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兄弟姐妹齐种田-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说到这时,爷爷带着老爹、大伯和两个哥哥赶快了过来。
两个原本就相熟的老爷子,自是亲热的说起了话。
而大家说了一阵话后,我才知道几人都已经是计划周全了的,而且这第一次为何买的少,虽然他们没再多说,但多半是他们这些古人掌握的一种靠经验积累的炒作经验了。
四人都是带着商队里的帮工或是家仆来的,爷爷又安排了张老实叫上了范、邹两家的老爷子,一群人一起就往我家那葡萄地里而去。
我与爷爷跟着莫老爷子走在了后边,听着莫老爷子对爷爷悄声问起了我们家里是不是又在做什么好货,爷爷没答前,却是先看了我一眼。
我装做嘴快的笑着接了话,道:“呵呵,我家正在做粉条呢,只是还没开始卖而已。”
这早前家里就商议着,要等粉条量足了,才是开始卖,也难怪爷爷会有些为难。但如今,十几天下来,粉条已经是有了七八千斤,这莫老爷子跟爷爷交情好不说,光是莫老爷子这样,光跑大府城的货商,那卖些过去,可也是算打了好效果的广告了。
“喔!那是个什么样的东西。”莫老爷子一脸惊奇。
现在市面上我已经能确定,是还没有什么粉丝粉条之类的,就连那目前被云南这边叫做米粉的,也是米线的前身,因为根本没办法做长,都是几厘米几厘米的小断节。
所以他这老商人,听到这名字都面露惊奇,也就不奇怪了。
我这心思也只是转瞬之间的事,见他来回打量我与爷爷,我直接笑道:“就是一根根长长的像米粉或不是米粉的东西,都是用粮食做的。”
这也是早就商量好的了,虽然一些有心打听的,多半会猜到这粉条是土豆做出的,也不管别人能不能寻摸出做这粉条的方法来,但目前我们自己是不打算直接公布的,所以统一只说是粮食做的。
对于加工制作东西或是学什么手艺,在这年代可算都是一种各家的机密,就算是拜了师当学徒,也不见得能学到师父十成的手艺。莫老爷子自是更懂得这些的人,也不多问是何种粮食做的,只是问着吃法和价格。
吃法和价格,爷爷倒已经是门清。无外乎就是像米线一样煮了吃,像米线面条一样的,直接煮成几种吃法,或是像炒米粉炒面一样炒了吃,再多一吃法,就是纯汤煮汤一类的当菜吃了。
这些我们家里这十几天内,可是都试过了。
而价格,也是以土豆市场价2文、人工每天固定6个、四头毛驴拉磨等的成本,加上目前粮食的行情,和这是新品的因素,定成了干货30文的价格。
30文虽有些贵了,但这粉条可是能当正经粮食吃的。而且一斤干货可以发出3斤多的湿粉条。而一个成年人,吃上二两、三两的,也足足饱了。
再说,这目前,能吃得起这粉条的,可都是有些家底的人家了。
当我们在后边并没有放低声音的说这些时,另外三人也凭借的商人的敏锐直觉,开始放慢了脚步听了起来,见我们并无避人之意,自也是热情的围着打听了起来。
到葡萄地边,也只是几百米远的距离,当我指挥着家里的人剪摘起葡萄时,爷爷跟着四个货商都还在田埂上方的路边说笑着这粉条的事情。
我摘下一颗紫黑的葡萄放进嘴里,甜甜的味道混着浓浓的玫瑰香。再看着老爹他们已经小心的使着剪子,夹下了一串串的葡萄后,又小心翼翼的放进垫了叶子的竹筐中,我忍不住咧起了嘴角。
看着一块块梯田里,那一串串大多都已经紫黑的葡萄,我心里说不出的满足。
