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千年书-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不久于人世,这个国家应该怎么治理·奕䜣口才好,就滔滔不绝地讲治国的方略。父亲很高兴,说这个孩子有大出息。奕讠宁进来后,道光又把刚才那个话又说了一遍,奕讠宁就跪在地下磕头痛哭流涕,道光问他怎么不说话,他说,我就希望黄阿玛健康长寿不会有其他事情。如此一来,再一次将道光帝感动了。这个典故被人称为“藏拙示孝”。
  此为野史记载,表明道光帝在选择皇储问题上的考虑不成熟。他只认德而不认才,事实上,咸丰后来在德的问题上也表现拙劣,但这已是后话了。
  

咸丰帝
(1831—1861)如意洲花唱照旧
  在今人眼中,咸丰皇帝是一个无远见、无气度、无胆识的庸君。他于1851年即位,那时,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起义烈火刚好在广西紫金山点燃,接踵而来的又是英法联军入侵北京。他对内派兵残酷镇压,涂炭生灵,对外却贪生怕死,一次又一次将他的弟弟奕䜣推向千夫所指、万劫不复的深渊。
  当民怨沸腾,怨声载道,他察觉出自己的失职时,他的生命也已经走到了尽头,整天只是沉湎于声色,终致纵欲自戕。临死前两天,犹自传谕:“如意洲花唱照旧。”
  1861年8月,咸丰帝病死热河,临死前口授遗诏:立载淳为皇太子,继承皇位,并任命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户部尚书肃顺等八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辅政,同时,赐给皇后慈安一方“御赏”印;赐给小皇帝一方“同道堂”印(此印由懿贵妃即后来的慈禧太后掌管),并申明,凡谕旨,起首处盖“御赏”印,即引起;结尾处盖“同道堂”印,即印讫,只有盖了这两方印,谕旨才生效。
  他死后,八位顾命大臣争权斗法,各自为政;而他生前又将自己的亲弟弟奕䜣踢出核心圈子,罢免了其军机大臣等所有职务,只留一个空有虚名的恭亲王头衔,使得奕䜣和慈禧最终联合起来,于同年发动辛酉政变,将八名“赞襄政务王大臣”分别革职或处死,改元同治,那拉氏实行垂帘听政,实际控制了国家大权。
   txt小说上传分享

同治帝
(1856—1874)花街柳巷是归宿
  同治帝载淳是咸丰与叶赫那拉氏的独生子。6岁亲政,19岁死于天花。
  这是一个幽深禁垣之中的男人,一个红墙绿瓦内培养出来的畸形儿,一个错生于皇宫大内里的“多余人”。由于慈禧专权,同治自登基起就是一个傀儡,得不到正常的慈母之爱,身边也没有可以辅佐他的心腹。少年失意、政治无望的同治皇帝只能自暴自弃、游戏人生,在花街柳巷中寻找他心灵的归宿。
  据《我的前半生》记载,1875年同治帝病重,皇后阿鲁特氏到养心殿看望他,卧榻旁夫妻俩相依谈心,阿鲁特氏想到婆婆对自己的百般为难而伤心落泪,皇帝说了些安慰的话。殊不知隔墙有耳,这些话飞到慈禧耳中,引得她淫威大作,冲进房中对皇后破口大骂,接着上前一把抓住皇后头发,又撕又打,骂她出生下贱。皇后情急之下说了句“媳妇是从大清门抬进来的,请太后留媳妇的体面!”慈禧更加怒不可遏,喊太监“拿棍杖来伺候!”把久病初愈的同治帝吓得昏死过去,从此卧病不起,病情日趋恶化。
  同治皇帝感到自己已无治愈可能,便把他的老师李鸿藻诏到殿中,记录自己口述的遗诏:“朕病不起,国赖长君,唯贝勒载澍(即恭亲王奕䜣)审重周祥,堪以嗣位,着即进宫,面受遗嘱,钦此。”
  皇帝吩咐李鸿藻保存好遗诏,暂时不要公开示人。后来慈禧将遗诏骗到手中撕了个粉碎。同治皇帝一命呜呼之后,她又逼死皇后阿鲁特氏,指定迎立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治为帝,是为光绪皇帝。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光绪帝
(1871—1908)百日维新
  光绪帝载湉是醇亲王的儿子,其母是慈禧的胞妹。同治驾崩的那天夜里,慈禧把一切后事全部打点好,第二天宣布立爱新觉罗·载湉为帝。这个年仅4岁的小孩子还不清楚做皇帝是怎么回事,就哭哭啼啼地被人用小轿子抬到了养心殿,在同治遗体的旁边叩拜祭奠,然后“剪发成服”,继承了皇位。
