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兄弟姐妹齐种田-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铁匠一走近,就侧头吩咐道:“铁牛,给快给刘小姐说说,那价钱是怎么算的。”
铁牛走到近前时,冲我拱手道:“刘小姐。”
没想这少年还很是有礼节,而且看着壮实,说话却是斯斯文文的,想来是读过书的。但我却不习惯施礼,所以就只笑着点头道:“麻烦铁牛哥给算算吧。”
我这才说完,他回了个笑,就认真的给我细数起了这价格的由来。
听我我也算是又长了见识,原来这时候订做什么东西,铁也是算重量的。虽然只是他们依经验估算而来,不是现代时体积乘密度那么精确,但也算是让我涨了见识了。
铁钱1斤15文,加上每个炉子60文的手工钱、每个筛子80文的手工钱,而烤鱼夹和烤叉手工费总共给算了100文。
他估算要用100斤铁,而且取货时,是照着实际中量付铁钱。
做了这整6套烧烤架子,大概就是2440文钱。而手工钱却只是940文。
合银子,就是1两9钱多,不可谓不贵了。我在感叹这年代手工不便宜的同时,也更为这相当于现代15块一斤的铁价而咋舌。
“刘小姐您是觉得这价钱贵了吗?”铁牛有些忐忑的声音把我招回了神。
虽然价格不低,但也是这年代的行情,我可真没他以为的那想法。
还不等我摇头,他就道:“等你到货时,零头的几十文我家是能给少的,但这价格定得真是很低的了,而且做工也很是复杂。不光是模子倒出来,我们到时还要擦摩平滑的。。。。。。”
打摩光滑?
听到这已经间我意外的惊喜,我也不等他再说下去,就笑道:“呵呵,我知道了,刚才真没觉得贵,你们手艺人做这样辛苦我是知道的。”
见他松了面上的紧张,我笑道:“我最晚七月初四就想要这些东西,不知道能不能给赶做出来?”
他们父子两对看了一眼后,都连连点头说能行时,我也是松了一口气。
知道他们这可能是准备加紧的制模赶工了,我直接笑道:“那就麻烦你们,我七月初四一早会亲自来取的。”
说完时,我伸手从挎着的小袋里“掏”出一两银子,递向冯铁匠道:“冯大伯还是收下这一两订金吧,给我写上个订金条子就行,来取货时,我会再付一两银子的,麻烦你们都给我做得精细些。”
一家人看到银子,都很是意外,却也是推着不用什么的。但我劝说几句后,一家人还是欣喜的收了下来。而我也没猜错,那铁牛确是读过书的,他回到院里,不出一会儿,就给我拿来了一张订金的收条,还写清了取货的时间。
看着那写得很是工整,却略显稚嫩的字迹,我微微一笑,收了条子就告辞离开。
一家人很是热情的送了出来。直走到路的转角处,一家人还在门前目送着我,我笑冲他们挥了挥手,才是顺着这条只一米来宽的泥土路往镇上行去。
几分钟就回到了街上,看看太阳的位置,竟已是十一二点,我直接往码头走去。
码头依然如每次所见一样,还是那么的热闹繁忙。
边走边看着琳琅满目的货物,一路寻找着我一直想要发现,却是从没遇见过的红薯。
如果没记错,这红薯可是跟土豆一样,是在明朝万历年间就进入了中国福建的。而现在土豆连西南这边都有人种植上了,可为什么红薯还不见踪迹?
而且我记得,这红薯在康熙年间时,就在北方大量的种植推广了的。
可这康熙年间还只走了一半多一丁点,真不知道它现在长在哪里去了。
难道现在还在福建那边,还没传开来?
我越想越是有这可能,心里一时开始澎湃鼓动着自己,一时就真想往沿海一带去看上一看。
这红薯淀粉的含量,可是比土豆高上了不少。而且红薯也更加的适合做粉条,土豆相对来说,做成粉皮会更好一些。
边想着心事,边一路逛着,回神时,却刚好看到了前方不远处正堆着不少的树木幼苗。
我一愣之下,忙是赶步往那树苗堆而去。
ps:
娃娃鞠躬感谢pei007亲投来的粉红票。亲们,就要月低了,有票票的,请向娃娃投过来吧。么么哒~~
第二百零三章 好事连连
原本以为会是什么新奇的树苗,可当走近看时,只是带着树叶的桃树苗而已。
不过能在今天遇上卖树苗的,还是让我很是惊喜了一番。
“大伯,你这树苗是要运来卖的吗?”这堆可能有四五百棵树苗旁,正蹲着一个抽着旱烟的中年人。
他抬眼打量我一下,“嗯。”了一声后,又道:“是要卖的。”却不再说话。
我自是知道自己现在这小孩子模样,有些让人不当回事,所以也气恼,依然笑道:“呵呵,那我家刚好要卖树苗呢,你这树苗怎么卖的?”
他已经噌一声就站了起来,听我说完,忙是一脸惊喜的道:“不贵的,就两文一棵。”说完四下一打量,有些怀疑的问:“你家真要吗?要多少?”
