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越时空-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克:不,就没有思想了。我想慢慢讨论这一点。
博姆:我们能不能这么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思想,都是被时间操纵的?
克:没错。假设现在这些思想都已经停止了。
博姆:也许另外还有一种思想是不受时间操纵的……我的意思是,你也曾经说过,我们仍然可以利用思想来做一些事。
克:当然,就外在而言,思想还是有用的。
博姆:我们必须十分谨慎,我们不能武断地说思想一定受到时间的操纵。
克:如果我要从这里走回我的家,当然需要时间,但是我说的不是这种时间。
博姆:那么我们就必须解释清楚,你指的是心理上的时间感。
克:是的。你不认为知识就是时间吗?
博姆:可以这么说。
克:所有的知识都是时间。
博姆:是的,我们从过去累积的知识投射出一个未来,如此循环不已。
克:当然,知识一定有过去和未来。无论是科学、数学、或其他任何一种学识,都需要时间来学习。我读哲学,或读这个那个,所有的学识活动都牵扯到时间,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博姆:我想我们主要是想说明人类已经误入歧途,我们深深陷在这种被时间操纵的知识里。知识已经从外在延伸到了心理的层面。
克:没错。因此人类全都活在时间里。
博姆:人类之所以会活在时间里,因为他把知识变成了心智的本质。你是否想说明人心本来是没有知识的?
克:你在说“知识”的那—刻,已经暗示了时间的因素。我们刚才说的是时间感一旦停止,蕴含经验的知识就消失了。
博姆:我们必须先认清“经验”二字的意义。
克:经验一定和记忆有关。
博姆:人们总是说:“我经历过一些事,我从经验里学到了很多。”
克:也就是说“变成”的过程。
博姆:让我们先把这点弄清楚。举例来说,人们在工作上的经验,往往会变成技术和理解力。
克:当然,但是我们讨论的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博姆:我们讨论的是:心智根本不需要累积经验、心理上的经验。
克:没错,就是这个意思。心理的经验都是局限在时间之内的。
博姆:而且它们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你不能说:“我在工作上的技巧纯熟了以后,我的心智也会跟着纯熟。”
克:假设我已经认清知识就是时间,也认清时间只有在某一方面重要,在另一方面却毫无价值。这种认识并不自相矛盾,不是吗?
博姆:我会这么说:时间的价值只限于某一层面,超越这一个层面,它就没有价值了。
克:好。那么没有知识的心智和脑子又是怎样的?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博姆:你是说没有心理上的知识?
克:是的,我指的是心理的层面。
博姆:心智被时间操纵的问题,远不及欠缺自知之明来得严重。 。。
一、心理冲突的根由(8)
克:没错。
博姆:换句话说,脑子必须对自己有所认识,才能有条有理。
克:脑子真的失序过吗?显然没有。
博姆:真正面对过自己的人,很可能会觉得自己是失序的。
克:当然。
博姆:我想你的意思大概是:在心理上压抑自己是没有意义的。
克:心理上的“我”就是“时间”。
博姆:是的,一切的认知都是“我”,也都是“时间”。
克:假设一个人的内心既没有时间感,也没有心理上的知识(也就是没有“我”),他又会如何呢?大部分的人很可能会说:“那太恐怖了。”
博姆:是的,好像什么都没了。
克:如果一个人真的达到了这种境界,又会如何?会不会因为什么都没了,所以就无所不有了。
博姆:我同意。
克:冥想也停止了,什么都没了。
博姆:心中空无一物。
克:是的,心中空无一物。
博姆:心中有事就有局限,心中无事便能产生无限的力量。
克:等一等,先生。假如心中真能空无一物,就能无所不有,也就是具有无限的能量了。
博姆:没错,物质的基础即是能量。
克:当然,一切都是能量。能量的源头又是什么?能量是否根本没有源头,只是一种存在?
博姆:能量只是一种存在,能量即是“本来面目”,它不需要任何的源头。这是一种看法。
克:如果心中能空无一物,就能无所不有,一切都只是能量而已……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十分小心,因为印度教也有同样的看法,他们认为“梵”(Brahman)就是万物的本体。你明白我的意思吧?然而这种看法已经变成了抽象的概念和原则,因此又成了脑子的运作。事实上,宇宙本来就是空无一物的,因为如此,才能无所不有,一切全都是能量。然而创造力又是什么?
博姆:应该不是时间吧?
克:我很清楚我们说的不是时间,但是你知道,基督徒可能会说:“上帝就是能量,也是所有能量的来源。”
博姆:基督徒还有一个观念,他们认为“神的源头”(Godhead)又是上帝的来源。
克:除此之外,印度教徒、回教徒和犹太教徒,都有相同的看法。我们是不是准备和大部分的人持不同的看法?
