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初学记-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双骥于千里。”朝野荣之。
§诗
【梁任彦升《山郡传舍哭范仆射诗》】平生礼数绝,式瞻在国桢;一朝万化尽,犹我故人情。待时属兴运,王佐俟人英;结欢三十载,生死一交情。携手遁衰孽,接景事休明;运阻衡言革,时泰玉阶平。浚冲得茂彦,夫子值狂生;伊人有泾渭,非余扬浊清。将乖不忍别,欲以遣离情;不忍一辰意,千龄万恨生。已矣平生事,咏歌盈箧笥;兼复相嘲谑,常与虚舟值。何时见范侯,还叙平生意。与子别几辰,经途不盈旬;弗睹朱颜改,徒想平生人。宁知安歌日,非君撤瑟辰;已矣奈何叹,辍舂哀国均。
【任希古《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怀诗》】丰野光三杰,妫庭赞五臣;绨缃歌美誉,丝竹咏芳尘。圣历开环象,昌年降甫申;高门非舍筑,华构岂垂纶。凤邸抟霄翰,龙池跃海鳞;玉鼎升黄阁,金章谒紫宸。礼闱通政本,文昌总国均;调风振薄俗,清教正彝伦。星回应缇管,日御警寅宾;叶上曾槐变,花发小堂春。思挂东都冕,言访北山巾;赫赫容台上,千祀耀平津。
【赵彦昭《奉和悼右仆射杨再思诗》】两揆光天秩,三朝奉帝熙。何言集大鸟,忽此丧元龟;坐叹公槐落,行闻宰树悲。壑舟今已去,宁有济川时。
§表
【陈徐陵《让左仆射表》】臣闻七十之岁,扬雄拟经;六十之年,平津对策,若斯强壮,固无耆老。臣励则胄华轩冕,才允卿相,出纳流誉,朝野具瞻。臣弘正国老儒宗,情尚虚简,玄风胜业,独王当年;臣重器怀沉密,文史优裕,东南贵秀,朝廷亲贤,并见壮猷,皆宜左执。若汉武好少,则微臣已老;若周文爱老,则有此群才。伏愿天明,更谋梓匠。求其妙选,称是能官。
【隋江总《让尚书仆射表》】藻镜官方,品裁人物;门惊如巿,不惭屋漏。心抱如水,无欺暗室;但屡淹星鸟,每知忝素,世网拘束,事归僶俛。今此召会,尤增据蒺。窃以端揆副职,官称师长,革履升降,传呼宠赫,仪刑朝首,冠冕彝伦;兼复参综衡流,匡佐圣治,妄膺重责,必践危机。
○诸曹尚书第五
§叙事
诸曹尚书,秦官也。汉因之,并用士人。武帝改用宦者。成帝又改用士人,(《汉书》云:武帝游宴后庭,公卿不得入,故用宦者典尚书。)置列曹尚书四员,通掌图书章奏之事,各有其任。(一曰常侍曹,二曰二千石曹,三曰民曹,四曰客曹。)光武分为六曹,(分二千石曹为二,分客曹为二,改常侍曹为吏部曹。)并一令一仆射,谓之八座。魏有五曹与二仆射一令,谓之八座。(魏有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凡五曹尚书。)晋有六曹,(晋初置吏部、三公、客曹、驾部、屯田、度支六尚书,太康中有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六尚书,东晋有祠部、吏部、左民、度支,五兵五尚书。)宋有六曹,(宋加东都官尚书。)梁陈六曹,(齐曹名同宋氏。)后魏、北齐六曹,(后魏、北齐有吏部、殿中、祠部、七兵、都官、度支。)后周依周礼,置六官尚书之任。隋氏六曹。(隋有吏部、礼部、兵部、都官、度支、工部。开皇三年,改度支为户部,都官为刑部,是也。)唐六曹。(初置民部。余同隋氏。贞观末改民部为度支,寻复改为户部;龙朔二年改尚书为太常伯;改吏部、礼部、户部、兵部、刑部、工部为司列、司礼、司元、司戎、司刑、司平。则天后又依周礼六官也。)初宋、齐、梁、陈四代复有起部尚书。营宗庙则权置,毕则省。(已上并《汉官》、《齐职仪》及《五代史·百官志》。)