正想着两文确实不算贵,现在听他问来,我点头道:“嗯,真要的。如果你还有,那我家也能都买。”
可不是吗,我家就买下了1300亩的山头,大伯家买下了750亩的山头。而我家只开出了208亩的田地,大伯家也只开出了102亩的田地。
除了打算再开些地出来,将来好种花生、土豆这些东西,可不是都得种上些果树。
而到目前为止,就算跟一个货商买了200棵的核桃、苹果树,我双先后“买”回了7400棵各种果树苗,家里跟村民们也收到了2000多棵的塔枝树、1000来棵的野糖梨树。
但是,对于一千多亩荒山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
早前村民们帮忙挖下的树坑,因为没树苗种,可是已经有不少的开始找草了。而我,也是因为要小心,所以并不敢随时都能买到树苗。再说了,空间里,现在也只是余下了4200棵树苗合种了。其实的要么是品种不对,要么就是被我刚育出不久的小苗子。
心中正在叹息计算时,却听那树老板笑道:“呵呵,你家能都买?我家里可是还秧(育的意思)着几千棵的树苗子呢。”说完。又嘟哝道:“唉,要不是听了那万大江的话,我哪里会秧上那些破苗子。”
他虽说得很轻,但是我却是听得清楚。
“大伯,万大江是谁?他家里也秧了很多树苗吗?”不会这么好命吧,我这正缺树苗呢。
他打量了我一眼,道:“你还没说你家能要上多少树苗子呢。”
喔喔,确实呢,刚才是太激动了。但我也不生气,直接道:“你那几千棵我家都能要。一会儿我带你去认认我家的铺子,到时你直接送过来就成。”
说完见他一脸喜色,我又把自己想知道的那问题问了一遍。
他态度明显比刚才热情直心不烦,咧嘴笑道:“呵呵,那万大江是个倒货卖的。跟我都是永仁县城外一个村子的。他去年腊月时,说是从北边运了些苗子回来,那苗子听他说怕是活了不的,真担心呢,结果在这镇子有人买走了,而且听说还会要不少的苗子。我见他家育上了不少的苗,也就在菜园地里跟着育上了。现在看着正是合栽的时候,就运了过来。。。。。。”
听他说了几句后,我就已经知道他说的是谁的,可不正是去年腊月卖我树苗的人。而那叫万大江的,显然藏了心眼,并没告诉别人镇上的山货铺子的东家在收树苗。
心里了然时。他也已经说完了,我直接笑道:“嗯,那大伯你在这等着,我回家赶了骡车过来装货,我家铺子就是镇上的刘记山货铺。你下次送树苗去那就成,每天都是有人在的。”
见他听了刘记山货铺后,眼睛都亮了起来,脸上的笑容也是更大,直一口一声的叫我刘小姐,我有些莞尔的笑了笑。
没让他给我赶着旁边的驴车送苗子,只让他等着后,我就直接赶回铺子去赶车过来。
进了铺子,小张晓晨正忙,我只招呼一声后就直接往后院去。
到了后院,才是看到那两只大山羊已经被送了来,正栓在了后院门内的一棵大木棉树下,我抿嘴笑了一下。
这正是我觉得最壮实的两只公骟羊呢,那张四果然也是厚道。
自己动手就套好了骡车,又把两只角上绑着绳子的羊拴到了车后,就要出门时,张晓晨却是从铺子里急步跑了过来。
“小姐,我有事跟你说呢。”
看到他一脸的犹豫之色,我心里有些了然,但还是问道:“晓晨哥有什么事就直说,咱们都一家人,没什么不能说的。”
听了这话,他点头道:“今天这陈管事不是第一次来了。上月时,先是陈姨老爷来了铺子,说是他家里开了新山货铺子,所以来拉了些山货和2000斤碗糖回去,就连家里余下的15坛子盐菌和铺子里的那几坛也拉了回去。后来。。。。。。”
2000斤?还有后来?
我忍着一肚子的疑问,只是接着听了他说下去,但越听我却是火越旺。
家里收到的75万多斤甘蔗,好糖总共才制出5万6千多斤,就算再加个2800多斤的差糖,也不到6万斤。
而且是定了量,每天最多只卖1000斤,而每个货商哪限100斤。就是想把时间卖长一些,一是能宣传影响的范围广一些,二也是想借着这火爆的产品,带动一下铺子里的山货生意。
可谁想,那叫陈学义的小姨父,真不是个东西。这一月内,竟然已经来拉走了3000斤的糖,而且后一次的还没付钱,这次却是又想估计重施欠账。
听张晓晨终于说到了今天的事,我气道:“咱们不是定了量的,是谁同意他拉了那么多?”
