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倘若我们把教授给MBA的管理理念延伸到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层面上,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现有的某些社会心态是过于情绪化、毫无建
设性的,中国应该尽可能与主要贸易伙伴保持良好关系,同时增加更多的“客户”国家。当然,这并不是说要忘掉和放弃自己的利益,中
国可以和西方讨价还价,但是主旋律是合作与谈判,因为这是中国经济利益所在。

    显然,与美日欧盟保持良好关系能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好处。

    中国目前正逐步成为“世界工厂”。作为“世界工厂”,中国首先必须考虑产品的销路问题。如果没有大的出口市场,那生产那
些东西干什么?如果各国的政体与价值观又太不一样的话,那么跨国市场会很小,跨国贸易的成本会高得使其无法发展。而如果世界是一
个多极世界呢?那照样会使中国的出口市场越来越小,因为不同秩序里或处于不同极的国家之间是难以做贸易的。因此单极世界秩序会最
有利于中国海外贸易的发展,所有的国家都可以在单一的国际政治法律秩序下进行贸易往来,这会非常有利于中国产品在海外的市场拓展
,也就直接有利于中国国内8
000万制造业从业者的工作稳定,并间接有利于中国2。2亿非农就业人口,也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

    我认为,对外政策的导向首先要考虑到中国未来最重大的问题就是解决就业。中国官方公布的失业率目前是4。7%,实际可能
比这个高得多,而且这还不包括农民。即使按4。7%的失业率计算,这也是四五千万人没有工作,几乎是美国全部就业人口的一半,比
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这4个欧洲国家中任何一个的全部就业人口都多,超过西班牙的全部人口。假如未来中国有上亿人因为不明智
的对外政策而没有工作,那么政府承诺的更高级小康生活目标就很可能难以实现,社会治安、政治稳定等方面都会因为社会就业问题而受
到威胁。既然中国将解决就业和实现更高级小康生活作为政府未来施政的目标,那么中国的国际定位以及外交选择方向也应该为此目标服
务。实现更多的就业以及提高公众收入水平应该是评判政府相关政策(包括外交政策)是否有效的标准。

    再有,作为世界工厂,需要足够的原材料和充足的能源供给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
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2003年中国进口铁矿石占全世界铁矿石交易量的40%。因此中国为了更进一步巩固自己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就必须直面资源供应、能源供给所带来的挑战。让石油公司、资源公司走出去到海外拓展,还有就是建设“中哈”石油管线、“安大”
管线以及讨论之中的泰国南部管线,这些对中国的能源安全当然重要,但所有这些“安全”措施是否真的“安全”,又取决于世界秩序是
否“可靠”。这听起来像悖论,之所以要这些“安全”措施是因为现今世界秩序不可靠。但是,如果世界真又像过去那么多极,那么这些
“安全”措施也就无法“安全”了。

    所以,政府未来的对外政策选择首先要立足于稳定就业,然后尽可能通过拓展海外销售市场扩大就业,再有就是保证中国的资源
供应,保证资源供应的最安全方式是以建设性(而不是对抗性)的状态参与维护和改善现今世界秩序。

    很多人有这么一种认识:制造业只占中国经济的一小部分,而且其就业也就8
000万左右,约为总就业的10%。因此,有无庞大的出口市场对中国并不十分重要。这种认识是非常错误的。

    我们知道,整个经济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出口市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远比表面看上去高得多。我们想象,如果美国经济出现
萧条或因为某种冲突使中国产品向美国这个市场的出口中断,首先直接受影响的是从事制造业的人群,但几乎中国社会各行各业的人群都
会间接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使他们要么失业、要么收入减少。比如,我们可能觉得律师行业不是制造业,因此不会受影响,但实际上它
们的法律服务业务会很快减少。看到这种收入减少的前景,律师们可能会减少方方面面的消费,比如,本来一周在高级餐馆吃10次,现
在可能只吃5次或者少点一些菜,因此餐饮业受影响;本来可能已有20件衬衣,如果收入前景好,可能再买5件、10件都无所谓,但
是如果前景不好,可能一件也不多买了,因此服装业也受到负面影响。其他各行各业都是如此,连教育研究经费都会受影响,失业率自然
会上升。所以,对美日的关系说到底是涉及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就业与饭碗的问题。

    因此,中国应该进一步改变以意识形态定位的国际战略。中国和古巴、朝鲜能维持很好的关系,但它们既不是中国主要的进出口
对象,又不是石油或其他资源的供应地,仅仅因为意识形态上的相似而维持了关系的继续。我并不是说与这些国家保持友好关系不重要,
这也重要,但在明确中国的核心问题是发展经济和国际贸易之后,政府就必须对以意识形态为导向的外交政策的原则进行调整。中国首先
应尽可能地维持好同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这是核心,绝对不要凭一时情绪冲动,主动地恶化同贸易伙伴的关系,否则这将给中国带来不
可估量的社会冲击。这些年中国在这方面的政策导向已经有所调整,这非常好,但是还不够。