§事对
【再升 周历】谢承《后汉书》曰:魏朗,字仲英,入为尚书,再升紫微。謇谔禁省,不屈豪右,为百寮所服,以党事免。朗性矜严,闭门整法,长吏希见,动有礼序。室家相待如宾,子孙如事严君焉。又曰:蔡邕,字伯喈,以持书御史迁尚书。三月之间,周历三台,迁侍中。
【委珠 赐剑】谢承《后汉书》曰:钟离意,字子阿,明帝徵为尚书。交址太守坐赃伏法,以资物簿入大司农。诏班赐群臣,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帝怪问其故,对曰:“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曾参回车于胜母之乡,恶其名也。赃秽之宝,不敢拜。”帝笑曰:“清乎尚书。”赐钱三十万。《东观汉记》曰:章帝赐尚书剑各一,手署姓名。韩棱楚龙泉,郅焘蜀汉文,陈宠济南锻成。一室两刃,其余皆平剑。其时论者,以为棱渊深有谋,故得龙泉;焘明达有文章,故得文剑;宠敦朴有善于内,不见于外,故得锻成剑。皆因名而表意。
【白衣 文剑】《后汉书》曰:郑均,字仲虞,为尚书。澹泊无欲,以病乞骸骨,终不肯起。章帝车驾幸均舍,敕赐尚书禄终其身,时人号曰白衣尚书。文剑见上。
【历三台 任七年】历三台见周历注。《晋书》:杜预为度支尚书,在内七年,损益万事,酬酢谘诹,不可胜纪。
【赐锻成 封广武】华峤《后汉书》曰:陈宠,字昭公,以德行明敏,入为尚书。宠性周密,常称人臣之义,苦不畏慎,自在枢密,谢门人不复教,拒知友。时赐宠剑,得锻成剑,以其敦朴。《晋书》曰:张华为度支尚书,决胜缘江,地近万里。始羊祜谓所亲曰:“终吾事者,唯当华耳。”卒如祜言,封广武县侯。
【酬酢谘诹 嘉谋良图】酬酢谘诹见任七年注。《晋书》云:山涛转尚书,表辞才下年老。诏曰:方今多事,嘉谋良图,委以老成也。
【朱穆正直 黄琬方毅】谢承《后汉书》曰:朱穆为尚书,谠言正直。《续汉书》曰:黄琬方毅廉贞,为侍中尚书。
§诗
【宋颜延年《直东宫答郑尚书诗》】皇居体宸极,设险祗天工;两闱阻通轨,对禁限清风。跂予旅东馆,徒歌属南墉;寝兴郁无已,起观辰汉中。流云霭青阙,皓月鉴丹宫;踟蹰清防密,徒倚恒漏穷。君子吐芳讯,感物侧余衷;惜无邱园秀,景行彼高嵩。
【隋刘斌《和许给事伤牛尚书诗》】名臣不世出,百工之所求;况乃非常器,遭逢兴运秋。符彩照千里,铨衡综九流;经纶资博物,樽俎寄皇猷。韶濩倾复理,典礼紊还修;虽贞栋梁任,兼好艺文游。伫闻和鼎实,行当奉介邱;高衢翻税驾,阅水遽迁舟。传呼更何日,曳履闻无由;归魂藐修路,征棹舣邪沟,林薄长风惨,江上寒云愁;夜台终不曙,遗芳徒自留。
【崔融《户部尚书挽歌诗》】八座图书委,三台章奏盈;举杯常有劝,曳履忽无声。巿若荆州罢,池如薛县平;空余济南剑,天子署高名。
§制
【唐中宗《授李承嘉户部尚书制》】门下,紫极八座,非德勿居;丹屏六曹,惟贤是择。金紫光禄大夫李承嘉,灵襟峻嶷,识宇严明。早闻通德之名,夙有大臣之望。雄材逐日,共骐骥而齐駈;迅翼抟风,与鹓鸿而并翥;柏台宪府,高膺弄印之荣;芝甸神州,独著题舆之任。坚同白玉,直若朱绳;台阁风生,权豪气慑。洪材可重,茂秩须崇。宜加曳履之班,式奖从桥之对。
【又《授张锡工部尚书制》】明光画省,务总枢要;建礼仙门,职惟喉舌。尚书左丞张锡,白虹良宝,紫电雄锋,家传鹊印之祥,世袭貂冠之绪。文遒吐凤,思缛腾蛟,质映南金,材逾东箭。自提纲左辖,立帷中台,奏郭奕而无惭,射崔洪而不愧,紫枢伫俊,彤管须贤。宜升赐剑之荣,式表委珠之洁。
§箴
