些深远,想来他们也许也同我一样想到一些往事了吧。

    逛也逛完了,东西也买齐全了,我们在三点左右时。就连着拉满了年货和牛车和两骡车树苗回了家。到村里时,爷爷还让大哥和浩清哥去请了村民来帮忙种树。

    正挖地基的一群人见了骡车上的十几匹布和8麻袋树苗自是惊讶,都围了上来看。布匹大家倒也没多问什么,只是围着装树苗的两辆车边好奇的打听着,还帮忙把树苗卸了车。

    听说是和我们这边的青苹果不一样的红苹果和不铁的核桃,都是一副不敢相信的表情,看着树苗的眼神也满是羡慕的说笑起来。

    大伯听说树苗是要给他家种的,笑道:“行,正不知道得种些什么呢,原准备年后忙完了,去周围几个府城打听一下,买点种苗回来,现在芽儿给买回一些来,我心里也不慌了。晚上大伯把树苗的钱给你,花了多少钱等吃饭时给大伯说说。”

    听他这么一说,我倒也没客气,虽说两家就像一家人一样,也不计较那些,但就是因为不计较,所以该收的我也不会推让,该贴的自也不会计较,直接就说了价钱应了下来。

    到了家里时,奶奶她们三个女人见到骡车上拉着的布,自是吃惊不小,奶奶还惊问道:“杂买这么多布回来啊,家里也不缺衣服啊。”说着也不等把东西卸下来,站在车边就摸了起来,边摸边感叹道:“天啊,这大多可都是细布吧。这得多少钱呢,咱们家可穿不起这贵东西啊,就算穿上了,这一天到晚都干话的,真是可惜了。”

    听她这么说,我还没开腔,在路上就已经被我洗脑了的爷爷笑道:“什么穿不起啊,真是没点志气了。咱们家现在也不差钱买几匹好布,这还是芽儿孝顺我们给买的,到时一人做上两三身的衣服,出门或是来客了穿上也体面不是,最关键是这好布穿在身上,人也舒服不是。”

    说着说着,爷奶两人边帮着我们搬东西边就笑闹着对上嘴了,惹得到们在旁边只是捂嘴偷笑。

    见把东西都搬到了堂屋里,15匹布也堆放在了垫了块包装粗布的桌上,我兴奋的指着那些布一一分配交待起来,还把被套的原理给她们说了一遍。听得奶奶她们一脸吃惊和向往。

    大伯娘笑道:“哟,看芽儿这闺女真是心疼咱们呢,生女儿可比那些皮小子好,我们家那两个皮小子。可想不起来这些。”说着就瞪了站在旁边的浩宁哥几眼,吓得浩宁哥抓了几个哥哥追着爷爷就去了山上种树。

    大伯娘笑骂几句后,又跟着奶奶和老娘感叹一番,才笑道:“咱们每天晚上得空时就把衣服做出来,那被子的做法听芽儿这么一说,也还真是方便呢,到时洗被面就不用每次都拆线了,直接把那被面一头订着的布带解了就行,装时直接系上,这想法可真是巧了。”

    老娘也笑说了起来。但突然她道:“可这被面的布好是好看,但却都没什么花啊,到时咱们绣花也得费些功夫了,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盖上这新被面呢。”说完还一副惋惜的样子。

    看奶奶笑骂着她,我笑道:“绣花也没必要吧。反正也是自己盖的又不卖,只要盖着软和舒服就行。再说这些布至少也能做出十几床被套来,娘你们要是想要绣花的,自己拿一床慢民绣就行。”

    院中的柿饼已经翻的差不多,奶奶她们一时兴起也就先比划着裁剪起了床单和被套来。

    奶奶边裁着布,边感叹道:“唉,我小时候还都穿自己家里用麻线织的米黄色粗布呢。直到嫁到了这边,才跟着到镇上买有颜色的粗布来做衣服穿,没想到老了老了,竟能穿上我孙女孝顺的细布衣服,还能盖上细布做的被子和垫单(床单)。

    说着说着,婆媳三个就忆苦思甜起来。

    以前还不觉得。现在听来,才知道这年代很多穷人家里穿的那种米黄色或是灰色的粗布竟是自己织的,只有有点闲钱的,才会去买有颜色的粗布来穿。

    难怪了,这些年。我见到村里不少人都穿着同色的衣裤,还以为是农村流行的颜色呢。再想这些年也没见家里人织布,也没在别人家见人织过,所以有这种想法也就不奇怪了。

    到了晚上吃饭时,树也被种完了,听哥哥们说起,他们还都仔细的叫人给全都浇上了水,没有遗漏。但都有些担心那苹果树怕不容易活下来,因为种时村民们看到苹果树苗的根都有些干了,树苗子也太蔫狠了。

    对于这个我倒是不太担心了,等明天一早甩了燕儿这条尾巴,再到山上去给树苗都浇上次空间的河水,那成活上一些应该也都没问题了。

    吃完饭后,一家人做在坎子烤着火闲聊,奶奶她们则手不停的缝上了被套。

    奶奶还抽这空档就把三匹粗布匹拿出来了,递给堂伯他们道:“这是芽儿那丫头在镇上买给你们的,虽都是粗布,但你们也别嫌弃,你们平时活不离手,一人做一两身衣服穿着干活也合适。”

