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金属-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我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和细心调教下,这个别人眼中的畜生有了出人意料的灵性,健硕无比,实在难能可贵,更是难解难分,难以形容,难以令我童年与我共同生活在一个圈子里的他们置信。我感慨系之,那就由他们去好了,我又不能左右他们不这么所作所为,所感所想。我所能影响的也只是所有人之中的一部分,是个约数,只能做个案来对待和处理,但又尚且达不到典型的范畴,微不足道由此可见,置之不理由此呈现。

  四岁之始,家严请来世面上的一位远近闻名的手艺人给我量身打造了一件精美而好玩的木马玩具,巧妙之处就在于它还能原地旋转,就差不能跳动和奔跑了,它的名字顺应了我的心意,就让我一意孤行的咬文嚼字的叫成了“旋转的木马”。

  再后来等我单纯地回想到这一幕的时候,这也许比先前传说中的木牛流马可美观大方气派多了,虽然我没有亲眼见过,也没有谁勇敢地跳出来给加以证实,自然没有比较而言和任何的权威性,只是我私下里这么有些偏激的认为罢了。

  彼情彼景,以闲散为快乐的我年幼好动,既不习惯被某些不明物体摇来晃去,也对贵族富人之中打马球这一盛极一时的娱乐活动看不顺眼,在其它的小伙伴也不甚明了何谓马鞍何谓跳马只知撒娇玩耍的年纪里,我却是频频落马,偏偏坠马,果真不是家严倡导的众望所归的寓教于乐。似乎家严也在冥冥之中意识到我的命运里没有骑马奔腾驰骋的缘分,也理应不会产生背马雄风的瓜葛和故事,日后如若成器,有幸被慧云大师的吉言说中,必定是逍遥自在的顺从于坐马,不是骑在马背上而是坐在马车里。

  相较于笨拙的木马,我心随我愿,我更加偏爱于竹马,我每天发生的和演绎着好像都是一些青梅竹马的童年故事,想必多是梦幻泡影。

  只可惜,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乐陶陶,几时有?

  七岁那年的春夏之交,我随家严径直来到了城东外闻名遐迩的岳秀书院,拜会了书院中据说当时最为资深更是德高望重而且同家严私交甚笃的夫子作为我的师父。

  可是我很奇怪,我苦思冥想却没有与之相关的这方面的半点记忆和画面浮现在脑海里。

  我们父子二人离开自家的寒舍,马车劳驾,白驹过隙,闯入闹市,繁华涌入眼帘,车水马龙,视野所至景象鲜明,大城小爱别有兴致。街头巷尾,摩肩接踵,行人来去匆匆,仿佛行侠仗义,刻不容缓。茶楼酒肆鳞次栉比,客栈青楼错落有致,全都熙熙攘攘或是悄无声息的融合于我们的细碎的马蹄声中,转瞬即逝。

  待我等穿越熟悉地方热闹场景,由此及彼,目睹几位良家妇女麻利的在自家门前的河流中洗菜淘米,浏览一群顽童欢快地在青石板上嬉笑打闹,这远离喧嚣的有些田园牧歌情境的的生活场景,环境幽雅,犹如一首隽永的古诗,字体风骨端凝,清秀悦目;更像一幅寓情于景的水墨画,翰墨馨香沁人心脾。

  我在想从我家出发这一路走来竟是如此视野开阔鸟语花香鸣蝉阵阵一路顺风不用辗转,正是真实的“笃行而不倦”的照应。

  来到书院里我只好随父之波逐我之流。因为在我先前的意识里我对岳秀书院往昔的令闻斐然的博学留下了一无所知的遗憾,百闻不如一见,今日置身其中得以一睹芳容,我应景的流露出百感交集的神态。

  待我期望中的深沉大气的高人现身,先与沉稳平静的家严彼此寒暄一阵,尔后我虔诚跪拜,喊他师父,很有拜师学艺的气氛和诚意。

  我看得出来我生命里的第一位师父欣欣然有喜色,与我似乎一见如故。既而好比让我生平中的第一位导师持久稳定的找回了失去多日的闲情逸致,也顺带着找回了作为书院首席院士的尊严和权威。