博姆:我们的看法似乎和他们很类似。
克:但又不尽然,我们必须十分小心。
博姆:在历史上,这类事一直有人在探讨。
克:宇宙空无一物,一切都只是能量而已。这是什么意思?
博姆:能量之中还有东西吗?
克:可是“我”总是告诉自己:“我和它是完全不同的。”
博姆:“我”把自己圈住,然后说:“我是不同的,我是永恒的。”
克:“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对立为什么会产生?是不是因为“我”认同了外在的房子、汽车等等的东西,这份认同就转移到了内心?
博姆:没错。还有一点,我们一旦在内心里对某样东西认同,便自然想保护它,于是就制造了与其他生命的分别和对立。
克:这是一定的。
博姆:“自我”当然是其中最宝贵的东西,我们必须倾全力护卫它。
克:人只是一个有机体,它只是能量的一部分,除了护照上的那个名字之外,“我”根本是不存在的。因为“我”不存在,所以就无所不有了,因此一切都只是能量而已?
博姆:没错,肉体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
克:不,只有肉体存在而已。
博姆:你说过还有能量的存在。
克:人这个有机体只是能量的一部分,并没有一个“我”的存在,只有外在的形体而已。
博姆:只有处在能量中的外在形体而已。
克:先生,你明白我们刚才说的是什么吗?这是否就是最后的终点了?
博姆:不,我不这样认为。
克:数千年以来,人类不就是想达到这种“无我”境界吗?因为无我,因此就无所不有,拥有无限的能量了。
博姆:这种境界不应该是终点,很可能又是另外一个开始。
克:等一等,这就是我们讨论的重点。结束也就是开始,对不对?只要时间感完全终止,就会有一个新的开始,那又是什么?如果“我”没有了,只剩下能量和躯体,时间感也结束了,这一切不是太没有价值了吗?
博姆:是的,如果我们只停留在这个终点……
克:就仅止于此了。
博姆:你提出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可以说把所有关于“空无”的困惑都扫除了。
克:好,如果结束就是开始,那会是一种什么状态?“开始”似乎又暗示了时间的成分?
博姆:不一定。我们好像讨论过,可能还有一种超越时间的活动存在。
克:我就是想弄清楚这一点。
博姆:然而这种状态很难言传。问题不在它是否静止,而是在这种状态中的活动,并没有时间的次序感。我想我们必须现在就把这一点说清楚。
克:是的。就让我们把那个开端称之为没有时间感的“缘起”。
博姆:因为开始与结束都没有特定的时间。事实上,任何时间都可以开始,也可以结束。
克:没有时间感,然后又会发生什么?我不是指我自己,也不是指我的脑子。我们已经讨论过,一个人一旦超越时间感,就进入了“空无”的状态。经过漫长的讨论,我们也知道空无就是无所不有,一切都只是能量而已。我们的讨论到这里就可以告一段落,不过这并不是终点。
博姆:不是的。
克:不是终点又是什么?难道是创造吗?
博姆:类似这样的状态。
克:这种创造和写作、画画的创作是完全不同的。
博姆:也许下一回我们可以探讨一下“创造”的意义。
1980年4月1日于加州欧亥
。。
二、清除心中的陈迹(1)
克:我们昨天已经讨论过,心理上的时间感就是冲突的根由,时间就是人类的敌人。自从有人类以来,这个敌人就存在了。为什么人类从一开始就误入了歧途?既然已经走错了,还有可能转到另外一个正确的方向吗?我们昨天谈过,外在的活动就是内心活动的投射,内在即是外在。我们也问到:我们是否热切地关注人类转向的问题,要如何才能使他不受时间的局限,只保留生活上外在的知识就够了?宗教人士、政客和教育者全都失败了,他们从未关怀过这个问题。你赞成这样的看法吗?
博姆:我想宗教人士也努力探讨过永恒的问题,不过他们似乎都没有成功。
克:这就是我想讨论的。对他们而言,宗教已经变成了一种概念、理想,一种原则和价值观,而不再是真相了。大部分的宗教人士都执着于某种信仰或教条,他们紧抓着耶稣或其他形象不放。
博姆:没错。不过你如果考虑到所有的宗教,例如各种宗派的佛教,他们想说的和你现在所说的,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同的。
克:是的,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同的。但我真正想探讨的是:人类为什么从不面对自己的问题?我们为什么不说“让我们停止内心的冲突”?相反的,我们却鼓励冲突,总以为只有如此才能使我们进步。
博姆:冲突有时候确实可以激励我们,使我们有能力克服敌对的力量。
克:先生,你我如果认清了真相,不是抽象地、而是确实深入地认清了真相,我们能不能立刻采取行动,在当下的这一刻就把烦恼解决、彻底废除心理上的时间感?昨天我们也谈到,当心中空无一物时,就能无所不有,也就是进入无限的能量了。当时间感彻底停止以后,是不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没有时间感的“缘起”存不存在?我们又如何才能弄清楚?沟通时必须靠语言文字,但语言文字并不是那个东西的本身。因此当时间感彻底停止以后,又是什么状态呢?我指的是心理上的时间感,不是……
博姆:不是生活中的时间。
克:时间感就是“我”或“自我感”。当这一切全都停止以后,重新开始的又是什么?我们姑且可以说:从时间的灰烬中又产生了新的东西?重新开始的又是什么东西?不对,我们不该用“开始”这两个字,因为它们暗示了时间感。
博姆:就说有新的事情发生好了。
克:发生了什么?