    堂伯他们想是白天已经听两个小堂哥说起过了,对此倒并没有惊讶,只是推让一番后,见实在不过,也就感激的谢着收下了。

    见几人收下布来,也倒只有感激而没一丝不满,我在旁边就提起了白天说砍甘蔗的话头,一阵商议后,他们两家还是决定明天再帮着挖一天地基,然后才开始砍甘蔗卖。爷爷随后还把以后想找两个堂伯给看铺子的事情说了一遍,两家自是又感谢着应下了。

    ps:

    感谢657muzi亲送的粉红票,感谢兰妮亲打赏的平安符。目前因为我妈妈车祸在住院,这周末先不加更了,请亲们谅解,9月1号起每天二更或是三更,亲们请向娃娃砸来票票吧,鞠躬感谢大家。
第一百二十九章 准备年饭
    转眼就到了三十过年,一早堂伯他们就去砍甘蔗,连两个小堂哥也跟着去帮手了。而我们家里一大家子人则难得空闲的都在家里忙活上了今天的吃食。

    早上吃过早饭后,一家人忙活着捏起了院中还晾晒着的柿饼,到中午12点左右时也倒忙活完了。因最近一段时间吃习惯了中午饭,奶奶带着娘他们准备起了中午饭,而老爹他们就开始了杀鸡砍肉了。

    哥哥们一时无事做,在下面房的仓库排了几个桌子,写起了柿饼筐里要放的单子。从第一次卖柿饼时让他们写那柿饼的宣传详章,他们硬是没断过的每天抽空就写,虽不能每筐都放上宣传单,但至少保证了卖给货商的每批货里都能有几张。

    没有复印机真是件麻烦的事,看他们写的辛苦,我想了想后一个想法跃入脑中,叫他们停下后正色道:“咱们这一直写也不是个事,每年也浪费不少纸张钱和精力,不如咱们直接在筐子上写上‘刘记柿饼’几个大字,然后再再筐上也写下咱们家柿饼作坊的地址得了。毕竟现在很多人也是知道咱们家的柿饼是杂样,也知道怎么存放了。”

    说着细细把想法给说了一遍,听得几个哥哥也都点了头,浩清哥还道:“也行,那就在上方写上‘云南省永南镇银鹿村’几个字,下方居中写上‘刘记柿饼’四个更大的字,装脆柿的筐就写‘刘记脆柿’,真不错呢。”说着就去拿筐子试上了。

    捣弄出几个筐子后,大家是越看越满意,大哥也建议道:“咱们家的盐菌之前也没写上字,等过完年卖盐菌时,咱们也写上‘刘记盐牛肝菌’和‘刘记盐鸡油菌’几个大字杂样?”

    大家自也是很同意这想法,完了二哥还道:“咱们家现在每次筐子都是免费送的,一筐柿饼也才50来斤,脆柿也才80来斤。一年下来筐子钱都得几万文,到时还都写上字也更麻烦了。要不咱们筐子上以后用红色油漆写字,不容易掉,然后筐子收费又回收筐子。愿意拉回空筐子的,再拉货时就不收筐子费了,没拉回来的就算装了其它货物的,也变着法给咱们家做了宣传了,呵呵。”

    难得见二哥说这么长段话,倒也真说到点子上了。我们兄妹六人跟着晓晨哥兄妹讨论一阵后,也倒觉得都不错。

    我笑道:“那咱们就这样干吧,等把这些打算给大人们都说说,筐子咱们买来是6文,到时算给货商算5文。收回来也是5文,到时给他们解释一下,想来他们也不会有多大意见。像他们拉货物过来卖时,不少人也都用筐子装着的,到时卖了货。应该能空出不少筐子,倒也省得咱们这周围的野竹林遭殃,嘿嘿。”

    随后大哥带头把这些想法跟大人都说了,倒也没人反对。中午1点左右,叫回了堂伯他们吃了简单的中午饭,奶奶谢绝了两个堂伯娘要帮忙做晚饭的提议,他们两家就又干劲实足、笑容满面的去忙活着挣钱去了。

    见家务活也没什么让我们忙活的。大哥提议大家去收拾没收拾完的菜地,我却笑道:“也不急着整那个了,今天难得空闲一天,咱们去河里篓鱼晚上吃吧,顺便到庙里去看看无心,给他送些吃食和菜去。再看看他晚上愿意来家里跟咱们过家不,他一人在庙时真是孤单得很。”完了还把无心可怜得都找了个小蛇当朋友的事给大家细说了,听得大家笑不出来,还很是心酸起来。

    这提议自是被大家认同的,哥哥他们也很长时间没有去寺庙中看望无心了。现在听到无心这心酸事,立马就行动起来,把要带去的点心吃食、柿饼、脆柿和菜都收了3提篮,还抱上了一小罐买来的菜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