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初学记-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浑水 纥真山】《水经注》曰:如浑水。《水经》:方山又曰纥真山,夏积雪,鸟雀死者一日千数。

  【荧台 火井】《水经注》云:火山似火从地中出,故名荧台。又曰:火山上有火井。已上岚州。

  【壶山 风穴】《汉书》曰:壶口山在北屋东南。《水经注》曰:北屋县故城西十里有风山。其山有穴如轮,风气萧瑟,常不止。已上朔州。

  【永石 单于】晋《太康地记》曰:西河国,惠帝末陷于刘元海。至石勒时,置永石郡,后魏改为离石郡。《十六国春秋》云:离石,单于所徙之庭。已上石州。

  §赋
  【后汉班叔皮《冀州赋》】夫何事于冀州,聊托公以游居;历九土而观风,亦哲人之所娱。望常山之嵯峨,登北岳而高游;建封坛于岱宗,瘗玄玉于此邱。遍五岳与四渎,观沧海以周流。

  §箴
  【扬雄《并州箴》】雍别朔方,河水悠悠;北辟獯鬻,南界泾流。画兹朔土,正直幽方;自昔何为,莫不来王。清穆遐征,犬戎不享,爰藐伊德,侵阮上国。宣王命将,攘之泾北,宗幽罔识,日用爽磋。既不俎豆,又不干戈,犬戎作乱,弊于骊阿。太上曜德,其次曜兵,德兵俱颠,靡不悴荒。牧臣司并,敢告执纲。

  【《冀州箴》】洋洋冀州,鸿原大陆;岳阳是都,岛夷皮服。潺湲河流,夹以碣石;三后攸降,列为侯伯。降周之秦,赵魏是宅,冀制糜沸,泫沄如汤。更盛更衰,载从载衡;汉兴定制,改列蕃王。治不忘乱,安不遗危。牧臣司冀,敢告在兹。

  §论
  【魏卢毓《冀州论》】冀州,天下之上国也。《尚书》何平叔邓玄茂谓其土产无珍,人生质朴,上古以来,无应仁贤之例,冀、徐、雍、豫、诸州也。卢释曰:除黄帝已前,未可备闻。略言唐虞已来,冀州乃圣贤之渊薮,帝王之宝地。东河以上,西河以来,南河以北,易水以南,膏壤千里,天地之所会,阴阳之所交,所谓神州也。

  ○河北道第五

  §叙事
  河北道者,禹贡冀州之域。舜置十二州,分冀州为幽州、并州,分青州为营州,而幽、冀、营等三州及兖州之北界,今并为河北道。(《汉书·天文志》曰:毕昴为冀州,尾箕为幽州分野。)南距河,东至海,北尽幽营。悉其地,河北本殷之旧都;(在卫州。)周灭殷,分其甸内为三国,邶、鄠、卫是也。至卫懿公为狄所灭,其地属晋、赵、韩、魏三家分晋,而怀属魏。(《汉书·地理志》云:魏分晋得河内,即今怀州也。)自卫、相、洛、赵、贝、冀,北尽恒山,东至海,其地属赵。幽平已北东至海,属燕。洺州、邯郸为赵国。(《史记》:赵敬侯所都。)相州为邺,魏武帝、后赵石季龙、前燕慕容隽,自蓟徙,北齐文宣帝并都之。(幽州曰燕,召公之所封也;营州,前燕慕容皝都之。)

  §事对
  【分晋 接燕】《汉书》曰:赵分晋有信都钜鹿清河。卢毓《冀州论》曰:冀州北接燕代。

  【南宫 北部】《汉书》曰:南宫县属信都国。许慎《说文》曰:冀州北部,以月朝作食为模馈R焉霞街荨

  【三台 九殿】陆翙《邺中记》曰:魏武于邺城西北立三台。中台名铜雀台,南名金兽台,北名水井台。又曰:石季龙自襄国至邺,二百里辄立一宫。宫有一夫人,侍婢数十。凡季龙所起内外大小殿九,台观行宫四十四所。