  光绪不是袭传的皇帝,他表面看起来羸弱无力,但正是在他的朝代,产生了维新变法和考察欧美等几件大事。
  在戊戌政变和八国联军的双重威胁下,光绪皇帝走向了他人生的悲剧。在圆明园水中岛屿瀛台,慈禧为了防止光绪皇帝与外界联络,命令属下将围墙加修成双层,瀛台通往勤政殿的桥铺成活动式桥面,随用随拆,桥端设有慈禧太后亲信太监的监视房。那时,他的避风港———珍妃也已在冷宫三年,光绪身为皇帝,为了与所爱之人见上一面,竟然不得不在深夜由心腹太监冒死拉船偷渡。“天颜戚戚,常若不悦”,1908年9月,已被囚禁了十年之久的光绪脏腑功能已经全部失调,到了10月中旬,出现肺炎症及心肺衰竭的症状。10月17日极度虚弱,元气大伤;到20日,光绪已经是眼皮微睁,流着口水的嘴角只能轻轻颤抖。当天夜里,光绪开始进入弥留状态,肢体发冷,白眼上翻,牙关紧闭,神志不清。到了21日的中午,光绪的脉搏似有似无,眼睛直视,张嘴倒气。拖到傍晚,与世长辞。据野史记载,光绪生病卧床后,慈禧也生病了。
  光绪在日记中写道:“我现在病得很重,但是我心觉得老佛爷(指慈禧)一定会死在我之前。如果这样,我要下令斩杀袁世凯和李莲英。”不料这段日记被李莲英获悉,他立即报告了慈禧,说:“皇上想死在老佛爷之后呢!”慈禧听后,恨恨地说:“我不能死在他之前!”当天(即21日)就命令光绪的饮食、医药之事统统由李莲英服侍。这天下午,光绪的病情突然转危,不久死去。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管仲
(前725—前645)临死劝谏
  管仲将要死了,齐桓公问他,君百年以后何人可以代之。
  “易牙乃魏国公子,然而他却放弃了他魏国尊贵的地位来齐国侍奉寡人,前年其父母死了,他都没有回国,然而他看见寡人病了却忧伤地流下了眼泪,其爱寡人胜过了爱其父母,他可以代君之位吗·”
  管仲回答:“父母乃天下至亲,天下无有亲过父母者也,一个连其父母也不爱的人,你能让他爱国君,爱齐国吗·”
  桓公又说:寡人患病,茶饭不思,滴水不进,开方见了亲手杀了自己三岁儿子,将其蒸为肉饼侍奉寡人,可见其爱寡人胜过爱自己的儿子。
  管仲回答:“儿女乃自己之骨血,一个连自己骨血也不珍惜的人能爱自己的君主吗·”
  恒公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竖刁见之割了自己的私处来炖汤给寡人,可见他爱寡人胜过爱自己的命根。”
  管仲回答:“人有很多欲望,一个连自己的欲望都不爱惜的人,你能让他爱惜自己的国君吗·”
  然而可悲的是,一向对管仲言听计从的齐桓公这次没有听从他的话,继续让其三人在宫中主事,最后其三人竟将齐桓公宫殿用高墙围住,任何人不得进去。一个名满天下的英雄竟然活活被他们饿死。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晏子
(前595—前500)节俭治国
  齐国的相,人们以“管晏”并称,一是管子,一是晏子。
  晏子善于劝谏。如同伍参谏楚庄王,淳于髡谏齐威王,晏子劝谏的办法也很巧妙。
  齐景公特别喜欢鸟。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漂亮的鸟,就派一个叫烛邹的人专门负责养这只鸟。可是几天后,那只鸟飞跑了。齐景公气坏了,要亲手杀死烛邹。晏子站在一旁请求说:“是不是先让我宣布烛邹的罪状,然后您再杀了他,让他死得明白。”齐景公答应了。
  晏子板着脸,严厉地对被捆绑起来的烛邹说:“你犯了死罪,罪状有三条:大王叫你养鸟,你不留心让鸟飞了,这是第一条。使国君为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这件事如果让其他诸侯知道了,都会认为我们的国君只看重鸟而轻视老百姓的性命,从而看不起我们,这是第三条。所以现在要杀死你。”说完,晏子回身对齐景公说:“请您动手吧。”
  听了晏子的一番话,齐景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他干咳了一声,说:“算了,把他放了吧。”接着,走到晏子面前,拱手说:“若不是您的开导,我险些犯了大错误呀!”
