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兴亡一叹-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非子》曾言:‘礼者,义之文也’。义乃礼之内容,礼是义之表现;义乃自觉恪守,礼近强制遵从——所谓‘出于礼,入于刑’,若不守礼,则有触犯刑律之忧。礼乃义之规范,义之统一,义之强制也。”
准提大笑道:“正是,正是,此即‘失义而后礼’之意也。道德经中,仅此寥寥四句,古往今来数千年渊源流变尽在其中,老君果然不愧是太上圣人,我不及也。”
李承乾缓缓道:“弟子还有一点心得。”
准提道:“你说。”
李承乾道:“老君著道德经,讲所谓道也,昏昏漠漠,浑浑噩噩,此即人类肇始,无物无我,全然自然之相也,是故创立道门——此即道也。师父与接引师伯成混元大道,创西方教法,不吸摄灵气而修持,不采集丹砂而炼宝,不杀伤性命而强固,超脱轮回,自度度人——此乃仁也。轩辕陛下诛神明,斩妖魔,为我人类而灭万千生灵,此乃德也。封神之后,玉清教主一统三界,明阶级,制法度,定尊卑,阴阳、乾坤、上下各居其所,不得逾越——此礼也。”
准提凝视李承乾,半响不说话,李承乾面无表情,又道:“弟子还有一事不明,想请教师父。”
准提道:“说。”
李承乾道:“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弟子不知礼之后,又是什么?”
准提摇头道:“此非我所能知也。”
李承乾道:“是,弟子告退。”施了一礼,缓缓退出。
第十三章 记忆
今天事情多,先发一点,明天补上
※※※
李承乾步行下了灵台方寸山,腾云越过汪洋大海,径回花果山。尚未到,便看见一只猴子正坐在海边高崖上,双手托腮,默默沉思,正是孙悟空。
李承乾十分诧异。他与孙悟空同门学艺,相识多年,自然颇为了解。虽然孙悟空其实是灵石所化,但性情与寻常猴子别无二致,好动恶静,蹦跳吵闹,莫想有一刻安宁,你便是把他用铁链栓在柱子上,他也要上下爬挲。今日是怎么回事,居然一本正经在这里思考问题起来?看情形,已经默坐了很久。
“悟空?”
猴子抬头,见是李承乾,点了点头,亦不说话。李承乾在猴子旁边坐下,道:“悟空,想什么呢?”
猴子道:“师兄,你说,我是娘娘的五色灵石所化,我的性命是娘娘给的——那娘娘便等若是我母亲是么?”
李承乾怔了一下,道:“是可以这么说罢。”
“所以我应该听娘娘的话,是么?”
李承乾又怔了一怔,总觉这其中有些不十分对劲,但一时也说不上来,“唔,应该是这样罢。”
猴子皱着眉头,苦苦思索:“师兄,那娘娘让我做什么事情,我自然也该做的,是不是?”
李承乾道:“自然。”
猴子道:“那娘娘造我出来,又是为何?难不成便是要我为她做事么?”
李承乾怔住,只觉自己亦茫然无措,不能回答。猴子自顾自又道:“师兄,若是娘娘造我出来,便是要我为她做事,那她于我是有恩,还是无恩?我能在此世界,拜娘娘所赐,若如此论,她自然于我有恩;但我想我昔日在花果山,神通未成时,常常与猛兽争斗,往往也削几根木头做兵器,难不成我对我削的那几根木头也有恩么?”
李承乾无法回答,勉强笑道:“你怎么想这些东西?”
猴子道:“师兄,你是知道我的,素来从不想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这几日不知怎么搞了,脑袋里总是冒出这些稀奇古怪的念头来,头疼得厉害。”
“这几日?”李承乾道,“从哪天开始?”
“就是劈华山那天,”猴子道,“师兄你还记得当时天兵来捣乱,当时我在山顶上,先有五个家伙来,被我一顿棒打杀了,然后又有一只猴子过来。这猴子好像和我是旧相识一般,仿佛在哪里见过,熟悉得紧,但总是想不起来。”
“然后呢?”