  【紫陌 赤桥】《水经注》曰:滏阳县有紫陌,浮图十里造生墓于此。《邺中记》曰:邺城东七里有赤桥之宫。已上相州。

  【轵县 苑乡】《史记》曰:秦昭襄伐魏,取轵县。《水经注》曰:丹水经苑乡之城。

  【平津 陆阜】《晋阳秋》曰:造河桥于富平津,即河阳津也。《水经注》曰:陆真阜南有皇母,马鸣二泉,东南合注于吴陂。已上怀州。

  【商墟 虞险】《史记》曰:成王伐管叔,以殷余人封康叔为卫君。居故商墟也。《北征道理簿》曰:垄头城,故虞国之险。湛水流其后,清水流其前。

  【苏岭 饧盆】《十道志》曰:苏门山一名苏岭,孙登所隐处也。又曰:饧盆水一名盆泉,源出县西北三十里。弯屈似盆,其味如醴。因以为名,已上卫州。

  【鸡泽 狗山】《左传》:襄公三年六月,会单顷公及诸侯,同盟于鸡泽。《汉经注》曰:狗山顶上有狗迹,今在临洺县西。

  【塘泉 研冢】《水经注》曰:洺水东北流,经广平县故城东,水积于大泽之中,为登泉。南北四十里,东西二十里,亦谓之黄塘泉。《邺中记》曰:邯郸城西南十里子岗上,有冢如研子形,俗谓之研子冢。已上洺州。

  【斥邱 平邑】《续汉书》曰:斥丘县属魏郡。《竹书》曰:晋烈公四年,赵城平邑。今在昌乐县东北。

  【沙鹿 石台】《左传》云:沙鹿崩。杜预注云:晋地也。元城东南有沙鹿山。郦善长《水经注》曰:武阳县城有一石台,大城门外又有故台,号曰武阳台。已上魏州。

  【蓼水 苏亭】《水经注》曰:蓼水出襄国。《汉书》曰:襄国有苏人亭。

  【百岩 千步】《洺州记》曰:龙岗县西北有百岩山。《水经注》曰:洺水一名漳水,俗名千步。已上邢州。

  【柏亭 槐水】《水经注》曰:洺水东经柏畅亭。今按:柏畅亭故城,在房子县西。又曰:槐水出黄石山,今在元氏县界。

  【石柱 珪碑】《水经注》曰:平房城南门,夹道有两石柱,翼路若阙焉。又曰:汉明帝北回,诏高邑于光武即民建石坛,立珪头碑。已上赵州。

  【善陆 清河】《汉书》:鄃县,汉清河郡,王莽曰善陆。晋《地道记》曰:清河国,凡领清河等六县。

  【胥陵 甘泉】《汉书》东阳县属清河郡,王莽曰胥陵。《十三州志》曰:历城本周之甘泉西地。已上真州。

  【重丘 浮水】《左传》曰:诸侯同盟于重丘,今在聊城县东南。《水经注》云:浮水出聊城东北,泛则津注,耗则辍流。

  【堂邑 灵城】汉高祖封陈婴为堂邑侯。又曰:灵城属清河郡。已上博州。

  【胥国 宛乡】汉武帝封河间献王子让为胥侯。《水经注》云:浮水东北经高城县之宛乡城。今在盐城县界。

  【千童 百薄】应劭注《汉书》曰:千童县,灵帝改曰饶安。《水经注》:滈河东北经富平故城北,分为二水:南水为长聚沟,东注海;北水谓百薄沟,东北注海。已上沧州。

  【马颊河 龙额县】《尔雅》云:九河名有马颊,上广下狭,状如马颊。汉平原郡领龙额县。

  【管辂冢 曼倩祠】《魏志》:平原县有管略冢。《汉书》:安德县有东方朔祠。已上德州。

  【新馆 舆亭】汉武帝封中山靖王子未央为新馆侯。《续汉书》:北新县东二十里有樊舆亭。

  【樊城 柏国】《汉书》曰:武帝封中山靖王子为樊舆侯。故城在清宛县东南。又曰:武帝时,赵敬肃王子然吉为柏陵侯。今清克县南有侯国故城。已上瀛州。

  【仙岩 天井】晋《太康地记》曰:行唐县西北有仙人岩。《水经注》曰:派水历天井泽南。

  【马观 鸿关】《水经注》曰:黑水东北有汉中山王故宫处,简文造钓台戏马之观。又曰:定水东流历山,俗谓是处为戏头,即《晋书》所谓鸿上关。已上定州。

  【轮井 核山】《水经注》曰:行唐城有大井若轮,水沸腾水测。又曰:派水北流,经大核山。

  【夫城 女庙】晋《太康地记》云:行唐县北二十里有如夫城。《水经注》曰:行唐城内北门东侧有玉女神庙。庙前碑云:赵武灵王营斯邑城。弥载水立,圣女发叹,百堵皆兴,不日而就。已上恒州。