  是夜,家严诚邀师父及几位友人到舍下赴宴畅叙往日诗情画意,赏化花饮酒谈笑风生觥筹交错间不觉已是明月高悬,夜深人静。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筵席作罢,曲终人散,总要不失时机的有一次动人的分离。这次我和师父一同乘马车返回书院。

  我整理思绪,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内心里所想的是从此我于岳秀书院之内书写我人生的新篇章,观今鉴古,无古不今,日习则学不忘,自勉则身不堕。

  不巧,乘兴而去败兴而归的情形却在我心头慢慢积聚,挥散不去。莫非庠序并非我暂时的寄托和长久的烘托?岳秀书院,我在返回书院的路上一直都在想象它。从来名利场,易起是非心。也许我那时年龄尚幼,眼光受限,姑且不论,好在在我看来它并非一处名利场。 

  隔数日,我沉默不语,独自站立于怡然亭中,背风而立,待衣袂飘飘,心事我了然,既不是思索尊师重道,也不是回想纲纪伦常。

  师父走近我见此情境料定我此时必是想家,无心思学,遂引领我来到文汇苑对面看青山绿水,看院中雕梁画栋,看先前文人墨客遗留在此的感情丰富乍现而又劣迹斑驳初显的诸多“遗书”,看这山望着那山高,看云淡风轻,看高山流水,直看得我一时心花含苞待放,我心境悄然随之改变,犹如雾里看花。

  游目骋怀,如同信马由缰,神清气爽,宛然海阔天空,此乃修饰语,不足为奇。我微微感觉家严家慈双亲的启蒙教育恰如其分,言传身教恰到好处,反之,只能是过犹不及。

  山静养性,水动慰情,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我那时气定神闲,心里想着我长大了一定是无所不及,一定会无与伦比!

  童心大发真的感觉很美好,童言无忌真的感觉很好玩,我可以无话不说,我也可以一言不发,随心所欲,一切皆由我。 

  可是,所有的感觉始终充满着缺陷,陷入其中的我,一时却不曾察觉。

  此时我心里正想入非非。突然,这种和谐而美好的想当然的画面被师父的一句铿锵有力的话所破坏,随即涣散消失殆尽。

  师父的那句浅显的大话出乎我的意料居然是这样说的:朗朗乾坤,无规矩难以成方圆。孟浪,你可知其意?

  我无言以对,低头不语,欲小小年纪想转移话题。

  顷刻间,我自己心目中的“孟子”形象被自己颠覆,一下子成了当前现实中的“浪子”模样。事实暴露无遗,不再依然故我,真是难以让人接受,心情可想而知。

  可望不可及的事情果真会让人犹豫不决,看来我应当三思而行,谨言慎行,当机立断,见机行事,我要遵循心中的似有若无虚无缥缈的定力才是。我要创造奇迹,我要鞭策,我要感动我自己。自己感动自己,这本身就如同一场游戏。

  很多想象只能增加人的扑朔迷离的感觉的程度,有时会是百思不得其解,有时会让人进入到某种高潮,某种境界之中不能自拔,久而久之,便会觉得这其实是一种难以名状和无法消除的痛苦,这便是每个人心中都会存在的“心魔”在作祟。

  人生无常有时不是无法预想,而是无法掌控。人生于年幼的我何其空洞,何其朦胧,而我此时的身份是微乎其微的,我只是一个学子,在我还是学子的时候,一切想法,一切做法对于一个朝代而言,都是幼稚的,这种认识也存在于长辈的眼里和心中,他们似乎更加热衷于对一些膏粱子弟倚老卖老,故弄玄虚的玩弄逢强智取,遇弱活擒的把戏和伎俩,俨然没把我们放在眼里。

  在我超脱了现实,我猛然觉得周身不爽,因为有一种无形的枷锁将我束缚,有一种微妙的感觉向我袭来且源源不断。人是活在现实环境里的一个人,不被人认可,不被人知道,没有半点名声在外飘摇直入大众耳朵的时候,人只是一个简单的苟且活着的人;人做了惊天动地的一件事,诸如“一举成名”,“一战成名”,“一脱成名”之类吸引民众视线的事情和情形,最好天下皆知满城风雨风言风语的时候,很不幸人便成了一个炙手可热并且脍炙人口的现象!当朝之人,有人是为现象而形象。形象是什么,现在的我还没有彻底的领悟,我只好在心里对自己说:我的形象就是没形象!