【后汉繁钦《尚书箴》】龙作纳言,帝命惟允。山甫翼周,实司喉吻;赫赫禁台,尤邦所庭。无曰我平,而慢尔衡;无曰我审,而怠尔明。四岳阿鲧,绩用不成;虞登八凯,五教聿清。举涉其私,乃忝服荣;正直是与,伊道之经。先人匪懈,永世流声;君子下问,敢告侍廷。
§表
【梁萧子范《为兄宗正让都官尚书表》】纳言之授,皇命所由。五星悬晖,差池紫宫之曲;百官根本,联曹建礼之门。孔蔡该博,垂芳于两京;陈钟令才,比肩于魏代。逖望前英,俯循庸薄;义无尸素,理绝祗奉。
○吏部尚书第六
§叙事
吏部尚书者,初汉成帝置列曹尚书四人。其一曰常侍曹,主丞相御史公卿事。后汉初,光武改常侍曹为吏部曹,主选举齐祠事;后汉末改为选部曹;魏代又为吏部曹,专掌选职,右于诸曹尚书。至宋,置二吏部尚书,寻复省一人。(沈约《宋书》云:初,晋世散骑常侍选望与侍中不异,其后职任材散,用人益轻,宋孝武欲重其选,待吏部尚书任重,遂分吏部置三人,以轻其任。蔡兴宗谓人曰:“选曹要重。”常侍闻谈,改之名而不以实。虽主意以为轻重,人心岂有变。)自汉及魏,授此职者,或云吏部尚书,若授诸曹尚书,直云尚书。(汉、魏、晋世,若授吏部者,即云以某为吏部尚书;若授他曹,云某为尚书。至晋、宋、齐已后,始云某授工部、刑部、五兵、度支等尚书耳。)故历代职官之书,皆别纪吏部尚书,不与诸曹同。今书仿此云。(并出《汉官》、《齐职仪》及《五代史·百官志》。)
§事对
【铨衡 品藻】何法盛《晋中兴书》曰:吴隐之,字处默。少有孝行,与太常韩康伯邻居。隐之母亡,每哭,康伯母辄泣涕,悲不自胜。既而语康伯曰:“汝后若居铨衡之职,当用此人。”及康伯为吏部尚书,因进用之。遂历清望。又李重《为吏部尚书箴序》曰:重忝曹郎,铨管九流,品藻清浊,虽祗慎莫知所寄。
【题才 著箴】裴顗《言吏部尚书表》曰:臣少无鉴察之誉,长无题舆之才。李重集曰:重为选曹尚书,著选曹箴,置之左右,以明审才之官。
【庭牧马 阁聚书】王隐《晋书》曰:邓攸为吏部尚书,当时清静,内外肃然,牧马于家庭。妻息素食,不受一钱。沈约《宋书》曰:少帝即位,蔡廓为吏部尚书,不肯拜,乃以王惠代焉。被召即拜,未尝接客。人有与书求官者,辄聚于阁下。
【考簿世 调门户】习凿齿《晋阳秋》曰:初陈群为吏部尚书,制九格登用,皆由于中正,考之簿世,然后授任。王隐《晋书》曰:王戎为左仆射,领吏部尚书。自戎居选,未尝进一寒素,退一虚名,理一冤枉,杀一疽嫉,随其沉浮,门调户选。好营生,广收八方园田水碓;周遍天下,聚敛积实,不知纪极。
【清通简要 祗慎廉平】刘义庆《世说》曰:王浚冲裴叔则二人总角诣钟士季,须臾去。后客问钟曰:“二童是谁?”钟曰:“裴楷清通,王戎简要。后二十年,此二贤当为吏部尚书。冀尔时天下无滞才。”又李重《选曹尚书箴序》曰:重忝曹郎,铨管九流,品藻清浊,虽祗慎莫知所寄。虞预《晋书》曰:卢钦,字子若,少好学,为尚书仆射,领吏部清实选举,称为廉平。
§箴
【晋傅玄《吏部尚书箴》】明明王范,制为九秩;君执常道,臣有定职。贵无常尊,贱不恒卑,不明厥德,国用颠危。昔舜举禹咎繇,而俊乂在官;汤举阿衡,而不仁流屏。且表正而象平,日夕而景侧。处喉舌者,患铨衡之无常,不患于不明,故曰无谓隐微。废公任私,无好自专,违众取怨。是以古之君子,无亲无疏,纵心大伦;修己以道,弘道以身。易贵好爵,书慎官人。官不可妄授,职不可暗受。能者养之致福,不能者弊之招咎。衡臣司书,敢告左右。
§表
【梁沈约《为褚炫让吏部尚书表》】窃惟玄素未辨,必谬朱紫之察;规矩或昧,理丧方圆之功。东西两汉,左雄孤绝于前;南北二晋,山涛莫嗣于后。良由性藏于貌,才隐乎心。楚越无以况其迥殊,山川未足方其险阻。虽复挫暗为明,勉愚生智,亦何以登奇拔异,离渭分泾?