博姆:我们昨天已经说过,那可能就是真正的创造,各种创造的可能。
克:是的,创造。有新的东西创造出来吗?
博姆:它已经不再是一种“变成”的过程。
克:噢,当然不是的,那个过程已经停止了。“变成”是最糟的事,因为它就是时间感,也是所有冲突的根由。我们现在是要弄清楚当“自我”(也就是时间感)消失时,会发生什么事。佛陀称之为“涅槃”,印度教称之为“解脱”。我不知道基督徒是否称之为“天堂”……
博姆:基督教的神秘主义者曾经达到过类似的境界……
克:是的,类似的境界。但是据我了解,基督教的神秘主义者对于耶稣和教会的信仰是根深蒂固的,他们并没有超越这些。
博姆:据我所知也似乎如此。
克:我们刚才讨论的境界已经不再有这些执着,所有的“我”都消失了。如果一个人的心已经完全消除了所有的陈迹,又会如何呢?我们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
博姆:你是说这不是一个妥当的问题?
克:我只是在问我自己而已。这个问题背后的心态,是不是还存有非常微细的期望,想证明自己已经达到那种空无的境界了?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是一个不妥当的问题。你赞不赞成?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二、清除心中的陈迹(2)
博姆:这个问题会使你想找到更有希望的结果。
克:如果所有的努力都只是想找到一个超越自我的东西,那么这份努力以及获得的境界,仍然局限在“我”的范围之内。因此我并没有这份期望,我的心中已经没有任何期望和需求了。
博姆:那么策动你探索的又是什么?
克:我的探索只是为了停止冲突。
博姆:那么我们就要十分小心了。我们可能会因此而制造想停止冲突的期望。
克:不,不,已经没有任何期望了。我已经把它断除了。我知道一旦用了“希望”这两个字,就会制造一种“未来”的感觉。
博姆:没错,这也是一种欲望。
克:于是又有了时间感。我的心必须把这一切都彻底搁置一旁。如果我的心仍然在追寻或摸索着某个不可解的东西,它就仍然卡在时间的范畴之内。
博姆:是的,那仍然是一种欲望。
克:欲望和非常微细的虚荣。
博姆:为什么是虚荣?
克:虚荣来自于“我达到了”的感觉。
博姆:一种自欺。
克:所有的自欺和幻相都会因此而出现。我是在一边探讨,一边清除路面。
博姆:你似乎在清除所有微细的欲望。
克:现在欲望的问题也解决了,剩下的便只有“心”了,对不对?
博姆:是的,不过我们必须考虑一下自然界的本质,如果一切都是唯心所造,自然界也应该包括在内,但是它似乎是独立的。
克:我们已经说过整个宇宙都是唯心所造。
博姆:你是说连大自然也包括在内?
克:是的,它也是心的一部分。
博姆:宇宙心的一部分?
克:没错。
博姆:你不是指某个特定的心吧?
克:我指的是“宇宙心”。
博姆:我们必须把这点弄清楚,你说大自然也是唯心所造,它毕竟还是具有某种程度的真实性,不是吗?
克:这是显而易见的。
博姆:但是你刚才的意思似乎是:大自然只是宇宙心的一个抽象的想法罢了。
克:它确实是宇宙心的一部分。不过我现在想探讨的是完全空寂的心。一个人的心完全空了以后,就只剩下宇宙心了,对不对?
博姆:没错,我们讨论过,一个人的欲望一旦完全断除……
克:这就是我的意思。如果所有的欲求都止息了,接下来的又是什么?还有下一步吗?我们昨天说过,下一步又是另一个开始,然而“开始”这两个字暗示了时间感,因此并不妥当。
博姆:我们不该用“开始”这个字眼,应该说“终点”才对。
克:这点我们已经讨论过了。
博姆:接下来到底还有没有新的东西了?
克:还有没有心智无法捕捉的东西了?
博姆:哪一种心?是宇宙心,还是某个特定的心?
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