  我的心思不会真实的暴露在脸上,而是真正地私藏在心里。一般人难以察觉,除非与我接触的人不是一般人。当朝,最多的还是一般的人都想做不一般的事,妄想体验非一般的感觉,况且又不是令人欣喜的才貌双全,结果才疏学浅,弄巧成拙,弄虚作假,以假乱真。所以才有黔首在大街小巷田间地头的深入评价和广泛议论。不然,我朝百姓只管享受太平盛世的诸多好处即可,何必闹事,何必起义,何必纷争,何必*,何必结缘,何必存在江湖和侠客;凡事都是有起因的,行事都会有结果的,我这样自私地认为。

  等到真正和谐美好的那一天,我想疾苦之百姓的认识也是会随之改变的,那时人们心中的情结是没有江湖,只有疆域,没有侠客,只有博客的。

  我不能只手遮天,我又不想逆来顺受,想想就知道,我的内心是何等凄楚,凄楚到差点忘记我是何许人也!

  我知道,我有时会表现得很大逆不道。

  我愁肠百结,感慨良多,似乎超越了常人给我的界定和对我的认知,这难道就是当朝众人慷慨激昂纷纷议论的“少年老成”?

  我想到此,我便冷不丁的徒有伤悲,我都超越不了他人的思想,我还是挑战自我比较现实,如同我不能取笑自己,我可以战胜别人。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我是自己安慰自己,*不比自卫可爱,有时我会认为我是众矢之的,人们会群起而攻之。

  我自言自语,我不能就这么悄然消失,销声匿迹,那不是我的风格,那也不是大人规定我去这么做的作风。

  只有一点,我心里最明白:无论如何,我不能死得太难看和活的太遗憾。这会让某些人暗暗高兴,也会令某些人日日心疼。

  我分明还是家严家慈心中的一个孩子,我也分明是世人眼中的一个浪子。

  我只有七岁。我的理想将会是什么,一时不得而知。

  我看看师父,表情变得让我迷惑,眼睛里充满的是期待还是默许?

  此时我感觉自己越来越深沉,深沉的欲要潸然泪下。

  我又看看师父,师父之状比刚才更悲惨,似乎是触景生情。

  境由心造,言为心声,看到满园的生机,师父近似声泪俱下,如此反差之大,令我乍舌,我脑海里没有了往昔的活力,只残存着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想法和认识。

  此时正当我欲说还休和含羞的时下,我发觉我视野之中不远处一个娇俏可爱的小姑娘正向我们这里袭来,起舞翩翩,活蹦乱跳的,没有少女初长成的任何仪态矜持的样子,感觉这倒是她的不加修饰的清新自然的可爱之处。

  我见此情形,犹如病体霍然,似乎一下子深得其中奥旨,只好庆幸地说:师父,你看!

  师父捋着胡须,贵人眼高,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去,转嗔为喜,轻声说到:啊,那是我家爱女晨璐,前些日子出了一趟远门,去拜谒和看望……

  正说着,“说曹操曹操到”,她兴高采烈的跑到我们跟前展现一个女孩子由内而外的浑然天成的可爱。

  师父直呼其乳名。她乳名唤作阿娇,我真切地看到了眼前这个小姑娘俊俏的模样。

  在这里,在此时,我和其他学子心境不同,是真正的与众不同的那种。其他弟子可能是满眼姑娘,满脸春光,而我不同,我只有满眼红装的一个口齿伶俐天资聪颖的小姑娘,尤其是这一个限定于此起修饰和说明作用的“小”字,并非可有可无,而是至关重要,不可获缺,缺一不可。如果少了,那便是一种心境的空虚和遗憾。