【梁张缵《让吏部尚书表》】汉革民曹,魏仍东掾,毛孝先以清公见美,卢子若以贞固任职。降及晋世,希睹其人,乐彦辅雍容自守,当时恨其寡誉。山巨源意在拔奇,不免与世沉浮;邓攸牧马家庭,何益止竞之操。卞壶如含瓦石,未闻检裁之功。
【隋江总《让吏部尚书表》】切以汉置五曹,方今六尚。魏隆八座,拟古六卿;近喻喉舌,远譬枢斗。如东京许郭,西晋裴王,仰首伸眉,可得而论矣。
○左右丞第七
§叙事
尚书丞,秦官也。汉因之,至成帝分置列曹尚书四员,便置丞四人;至光武减其二,唯置左右二丞。丞,承也,言承助令仆,总理台事。尚书令与左丞总领纪纲,仆射与右丞掌禀假财谷。魏晋以来,左丞得弹奏八座,故傅咸云:斯乃皇朝之司直,天台之管辖是也。(《宋书·百官志》曰:晋宋之世,左丞主台内禁令,宗庙祠祀,朝仪礼制,选用署吏,纠弹不法;右丞掌台内库藏庐舍,凡诸器用之物及刑狱兵器。)自汉魏以来,品皆第六,秩四百石;梁加品第四,秩六百石。(出《齐职仪》及《五代史·百官志》。)唐龙朔二年,改为左右肃机,咸亨初复旧。
§事对
【纪纲 管辖】蔡质《汉官典职》曰:尚书左丞,凡台中纪纲,皆无所不总。又傅咸《答辛旷诗序》曰:尚书左丞,弹八座以下,居万机之会,斯乃皇朝之司直,天台之管辖。余前为左丞,具此职之要。后忝此任,僶俛从事,日慎一日。
【司直 准绳】司直见管辖注中。傅畅《诸公赞》曰:许奇,字子泰,为尚书左丞,有准绳操。
【解交 增秩】《汉官仪》云:汉制八座丞郎初拜,并集都座交礼,迁又解交。《续汉书》云:黄香拜尚书左丞,功满当迁。和帝诏留增秩,后拜尚书,迁仆射。
【百寮惮 三台清】王隐《晋书》曰:郄弘始为尚书郎,转左丞,在朝为百寮所惮。后坐泄事免。又曰:刘恢,字长升,为尚书左丞,正色在朝。三台清肃,出兼中丞。
【弹八座 肃三如】弹八座见管辖注。肃三台见三台清注。
【奏郭奕 弹崔洪】王隐《晋书》曰:傅咸为尚书左丞,时尚书郭奕,咸故将也。累辞疾病不起,复不上朝。又自表妹葬,乞出临丧。诏书听许,咸举奏之。又曰:郄诜为尚书左丞,推奏吏部尚书崔洪。洪曰:“举诜丞而还奏我,此谓挽弩自射。”诜曰:“赵宣子任韩厥为司马,而厥以军法戮宣子。崔侯为国举才,我以才见举,唯官是视,各明至公,何故其言乃至于此也。”洪闻而悦服之。
【掌威仪 主财用】《续汉书·百官志》曰:左丞掌录尚书吏人上章,百官威仪。《汉官典职》曰:右丞与仆射掌禀假钱谷诸财用。
§诗
【梁沈约《和左丞庾杲之移病诗》】岁暮岂云卿,参差忧与疾;匪浣孰能赐,持身固无述。握兰空盈把,待漏终不溢;嚣喧满眼前,簿领纷盈膝。安用谈天辨,徒劳梦赐笔;挂冠若东都,山林宁复出。
○侍郎第八(郎中员外郎)
§叙事
按:侍郎,隋炀帝置也;郎中,秦官也;员外郎,隋文帝置也。初西汉置尚书郎四人。(一人主匈奴单于营部,一人主羌夷吏人,一人主户口垦田,一人主钱帛贡献委输。)光武分尚书为六曹,每一尚书则领六郎,凡三十六郎焉。秦初置郎中令,(领诸郎之在中书者而为之令长也。汉武改名光禄勋。)其属官有三署。(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凡三署也。)署中有郎中、侍郎、无员,多至千人,分隶三署,主执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