可能也是因为空间河水的关系,这些葡萄虽然第一年挂果,但是这产量可是不少。
唯一遗憾的是,种的都是一种有着玫瑰芳香,合适酿酒的小葡萄。但好在,虽然颗粒不大,但是甜味是实足的了。
第一百九十二章 定量出售
打量一圈再回身时,我见燕儿带了梨花和三个孩子提了鱼食过来,正站在葡萄地上方的山溏边上,看着地里忙活的,五个孩子一起兴奋的低声说着话,见我看了过去,三个雇来的小子提了鱼食桶就要走。
我咧嘴轻笑了一下,拿了五串葡萄边往他们走,边道:“都先别忙,吃了葡萄再去忙活。”
走到山溏的大埂上,我把手里的葡萄递过去时,却是看着不光三个小子,连梨花和燕儿都是一脸的惊喜。
我一愣之下,微一细量,不禁有些自责起来。
自己是个成年人,而且也时常偷吃着空间里的水果和葡萄这些,可却是忽略了家里的大人和孩子,竟没想起,在这田里一些葡萄成熟时,让家里人都先摘些尝个鲜。
如今家里的大人们,虽然已经在很多地方都开明了很多,但却依然保持着他们的“传统”。在地里的庄稼没收获时,庄稼人时不会乱采乱砍田里的庄稼的,他们喜欢等到都熟时,统一的采收。
就如早些年前,爷爷可以允许我们种早玉米,吃嫩玉米,但是地里那些要预备长成老玉米的,爷爷是不会允许我们去随便先乱掰嫩玉米回来吃的。
至今我都不明白这是为了什么,只是在心里猜测,或许这就是这古代庄稼人的某种情结,某种爱惜自己劳动成果的情结吧。
心里想着这些时,也只是一愣之下的功夫,我回眼看到拿着葡萄的三个孩子,一副不舍得吃的样子,而燕儿和梨花已经吃上了一颗,但去是连葡萄皮都咽了下去。
我觉得自己牙酸的同时内心也是一阵翻腾,但面上却是轻笑道:“你们大家都快吃了,而且葡萄是要吐皮的,不然嚼碎了皮子可是能酸倒了牙。”
说完时。看到梨花又嚼了几下口中的葡萄,然后龇嘴咽了下去,我口水瞬间流满了一嘴。
摘了燕儿手上一颗葡萄,我给大家示范了一下。才是看着梨花道:“表姐你跑回家一趟,让我奶奶她们给莫爷爷他们四人,和他们带来的十个人都各煮上碗酸辣粉,一会儿摘完葡萄,就回家去吃。”
梨花又细问了几句,我交代清楚了后,道:“你过来时,提上两个菜篮子,咱们今天也摘些鲜葡萄回去吃。”说完时,梨花和燕儿都是一脸的惊喜。梨花更是小脸笑开了花的回身就往家里跑了去。
我回头看着三个已经吃上葡萄的小子,竟是依然没吐皮,只是没嚼皮子而直接咽了下去,我有些好笑的咧了咧嘴。
大虎子刚巧看到我咧嘴而笑,他有些不好意思的红了脸。道:“嘿嘿,我们每年吃山葡萄时,那皮子也酸,我们就都这个吞下去的。”
他说完低下了头,又接着跟他弟弟一起吃同一串的葡萄,想是要省下一串带回家给妹妹和大人吃。
我本是打算等他们中午喂完鱼,让他们带上几串葡萄回家吃。见这样,我就道:“大虎子哥你和二虎子哥快吃吧,拿在手上多麻烦,等中午的时候,我会让燕儿给你们摘些葡萄回去吃的。”
这话一说完,不光是兄弟两。连旁边的大牛都是一脸的激动。
但想是三个孩子已经听说了这葡萄的价,已经十二岁的大牛欢喜过后,忙是摆手道:“不用了芽儿小姐,你家这葡萄可是老贵,还是留着卖的好。我们这里尝尝也就行。”
芽儿小姐?听着他又跟着张、范两家的孩子一样叫上了,我皱眉道:“大牛哥你们记得都叫我芽儿就成,以前怎么叫,都怎么叫吧,咱们可是一村的,又从小一起长大。”说完时,见三个小子很是为难,我又是一阵的诱导起来。