  世事如棋让一卒不为我亏,心田似海纳百川方能容忍。与众不同不是想当然,而是肯实践,这是我跟同龄人的又一分歧,其他同窗只是感觉与众不同,而身上所折射出来的皆是平庸。

  感觉与众不同,不是一种力量,而是一种思想,而真正的与众不同既是一种思想,又是一种力量。这股力量能够强大到让人可怕,至少是不受局限于同性男人和异性女人的。

  晨璐小姑娘比我更积极,这一点让我始料不及,她主动向我这个不久前刚来到书院站稳脚跟的弟子问好,俨然同窗好友。然后再转向我的师父喊她的爹,也许是受到这个地方文化的熏陶又顺带着方言的缘故,爹发音不是爹,而更像嗲,初次见面,我感觉晨璐小姑娘是在那里发嗲。

  我淡定的说幸会,然后便天真地再也无话可说。

  师父接过话茬,意欲打破僵局,说到:晨璐啊,你来的正好,让你同新来书院的弟子孟浪先互相认识一下,日后要相互勉励,用功读书,大有作为,你们要记住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

  我又问师父,那其他学子其实弟子我还不是很清楚,景遇更是不甚了了,今日能否……

  我一时想说的是底细和来历不是很清楚,话没说利索,遂让师父抢答:以后在书院里但凡见到的都是同窗,除了不像同窗而是慈眉善目的诸位师长。

  我不知为何,却是说了一句,遵命,师父。是我暂时认为人已群分,还是一时冲动脱口而出,难道真的是师命难违吗?言多必失,想多必痴。既然师父有言在先,日后我只管谨慎行事罢了。

  师父又展露和蔼可亲,娓娓道来:以后你们就以师哥师妹相称。孟浪,你比晨璐还有其他一些弟子生辰大些,但有一点须切记,断不能妄自尊大。书院之中,学海为大。晨璐,从今以后,孟浪大师哥便是你的大师哥,孟浪,现在晨璐小师妹已是你的小师妹。

  我心中窃喜,有种难以名状的情感,小师妹啊小师妹,我真是惭愧啊惭愧!

  我俩异口同声称是。由此可见,我们现在已经发生了关系,瞬间产生了默契。

  师父最后补充说到:若是你俩没有其它要紧事的话,那你们就去温习温习熟悉熟悉之前传授的讲义。你们永远要记住温故而知新,历久而弥新。

  闻罢此言,我犹如闻鸡起舞,跃马请缨一般。

  小师妹却是毫不避嫌地公然牵起了我的左手,手拉手欢快地跑出了师父的视线,此时的我天真的想这可能就是百闻不如一见,看见不如实践的两小无猜的写照和呈现吧?

  我们相约来到馨香园,游览关也关不住的满园春色,然后开始沉浸其中怡然自得,自然而然的萌生出一种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的感觉。

  小师妹欲打开局面,公诸同好,先好奇的问我:孟浪大师哥,你有什么梦想?

  我想不回答,因为我实在讲不清楚这个,难道非要讲自己一心求功名为利禄,进为天下利,退有百世名才现实如梦想吗?我觉得那并非是我内心的真实想法。如果真要这样去想这样去做,岂不是很悲哀。

  稍加思索,我深情款款的还是说了,让人非我弱,得志莫离群,比欲言又止还苦楚。我说:等我长大之后,我要修书。

  我受到一时的感化说这话俨然诉说衷肠,小师妹一听觉得很好奇,脸上俏皮,嘴上得意的说:孟浪师哥,你想休什么书啊,你小小年纪连纳彩都还不曾,连妻妾都还没有呢,就想这个,你真猥琐!

  接长不短,我忽然萌生出了妻妾成群时的性情,赶忙解释:是修书而非休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