  【宁台 历室】《史记》曰:燕昭王伐齐,得宝器,设祭于宁台。《战国策》曰:乐毅与燕惠王书曰:大吕陈于元东,故鼎反于历室。今并蓟州界。

  【仲理金 伯雍璧】《神仙传》曰:仲理居无终山中,含神丹,作黄金五千斤,以救百姓。《搜神记》曰:杨伯雍汲水作义浆,有一人就饮,以石遗之。伯雍种,遂生白璧,其处地可一顷,名曰玉田。已上幽州。

  【桑谷 刍溪】《水经注》曰:三城水,经伏陵山南,与石门水合,有桑谷之名,盖沿出桑溪故也。又曰:鲍邱水东南流,龙刍溪水注之。

  【三城 七渡】《水经注》曰:鲍邱水南流,合三城水。又曰:水经渔阳故城南,合七渡水。已上澶州。

  【阪泉 辔野】《史记》曰:轩辕及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周书》曰:蚩尤逐二帝,争涿鹿之野。赤帝大惧,乃说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名之曰绝辔野。

  【覆釜 裂沟】后魏《舆图风土记》曰:潘城西北三里有历山,形似覆釜,因以为名。《水经注》曰:传言,昔时地裂,遂成沟壑,有水,俗谓之分家水。今之怀戎县东北有地裂。已上妫州。

  【剑石 刀岩】《水经注》曰:徐水东北经郎山西,众崖竟举若鸟翅,立石崭岩似剑。又曰:漆水南经藏刀山,层岩璧立,直上干霄。

  【穷鱼邱 巨马水】《竹书》曰:晋荀瑶伐中山穷鱼之邱。《水经注》曰:巨马即漆水。已上易州。

  【素河 黄洛】《水经注》曰:素河水出今皮县蓝山,南合新河。又曰:黄洛水出卢龙山。

  【玄水 蓝山】《水经注》曰:玄水出肥如县北玄溪。后魏《舆图风土记》曰:卢县西三十九里有蓝山。已上平州。

  【长谷 平川】《十六国春秋》曰:冯跋弟弘为乱,而跋惊死,弘葬之长谷陵。《水经注》曰:高平川水出西北平川。

  【狼河 龙苑】《魏氏土地记》曰:狼河,附黄龙城东北下。《十六国春秋》云:慕容熙光始三年,筑龙腾苑,起景云台。已上营州。

  §箴
  【扬雄《幽州箴》】荡荡平川,惟冀之别,伊昔唐虞,实为平陆。周末荐臻,迫于獯鬻,六国擅权,燕赵本都。东限秽貊,爰及东胡。强秦北排,蒙公城疆,大汉初定,介狄之荒,元戎屡征,如风之腾,义兵涉漠,扰我边甿。既定且康,复古虞唐,盛不可图,衰不可忘。堤溃蚁穴,器漏臧亡,牧臣司幽,敢告待傍。

  ○陇右道第六

  §叙事
  陇右道者,禹贡雍州之域。(雍州自岐陇已北,为关内道;自陇而南,并得禹贡梁州之北地。为陇右道。)自陇而西,尽其地也。秦州有秦亭。秦之先非子。为周孝王养马于汧渭之间,孝王封之附庸邑于秦也。凉州,汉武威郡,故匈奴休屠王地也。前凉张轨,后凉吕光,北凉沮渠蒙逊并都之。甘州,汉张掖郡,故匈奴昆邪王地也。西秦乞伏乾归都之,子炽盘徙都于河州、肃州、汉酒泉郡。前凉张轨,西凉李暠,北凉沮渠蒙逊并都之。西州,汉车师国之高昌壁也。(昔汉武遗兵西讨,师旅顿弊。其中尤因者,因住焉。其地形高尚,人物昌盛,因名高昌也。)

  §事对
  【天水 神泉】《汉书》曰:天水郡,武帝时置。《水经注》曰:渭州东南与神泉合也。

  【黑城 朱圉】《水经注》曰:黑水出黑城北,西南经黑城,西抵渭川。《水经注》:《尚书》: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大华。已上秦州。