“然后,然后那猴子就没了。”
“没了?”李承乾愕然。
“没了,”孙悟空道,“我也说不清,反正就是没了。”
李承乾莫名其妙,但他当日在华山山腰,并不曾看见山顶的情形,也不知所以然。猴子愁眉苦脸了半响,又道:“自从那以后,我的脑子里就经常冒出些乱七八糟的念头,还总想起些稀奇古怪的景象——师兄,我近些日子还总在想,我到底要做些什么?”
“做些什么?”
“是啊,师兄,你看,我在花果山出生,初时无忧无虑,快快活活,不受人皇管辖,不伏兽王统属,逍遥自在。后来看到同类老死,担忧一日身死,受冥王管制,所以漂洋过海,来寻长生不死之术。”
“我先到了南瞻部州,不想遇到恶人,将我用铁链锁住,牵到集市上,教我跳圈做戏,翻筋斗,竖蜻蜓,当街筛锣擂鼓,无所不为的顽耍。我当时神通未成,不能挣脱,只得忍气吞声。过了一年多,我瞅个空子,咬断锁链,在屋后放了一把火,把那人一家老老小小十四口,还有个未出世的胎儿,全数烧死,逃了出来。”
李承乾从不曾听猴子说起这事,想起他一把火烧了十四口人命,微微有些凛然。又听猴子道:“自那之后,我便想着:不但要学长生不死之术,还要学打架的本事,让天下再无人敢欺侮我。后来我离了南瞻部州,到西牛贺州,四处打听,总算好运道,见到师父,传授了这一身本事。”
“只是如今我既然本事学成了,不受人欺侮了,又能长生不死了,那我要再做什么好呢?”
李承乾依然无话可答。猴子自顾自想了半天,突然道:“师兄,你以前想当皇帝——当皇帝好玩么。”
李承乾苦笑,摇头道:“其实也没什么好玩。”
猴子道:“那你做什么想当皇帝。”
李承乾叹道:“我也不知道,大约从小就是这个念头罢,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其实如今回想起来,做不做皇帝,于我来说也没什么区别。”
猴子若有所思,道:“师兄,其实我倒想做皇帝试试。”
李承乾颇为惊讶,笑道:“你想当皇帝?”
猴子道:“嗯。”
李承乾叹气道:“做皇帝很麻烦的,悟空,旁的不说,就是批奏章都要累死,我看你定然没这个耐性。”
猴子连连摇头道:“批奏章?不干不干。我听说人都想当皇帝——当了皇帝,就自由自在随心所欲了罢。”
李承乾摇头道:“哪有那般容易。”心道:“算了罢,悟空若是去当皇帝,只怕不到半年就要弄得天下大乱了。”
猴子也点头道:“是了,做人间的皇帝恐怕没什么意思,还不自在,做天帝大约便有趣些——不成,不成,做天帝还是差了些,还要受三清的气,须得比三清更高一等才好。”
李承乾笑道:“比三清更高一等?那除非是传说里的混元无极太上圣人,只是自古到今,从无人修炼到那种境界,只好算是梦想罢了。”
猴子嘻嘻一笑,道:“师兄,你想做什么?”
李承乾怔了半响,道:“我也不知道。反正,如今只想着能平平安安度过这次大劫罢。”
猴子道:“师兄,我最近脑袋经常疼,总是想起些奇怪的事情——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
“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李承乾诧异,他是知道猴子来历的,在花果山出世,漂洋过海求道,然后来到灵台方寸山,和自己做了三十多年的师兄弟——满打满算起来,猴子也不过五六十岁的年纪。若是对于凡人来说,五六十年足以说“很久很久以前”,但对于猴子和李承乾这种修道之人来说,“很久很久以前”,那就至少是指几百年之前的事情了。
但几百年之前,猴子还是花果山上的一块石头,压根没有灵觉知识才对,哪里记得什么事情。
猴子仰头,望着天边悠悠白云,缓缓道:“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反正总想起些奇怪的事情,而且好像都是很久很久之前的,大概一千两千年之前的事情了……师兄,我好像以前就认识你似的。”
“以前?”李承乾皱眉,猴子说的以前,自然不是指此世,那就是自己前世为大禹的时候了。但李承乾如今只恢复了七八分大禹的记忆,不少关键性地方依然还是模模糊糊,想来想去,着实不记得曾经和这猴子打过交道——而且那时候猴子还是花果山上的一块石头,而大禹一辈子定然没有去过东胜神州的花果山的。
“我也记得不十分清楚,”猴子抱着头苦苦思索,“反正最近脑袋里总冒出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来。好像还记得以前在娲皇宫里的事情……好像是娘娘召我过去,要我去办什么事情……”
“什么事情?”