“啊,第一次拉货时,是咱们家老爷跟着一起来,同意了的。第二次来是六月初十,我没敢做主,就请了村里人回去报信,老太爷就到了铺子里来。听了这事情后,就同意了。这一次来那管事,是前两次跟着陈姨老爷一路来的,我倒是认识。只是他没带上次的货钱来,又想再赊1000斤货回去,我就没敢同意。听老太爷说,咱们家里也才只余几千斤的货了,这铺子仓库里,也才不过两千多斤的存货。”
越听我是越气。不光第一次的事我不知道,就是这第二次的事情,我也是没听爷爷给讲过。
老爹和爷爷?想到家里人的性情,随即我也就明白过来。想是他们都觉不答应或是说出为,我老娘那边面上不好看了。
为了我那亲亲老娘的心情。和外公他们的面子,我还真是不能再多说什么的。只得在心里暗骂了几句那见鬼的小姨父。
吸了口气,平定了下心里的怒气,我才是道:“知道了,今天过后。剩下的糖咱们也别再批着卖了,如果遇上那眼生的货商,或是交情老的货商,咱们再少卖上一些,到制糖的日子至少还有三个月呢。”
见他虽有些为难但也应下后,我才又道:“家里做的洋芋粉条前天卖了5000斤,但好在如今也又有三千多斤能卖的了。等明天一早就给你这边送过来。到时就照着每天500斤的量卖吧,一人卖多少,你自己拿主意。只要30文一斤的价钱别少就行。”
“知道了小姐,我会看情况卖的。”他认真的点了点头,又看着我道:“小姐,你什么时候看看帐本吧。这阵子的账本我都记着的。除了陈姨老爷那边欠着8万文的货款,其它的都是现钱。每次家里送货来,我都把钱交过去了。而且老太爷他们都签了字,我们也都是记清了账的。”
听他一说,我才是想到。从五月底回来后,我还没去奶奶那里领过来银子呢。如今仓库里的柿饼也只余4~5万斤就要卖完了,碗红糖也只余这几千斤。
只要把奶奶那边暂放着的银钱一收过来,我一下子就能多几四千来两的银子了,难怪听说要建学馆和增加作坊里的房子时,爷爷一点都不担心的样子。
想到这些,我忍不住笑道:“呵呵,我这阵子一忙都没顾上,你不提醒的话,我都忘记去奶奶那边收银子了。”
听他又打趣起我,我忙是道:“最近我是太忙了,又出了次远门,我这还真是不合适当管钱的。等我回了家,把主差事交给两个哥去,我松闲一些,你们要用钱什么的,也方便一些。”
说完,我轻笑一声,看着他认真的道:“等这事我今天回了家就把定下来,合适的话,晓晨哥你下午也早些关了铺子,回来吃饭吧。”
随便也看看你妹妹燕儿。当然,这话我没说。让他自己看了后,好好教训教训那犯浑的丫头。
“嗯,那我今天赶在家里开饭前回来吧。”并不知道家里情的他,说完后开心的笑了起来,让我心里有着小小的罪恶感。
我转却一下脖子,让自己淡定下不,才是笑着叮嘱道:“晓晨哥你如今每天守在铺子这边,伙食上可别亏了自己,陈记食铺那边我可是让爷爷每月交了伙食的,你要是节省也只是帮陈大伯省而已。”
他已是哭笑不得,道:“知道了小姐,每天早晚两餐可都是有肉呢,而且家里做了什么好的,老太爷他们可都是给我送来的。”说到这,他停了一下道:“陈大伯那铺子怕是开不长了,昨天就听他说想把那铺子和旁边两个铺子都顶了出去,然后回老家。我正想着,反正我也是会做饭的,咱们这后院子里又有厨房,到时我自己煮着吃也是一样。”
陈记要顶铺子?我听到这消息,心里就是一喜。
虽然遇上小姨父那见鬼的破事,可今天也真算得是好事连连了。
勉强听他说完,我忙是问道:“真的?今天还没顶出去,对不对?”
见他点头,我心里就是一阵的欢喜。
这镇子不大,所以镇子两边的铺面不多,就算我手里有钱后,就打算在弄上一个铺子,但却是一直没寻着合适的。
此时听到这消息,哪里有不高兴的。陈记食铺虽然只是一间30来平的门面,但左右还有两间同样大的铺子,而且还是带着个小四合院的后院子。
这份产业,就是陈大伯开着这小食铺子多年来积攒下的了。
如今竟然要卖,刚好能让我解决了如何安排堂伯他们的问题。
我家这边,肯定是越来越能挣钱的,如果一直让堂伯两家在田地里帮忙,挣那苦力钱,却也不是个事。要是让他们帮忙管着家里的产业,我却又小心眼的怕将来两家人扯出点麻烦事来。
把这铺子都买下来,然后让堂伯一家依旧去开上小食铺,再卖卖那绝对好卖的酸辣粉,可不就是件好事。等他们挣够了买铺子的钱,直接把铺子原价卖给他们,我家这边也算是功德圆满了。
这些事,其实也就是心里转瞬间的计划,我回了神,看着正笑看我的张晓晨道:“呵呵,晓晨哥不用煮什么饭了,我这就把那铺子前后都买下来,然后再让我堂伯他们来跟你作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