    由于日本有过侵略中国的历史,因此很多国人在看待中日关系时不免掺杂了民族情感。其实,德国人和犹太人之间的和解经验值
得中日两国借鉴,甚至美国人和英国人之间解决矛盾的办法也值得考虑。如果中日两国在处理历史、能源分享等问题上能更理性、更着眼
未来,那将最大限度地促进两国经济的发展。双方都不要头脑过热。日本是中国的第二大投资国和第二大贸易伙伴,双方关系的好坏会直
接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现在很多年轻人鲁莽地提出抵制日货,他们应该仔细想想自己未来的工作和外贸有多大关系。中国经济对
国际贸易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这直接影响就业机会以及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我们既不要忘记历史,又不能在政策选择上过分冲动。


开放与财富

与200年前的英国类似

    倘若回顾全球化不同时期领袖国家的发展历程,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当前和未来面对的经济挑战和200年前英国面临的挑战十
分类似。在工业革命之前,英国已经在美洲占领了相当的市场,那些殖民地不仅为英国提供了香料和各类农产品,而且也是英国手工业的
最重要出口市场。但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英国以纺织业为首的各个行业生产能量及效率大增。到18世纪末,英国的人口还不到2 0
00万,因此因工业机械化而增加的产能使英国本国能消费的与其工业产出之间出现严重不平衡,这就迫使英国在海外寻找更大的市场来
销售产品。同时,这些工业又需要更多的原材料,因此英国当时的另一个挑战是要争取稳定的原材料来源。这两方面—出口市场和资源供
给—也正是中国经济今天面临的挑战。

    由于英国纺织业当时需要大量的棉花,这促使英国在北美殖民地南部、西班牙在墨西哥等拉美殖民地开辟了大片的土地种植棉花
。因为种植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于是英国、西班牙及法国的贸易公司就从非洲大量贩卖黑奴到美洲的种植园。随着
人手的增加,英国在北美及中美国家的棉花种植产量大大增加。这为英国纺织业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原料来源。为了维护原料来源的
稳定及更大范围的扩展,英国不惜与西班牙、法国就争夺殖民地展开了多次战争。

    18世纪中,英国生产的大量工业品主要是返销到殖民地,尤其是北美。但是1776年美国独立并用30年左右的时间建立起
当时比较全面的工业体系后,北美市场对于英国商品的需求开始下降。以纺织品为例,美国独立之前以及独立初期,英国公司极少出口当
时先进的纺织技术和机械到殖民地,以求遏止当地的纺织业发展。但1800年以后,美国自身的纺织技术有了很大提高,首先是在马萨
诸塞州,随后是在康涅狄格州和新英格兰等其他州,出现美国人自己生产的纺织机和纺织企业。到1830年左右,美国就有了和英国一
样完善的纺织业,这对于英国是个极大的威胁,海外销售受到了较大的制约。这就逼着英国公司考虑在全球其他地方更大规模地拓展海外
市场,但当时欧洲大陆国家的工业水平也已经和英国旗鼓相当,这就逼着英国重点在远东地区拓展。于是英国人首先占领印度,接着就在
1840年和1856年两次对中国开战以求最大限度地打开远东市场。通过在中国设立通商口岸,英国将大量本国生产的纺织品输送到
中国,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中国本土纺织手工业的发展。

    应该说当时英国在远东拓展市场的行动是比较有成效的。在进口方面,1710年英国从亚洲的进口只占其总进口额的6。9%
,1774年升高到11。4%,1820年是24。6%,到1913年则达到近40%。由此对比同时期英国从美洲的进口额比重变
化,1710年是30%,1774年超过40%,1820年接近50%,1913年下降到22。6%。在出口方面,1710年英
国对亚洲出口仅占其出口额的2。1%,1774年仅增长到3。9%,到1820年增长到7。1%,1913年更是占据了22。7
%的份额。与此同时,北美市场所占比例却不断下降,1774年英国对北美出口占其出口额21。5%,1820年下降到11。7%
,1913年也只是维持在13%左右。由此可以看出,19世纪到20世纪初,亚洲对英国工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类似于北美在18世
纪以及之前的作用。

    我们以往关于英国海外扩张的历史几乎全是从其受害者的角度来讲的,根据我们过去200多年的遭遇,这些当然能理解英国海
外扩张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受害者带来的危害。但是,今天中国也面临如何到海外拓展、到海外开发市场以及到海外找资源的问题,面对当
年英国和后来美国、日本所面临的同样的挑战,也需要考虑自己的“海外利益”。因此我们有必要换个角度来看那些世界历史,要从海外
贸易、跨国公司的经营的角度来研究理解它们当时是怎么做的,为什么那样做,这样才可更有建设性地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