猴子摇头:“记不清楚。”
正说话间,天色陡然阴沉下来,黑压压的乌云从虚空中蔓延而出,遮天蔽日;罡风烈烈,碧蓝的大海变成暗沉色,激流在海面下悄然涌起;紫红色的闪电在天边的云层中若隐若现。
一颗流星划破天际,拖着长长的尾巴坠入海中。
流星?
李承乾微笑起来,玉藻就很喜欢看流星,她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说法,说在流星出现时许愿,愿望便一定能实现。
当然,她一次也没有许愿成功过——因为流星总是一闪即逝,快得令人压根无法反应过来。
他正想叫玉藻出来,眼角瞥见天空中赤红色光芒一闪。
又一颗流星坠落。
一颗又一颗的流星坠落下来,划破苍穹,或长或短,或大或小,纷纷如雨,璀璨耀目。李承乾既惊且喜,站起身来,他从未见过这等奇观,只在古书上曾经读过,这是流星雨。
孙悟空也站起身来,他的脸色却异常古怪。
“师兄,”他说,“天上在打仗。”
“什么?”李承乾一怔。
“落一颗星,就是死一个神明,”孙悟空悠悠说,语气深沉,全然不是李承乾认识的那个猴子,“天上正在大战。”
第十四章 恶战
当日太乙天尊向天帝举荐了八十多名道门弟子,继承战死的天罡地煞和梅山七怪的神位。天帝一口答应,回凌霄宝殿后,立刻命太白金星传旨,按太乙给的名单征召启用。诸神将退下,各自回府。
过了几日,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闻仲府中大摆宴席,除了主人闻仲之外,斗部天尊金灵圣母、火部天尊罗宣、瘟部天尊吕岳、正一玄坛龙虎真君赵公明、三霄娘娘、凌霄殿四大元帅、四大天王都已经在座——都是昔日通天教主的亲信弟子,截教门人。
除此之外,还有牛魔王、狮驼王、白象王、金角、银角五人。至于歌女侍卫,早已被遣下去,闲杂人等一概退开。
这些人在商量某件事情。
“只怕误了大事。”吕岳犹豫道。
罗宣亦道:“我等名列封神榜上,受玉虚一门压制,生死何足挂齿。唯一所惧者,是万一所谋不成,反而牵累师尊。”
众人议论纷纷,亦有点头赞同的,亦有抗声反驳的,亦有默默不语的。牛魔王看了半响,咳嗽一声,道:“众位道兄,且听我老牛说几句话罢。”
见众人静下来,牛魔王道:“当年周代商兴,恰逢千年大劫,我截教与阐教积怨已久,又卷入其中,难免有一场生死大战。师尊将各位道兄名字写上封神榜,一者是保全之意,二者是指望借我等之力,执掌天庭,威压三界,定我碧游一教之尊。”
众人默默点头,牛魔王又道:“不想那玉虚门下阴谋狡诈,诡计多端,又请了佛门相助。界牌关前,我截教战败,师尊退隐,众位道兄如今虽然各居神位,执掌大权,却要遵那玉虚符诏,受人差遣,为人奴仆。这口气岂能咽下?”
“如今三界大劫又至,正是风云际会之机。我等奋力一搏,若是成功,则不惟扬碧游威名,也一雪昔日之耻,我截教复兴有望。成败之机,在此一举,不可错过。”
吕岳慢慢道:“其余皆不可虑。只是天帝金母都是大罗金仙修为,掌握混沌钟,只怕非我等所能相抗。除此之外,若是大师伯和二师伯……”
众人纷纷点头,叹息不语。这些截教弟子,位居天尊,手握重权,之所以甘受欺压,不敢反叛,首先是天帝威压,其次就是当年截教一败涂地,于是封神后封神榜就执掌在玉清教主元始天尊手中。只要动用封神榜,任是谁也无力反抗。纵然通天教主肯出手亦是无用。三清同为混元大罗金仙,无分高下。元始有老君相助,自非通天教主一人可敌。
牛魔王微微一笑,道:“若是师尊一人,自然寡不敌众;但若是有女娲娘娘相助呢?”