等我打发走燕儿他们去喂鱼后,梨花和我老娘也是提着篮子来了,三人说笑着也进了葡萄地里,开始直接摘起了葡萄。
我那老娘和梨花老是照着小串的摘,而我是照着大串的摘,我是边摘边劝解道:“ ;娘啊,这葡萄小串的都不卖,是用来酿酒的,那酿酒时可是一颗颗摘下来了,咱们吃,就摘大的看着也好看啊。”
可她却是轻笑道:“吃时,不是一样一颗颗吃到肚子里,那大串小串有什么分别。你这丫头可记着,这才是道理呢。”她说时,连梨花也连连点着头,让我一阵无力,只得更放快了手脚。
三人正这么边斗嘴,边摘葡萄,随后跟着摘够了差不多的葡萄大队伍,一起直接回了我家正院的下面房仓库里。
在原来的仓库里一阵的过称,四个货商一共称走了1150斤的葡萄,而我们家也当场就得了四人付给的共36两银子又1000文钱。
看着这一千多斤的葡萄也不过就是15篮子,就换得了36两白银,不说家里人如何激动得一个个面露喜色,就连我心里也是一阵的激动兴奋。
正高兴时,奶奶已经过来了,走到四个货商前笑道:“你们一早过来应该也饿了,我这刚随便煮了点家常的吃食,几位要是不嫌弃,就进屋里吃上一碗吧。”
看着旁边有些犹豫后推谢起来的四人,我轻笑着帮声道:“莫爷爷,那可是我奶奶煮的酸辣粉呢,您们刚才不是还很有兴趣要买那粉条吗?”
四人一听原来就是粉条煮的酸辣粉,哪里还有推让的,虽是有几分不好意思,但也是直接笑说着,跟了我爷爷他们一路就往正房去。
我转身看着被他们老板遗忘的10人,轻笑道:“我奶奶也煮了你们的,你们跟我来吧。”
说完时,奶奶也是醒过了神,忙是招呼了10人一路往大厨房过去。
见他们在大厨房第二间屋里吃上了酸辣粉,我和梨花才是跟着洗上了几瓦盆葡萄的老娘一起,端了葡萄往正房去。
进到正房的客厅,把葡萄摆上后,老娘就忙活着要去作坊那边帮忙,我忙是叫住她道:“娘把葡萄给张大爷他们都送上一篮过去吧,范大牛和张小弟两个,最近可是天天在葡萄地边赶鸟,却是一颗葡萄都没吃上呢,怕是早馋这葡萄了。”
老娘轻声笑骂道:“你这丫头,尽瞎操心,娘还不知道要送去?”说完才是翘着嘴角走了出去。
我正想着那两个孩子有些愣神时,却听到爷爷在饭厅那边道:“芽儿快过来,你奶奶可是也给你煮了一小碗粉的,快来吃了。”
咧了嘴,笑应着快步走了过去。看到长长的饭桌上摆着我用那种小号碗,我嘴角一咧,加入了西里呼噜的战团。
吃完了酸辣粉,一行十几人又转到了客厅一边。
见几人有些好奇的打量起了客厅中的大茶几和长凉板椅,爷爷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嘿嘿,家里翻了早年的老房子,什么都没收拾归整,你们几位别见笑。”说完叫着四人一起坐后,又交待了大哥去烧水,然后才是说起了四人如今最感兴趣那粉条的事来。
我边立耳听着,边是在客厅北墙边的柜子里装出了几土陶碟柿饼、柿片、葡萄,端到了四人和老爹跟大伯左右的小几上,又从客厅正中那三米多长、一米多宽的大茶几下取出了倒扣在大木托盘上的土陶杯,开始张罗着跟大哥一起给大家泡起菊花茶来。
忙活完事情,我跟两个哥哥老实的也坐在下尾的凉椅上听着,没过上一会儿,三个大人跟四人说笑着,就把这粉条的事按照家里已经订下的价格都谈妥当了,然后说笑起来。
四人没有讲价,我是没什么意外的。不说这价钱定得多合理,就说东西在目前的市场上可是独一份,如果他们不要,那可是有大把的人等着要了,就如那让货商们抢破头的碗糖一样。