  《史记·管晏列传》对管晏二人进行了这样不同的评价:“晏子俭矣,夷吾则奢;齐桓以霸,景公以治。”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二十九章记叙晏子临死前对妻子说:“吾恐死而俗变,谨视尔家,毋变尔俗。”这是其一贯主张和实行的节俭治家。
   txt小说上传分享

吴越争霸
春秋战国,人才空前流动。吴越争战的情形很奇怪,好像是楚国的两个帮派借着吴越之争泄私愤,两国的王们倒似乎是陪衬和布景了:吴国起决定性作用的智囊是伍子胥和伯嚭,越国是文种和范蠡———四个人都是楚人。
  卧薪尝胆的故事妇孺皆知。伍子胥辅佐吴王阖闾伐越,阖闾被越军射中手指而死,死前含恨叮嘱儿子夫差毋忘父仇。三年后夫差大败越王勾践,勾践携妻赴吴国为人质。大臣文种和范蠡设计贿赂吴国的太宰伯嚭,伯嚭在夫差面前构陷伍子胥,并促使夫差赦免了勾践。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最终于公元前473年伐吴,彻底灭了吴国。
  吴王夫差自杀而死,自杀的时候蒙着面孔,说:“我没有脸去见伍子胥啊!”———此前数年,夫差“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古人的行为中总是蕴含着一种极端的美感———子胥大笑曰:“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伍子胥愤激到要把眼睛挖出来,置吴东门上,幸灾乐祸地观看越兵的入城式。
  为越王勾贱献美人计的文种,也没有好下场。破吴之后,范蠡急流勇退,临行前劝文种:“勾贱此人,可以同患难,不可共富贵。你还是走吧。”文种不听。没想到有一天文种生病,越王探视,解剑而坐,说:“‘志士不忧其身之死,而忧其道之不行。’你有七术,寡人行其三,而吴已破灭,尚有四术,安所用之·”文种回答不知。越王按捺不住,点拨他:“可不可以把剩下的四术用以谋地下的吴王·”于是扬长而去,把剑留了下来。只见剑匣有“属镂”二字,即夫差赐子胥自刭之剑也。文种仰天叹曰:“古人云‘大德不报。’吾不听范少伯之言,乃为越王所戮,岂非愚哉!”复自笑曰:“百世而下,论者必以吾配子胥,亦复何恨!”于是伏剑而死。
  

申不害
(前385—前337)天道无私
  战国时法家,郑国人,前355年被韩昭侯任为相国。他主张君主“术治”。君主不动声色地靠诡秘的手段来考核监督臣下是否称职。臣下无从猜测国君的意图,这样,君主就可以做到“独视”、“独听”、“独断”,操纵一切。
  申不害为相十五年,“修术行道,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犯”。临死之前他说:“天道无私,是以恒臣;天道常正,是以清明。”
  参考:《群书纪要·大体》
  ##苏秦
  (?—前284)死后之计
  苏秦,字季子,东周洛阳轩里人,少有大志,曾随鬼谷子学游说术多年。后辞别老师,下山求取功名。
  苏秦先回到洛阳家中,变卖家产,然后周游列国,向各国国君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希望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但无一个国君欣赏他,苏秦只好垂头丧气,穿着旧衣破鞋回乡。
  洛阳的家人见他如此落魄,都不给他好脸色。苏秦央求嫂子做顿饭,嫂子不给做,还狠狠训斥了他一顿。苏秦发愤,把头发束住吊在房梁上,用锥子刺自己的腿,“头悬梁,锥刺骨”。
  一年后,苏秦掌握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开始二次周游列国。这回终于说服了当时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合纵抗秦”,并被封为“纵约长”,做了六国的丞相。
  苏秦衣锦还乡,他的亲人一改往日的态度,嫂子老远跪在地上迎接他。
  世态炎凉如此。苏秦不由叹息:“人生在世,地位财富,真不可忽视啊!”