众人皆惊,除了金灵、闻仲不动声色。“此话当真?”吕岳问道,“女娲娘娘肯相助我等?”
“何等大事,我岂敢相欺。我此次上天,便是奉了娘娘的密令,”牛魔王点头道,“众位道兄请想:女娲娘娘昔日为三界至尊,人神共仰,如今避位退居,岂肯甘心。眼看三界大劫将至,正是改天换地、再造乾坤之时。气运流转分明,坤道又将大兴,连下界人皇亦为女身,娘娘自然心思活动。”
在座众人纷纷点头,牛魔王又道:“天帝昔日亦是娘娘旧部,断无不允之理。大事一定,我等执掌天庭,奉师尊与女娲娘娘为尊,安定三界,岂不是好。”
众人议论纷纷,若是真如牛魔王所说,女娲有联盟之意。那有通天教主和女娲娘娘两位圣人坐镇,合截教余部和妖族之力,自然便有望与玄都、弥罗相抗。正如牛魔王所说,历次大劫,都是翻天覆地,改换乾坤的时机,如今气运流转,坤道又蓬勃大兴,这是人人都看得分明的。
当真机会到了?
最后,一直未曾说话的金灵圣母问了最后一个问题,也是众人都想知道的一个问题:“然则师尊是何主意?”
※※※
灵宝天中,汪洋一片,无边无际。牛魔王御风疾飞,不知过了多久,见前方五色云起,祥光接天,无边波涛之上,素气云浮,凝于空中,轻轻托着数座海岛仙山,如五瓣莲花,舒展开张,山中楼台掩映。
这便是碧游宫所在了。
碧游共分六宫,形如莲瓣,虚悬空际,分别是碧游、龙汉、赤明、上皇、开皇、延康。中峰碧游,宝色青虚,流精玉光,乃上清通天教主所居,居六宫之中,如莲花之蕊,其余五峰如莲花五瓣,五华郁勃,簇拥五方。
当年教主座下上四代大弟子多宝道人、金灵圣母、龟灵圣母、无当圣母各领亲信弟子,分居赤明、上皇、开皇、延康四宫,龙汉宫则是听法大众所居,袁洪等梅山七怪昔日在碧游宫听讲,便居龙汉宫。
如今海岛依旧,宫阙仍在,巍峨壮丽,分毫不改,当年的万仙门人弟子,却在何方?
牛魔王神色黯然,落到中峰,走入碧游宫中。
殿中黑沉沉一片,并无半点灯光,灵宝天中也无日月星辰,自然没有光亮透进来。牛魔王进来,径直朝殿上极黑暗处拜倒,道:“师尊。”
殿上黑暗之中,有人缓缓道:“起来罢。”声音清雅,只是略带疲倦之意。
牛魔王起身。那人又道:“你等这又何必。”
牛魔王道:“师尊,想那玉虚一门,屡屡辱我碧游教法,说是旁门左道;上次封神又勾连佛门,使种种阴谋狡诈,杀我多少弟子门人,此仇此怨,岂可不报。”
通天教主道:“天数幽渺,非尔等所知。”
牛魔王道:“弟子不知天数,唯知人力。弟子亦不信天数,唯信事在人为。”
他往日曾是通天教主坐骑。通天教主行谦谦君子之道,讲有教无类,不甚注重威仪,所以门下弟子大多敬而不畏。牛魔王追随通天教主多年,既是师徒,亦可算是友人,所以说起话来,便较为直截了当。
通天叹道:“我送你下界,便自自在在为妖,岂不是好,何必又来翻身卷进来。”
牛魔王道:“弟子等蒙师尊深恩,粉身碎骨,亦难报答万一。这一千年来,日日夜夜,所思所想,无时无刻不是要弘我碧游正法,扬我截教威仪,报仇雪耻。天幸如今有此千载一遇之良机,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