    1907年以前,国际秩序基本上是靠强大的军队来维持,原因在于在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前以及此后的200年
左右,国家之间,特别是跨洲之间交往很少,国际上也就不存在公认的秩序和法律,那是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秩序的起源时期。到了18世
纪、19世纪情况有改善,但还没有我们今天看到的秩序架构。一旦国与国之间出现外贸利益或产权纠纷,必然诉诸武力解决。英国为了
给自己的工业品寻找海外市场,常常不得不面对陌生甚至野蛮的世界,每到一国又遇到不一样的文化、不一样的政体、不一样的秩序,西
欧之外的多数国家都没有可靠的法治秩序,当地人及当地文化往往会对英国人带来的产品和文化产生极大的排斥,因此海外扩展市场的难
度可想而知。

    但扩展市场又必须进行,所以在当时那种没有国际法律规范的环境下,只能凭借武力迫使当地社会对英国开放并接受英国产品。
在这样的背景下,强行建立殖民地可能是英国以及其他西方国家扩展海外贸易的最方便的方式,这就等于将陌生“野蛮”之地变成了拥有
与英国本土相同制度及法律体系的永久贸易开放地,这使英国的海外贸易成本大大降低,并使其市场大大扩大。可是,正如我们今天所理
解的,这样做却侵犯了殖民地人民的权利。

    再有,英国当时要尽可能地保证海上交通线的安全和顺利。我们设想200年前,从英国起航的货轮肯定需要在沿途补给燃料和
淡水,并为船员提供必要的休息场所。如果航线沿岸都是未知的陌生之地或者不友好的国家,连一个安全可靠的休息场所都没有,那么海
运的后勤供给很难保证,贸易安全就很难维护,那会使贸易无法发展。因此,历史上很多英国公司都在海外修建港口并拥有自己的军队,
英国政府也在贸易航道沿岸设立很多海军基地或殖民地,以此保证海上贸易的顺利。倘若我们仔细分析到19世纪末英国海军的全球布局
,就可以理解英国正是凭借强大的海上力量为其远洋贸易保驾护航的,在全球各地每隔一段距离就必有一个海军基地或者殖民地,这正是
英国在那个时期保护海外利益的方式。

    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也要建立可以全球作战的海军布局,了解过去的历史更能让我们理解今天的国际架构,也看到今天保护海
外产权的架构和过去的差别。中国目前得益于WTO及联合国下的国际贸易体系和国际政治与法律秩序,这使中国为海外贸易而必须建立
庞大海军的必要性大大降低了。其实,中国也得益于美国海军在全球所维护的海上贸易网,美国海军现在的作用类似于200年前英国海
军的作用,差别在于美国不靠侵犯国家主权的殖民体系,推举的是一套以联合国、世界银行、IMF以及WTO这些国际组织为核心的秩
序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国海军在承担一定的中国海外贸易成本。在没有“世界政府”、“世界军队”的今天,世界可能必须要有某
个或某些国家军队来维护秩序,否则就又回到“丛林规则”时代了。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在今天以互联网、电视等为中心的信息世界
里,不管是美国还是其他国家,它们的军队可以强大,硬实力可以登峰造极,但它们也不能够总是为所欲为,因为即使像美国,其经济也
依赖于国际市场,美国也必须依靠其软实力(soft power),如果其海外形象不好,那么在海外的贸易和服务出口都会受到影
响。换句话说,在当年世界各国彼此隔离的时代里,英国和其他西欧国家不用太在乎它们在海外的霸道形象,可是今天任何国家的一举一
动都即刻展示在世人眼前,使任何霸权都得有所收敛。


开放与财富

保护中国的海外利益

    在当今的国际环境下,我们需要考虑保护中国的海外利益。

    前几年中国10名劳工在阿富汗被枪杀,7名中国工人在伊拉克被劫持,再加上其他国家发生的针对中国人或中国公司的暴力事
件,这些事实提醒我们类似的情况还会发生,而且随着中国参与全球经济的程度加深, 这种事情只会增多。假设海尔在美国南卡罗来纳
州的工厂突然被美国当地政府查封,中方管理人员遭到拘禁,这个时候中国怎么办呢?假如中石油在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公司被没收,中国
怎么办呢?还有在苏丹的石油项目?—我们必须提前考虑、研究应对机制和对策,重新从建设性角度认识国际纠纷解决机制的作用。

    目前不少中国企业在海外已有或将有投资,而且特别是中国的能源与资源企业的投资地点主要集中在法律环境落后的亚非拉国家
,隐含的产权和贸易风险很高。再有,中资企业不仅在那些国家有投资,而且派遣了大量的工作人员,他们的生命财产如何保障,这个日
益关键的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