  据《史记》载,苏秦后来与燕易王母私通,怕被杀,便说服燕易王,派自己去齐国行反间计。齐王不知内情,厚待苏秦。齐国诸大夫妒其获宠,派刺客刺杀他。刺客刺苏秦未死。齐王通辑刺客,多日不得。苏秦垂死时对齐王说:“臣即死,车裂臣以徇于市,曰‘苏秦为燕作乱于齐’,如此则臣之贼必得矣。”齐王按照苏秦所说,张榜寻求杀苏秦的英雄。
  此榜一出,果然有人上钩。竟有四人前来领赏,而且他们都一口咬定:苏秦是自己杀的。于是士兵把他们“请”到齐王跟前.齐王见到他们四个人,恨得咬牙切齿。可他还是煞有介事地问:“这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怎么个分法?”这四个人不知道中了计,立即回答说:“这好办,每人二百五。”
  齐王一听他们还乐滋滋地想着赏金,拍案大怒:“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
  苏泰临死了,还会动脑筋,借人家的手替自己报仇。真是搞谋略人的头脑啊。
  

商鞅
(约前390—前338)“作茧自缚”
  商鞅,卫国人,喜好刑名之学,在魏国当差,怀才不遇,离魏入秦,做宠臣景监的门子,得到秦孝公的多次召见。商鞅察言观色,多方试探,以三寸不烂之舌,极力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终于获得秦孝公的首肯,被秦孝公任用为左庶长,开始着手实施变法。
  商鞅变法,特点是轻罪重判,刑罚严酷。他首开连坐的法律先河,五家为伍,十户为什,相互监视,彼此检举,对作奸犯科者处以腰斩,藏匿者给以和投降叛变分子相同的严厉处罚。凡打架斗殴的,均按情节轻重一律科刑。不从事农耕而专事工商末利者和因懒惰而贪者,一律拘捕,妻子没为官奴。
  商鞅任秦国相,大力推行变法,积怨甚深。有识之士赵良曾谴责商鞅,用严刑酷法残害民众,积怨结恨、埋下隐患,不得人心。赵良直言不讳警告商鞅:有朝一日,秦王会收拾你,你的死期指日可待。肺腑之言,却被商鞅当作了耳边风。
  秦孝公去世,太子即位。公子虔等人欲报仇雪恨,罗织罪名,告发商鞅谋反。国君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遁,亡命边关。
  他打算在客栈住下,但身无有效证件,店家不知他是商鞅,说:商鞅法令规定,留宿没有证件的人要治罪。商鞅不禁喟然叹曰:“嗟呼,为法之敝一至此哉!”他何曾想到,其苦心孤诣推行的法律如今被用来对付自己了。无栖身之所,商鞅只好逃往魏国,但魏国认为他是秦国的窃贼,拒绝收留他。走投无路,商鞅再次入秦,回到封地商邑,纠集党羽攻打郑地,被秦惠王发兵打败,车裂示众,灭了家族,应验了赵良的话。临死前,眼见无人为自己求情,他不住叹息:“真是作茧自缚啊!”
  古往今来变法者,莫不触动传统势力的切身利益。无论变法成功还是失败,变法者本身都没有好下场。吴起在楚国,后世的王安石、张居正都是这样。虽如作茧自缚,有利的是国家和后世,损害的是自己。
  参考:《史记·商君列传》
  链接:《商君书》,又称《商子》,为战国商鞅一派法家著作的汇集。在《汉书》中录有二十九篇,但现在仅存二十四篇。《商君书》着重论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