  【艾亭 荆谷】《汉书》曰:骑都尉居密艾亭。《水经注》曰:荆头川水,荆谷北流注渭川。

  【鸡聚 马溪】《汉书》曰:襄武县有五鸡聚。《水经注》曰:渭水东南流,经首阳县南,左则天马溪水,参差翼注。已上渭州。

  【百顷 四山】《三秦记》曰:仇池山号百顷。上有百顷池,壁立百仞,一人守道,万夫莫向。沈约《宋书》曰:杨盛袭位,分四山氐羌为二十部。已上成州。

  【马氐 狼种】应勋注《汉书》曰:武都郡,故白马羌氐也。《汉书》曰:参狼种,武都羌是也。已上武州。

  【临洮 望曲】《汉书》曰:临洮县属陇西郡。《水经注》曰:洮水东流,经甘根亭,历望曲。已上岷州。

  【洮水 垫江】《沙州记》曰:洮水出强台山。又曰:山东即洮水源,山南即垫江源。已上洮州。

  【积石 销铜】《尚书》曰:导河积石。《水经注》曰:离水北经销铜城西。

  【榆城 麻垒】《水经注》曰:离水东北经榆城,溪水注之。《秦州记》曰:枹罕城西有麻垒,垒中可容万众。已上河州。

  【燕崖 鹿塞】《仇池记》曰:武兴城下有燕子崖。《十三州志》曰:鹿塞在苍松县南十里,是也。

  【龟观 鸟城】《十六国春秋》曰:前凉张玄静时,右将军宋熙请取天龟观壤以为宅。《西河记》曰:姑臧匈奴,故曰盖藏城也。城不方,有头尾两翅,名盖鸟城。已上凉州。

  【柳谷 兰池】习凿齿《汉晋春秋》曰:大柳谷夜激波满溢,其声如雷。王隐《晋书》曰:兰池县属陇西郡。

  【合黎 临泽】《尚书》曰:导弱水至于合黎。《十三州志》曰:昭武苏有临泽亭在其东。已上甘州。

  【狄道 夷镇】《汉书》曰:狄道县属陇西郡。《周地图记》曰:临洮郡城,后魏太和中筑,置夷城镇防羌要路。已上兰州。

  【漆水 金泉】张华《博物志》曰:延寿县南山石泉注为沟,其水有脂。挹取若著器中正黑,如不凝膏。然之极明,但不可食,此方人谓之石漆。应劭《汉官仪》曰:酒泉城下有金泉,味若酒。

  【酒泉 肥水】《汉书》曰:酒泉郡,武帝太初元年开。《博物志》曰:酒泉延寿县南有山泉,其水有脂,如煮肉汁。已上肃州。

  【白土川 卑禾海】《水经注》曰:白土川水出白土城城西北下。《十三州志》曰:临羌县西有卑禾海,谓之青海。

  【鸡谷 龙城】《水经注》曰:湟水东流,鸡谷水北流注之。又曰:湟水出塞外,经蓝池北,又东南经龙夷城。已上鄯州。

  【效谷 宜禾】《汉书》曰:效谷县属敦煌郡。晋《太康地记》曰:宜禾县属敦煌郡。

  【龙堆 鱼泽】《汉书》曰:敦煌正西关外有白龙堆。《十三州志》曰:效谷县,故鱼泽障。已上沙州。

  【地膏腴 田沃衍】《后汉书》曰:顺帝时,以伊吾旧膏腴地,傍近西域。复令开设屯田,置伊吾司马一人。《西河旧事》曰:绕蒲海肥美良田,水草沃衍。

  【天山 帝江】《汉书》曰:使贰师将军出酒泉,击左贤王于天山。《山海经》曰:天山多金玉,有神鸟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已上伊州。

  【车师国 田地县】《汉书》曰:车师前王国,居交河城。《地舆志》曰:晋咸和二年置高昌郡,立田地县。

  【交河城 高昌壁】《汉书》曰:交河城有交河水,分流绕城下。《十三州志》曰:高昌壁,故属敦煌,有长谷在东,都尉居之。已上西州。

  §歌
  【后魏温子升《凉州乐歌》】远游武威郡,遥望姑臧城;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

  【又歌】路出玉门关,城接龙城坂;但事弦歌乐,谁道山川远。

  §箴
  【扬雄《凉州箴》】黑水西河,横属昆仑;服指阊阖,画为雍垠。每在季王。常失厥绪,上帝不宁,命汉作凉。陇山以徂,列为西荒。南排劲越,北启强胡,井连属国。一护彼都。

  ○山南道第七

  §叙事
  山南道者,禹贡荆、梁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