在客厅内四人也倒不嫌弃,坐在我家还没上个漆又显得有些“怪异”的凉板椅上,边说笑,边就着我家这显得有些土气的茶杯喝了茶、吃了点小食和葡萄,就一起出屋,招呼了他们带来的下人,一起从青石路上往糖作坊外院行去。
我依然跟着爷爷走在一起,对他们两个老爷子说的话题正有些无聊时,就听那莫老爷子轻声道:“刘老哥,我们是多年的老交情了,我这说句话你可别见怪。”
他说完,见我爷爷笑应着点了头,他才又道:“我这脾气刘老哥你也知道,那我也就直接问了。”说完,停了一下,更是低声道:“你们家如今也算是富贵的了,怎么只买了几个作坊里的下人,这家里不打算着买上几个?我看你家都是老嫂子和儿媳妇在操持家务,就刚才倒水也都是你家那乖巧的小孙女的大孙子在弄。。。。。。”
本以为他要说什么机密大事,没想却是这个,我有些无语,但也不想再偷听,就往走到了前边的大哥他们追了上去。
一阵的忙活,直到帮最后跟着爷爷也赶来的莫老爷子也称好货、收了钱,我们一家才是又激动、又松快起来。
这次四人共买走了5000斤的粉条,不是他们买不完,而是只给了莫老爷子2000斤,其他三人各1000斤。目前这粉条,也是打算了定着量的慢慢卖的,毕竟一天才有500来斤的产量呢,而且湿粉要晾、晒三天,才能成干粉条。
第一百九十三章 爷爷为何又买人
一行人回到正房客厅中,我边数银子边看大哥记账,看着眼前数过遍的银子,欢喜道:“呵呵,5000斤粉条就卖了120两银子喔,再加上今天卖葡萄得36两多,可是156两多了呢。”
大哥打趣笑骂:“你这家伙,都银子没被你越数越多吗?怎么还是那些,我还以为你数数,就能变多了呢,才是那么来劲的数。嘿嘿。”
听他这话,惹得旁边几人都笑,我自是不相让,横他一眼道:“哼,别说,我可真是越数越多。”
见他惊异的看过来,我笑道:“5000斤也只是3万斤洋芋,做上十来天的事而已,就卖了120两。不说大伯家那边仓库里还有近17~18万斤的洋芋,咱们家仓库里可也还有20多万斤。想想,这些全做出来,也是6~7万斤呢,那得是多少钱,可是一两百万文钱,折合1500多两雪花银,到最后可不是越数越多。”
老爹在旁边听得一惊,忙问:“芽儿,你没算错吧,一两百万文,那不是都赶上那柿饼跟糖一样能挣钱了。”一脸的不可思议。
他竟然跟柿饼和红糖比,原本正得意的我如被浇了瓢凉水,抿抿嘴叹道:“没那么厉害啦,这1500多两银子是卖出去的价钱,还有洋芋钱和人工钱没出呢。”
但老爹这问题也刚好提醒了我,忙是看着两个哥哥道:“对了,你们记账的时候得分成两本,把那洋芋与粉条分开记喔,那洋芋钱可是各家归各家的,粉条挣下的纯利,才是咱们安股分。”
一高兴,差点把这事搞忘记了,那洋芋钱,可是得家里管财的奶奶管的。我说完这话。心里才松了口气时,浩清哥却是笑骂起来:“呵呵,你这家伙,你以为我跟你大哥都跟你一样马虎?我们可是已经记得妥妥的了。就连爷爷买那两个石磨和毛驴的钱,我们都是已经付给爷爷了。”
额,我还真把爷爷买毛驴这钱的事忘记了,一时有些脸红起来,心中暗骂自己:笨死了,也不知道全世是怎么在那工作岗位上熬过来的,不知道是老板都也笨笨的,还是我命好呢?呵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